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和发表看法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李某某涉嫌强奸案”为例,通过收集大学生在人人网上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借助调查问卷、走访形式,定性、定量分析,试图分析和定位青年学生在热点事件发酵中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并最终从不同维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63-02
信息依赖于媒介技术,没有传播就没有信息[1]。20世纪80年代以来,媒介技术的革命使得信息量激增,信息传播呈现多元趋势,互联网达成了受众与媒介双向传播的形式。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形式发表言论,表明观点。现实中可能沉默的青年学生在虚拟空间中拥有了表达自己的广阔空间,言论活跃程度空前高涨。这样的现象虽然推动了言论自由、信息传播,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问题和困扰。
网络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交替往复地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而编码和解码是人在大脑中进行的活动,最终借助网络表现出来,因此解码与编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竞争与压力下的大学生们容易对负面消息敏感,如果在不合适的引导下,即使是正面事件,他们也会暴力解码。霍尔指出“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解码信息。[2]”因此,一些热点事件在人人网上的传播极易激起大学生的情感变化,尽管很少引发严重的学生群体性事件,但长此以往将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甚至会催生“反向社会情绪”,即“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这样的影响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提出应对之策。
一、热点事件发酵的温床
SNS网站以功能强大、实名制、成本低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以其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主流信息传播方式。人人网作为中国传统SNS社交网站的代表,成为在校大学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网络平台。人人网以其特性成为了热点事件发酵的温床。
1.涉及领域有限,话题传播情绪化。人人网以“学校”为用户寻找组织,网站的好友推荐功能也仅限于校友或者同学的同学。调查显示,77.48%的大学生拥有100名以上的好友,大部分是现在的校友或者曾经的同学。主打话题还是以校园生活为主,很多学生组织和社团会利用人人网发布通知,无形之中使得社交圈局限在了话题氛围相同的校园中,影响了人人网用户的信息接收量。年龄接近、经历类似的青年学生由此形成了一个群体。群体是无名氏,无名氏不需要为他所作的任何事情承担责任,曾经牢固约束一个人的责任感荡然无存[3]。这个群体中的青年学生们,情绪极易相互传染。数据显示,对于李某某事件几乎90%的评论都会将矛头指向其父亲,甚至挖出李父过去的私事(真伪未知),这样的评论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与转载。但如果由个人评价这个事件时,客观性的要求会让个人克制地不强加联系,在被群体情绪感染的人的行动却会完全听凭一个陌生力量的主宰。
2.不良信息频现,疏于管理。“全民记者”时代改变了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模式。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由一个点向多个点发出,发散性的多向传播给虚假消息可乘之机。在调查中发现,多数用户认为人人网所受到的限制和监察相对微博来说比较少,言论空间较大。也正因此,假消息浏览转发不受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并及时处理,只能依靠虚假消息“自生自灭”。在漫长的自身净化的过程中,不良信息依然在传播并造成影响,一些虚假消息每年都反反复复地出现印证了这一点。比如每年都会有人在不同的日子指出今日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显然信息是错误的),借此宣泄反日情绪。人人网上多次出现以打击谣言为目的的公共主页,但是这些公共主页本身也是由个人申请,不能保证自身质量。
二、热点事件发酵过程
1.萌芽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信息如此繁杂,传播渠道如此便利,群体的选择便代替了媒体选择。网络使得受众同时成为传播的发端和终端,在接触、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受众依赖于个人的兴趣和价值判断对信息做了自认为合理的理解和阐释。于是,在热点事件发生后,意见领袖们将自己通过各种信源掌握的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在人人网上。互联网使青年学生们享受了极大的传播主权,数据表明56.35%的人人大学生用户都习惯于有想法的时候去发表状态。但同时也增加了传播者盲目与茫然,自我表达很充分但内容却易散乱。人人网状态的字数限制使得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点,难以提供事实尤其是负面事件的全面信息,当客观而理性的描述缺位,浏览量、点击量及转发量等数据的设置推动发布者们特意设置带有强烈情绪的敏感词汇与字眼来吸引人的注意。
2.扩散期。青年网站为急于表达和寻求认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当人们聚集成群,感情和思想会转到同一处,自觉的个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心理,极易接受暗示[3]。多向传播中,信息承载的意义表现为一个不断被改造的过程,即使被转发,对象的挑选已经包含着转发者对于意义的判断。在纷杂的若干信息面前,不少青年学生们来不及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去甄别好友中发布消息的真伪就点击了“转发”的按键。调查数据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青年学生会将人人网上看到的某品牌牛奶不卫生的消息不经查证就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即使错怪该品牌,也不愿放过一丝可能。”群体并不是社会个体毫无关联的物质组合,而是依靠特定的心理联系作为纽带,享有共同的群体规范,持续地相互交往。人人网上的青年学生们情感接近,语言上容易沟通,行为上趋于一致,有着大同小异的心理基础和价值理念,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获得相同或类似的肯定与认可。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转发放大了舆论,推波助澜。
3.高潮期。经过大量的转发和浏览,热点事件已经散播开来。转发者的表现可以归结为三种:a.分析者。有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出好友转发的消息中的疑点或分析事件中被忽视的细节,还有学生呼吁大家理性讨论、不要用侮辱的词汇造成二次伤害。 他们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诠释或者扩展,补充相关证据,试图把自己理性思考的过程展现出来。b.泄愤者。这一部分学生以情绪宣泄为主,他们将注意力放置在事件中体现的矛盾和冲突。在“李某某案”中,不仅仅由于李某某本人涉嫌犯下的罪行挑战了法律界限,而其父母的特殊身份、李某某个人的成长轨迹的特殊性也挑战着大众的道德底线。这些学生对此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破口大骂,表达着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对于社会现实的焦虑与担忧。c.悲观者。这一部分学生忽视事实的逻辑是否缜密,也不愿加入骂人的队伍中,他们将热点事件归纳为难以撼动的社会顽疾和制度的危害。他们嘲讽戏谑朋友的理性分析和激动争吵,以冷静的语气旁观别人的议论,但不乏哀叹悲观者。 三、解决之道——培养网络公民
青年网站热点事件发酵的主体是青年网民,但不是所有的青年都能成为热点事件发酵的参与者。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是为了掌握最新消息而进入青年社交网站,75%的学生是因为跟随潮流和交友,还有30%是为了游戏。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将青年网站视为娱乐消遣,情感交往、获取知识的平台,追随身边的朋友的脚步,而非政治性的主体存在。成为热点事件的主导者、参与者的条件是对政治基本的热情,会利用自己的其他渠道来浏览最新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并对热点问题产生情感体验。
网络公民,指的是在网络世界中,对网络热点事件关注、并能遵守秩序地发表意见和看法,推动良好的网络互动环境的公民。而现实中网络公民常被湮没在青年网民中,尤其是在讨论萌芽期,只有网络公民的比例随着讨论的进行而逐渐上升时,整体舆论会变得温和,趋向理性。因此,为了促进青年网站公共舆论的良性生成,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理性群体而非乌合之众,培养网络公民就十分有必要。下文将从社会、学校和青年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社会。社会需要提供的是一种良好机制保障自由而充分的讨论,这个机制就是能够提供一个理想论辩的稳定的公共领域。网络讨论可以有意见分歧,不排斥错误和非理性。密尔曾经说过:“在自由讨论能够得到保障的条件下,真理与谬误同时呈现,形成空间的意见自由市场,批判性的讨论过程将展开对所有意见的检视。”在热点事件的萌芽期与扩散期,青年学生的讨论会显得情绪化,而从情绪化转为理性化的先决条件是持续的讨论,直到高潮期的出现。因此,全社会必须提供自由讨论的制度保障,不能为了避免错误言论的出现而封锁舆论自由,这样的不适当的管制反而会引起讨论主体更大的情绪波动。当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时,无形之中会促进讨论主体自身责任感的提升。
2.学校。通过讲座、论坛、竞赛等方式来扩大影响力和宣传效果,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元素,比如校园网络论坛来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新闻专业与非新闻专业都要开展媒介素养的课程,调查中,约72.3%的大学生并不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这其中有将近90%的都是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如今自媒体时代,应当大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传播给公众必须的新闻理念和职业素养,对于即将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青年来说,这样的教育更加必不可少。在一些大众传媒发达国家,学校的媒介教育已经开始形成估摸,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已将媒介教育正式纳入正轨的教育课程[4]。同时,也要重视校园传统媒体的作用,校园媒体可以提供全面的报道来补充网站的缺失,专业的新闻评析也有利于校园媒体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3.青年。成为“网络公民”,也就是要能正确地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形成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青年作为讨论的主体,应当提高自身的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要学会深入解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充分了解信息的内涵,寻找报道的核心价值。这样的能力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锻炼,前提是青年自身必须有培养此种能力的意识。除此之外,青年应当提升自己对于媒介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的水平,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有所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有着高度的法律防范意识,避免使用媒介时失范。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3]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 陈龙.媒介素养通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63-02
信息依赖于媒介技术,没有传播就没有信息[1]。20世纪80年代以来,媒介技术的革命使得信息量激增,信息传播呈现多元趋势,互联网达成了受众与媒介双向传播的形式。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形式发表言论,表明观点。现实中可能沉默的青年学生在虚拟空间中拥有了表达自己的广阔空间,言论活跃程度空前高涨。这样的现象虽然推动了言论自由、信息传播,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问题和困扰。
网络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交替往复地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而编码和解码是人在大脑中进行的活动,最终借助网络表现出来,因此解码与编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竞争与压力下的大学生们容易对负面消息敏感,如果在不合适的引导下,即使是正面事件,他们也会暴力解码。霍尔指出“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解码信息。[2]”因此,一些热点事件在人人网上的传播极易激起大学生的情感变化,尽管很少引发严重的学生群体性事件,但长此以往将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甚至会催生“反向社会情绪”,即“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这样的影响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提出应对之策。
一、热点事件发酵的温床
SNS网站以功能强大、实名制、成本低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以其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主流信息传播方式。人人网作为中国传统SNS社交网站的代表,成为在校大学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网络平台。人人网以其特性成为了热点事件发酵的温床。
1.涉及领域有限,话题传播情绪化。人人网以“学校”为用户寻找组织,网站的好友推荐功能也仅限于校友或者同学的同学。调查显示,77.48%的大学生拥有100名以上的好友,大部分是现在的校友或者曾经的同学。主打话题还是以校园生活为主,很多学生组织和社团会利用人人网发布通知,无形之中使得社交圈局限在了话题氛围相同的校园中,影响了人人网用户的信息接收量。年龄接近、经历类似的青年学生由此形成了一个群体。群体是无名氏,无名氏不需要为他所作的任何事情承担责任,曾经牢固约束一个人的责任感荡然无存[3]。这个群体中的青年学生们,情绪极易相互传染。数据显示,对于李某某事件几乎90%的评论都会将矛头指向其父亲,甚至挖出李父过去的私事(真伪未知),这样的评论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与转载。但如果由个人评价这个事件时,客观性的要求会让个人克制地不强加联系,在被群体情绪感染的人的行动却会完全听凭一个陌生力量的主宰。
2.不良信息频现,疏于管理。“全民记者”时代改变了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模式。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由一个点向多个点发出,发散性的多向传播给虚假消息可乘之机。在调查中发现,多数用户认为人人网所受到的限制和监察相对微博来说比较少,言论空间较大。也正因此,假消息浏览转发不受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并及时处理,只能依靠虚假消息“自生自灭”。在漫长的自身净化的过程中,不良信息依然在传播并造成影响,一些虚假消息每年都反反复复地出现印证了这一点。比如每年都会有人在不同的日子指出今日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显然信息是错误的),借此宣泄反日情绪。人人网上多次出现以打击谣言为目的的公共主页,但是这些公共主页本身也是由个人申请,不能保证自身质量。
二、热点事件发酵过程
1.萌芽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信息如此繁杂,传播渠道如此便利,群体的选择便代替了媒体选择。网络使得受众同时成为传播的发端和终端,在接触、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受众依赖于个人的兴趣和价值判断对信息做了自认为合理的理解和阐释。于是,在热点事件发生后,意见领袖们将自己通过各种信源掌握的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在人人网上。互联网使青年学生们享受了极大的传播主权,数据表明56.35%的人人大学生用户都习惯于有想法的时候去发表状态。但同时也增加了传播者盲目与茫然,自我表达很充分但内容却易散乱。人人网状态的字数限制使得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点,难以提供事实尤其是负面事件的全面信息,当客观而理性的描述缺位,浏览量、点击量及转发量等数据的设置推动发布者们特意设置带有强烈情绪的敏感词汇与字眼来吸引人的注意。
2.扩散期。青年网站为急于表达和寻求认同的大学生们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当人们聚集成群,感情和思想会转到同一处,自觉的个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心理,极易接受暗示[3]。多向传播中,信息承载的意义表现为一个不断被改造的过程,即使被转发,对象的挑选已经包含着转发者对于意义的判断。在纷杂的若干信息面前,不少青年学生们来不及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去甄别好友中发布消息的真伪就点击了“转发”的按键。调查数据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青年学生会将人人网上看到的某品牌牛奶不卫生的消息不经查证就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即使错怪该品牌,也不愿放过一丝可能。”群体并不是社会个体毫无关联的物质组合,而是依靠特定的心理联系作为纽带,享有共同的群体规范,持续地相互交往。人人网上的青年学生们情感接近,语言上容易沟通,行为上趋于一致,有着大同小异的心理基础和价值理念,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获得相同或类似的肯定与认可。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转发放大了舆论,推波助澜。
3.高潮期。经过大量的转发和浏览,热点事件已经散播开来。转发者的表现可以归结为三种:a.分析者。有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出好友转发的消息中的疑点或分析事件中被忽视的细节,还有学生呼吁大家理性讨论、不要用侮辱的词汇造成二次伤害。 他们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诠释或者扩展,补充相关证据,试图把自己理性思考的过程展现出来。b.泄愤者。这一部分学生以情绪宣泄为主,他们将注意力放置在事件中体现的矛盾和冲突。在“李某某案”中,不仅仅由于李某某本人涉嫌犯下的罪行挑战了法律界限,而其父母的特殊身份、李某某个人的成长轨迹的特殊性也挑战着大众的道德底线。这些学生对此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破口大骂,表达着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对于社会现实的焦虑与担忧。c.悲观者。这一部分学生忽视事实的逻辑是否缜密,也不愿加入骂人的队伍中,他们将热点事件归纳为难以撼动的社会顽疾和制度的危害。他们嘲讽戏谑朋友的理性分析和激动争吵,以冷静的语气旁观别人的议论,但不乏哀叹悲观者。 三、解决之道——培养网络公民
青年网站热点事件发酵的主体是青年网民,但不是所有的青年都能成为热点事件发酵的参与者。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是为了掌握最新消息而进入青年社交网站,75%的学生是因为跟随潮流和交友,还有30%是为了游戏。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将青年网站视为娱乐消遣,情感交往、获取知识的平台,追随身边的朋友的脚步,而非政治性的主体存在。成为热点事件的主导者、参与者的条件是对政治基本的热情,会利用自己的其他渠道来浏览最新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并对热点问题产生情感体验。
网络公民,指的是在网络世界中,对网络热点事件关注、并能遵守秩序地发表意见和看法,推动良好的网络互动环境的公民。而现实中网络公民常被湮没在青年网民中,尤其是在讨论萌芽期,只有网络公民的比例随着讨论的进行而逐渐上升时,整体舆论会变得温和,趋向理性。因此,为了促进青年网站公共舆论的良性生成,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理性群体而非乌合之众,培养网络公民就十分有必要。下文将从社会、学校和青年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社会。社会需要提供的是一种良好机制保障自由而充分的讨论,这个机制就是能够提供一个理想论辩的稳定的公共领域。网络讨论可以有意见分歧,不排斥错误和非理性。密尔曾经说过:“在自由讨论能够得到保障的条件下,真理与谬误同时呈现,形成空间的意见自由市场,批判性的讨论过程将展开对所有意见的检视。”在热点事件的萌芽期与扩散期,青年学生的讨论会显得情绪化,而从情绪化转为理性化的先决条件是持续的讨论,直到高潮期的出现。因此,全社会必须提供自由讨论的制度保障,不能为了避免错误言论的出现而封锁舆论自由,这样的不适当的管制反而会引起讨论主体更大的情绪波动。当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时,无形之中会促进讨论主体自身责任感的提升。
2.学校。通过讲座、论坛、竞赛等方式来扩大影响力和宣传效果,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元素,比如校园网络论坛来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新闻专业与非新闻专业都要开展媒介素养的课程,调查中,约72.3%的大学生并不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这其中有将近90%的都是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如今自媒体时代,应当大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传播给公众必须的新闻理念和职业素养,对于即将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青年来说,这样的教育更加必不可少。在一些大众传媒发达国家,学校的媒介教育已经开始形成估摸,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已将媒介教育正式纳入正轨的教育课程[4]。同时,也要重视校园传统媒体的作用,校园媒体可以提供全面的报道来补充网站的缺失,专业的新闻评析也有利于校园媒体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3.青年。成为“网络公民”,也就是要能正确地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形成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青年作为讨论的主体,应当提高自身的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要学会深入解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充分了解信息的内涵,寻找报道的核心价值。这样的能力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锻炼,前提是青年自身必须有培养此种能力的意识。除此之外,青年应当提升自己对于媒介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的水平,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有所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有着高度的法律防范意识,避免使用媒介时失范。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3]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 陈龙.媒介素养通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