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林
巴林空军成立于1976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发展。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巴林曾有购买8架AH·64A“阿帕奇”及450枚AGM·114“海尔法”导弹的计划,但由于经济原因,实际采购了8架AH·1E“眼镜蛇”(1994开始交付)及6架TAH·1P教练机。另一批16架AH·1E于1997年7月交付。这些“眼镜蛇”部署在第8和第10飞行中队。据称其中的12架AH·1E及所有的6架TAH·1P目前仍在服役。2001年巴林宣布对这些飞机进行升级。
伊朗
1975~1978年,伊朗陆航部队购买了202架经特别改进的双发动机国际型AH·1J,分为可以和不可以发射“陶”式导弹两型,两伊战争中损毁了约一半,目前估计只剩50~60架,或者更少。伊朗对AH·1的继续服役及可能的升级改进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位于德黑兰的伊朗直升机支持与更新公司(1HSRC)与伊朗航空器制造工业公司(HESA)负责AH·1的维修与保养。HESA已经展出了一种升级的AH·1,据说至少5架AH·1J进行了升级。在2002的伊朗航空展上,涂有“HESA P4”字样的第4架“眼镜蛇”升级原型机参与了静态展示与飞行表演。这架飞机上应用了一系列新的航电系统,但其他项目如发动机与武器系统没有变化,只是换装了与AH·1F类似的平板舱罩。
以色列
“赎罪日”战争刺激了以色列对武装直升机的兴趣。1975年4月,以色列购买的6架AH·1G“眼镜蛇”直升机交付使用,主要担负直升机武装掩护任务,没有反坦克导弹发射能力。以色列以希伯来语“Zefa”(蝮蛇)命名“眼镜蛇”,从此开始以蛇来命名攻击直升机。不到1年,以色列决定成立武装直升机飞行中队,并将AH·1G改良为AH·1Q(具备发射“陶”式导弹的能力),同时购买另一批直升机。
6架AH·1G于1977年5月运抵美国升级,升级后的AH·1Q于1978年返回。最常见的部署是将这些直升机编成一个独立部门——通常在作战旅的侧翼,直升机可以自由地行动,或者是与大部队配合,与主战坦克一起行动。
由于战术上的改进及侦察概念的引入,1979年,6架新购买的“蝮蛇”服役,它们是AH·1S的改进型,有20毫米机炮与平板座舱罩,平板座舱玻璃罩可以减少太阳光反射以避免被敌方发现。在1982年6月对黎巴嫩的战争中,“蝮蛇”中队的11架“蝮蛇”和4架500M·D型侦察机得到了实战检验。以色列作为进攻方,出动了62架次“蝮蛇”,发射了72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宣称摧毁了包括T·62和T·72在内的51辆主战坦克,而自己仅损失了2架直升机。
1983,第二批经现代化改装后的30架AH·1S交付给以色列。这些直升机装备了改进的武器瞄准系统,包括激光测距机;复合材料的桨片,用一个巨大的黑色喷嘴来冷却发动机的热气,而不是像早期型号那样直接向外排放。
1985年以色列成立第2个“蝮蛇”中队。第十个中队被称为“北方中队”,因此这个中队被称为“南方中队”。
随着以色列购买的AH·64A“巨蟒”的服役,以色列开始改进“蝮蛇”,以使其具有和“巨蟒”一样,的夜间作战能力。主要改进包括;1992年引入以色列Elbit系统公司的夜视镜/头戴显示器系统,原先的白天型瞄准系统被IAI公司的TAMAM夜间瞄准系统、取代,该套系统与安装在美围海军陆战队AH·1W“超眼镜蛇”上的夜视系统是一样的,被以色列国防军称为“闪光”。
“蝮蛇”只是以色列国防军与空军的入门级攻击直升机,1996年引入14架AH·1E后,以色列国防军将“蝮蛇”作为色列国防军与空军学院的训练机。2003年,美国给以色列另外提供了15架多余的“眼镜蛇”用作备用资源。
日本
70年代后期,日本陆上自卫队开始研究攻击直升机的潜力。起初,在UH·1B/H上加装火箭并进行了测试,但它们;对类似于主战坦克的熏装甲目标不太有效;而且精确度太差,瞄准系统也过于复杂。1977年,自卫队决定购买一种专门的直升机,贝尔公司的AH·1S很自然地被选中。
随后,日本陆上自卫队从美国进口了第一批2架AH·1S的第二阶段改进产品(序号为73401、73402),尽管它们在美国童新命名为AH·1E,但日本仍沿用了AH·1S的代号。对于AH·1S的评估持续了3年;之后陆上自卫队肯定了攻击直升机所带来的火力提升。1982年决定组建一个反坦克直升机中队,并获得了AH·1S的生产许可证。
富士重工公司由于之前已经在许可证下生产了“贝尔·204”和“贝尔·205”,因此被指定生产AH·1S。最初计划生产96架AH·1S,装备5个半飞行中队,每个中队16架,另外8架备用。后调整到90架:最后减少到89架。最后一架(73492)于1998年完成,2000年交付。通过许可证生产AH·1S都是第三阶段改进产品,即美陆军的AH·1F。然而日本仍称其为AH·1S。
约旦
约旦在70年代末确认了对反装甲攻击直升机的需求,最初考虑的是装备了“霍特”(HOT)反坦克导弹的法国SA342“小羚羊”。但在后来还是决定购买美国的“眼镜蛇”。1982年10月,约旦和贝尔签署一项价值1.96亿美元、购买24架携带“陶”式导弹“眼镜蛇”的合同。这批飞机于1985年1~10月交付,型号是AH·1F。
韩国
1978年,韩国陆军航空兵接收了8架装备“陶”式导弹的双发动机AH·1J国际型“眼镜蛇”。由于对它们反映不好,韩国后来采用了单发动机的AH—1S作为主要攻击直升机。1985年采购了21架装备“陶”式导弹的AH·1S,包括备件与技术支持在内总值1.78亿美元。1987年这项合同扩大到42架,价值2.6亿美元。1990年,韩国又订购了另外20架力口装了夜视系统的AH·1S,也就是AH·1F。
长期以来,韩国内部就扩大和更替这些“眼镜蛇”争论不休。1992年7月,订购37架AH·64D和775枚“海尔法”导弹的交易最终没有达成。1996年,这项要求再次被提出。2000年3月,韩国向包括贝尔在内的7家公司传递了购买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的意向。随后的竞标在AH·1Z、AH·64D和俄罗斯的“卡·52”之间展开。订购数最初为36架,后来达到60架。资金问题使得最后的决定一再推迟,由子更需要一种多功能的小型攻击侦察直升机,本土的KMH多用途直升机在竞争中处在有利位置。
巴基斯坦
7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 陆军航空兵有一次大的发展,采购了20架AH·1S“眼镜蛇”,并有意再订购20架。第一批的10架子1984年底交付,1985年正式装备。其他10架于1986年初交付。1990年1月巴基斯坦正式要求增加购买10架用于训练,价值为8900万美元。但由于巴基斯坦进行核武器试验,美国当年对其进行了武器禁运,AH·1的交付工作也停止。1995年禁令解除,贝尔交付了剩下的10架AH·1,以及与之配套的18套夜视系统、135枚“陶”式导弹、16720枚2.75英寸火箭。
中国台湾
台湾最初在1984年提出对武装直升机的需求,1992年明确为采购42架AH·1W。这些直升机经过武器系统改装,包括NTSF·65瞄准系统,可携带AGM·114“海尔法”导弹。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台湾同时订购了12架可携带“海尔法”导弹的OH·58D。1997年台湾又订购了21架AH·1W。
台湾的AH·1W分6批生产,1993年5月交付第1架(序列号为501),第一次采购的42架AH·1W于1997年完成交付。这些直升机部署在台南陆军航空兵训练中心与2个攻击直升机联队中。每个联队下属2个大队,在桃园的第1大队(也就是601航空旅)由第1与第2攻击直升机中队组成,位于新社的第2攻击直升机大队(也就是602航空旅)由第3与第4攻击直升机中队组成。AH·1W与OH·58D一起工作,OH·58分成了2个侦察中队,分别配属到2个飞行联队。
2003年中,台湾空军对新一代攻击直升机需求进行了评估,其中有AH·1Z与AH·64D。直到2004年仍没有确定具体选型,但采购数量有可能达到75架。
泰国
1952年,泰国陆军航空兵从空军中独立,成立了泰国陆军航空师,最初只装备了UH·1运输直升机,80年代中期决定装备攻击直升机。1986年中订购了4架AH·1S作为直升机,并于1990年以AH·1F交付,它们组成一个小分队。1990年泰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导致预算削减;搁置了泰国获得更多的AH·1W与AH·1F的计划。
土耳其
70年代中期,土耳其陆军航空兵开始寻求攻击直升机。1983年,土耳其提出购买6架AH·1S及配套的BGM·71“陶”式导弹,价值5000万美元,但这项交易后来终止了。1990年7月,土耳其接收了5架AH·1W,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三型产品;1993年接收了另外5架,是第四型产品。1996年,土耳其花费1·45亿美元再购买10架AH·1W,它们后来被分配到位于安卡拉附近的一个攻击直升机连。该连在1993年与1995年接收了32架美国退役AH·1P/S,包括4架TAH·1P教练机。
AH·1W在第1飞行中队;AH·1P/S分成了第2与第3中队。
AH·1P/S随后升级到类似于AH,1F的性能,装备GPS、雷达告警接收机和夜间瞄准系统,并用三管20毫米M197机炮代替了以前的7.62毫米机枪。1997年5月18日,一架AH·1W在伊拉克北部执行任务时被库尔德游击队击落。
1997年5月,土耳其就新一代攻击直升机向多家公司招标,包括145架许可证下生产直升机在内,价值达35亿美元。俄罗斯米格公司也参与了竞标,“卡·50”作为备选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项目被反复推迟。2000年·8月,土耳其选中了贝尔公司的AH·1Z直升机,又由于经济而拖延。目前,装有以色列航空电子设备的“卡·50-2”仍是选择之一。最初145架的采购计划,已降为只采购50架。
美国
自2001年美国国民警卫队的AH·1F退役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就掌控着世界上最大的“眼镜蛇”机群。从1968年接收第一架AH·1G开始,陆战队已经使用了AH·1G、AH·1J、AH·1T、AH·1W四种型号的“眼镜蛇”。1986~1998年,,贝尔公司共向海军陆战队交付了225架,目前有,186架、AH·1W在编。
这些飞机最初隶属海军陆战队攻击直升机中队,如今AH·1W分属于8个海军陆战队轻型攻击直升机中队和一个直升机训练中队;其中6个为现役,另2个为预备役。虽然每个中队的直升机数量不同,但一股由18架AH·1W与。9架UH·1组成;预备役中队依据地理位置分成特遣队,第一个预备役中队由12架AH·1W与6架UH·1组成,每个特遣队由6架。AH·1W与4架UH·1N组成。
AH·1W还在美国海军的3个飞行中队服役,用子试验和性能评估。
巴林空军成立于1976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发展。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巴林曾有购买8架AH·64A“阿帕奇”及450枚AGM·114“海尔法”导弹的计划,但由于经济原因,实际采购了8架AH·1E“眼镜蛇”(1994开始交付)及6架TAH·1P教练机。另一批16架AH·1E于1997年7月交付。这些“眼镜蛇”部署在第8和第10飞行中队。据称其中的12架AH·1E及所有的6架TAH·1P目前仍在服役。2001年巴林宣布对这些飞机进行升级。
伊朗
1975~1978年,伊朗陆航部队购买了202架经特别改进的双发动机国际型AH·1J,分为可以和不可以发射“陶”式导弹两型,两伊战争中损毁了约一半,目前估计只剩50~60架,或者更少。伊朗对AH·1的继续服役及可能的升级改进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位于德黑兰的伊朗直升机支持与更新公司(1HSRC)与伊朗航空器制造工业公司(HESA)负责AH·1的维修与保养。HESA已经展出了一种升级的AH·1,据说至少5架AH·1J进行了升级。在2002的伊朗航空展上,涂有“HESA P4”字样的第4架“眼镜蛇”升级原型机参与了静态展示与飞行表演。这架飞机上应用了一系列新的航电系统,但其他项目如发动机与武器系统没有变化,只是换装了与AH·1F类似的平板舱罩。
以色列
“赎罪日”战争刺激了以色列对武装直升机的兴趣。1975年4月,以色列购买的6架AH·1G“眼镜蛇”直升机交付使用,主要担负直升机武装掩护任务,没有反坦克导弹发射能力。以色列以希伯来语“Zefa”(蝮蛇)命名“眼镜蛇”,从此开始以蛇来命名攻击直升机。不到1年,以色列决定成立武装直升机飞行中队,并将AH·1G改良为AH·1Q(具备发射“陶”式导弹的能力),同时购买另一批直升机。
6架AH·1G于1977年5月运抵美国升级,升级后的AH·1Q于1978年返回。最常见的部署是将这些直升机编成一个独立部门——通常在作战旅的侧翼,直升机可以自由地行动,或者是与大部队配合,与主战坦克一起行动。
由于战术上的改进及侦察概念的引入,1979年,6架新购买的“蝮蛇”服役,它们是AH·1S的改进型,有20毫米机炮与平板座舱罩,平板座舱玻璃罩可以减少太阳光反射以避免被敌方发现。在1982年6月对黎巴嫩的战争中,“蝮蛇”中队的11架“蝮蛇”和4架500M·D型侦察机得到了实战检验。以色列作为进攻方,出动了62架次“蝮蛇”,发射了72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宣称摧毁了包括T·62和T·72在内的51辆主战坦克,而自己仅损失了2架直升机。
1983,第二批经现代化改装后的30架AH·1S交付给以色列。这些直升机装备了改进的武器瞄准系统,包括激光测距机;复合材料的桨片,用一个巨大的黑色喷嘴来冷却发动机的热气,而不是像早期型号那样直接向外排放。
1985年以色列成立第2个“蝮蛇”中队。第十个中队被称为“北方中队”,因此这个中队被称为“南方中队”。
随着以色列购买的AH·64A“巨蟒”的服役,以色列开始改进“蝮蛇”,以使其具有和“巨蟒”一样,的夜间作战能力。主要改进包括;1992年引入以色列Elbit系统公司的夜视镜/头戴显示器系统,原先的白天型瞄准系统被IAI公司的TAMAM夜间瞄准系统、取代,该套系统与安装在美围海军陆战队AH·1W“超眼镜蛇”上的夜视系统是一样的,被以色列国防军称为“闪光”。
“蝮蛇”只是以色列国防军与空军的入门级攻击直升机,1996年引入14架AH·1E后,以色列国防军将“蝮蛇”作为色列国防军与空军学院的训练机。2003年,美国给以色列另外提供了15架多余的“眼镜蛇”用作备用资源。
日本
70年代后期,日本陆上自卫队开始研究攻击直升机的潜力。起初,在UH·1B/H上加装火箭并进行了测试,但它们;对类似于主战坦克的熏装甲目标不太有效;而且精确度太差,瞄准系统也过于复杂。1977年,自卫队决定购买一种专门的直升机,贝尔公司的AH·1S很自然地被选中。
随后,日本陆上自卫队从美国进口了第一批2架AH·1S的第二阶段改进产品(序号为73401、73402),尽管它们在美国童新命名为AH·1E,但日本仍沿用了AH·1S的代号。对于AH·1S的评估持续了3年;之后陆上自卫队肯定了攻击直升机所带来的火力提升。1982年决定组建一个反坦克直升机中队,并获得了AH·1S的生产许可证。
富士重工公司由于之前已经在许可证下生产了“贝尔·204”和“贝尔·205”,因此被指定生产AH·1S。最初计划生产96架AH·1S,装备5个半飞行中队,每个中队16架,另外8架备用。后调整到90架:最后减少到89架。最后一架(73492)于1998年完成,2000年交付。通过许可证生产AH·1S都是第三阶段改进产品,即美陆军的AH·1F。然而日本仍称其为AH·1S。
约旦
约旦在70年代末确认了对反装甲攻击直升机的需求,最初考虑的是装备了“霍特”(HOT)反坦克导弹的法国SA342“小羚羊”。但在后来还是决定购买美国的“眼镜蛇”。1982年10月,约旦和贝尔签署一项价值1.96亿美元、购买24架携带“陶”式导弹“眼镜蛇”的合同。这批飞机于1985年1~10月交付,型号是AH·1F。
韩国
1978年,韩国陆军航空兵接收了8架装备“陶”式导弹的双发动机AH·1J国际型“眼镜蛇”。由于对它们反映不好,韩国后来采用了单发动机的AH—1S作为主要攻击直升机。1985年采购了21架装备“陶”式导弹的AH·1S,包括备件与技术支持在内总值1.78亿美元。1987年这项合同扩大到42架,价值2.6亿美元。1990年,韩国又订购了另外20架力口装了夜视系统的AH·1S,也就是AH·1F。
长期以来,韩国内部就扩大和更替这些“眼镜蛇”争论不休。1992年7月,订购37架AH·64D和775枚“海尔法”导弹的交易最终没有达成。1996年,这项要求再次被提出。2000年3月,韩国向包括贝尔在内的7家公司传递了购买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的意向。随后的竞标在AH·1Z、AH·64D和俄罗斯的“卡·52”之间展开。订购数最初为36架,后来达到60架。资金问题使得最后的决定一再推迟,由子更需要一种多功能的小型攻击侦察直升机,本土的KMH多用途直升机在竞争中处在有利位置。
巴基斯坦
7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 陆军航空兵有一次大的发展,采购了20架AH·1S“眼镜蛇”,并有意再订购20架。第一批的10架子1984年底交付,1985年正式装备。其他10架于1986年初交付。1990年1月巴基斯坦正式要求增加购买10架用于训练,价值为8900万美元。但由于巴基斯坦进行核武器试验,美国当年对其进行了武器禁运,AH·1的交付工作也停止。1995年禁令解除,贝尔交付了剩下的10架AH·1,以及与之配套的18套夜视系统、135枚“陶”式导弹、16720枚2.75英寸火箭。
中国台湾
台湾最初在1984年提出对武装直升机的需求,1992年明确为采购42架AH·1W。这些直升机经过武器系统改装,包括NTSF·65瞄准系统,可携带AGM·114“海尔法”导弹。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台湾同时订购了12架可携带“海尔法”导弹的OH·58D。1997年台湾又订购了21架AH·1W。
台湾的AH·1W分6批生产,1993年5月交付第1架(序列号为501),第一次采购的42架AH·1W于1997年完成交付。这些直升机部署在台南陆军航空兵训练中心与2个攻击直升机联队中。每个联队下属2个大队,在桃园的第1大队(也就是601航空旅)由第1与第2攻击直升机中队组成,位于新社的第2攻击直升机大队(也就是602航空旅)由第3与第4攻击直升机中队组成。AH·1W与OH·58D一起工作,OH·58分成了2个侦察中队,分别配属到2个飞行联队。
2003年中,台湾空军对新一代攻击直升机需求进行了评估,其中有AH·1Z与AH·64D。直到2004年仍没有确定具体选型,但采购数量有可能达到75架。
泰国
1952年,泰国陆军航空兵从空军中独立,成立了泰国陆军航空师,最初只装备了UH·1运输直升机,80年代中期决定装备攻击直升机。1986年中订购了4架AH·1S作为直升机,并于1990年以AH·1F交付,它们组成一个小分队。1990年泰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导致预算削减;搁置了泰国获得更多的AH·1W与AH·1F的计划。
土耳其
70年代中期,土耳其陆军航空兵开始寻求攻击直升机。1983年,土耳其提出购买6架AH·1S及配套的BGM·71“陶”式导弹,价值5000万美元,但这项交易后来终止了。1990年7月,土耳其接收了5架AH·1W,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三型产品;1993年接收了另外5架,是第四型产品。1996年,土耳其花费1·45亿美元再购买10架AH·1W,它们后来被分配到位于安卡拉附近的一个攻击直升机连。该连在1993年与1995年接收了32架美国退役AH·1P/S,包括4架TAH·1P教练机。
AH·1W在第1飞行中队;AH·1P/S分成了第2与第3中队。
AH·1P/S随后升级到类似于AH,1F的性能,装备GPS、雷达告警接收机和夜间瞄准系统,并用三管20毫米M197机炮代替了以前的7.62毫米机枪。1997年5月18日,一架AH·1W在伊拉克北部执行任务时被库尔德游击队击落。
1997年5月,土耳其就新一代攻击直升机向多家公司招标,包括145架许可证下生产直升机在内,价值达35亿美元。俄罗斯米格公司也参与了竞标,“卡·50”作为备选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项目被反复推迟。2000年·8月,土耳其选中了贝尔公司的AH·1Z直升机,又由于经济而拖延。目前,装有以色列航空电子设备的“卡·50-2”仍是选择之一。最初145架的采购计划,已降为只采购50架。
美国
自2001年美国国民警卫队的AH·1F退役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就掌控着世界上最大的“眼镜蛇”机群。从1968年接收第一架AH·1G开始,陆战队已经使用了AH·1G、AH·1J、AH·1T、AH·1W四种型号的“眼镜蛇”。1986~1998年,,贝尔公司共向海军陆战队交付了225架,目前有,186架、AH·1W在编。
这些飞机最初隶属海军陆战队攻击直升机中队,如今AH·1W分属于8个海军陆战队轻型攻击直升机中队和一个直升机训练中队;其中6个为现役,另2个为预备役。虽然每个中队的直升机数量不同,但一股由18架AH·1W与。9架UH·1组成;预备役中队依据地理位置分成特遣队,第一个预备役中队由12架AH·1W与6架UH·1组成,每个特遣队由6架。AH·1W与4架UH·1N组成。
AH·1W还在美国海军的3个飞行中队服役,用子试验和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