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谈论一句话“你孩子作业写到几点?”当我听到“十点”“十一点”——甚至听到“凌晨一点”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作业已经影响孩子的休息,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最劳累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由学生改编的流行歌曲,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真实现状。
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依据。数学作业布置并不是让孩子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融入作业。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予以明确的规定,教师在理论上对作业改革有所认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不得要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体现因人而异的弹性化和培养兴趣的人性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不断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从学生的作业入手,通过对现有的,传统的作业方式、作业内容进行改进,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调动教学智慧和灵感,针对自身和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反思和调整,变革作业的有效性,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达到作业预期的和生成的目标,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1、游戏性作业。枯燥无味的数学作业往往会让学生倍感乏味、无用,因而一部分学生出现应付作业或者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数学作业。如学习了“四则运算”后,教师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玩扑克牌24点的游戏,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点呢?既让亲情更融洽,也让学生复习了四则运算的知识,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数的组成” “乘法口诀”的练习,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又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
2、“自助餐”式作业。为了避免“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对学生练习的弹性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画三角形的高》后,针对画钝角的高对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作业:A:能画出钝角三角形中钝角对应底的高;B: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并且都有所获,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
3、开放性作业。开放性作业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题多变是开放题常见的类型,这种题通过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起到一题多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如: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铅笔2元、 本子3元 、卷笔刀4元、故事书5元,小明有15元。(1)都买,最多铅笔可以买几支铅笔,还剩几元?(2)都买卷笔刀,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3)还可以怎样买,正好把钱用完?学生通过这样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4、实践性作业。“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化。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数学广角中烙饼问题所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抽象,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烙饼”,是一句北方生活用语,对于烙饼问题我们南方的孩子并不了解,对于合理烙3张饼的方法的理解更是困难。学完这部分内容,我布置孩子回家完成“今天我当家”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煎具有南方特色的荷包蛋、牛排或清明粿等,只有合理安排,才能省时,提高做事效率。更重要的是和家长讨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再如学完《三角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将这些三角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学生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将作业变得更人性化,更具灵活性、更有应用性,设计出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们一定会自愿的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作业有趣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不再是我,最快乐的人、最成功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将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新的写照。
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依据。数学作业布置并不是让孩子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融入作业。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予以明确的规定,教师在理论上对作业改革有所认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不得要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体现因人而异的弹性化和培养兴趣的人性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不断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从学生的作业入手,通过对现有的,传统的作业方式、作业内容进行改进,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调动教学智慧和灵感,针对自身和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反思和调整,变革作业的有效性,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达到作业预期的和生成的目标,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1、游戏性作业。枯燥无味的数学作业往往会让学生倍感乏味、无用,因而一部分学生出现应付作业或者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数学作业。如学习了“四则运算”后,教师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玩扑克牌24点的游戏,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点呢?既让亲情更融洽,也让学生复习了四则运算的知识,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数的组成” “乘法口诀”的练习,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又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
2、“自助餐”式作业。为了避免“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对学生练习的弹性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画三角形的高》后,针对画钝角的高对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作业:A:能画出钝角三角形中钝角对应底的高;B: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并且都有所获,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
3、开放性作业。开放性作业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题多变是开放题常见的类型,这种题通过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起到一题多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如: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铅笔2元、 本子3元 、卷笔刀4元、故事书5元,小明有15元。(1)都买,最多铅笔可以买几支铅笔,还剩几元?(2)都买卷笔刀,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3)还可以怎样买,正好把钱用完?学生通过这样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4、实践性作业。“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化。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数学广角中烙饼问题所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抽象,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烙饼”,是一句北方生活用语,对于烙饼问题我们南方的孩子并不了解,对于合理烙3张饼的方法的理解更是困难。学完这部分内容,我布置孩子回家完成“今天我当家”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煎具有南方特色的荷包蛋、牛排或清明粿等,只有合理安排,才能省时,提高做事效率。更重要的是和家长讨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再如学完《三角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将这些三角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学生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将作业变得更人性化,更具灵活性、更有应用性,设计出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们一定会自愿的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作业有趣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不再是我,最快乐的人、最成功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将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新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