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能不知道张小龙,但一定知道微信,而他,就是站在微信背后的人。17年,许多战绩可以证明他在技术上的天赋禀异。
张小龙1.0:把产品做成艺术品
1997年,程序员张小龙开发的Foxmai如日中天,拥有400万用户。彼时,腾讯也不过10万用户。如此数字,令无数商业大佬闻风而动,纷至沓来地寻求合作。
那时候,互联网的弄潮儿都在准备向商业进军。而张小龙经常独自在深夜看用户来信,对建议、请教一一作答。一封封信从眼前流过,那是他以手艺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单纯美好。只是,小快乐终不抵外面的喧闹,Foxmail已经成了一个大包袱,每天都有无数人催促他往前跑。
1998年,张小龙将Foxmail以12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互联网公司博大,他也成了博大的副总裁。
卖掉作品,张小龙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一个人,配着辽远苍凉的蓝天白云,他正式跟自己的失落做了场道别——还会有更好的艺术品呈现,在某个灵感乍现的瞬间。没错,他还是将技术视为艺术,更想成为一个有情怀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商业大佬。
张小龙2.0:有情怀的商人
但市场变化太快,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冲击纳斯达克的高潮后,博大走向没落。
2005年,张小龙和Foxmail被打包出售给了腾讯,接手了QQ邮箱。他是一个关注细节的人,房间里没来得及丢掉的喜力啤酒罐让他想到了漂流瓶,于是,电子漂流瓶成为QQ邮箱的服务或娱乐项目之一,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方便与好玩,是张小龙希望通过技术实现的东西。他带领着QQ邮箱超越网易邮箱,成为中国最大的邮件服务商。
这时的张小龙,身边一直围绕着商人。他试着与商人做朋友,甚至想去微软学习如何进行商业运作,但最终没有在商业上迈出一步。最后,他的朋友都成功了——雷军、周鸿祎、马化腾,甚至当年采访他的记者李学凌。这些人,除了可以掌控自己的产品,也可以掌控用户,让产品变成真金白银的商品。
直到这时,张小龙才意识到,商业也是有情怀的,让你的艺术品接受市场的估价也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他决定要做一个响亮的产品,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张小龙3.0:成为产品教父
“这真是个奇迹!”微信产品总监曾鸣这样评价今日微信的成功。
曾鸣是微信13名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他说,当时张小龙始终在思考如何才能学习和超越QQ,他对产品的偏执超乎想象。2010年前后,腾讯内部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开发类似微信的产品,但是他们忌惮会破坏和运营商的利益关系,压力之下这些项目都暂缓了。张小龙则继续不管不顾地向前推进。2012年,张小龙提出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笑,觉得他是马云附体了。
深夜,大家在讨论公众号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可以做成淘宝一样的网店。张小龙说“这个不对”,接着他点燃了一根烟,一分钟两分钟不说话,最后他说,我们应该用标准化的接口把所有的企业、物品都连接到微信里——这就是微信连接一切的由来。
这个想法太牛了,那晚,几乎所有人都失眠了,他们隐隐觉得这就是改变世界的想法,而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Foxmail时代,用户曾是张小龙最大的包袱,他不敢向他们收费,为了逃避用户,他甚至想跑去美国。而通过微信,从“摇一摇”开始,他开始尝试主宰用户,制订规则。他的产品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整个社会,一个可以满足用户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需求的地方。
2012年7月,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一个8小时20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他一直滔滔不绝地讲,不給人提问和打断他的机会。里面谈到哲学和艺术,谈到性和暴力,对人性的理解。他说做产品就是要让用户爽,就像上帝一样。
演讲片段在网上被无数人传阅,并成为产品圣经。至此,张小龙完成了自己的“产品教父”之路。
张小龙4.0:归来或走向远方
在微信公司内部,员工视张小龙为精神领袖。张小龙用一种没有管理方法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团队。他们价值观相同——简单、低调,永远只关注事情本身;他们从来不在方向上犯错误,只在产品细节上争论;他们自称对其他巨头一无所知,对腾讯也是一知半解;而他们所做的事情毋庸置疑,就是在改变世界——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百度的鼎盛时期。
所有做产品的人都会说要追求极致,为什么能做到的人很少?“因为很多人在极致之前,就妥协了。”几经波折,张小龙终于打造了一支纯血的微信团队,“要优雅地做产品——不复杂、冗余,不会消耗更多的资源”。
有人将张小龙比喻为一名想拍出完美大片的导演,他不是不能接受广告的植入,而是不能容忍生硬的植入,因为生硬会破坏完美。张小龙曾经失去了他的艺术品Foxmail,所以他对于危险异常敏感。2012年底,微信支付从财付通剥离并入微信,意味着腾讯高层选择将商业化交给张小龙,并赋予他全权。过去张小龙习惯站在商人后面,而现在他到了第一线——做产品和商业的引领者。
至于4.0版本的张小龙会是怎样?没人能够预测,就像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微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更加深刻的改变一样。但一个富有超越和思考精神的张小龙,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引以为豪的榜样。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张小龙1.0:把产品做成艺术品
1997年,程序员张小龙开发的Foxmai如日中天,拥有400万用户。彼时,腾讯也不过10万用户。如此数字,令无数商业大佬闻风而动,纷至沓来地寻求合作。
那时候,互联网的弄潮儿都在准备向商业进军。而张小龙经常独自在深夜看用户来信,对建议、请教一一作答。一封封信从眼前流过,那是他以手艺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单纯美好。只是,小快乐终不抵外面的喧闹,Foxmail已经成了一个大包袱,每天都有无数人催促他往前跑。
1998年,张小龙将Foxmail以12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互联网公司博大,他也成了博大的副总裁。
卖掉作品,张小龙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一个人,配着辽远苍凉的蓝天白云,他正式跟自己的失落做了场道别——还会有更好的艺术品呈现,在某个灵感乍现的瞬间。没错,他还是将技术视为艺术,更想成为一个有情怀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商业大佬。
张小龙2.0:有情怀的商人
但市场变化太快,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冲击纳斯达克的高潮后,博大走向没落。
2005年,张小龙和Foxmail被打包出售给了腾讯,接手了QQ邮箱。他是一个关注细节的人,房间里没来得及丢掉的喜力啤酒罐让他想到了漂流瓶,于是,电子漂流瓶成为QQ邮箱的服务或娱乐项目之一,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方便与好玩,是张小龙希望通过技术实现的东西。他带领着QQ邮箱超越网易邮箱,成为中国最大的邮件服务商。
这时的张小龙,身边一直围绕着商人。他试着与商人做朋友,甚至想去微软学习如何进行商业运作,但最终没有在商业上迈出一步。最后,他的朋友都成功了——雷军、周鸿祎、马化腾,甚至当年采访他的记者李学凌。这些人,除了可以掌控自己的产品,也可以掌控用户,让产品变成真金白银的商品。
直到这时,张小龙才意识到,商业也是有情怀的,让你的艺术品接受市场的估价也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他决定要做一个响亮的产品,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张小龙3.0:成为产品教父
“这真是个奇迹!”微信产品总监曾鸣这样评价今日微信的成功。
曾鸣是微信13名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他说,当时张小龙始终在思考如何才能学习和超越QQ,他对产品的偏执超乎想象。2010年前后,腾讯内部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开发类似微信的产品,但是他们忌惮会破坏和运营商的利益关系,压力之下这些项目都暂缓了。张小龙则继续不管不顾地向前推进。2012年,张小龙提出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笑,觉得他是马云附体了。
深夜,大家在讨论公众号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可以做成淘宝一样的网店。张小龙说“这个不对”,接着他点燃了一根烟,一分钟两分钟不说话,最后他说,我们应该用标准化的接口把所有的企业、物品都连接到微信里——这就是微信连接一切的由来。
这个想法太牛了,那晚,几乎所有人都失眠了,他们隐隐觉得这就是改变世界的想法,而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Foxmail时代,用户曾是张小龙最大的包袱,他不敢向他们收费,为了逃避用户,他甚至想跑去美国。而通过微信,从“摇一摇”开始,他开始尝试主宰用户,制订规则。他的产品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整个社会,一个可以满足用户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需求的地方。
2012年7月,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一个8小时20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他一直滔滔不绝地讲,不給人提问和打断他的机会。里面谈到哲学和艺术,谈到性和暴力,对人性的理解。他说做产品就是要让用户爽,就像上帝一样。
演讲片段在网上被无数人传阅,并成为产品圣经。至此,张小龙完成了自己的“产品教父”之路。
张小龙4.0:归来或走向远方
在微信公司内部,员工视张小龙为精神领袖。张小龙用一种没有管理方法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团队。他们价值观相同——简单、低调,永远只关注事情本身;他们从来不在方向上犯错误,只在产品细节上争论;他们自称对其他巨头一无所知,对腾讯也是一知半解;而他们所做的事情毋庸置疑,就是在改变世界——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百度的鼎盛时期。
所有做产品的人都会说要追求极致,为什么能做到的人很少?“因为很多人在极致之前,就妥协了。”几经波折,张小龙终于打造了一支纯血的微信团队,“要优雅地做产品——不复杂、冗余,不会消耗更多的资源”。
有人将张小龙比喻为一名想拍出完美大片的导演,他不是不能接受广告的植入,而是不能容忍生硬的植入,因为生硬会破坏完美。张小龙曾经失去了他的艺术品Foxmail,所以他对于危险异常敏感。2012年底,微信支付从财付通剥离并入微信,意味着腾讯高层选择将商业化交给张小龙,并赋予他全权。过去张小龙习惯站在商人后面,而现在他到了第一线——做产品和商业的引领者。
至于4.0版本的张小龙会是怎样?没人能够预测,就像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微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更加深刻的改变一样。但一个富有超越和思考精神的张小龙,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引以为豪的榜样。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