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文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是一重点赏析句。在讲课时,我借用了一位名师的讲法,让课文原句与“他挖了36小时”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哪句好。学生们一下子就回答上来了:“前句好,因为表现了时间的漫长,父亲挖掘的艰辛。”我没有预料到学生们这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了,只好直接进入下一学习环节。本来很感人的课被我上得干巴巴的。
下课后,我在办公室看着书上这句话出神,句中那几个数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突发奇想,为什么要用8、12、24、36这几个数字而不用其他数字呢?是作者随意用呢?还是刻意选用呢?这几个数字,会不会有特殊的意义?
自己琢磨了一下这几个数字,心里竟然有点触动。一个教学设想在脑中形成了。
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向学生抛出了这些问题。
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觉得这问题新奇,双眼发光,急于解开答案。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
只见学生嘴里念念有词:“8、12、24、36……”片刻,有个学生用兴奋的声音回答到:“24小时是一天啊。”“那12小时就是半天。”另一学生受启发了,解开另一个数字之谜。“36小时就是一天半。”大部分学生说。“可是8小时是什么意思呢?”所有学生都不知道了,用急切的眼神看着我,要我解开谜底。
“《劳动法》中有8小时工作制之说,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的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超过了工作时间会损坏劳动者的身体。父亲挖了8小时,这是一个工人工作的正常时间。但是,这8小时是父亲在不吃不喝不休息情况下完成的。”我慢慢说来。
教室里一下静了,学生们神情有一点变化。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些数字。接下来,我们来体会一下每一阶段的时间,父亲会是什么情况?请你们闭上眼去想象一下。”我说。
学生们闭上双眼,静静地想着。
2分钟后。
“12小时过去了。谁来说说父亲情况?”
许多小手举起。
“12小时后,天已黑了,周围的人都散了,父亲在黑暗中用双手摸索着搬着砖瓦,一些砖瓦尖角划破了父亲的手,血流了出来,父亲因为太焦虑儿子,感受不到疼痛。”一个学生答。
“谢谢你,你让我们看到了黑暗中孤独而痛苦的父亲。”我感动地说。
“24小时后?”我提示。
“天亮了,阳光照在父亲身上,挖了整整一天的父亲又累又饿,他双眼已布满了血丝,好心人给父亲递来了水,父亲摇摇头沙哑着说:喝不下。又继续挖。但他的手已因劳累和伤痛变得行动缓慢了。”说话的孩子眼里有泪光。
“36小时呢?”我问。
一个学生有些激动,没举手便答道:“天又黑了,父亲快要哭了。因为一天半了他都没见到儿子,他觉得儿子可能已经死了。”
“他会想到儿子一天半没吃东西,身上又有伤,他心疼他儿子。他会加快挖。”又有学生补充。
“你们很了不起,你们不仅能感受到父亲身体的劳累和伤痛,还能感受到父亲心里的那种煎熬。一天半过去了,儿子仍生死末卜。此时,父亲快崩溃了。”
有一些学生深深地叹气。
“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很沉重,你们已体会到了父亲那种深深的焦虑。让我们把感情融入朗读中,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的声音低沉,把那平凡的数字读得凝重而深情。
“同学们,在你们的解读中,我看到,‘8、12、24、36’不是单纯的数字,那是一个父亲在白天和黑夜间,在生与死之间的同命运的不屈抗争,那是每一分每一秒时间流逝的伤痛和恐惧,那是在平凡的数字中唱出的一曲父爱之歌!”朗读声停,我充满感情地对学生说。此刻,课堂显得非常宁静,我和学生都被那层层推进的数字带到了渐渐加深的情感里。
从最初将课上得枯燥无味到后来的入情入境,我觉得关键在于找准和用好教学的切入点。
一、教学切入点要符合自己学生特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喜欢照着教参或者参考名师的教法来教学生,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结合自己本班的学情而盲目模仿。东施效颦,适得其反。我最初仿效名师,孩子们一口报出答案,让我无法如那位教师一样层层展开,深入挖掘。而在第二课时,我针对我班学生好探究心理,提出了让他们觉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的积极性与第一课时迥异,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迷信教案和名师,要创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切入要有创新
教学切入如果千篇一律,学生和老师都会产生审美疲劳。如对重点句子的赏析,把该句同另一句进行比较赏析,这一方法在教学中常常用到,学生对照着手中的一些参考资料将现成答案懒懒一答就算完成任务。切入若无法形成一定的思维冲击,就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绪的目的。而在第二课时我将切入作了变化,在语文课上从解析数字入手,让学生耳目一新。而问题的设置,刺激了学生兴奋点,调动了学生思维潜能。
三、教学切入后要顺势深入挖掘,培植发散点
教学的切入只是为教学的深入作铺垫,借以引起学生关注,而后面的深入挖掘才是重头戏。学生了解了那几个数字大体概念后,如果不体会层层推进的数字后折射出的父爱,教学便只是停留于浅层的热闹上。学生被那组数字震撼后,顺势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父亲的行为与心理,会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由于我在数字这个切入点上培植发散点,丰富那些平凡数字的内涵,解读数字后的情感,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叙永县两河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李淳
文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是一重点赏析句。在讲课时,我借用了一位名师的讲法,让课文原句与“他挖了36小时”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哪句好。学生们一下子就回答上来了:“前句好,因为表现了时间的漫长,父亲挖掘的艰辛。”我没有预料到学生们这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了,只好直接进入下一学习环节。本来很感人的课被我上得干巴巴的。
下课后,我在办公室看着书上这句话出神,句中那几个数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突发奇想,为什么要用8、12、24、36这几个数字而不用其他数字呢?是作者随意用呢?还是刻意选用呢?这几个数字,会不会有特殊的意义?
自己琢磨了一下这几个数字,心里竟然有点触动。一个教学设想在脑中形成了。
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向学生抛出了这些问题。
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觉得这问题新奇,双眼发光,急于解开答案。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
只见学生嘴里念念有词:“8、12、24、36……”片刻,有个学生用兴奋的声音回答到:“24小时是一天啊。”“那12小时就是半天。”另一学生受启发了,解开另一个数字之谜。“36小时就是一天半。”大部分学生说。“可是8小时是什么意思呢?”所有学生都不知道了,用急切的眼神看着我,要我解开谜底。
“《劳动法》中有8小时工作制之说,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的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超过了工作时间会损坏劳动者的身体。父亲挖了8小时,这是一个工人工作的正常时间。但是,这8小时是父亲在不吃不喝不休息情况下完成的。”我慢慢说来。
教室里一下静了,学生们神情有一点变化。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些数字。接下来,我们来体会一下每一阶段的时间,父亲会是什么情况?请你们闭上眼去想象一下。”我说。
学生们闭上双眼,静静地想着。
2分钟后。
“12小时过去了。谁来说说父亲情况?”
许多小手举起。
“12小时后,天已黑了,周围的人都散了,父亲在黑暗中用双手摸索着搬着砖瓦,一些砖瓦尖角划破了父亲的手,血流了出来,父亲因为太焦虑儿子,感受不到疼痛。”一个学生答。
“谢谢你,你让我们看到了黑暗中孤独而痛苦的父亲。”我感动地说。
“24小时后?”我提示。
“天亮了,阳光照在父亲身上,挖了整整一天的父亲又累又饿,他双眼已布满了血丝,好心人给父亲递来了水,父亲摇摇头沙哑着说:喝不下。又继续挖。但他的手已因劳累和伤痛变得行动缓慢了。”说话的孩子眼里有泪光。
“36小时呢?”我问。
一个学生有些激动,没举手便答道:“天又黑了,父亲快要哭了。因为一天半了他都没见到儿子,他觉得儿子可能已经死了。”
“他会想到儿子一天半没吃东西,身上又有伤,他心疼他儿子。他会加快挖。”又有学生补充。
“你们很了不起,你们不仅能感受到父亲身体的劳累和伤痛,还能感受到父亲心里的那种煎熬。一天半过去了,儿子仍生死末卜。此时,父亲快崩溃了。”
有一些学生深深地叹气。
“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很沉重,你们已体会到了父亲那种深深的焦虑。让我们把感情融入朗读中,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的声音低沉,把那平凡的数字读得凝重而深情。
“同学们,在你们的解读中,我看到,‘8、12、24、36’不是单纯的数字,那是一个父亲在白天和黑夜间,在生与死之间的同命运的不屈抗争,那是每一分每一秒时间流逝的伤痛和恐惧,那是在平凡的数字中唱出的一曲父爱之歌!”朗读声停,我充满感情地对学生说。此刻,课堂显得非常宁静,我和学生都被那层层推进的数字带到了渐渐加深的情感里。
从最初将课上得枯燥无味到后来的入情入境,我觉得关键在于找准和用好教学的切入点。
一、教学切入点要符合自己学生特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喜欢照着教参或者参考名师的教法来教学生,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结合自己本班的学情而盲目模仿。东施效颦,适得其反。我最初仿效名师,孩子们一口报出答案,让我无法如那位教师一样层层展开,深入挖掘。而在第二课时,我针对我班学生好探究心理,提出了让他们觉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的积极性与第一课时迥异,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迷信教案和名师,要创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切入要有创新
教学切入如果千篇一律,学生和老师都会产生审美疲劳。如对重点句子的赏析,把该句同另一句进行比较赏析,这一方法在教学中常常用到,学生对照着手中的一些参考资料将现成答案懒懒一答就算完成任务。切入若无法形成一定的思维冲击,就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绪的目的。而在第二课时我将切入作了变化,在语文课上从解析数字入手,让学生耳目一新。而问题的设置,刺激了学生兴奋点,调动了学生思维潜能。
三、教学切入后要顺势深入挖掘,培植发散点
教学的切入只是为教学的深入作铺垫,借以引起学生关注,而后面的深入挖掘才是重头戏。学生了解了那几个数字大体概念后,如果不体会层层推进的数字后折射出的父爱,教学便只是停留于浅层的热闹上。学生被那组数字震撼后,顺势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父亲的行为与心理,会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由于我在数字这个切入点上培植发散点,丰富那些平凡数字的内涵,解读数字后的情感,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叙永县两河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