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旅行的不隔之境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83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博上,美食、美景总是广受欢迎的主题。我们闲暇时打开手机,看到朋友们分享的旅途画面,自己的身心也不由受到感染和鼓舞,抬手点“赞”几乎是个下意识的举动了。但也不尽然。我就有这样一位酷爱游览名胜的朋友,他在微博上展示的旅行即景,常常让我大皱其眉。
  这位朋友每隔几个月就会出游,其间免不了将大量亲自拍摄的照片发上微博“刷屏”。美景本来足以悦目,但他在照相时却喜欢采用最标准、最刻板的角度,好像是给各地风物拍摄了一张张“证件照”;而照片的附言也多是古人在相关名胜的传世题咏和著名言论。无论图文,效果都极其普通、常见,偏偏又总是从他的微博上汩汩涌来,难怪相识的朋友们都有点儿不胜其烦,乃至威胁要“果断取消关注”,从此不收看他的旅行实况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旅游体验,才会形成如此乏味的旅行记录呢?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不禁有些困惑;直到前不久,我亲身与这位名胜爱好者一起去湖北襄樊游览,才对他的旅行方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们的朋友雅好文史,出行前深入阅读了与襄樊历史相关的大量资料,可谓做足了功课;因此每到一处景点,他都能在第一时间为大家介绍发生于此的历代轶事:“这是刘备马跃檀溪处”、“这是孙坚被射杀处”、“这是羊公堕泪碑”……并念出最具代表性的诗文以资佐证。可以说,与他同游的过程远比浏览他的微博有趣得多;在岘山的葱茏草木中,他全身心地追摹着古人的体验和感受,一景一物都成了他借以重演千年时光历程的道具。也许,孟浩然的名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最适合形容他的游历心境:名胜在他心中激起的情感是萧瑟而壮阔的,虽然他的旅行微博带给读者的感受只能算是庸常而偏狭的。
  因此我也秉承“待友以直”的古训,抽空直率地向这位朋友表达了上述意见:他崇古的气度、精深的见识都让人绝望地艳羡,但他在旅程中分享给朋友们的那些照片文字则乏味而不堪推敲。这大概也是当代的怀古旅行者常犯的毛病,他们记录下来的旅途见闻,全都是经过古人的滤光片透射出来的一点儿微光。古典诗学推崇“不隔之境”,强调在物我之间真切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历代诗文中那些为人传诵的咏古之作,恰恰破除了种种隔阂,让今与古、景与情、亲历与追思以完美的比例融汇成不朽的词句。与此相比,今天的怀古者则往往把目光局限在了浩繁故纸中,只能借助古人的视野来理解眼前的景物,失去了打通区隔、真切地呈现所见所感的能力。
  我们当下见到的名胜风物,半是古人的遗迹,半是今人的创制;与此类似,我们用以感受理解世界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也既受到历代诗文典范性力量的影响,同时更应被每一次全新的当代体验重新激活和塑造。西晋名臣羊祜登临岘山时曾感叹:“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这番话用卓绝的想象力贯穿了宇宙的终始,让人千载之下面对胜迹不得不兴起同样的感慨。在其之后,杜预、孟浩然、欧阳修都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并刷新了羊祜开启的诗意视野;他们的作品是营造岘山非凡气韵的想象力源泉。追踵者若要延续这气韵,也只有像他们推崇的古人一样,以自身的创制重新激活最初的源泉。
  听完我讲的这番道理,朋友似有所悟,但也未置可否。好在此后,他微博上的旅行记录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其他文献
南极的商业旅行,即私人旅行者(Citizen-explorer)前往南极,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60年代中。当时,距离南极最近的几个国家,以一两艘“特许船”载着几百名乘客开始探索南极,也有几艘勇敢的帆船冒险驶往南极;飞机则是从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越界飞行”的方式飞临南极上空(未着陆),满足乘客看一眼南极大陆的心愿。1988年,首批搭乘洲际航班在南极着陆的游客最终抵达了南极点。201
日光下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景象,在黑夜中往往会以另外一副完全陌生的面孔出现——这恰恰是不少旅行者的盲区。我在夜晚探索过欧洲20多个国家的废墟,一次又一次踏上探索奇境的旅途。在酷暑的沙漠中穿行,在零下30多度的夜间翻越雪山,在古堡内被巡逻直升机搜查,在军事基地躲避搜寻犬,在水没到大腿、到处是蝙蝠的地下管道浸泡一整夜,在70多米高的纪念碑顶端与闪电擦肩而过……这些特殊的体验,每一次都将我的身体推向极限的边
我们一般很少意识到书籍的力量,因为在我们日常工作的圈子里,书总是太过于平凡,以致我们并不怀着常看常新的感激之情,去注意它的新奇之处。阅读差不多已经成了一种身体机能,成了一种下意识动作。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摆在我们手边,早已是那种不言而喻与我们共存、伴我们共存的东西;我们拿过一本书来,总那么懒洋洋、淡然漠然,就像拿过来一件上衣、一只手套、一根烟、一件随便什么成批生产的大路货一样。有价值的东西,凡
火车从维也纳“咣当”到布拉格已是半夜,车厢里只剩下我一人。背着行李走下车,布拉格夜色清凉,风吹在脸上,虽是夏天,隐约间却有些秋意。微雨润湿了路灯的青色,染在一面面雕刻精细、线条分明的墙上,飘浮于方石铺成的路面。难得有车从小巷子里驶过,轮胎碾过街道的声音,从远处一点点压近,又飞快地散开在夜色的转角里。    走进布拉格,没有任何准备。一无所知的中转站。漫无目的的旅行,有时,能让人最直接地感受眼前忽然
喜欢流浪的人往往是怀揣着一个梦,要到远方去,寻找人生的谜底。和『环游世界』这样的旅行乃至人生愿景不同,有一群摄影人,不约而同地向内追溯,带着相机深入行走中国内陆,或试图谱写大变革中的小史诗,或静静追溯古老典籍中的昔日山河,或如实记录平凡道路中打动人心的生活片断……他们是一群心灵的流浪者,在同一个大时代,用影像,吟唱着各自的歌调。
当今时代,旅行后写成文章,甚至写一本书,想起来是很难的事,的确很难。毕竟如今去海外旅行不是多么特殊的事情了,和小田实(1932-2007,日本小说家)写《什么都看》的时代不同了。如果想去——就是说只要有此念头并相应拿出一笔钱来——一般都能满世界跑。去非洲的原始森林,南极都不在话下。  所以就旅行来说,不管去的地方多么远多么偏僻,脑袋里一开始就要有“那不是多么特殊的事情”这一念头,否则是不行的。把过
近日,位于马尔代夫诺鲁环礁(Noonu Atoll)的知名生态奢华度假村Soneva Jani正式开业,它不仅是马尔代夫最大的度假村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度假村,5.6平方公里的僻静环礁湖环绕着24座水上别墅及一座海岛别墅。宾客可由马累国际机场搭乘40分钟的水上飞机直达度假村,或是选择从Soneva Fushi度假村乘坐1小时的快艇抵达。  Soneva Jani的每座别墅均有私人
第一兵工厂生产洞:曾作为禁地的地下兵工厂如今已经揭开了神秘面纱,当年枪炮林立的场景不再,换成了加工零件的工厂,但严阵以待的钢铁机械还是让人想起往昔的传奇,这里是军事迷为之如痴如醉的地方。Tips  重庆地下城的前世今生  无地下,不重庆。早在原始社会,重庆人的祖先巴人就有挖洞穴居的传统;军阀混战时,以地堡、暗壕构成的地下工事遍布全城;抗战时期,面对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重庆人民更是将地下工程的创造和
对于这样一座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历史与艺术气息的城市,一次短暂的旅行能够体会的,多半只是些片断,一扇大门,一座雕像,一个餐厅,一位路人……很散碎,但也很真实。有一个愿望开始强烈地生长,甚至比在罗马许愿池扔下硬币时还要坚定:佛罗伦萨,我会再来。  这次旅行,从始至终,佛罗伦萨都没摆出过“经典艺术之都”的架子。步入这座到处粉刷着温暖黄色的小城,在任意一条人来人往的小巷,只要我从背包中拿出地图摊开,经常是还
南澳大利亚的高勒山脉国家公园,暖暖的夕阳斜挂在天际,略感微醺的空气中飘散着新世界葡萄酒的浓香,一群初识的好友围坐在篝火旁,欣赏被涂抹成金黄色的盖尔德纳盐湖,一边谈论着旅途中的趣事,一边等待女主人芮内将精致的晚餐端上桌……在康贾鲁纳露营地(Kangaluna Camp)的帐篷酒店,所有人皆醉心于这次奇妙的旅程。此时男主人杰夫的卫星电话传来新的预订信息:沙特某位王子正在询问波音747能否在营地降落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