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企业风险议题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oo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媒介理论审视2013年引起巨大争议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分析媒体和企业风险议题如何产生发展,分析其知识行动路径,寻找善治我国媒企摩擦的良方。
  关键词:风险议题;知识行动;农夫山泉标准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26-02
  从2011年达芬奇家居“造假门”到2013年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中联重科与《新快报》之间的对决,由媒体报道引起的媒企摩擦愈演愈烈。2013年3月至5月,农夫山泉陷入“产品标准不如自来水”的“标准门”事件,与《京华时报》展开混战。11月4日,农夫山泉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报道。11月6日,该举报被受理进入调查。
  对饮用水标准的不同坚持,催化了“农夫山泉”水质安全的风险议题。《京华时报》称农夫山泉使用的浙江地方标准低于国家标准。农夫山泉回应其水质高于任何现有国家饮用水标准。这些知识争推动事件发酵升级。媒体与企业各有其位,孰是孰非,不能简单定论。但双方均力争在其建构的知识框架内争取公众支持,形成有利的话语地位。
  因此,媒体如何正确行使其第四权力,企业如何正确危机公关都成了当下讨论的热点。媒体与企业是否只有鱼死网破、你死我活一条路可走?本文力图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媒介理论审视农夫山泉“标准门”背后呈现的媒体与企业的风险议题,考察其中知识问题与行动,寻找善治媒企风险的可靠途径。
  一、标准之争:“知识断裂与无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知识是意识的唯一行动。[1]”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利益冲突,一切知识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歪曲、支配和决定[1]。同一知识在不同支配下产生不确定性,滋生风险。风险是知识中的风险(贝克,2004),本质上表现为“知识断裂”与“知识无能”[2]。现代社会的知识断裂是指“社会理性和科学理性的分化与冲突”,知识无能则是人无法全面、规律地“把握现代性”。“标准门”事件究竟呈现出我国饮用水行业标准怎样的“断裂”与“无能”?
  瓶装饮用水应该符合怎样的安全标准?指标高低能否断定标准体系孰高孰低?笔者将标准争议绘制成图表如下,表1依据《京华时报》提出的标准质疑,表2依据2013年4月12日9点39分农夫山泉官方微博发布的质量声明,其中“—”表示未提及。
  据表1可得,在《京华时报》举证的五项指标上,DB33/383-2005比DB33/383-2002、GB5749-2006的规定数值高。经验暗示,国家标准是最高权威。地方标准部分指标比国家标准低,我们“联想和回忆[3]”起相似的不愉快的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于过去经验的暗示被不愉快因素加工,我们得出与《京华时报》一致的结论,即“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
  据表2可得,农夫山泉声明的两项指标,DB33/383-2005比GB5749-2006的规定数值低得多。如果按照同样的经验方法,就会得出“农夫山泉执行的标准高于自来水国家标准”。
  同样的标准对比出现分歧混乱,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真正的科学理性?公众亟需获得正确信息、消除安全威胁的社会理性得不到满足,导致饮用水安全标准的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间出现“断裂”。谁能弥补这种断裂?知识。但知识无法全知全能把握现代性,加剧了这种断裂。知识的“人为的不确定性[4]”为风险滋生提供了土壤。
  二、标准?品质?——框架带来的疑惑
  《京华时报》确定的核心知识是“标准”,农夫山泉是“品质”,他们说的究竟是不是一个事?水质标准是政府代表公民制定的水质安全契约,保障公民的饮水安全。优良的品质必定建立在可靠的标准之上。纵观这场舆论混战,读者和消费者难以辨别是“标准有问题”还是“品质可信赖”?依据不同的核心知识,不同主体利用媒介建构知识框架,完成争取读者和消费者的知识行动。
  新闻是一种知识资源,是观察世界的窗口[5]。透过表3的窗口,我们能否看到真相。道德推理的波特图式[6]认为,我们描述情况时会下定义,这些定义是信息发布者对价值观、伦理原则、效忠对象进行选择后建构起的知识框架。
  在《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一文中,《京华时报》列举出“自来水标准是饮用水最低标准”的专家说法,列举出农夫山泉执行标准部分指标宽松于自来水标准,列举出农夫山泉曾参与制定其现行标准。这一系列信息组合起来,为读者建构了“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的框架。同样,农夫山泉列举各项检测报告,组织“寻源之旅”,实证其饮用水“品质可靠,标准严苛”。
  然而,《京华时报》与农夫山泉并未在同一知识框架内正面对决。双方提供的信息均是真实的,却建构了彼此冲突的知识框架,公众该相信谁呢?
  回到波特图式的推理上来,波特图式指出,人们的行动指南遵循“定义à价值à原则à忠诚”这样的循环有机整体。
  《京华时报》从告知公众真相的职业价值观出发,对有重要性、显著性的农夫山泉标准问题进行报道。其报道仅关注相对宽松的指标,未提及更严格指标。它遵循了报纸“讲真话”的基本伦理原则,是忠实读者的体现。可报道中存在压制信息的不完全真实现象,妨碍读者提取全面、客观的信息,诱导读者得出“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的结论。“思索之后的故意误导是欺骗”[6],这与忠于读者相冲突。
  《京华时报》报道不专业,是否意味着农夫山泉是绝对的受害者?
  农夫山泉围绕“高品质”的专业价值观回应“是否存在标准滥用”问题,答非所问,仅论证其品质可靠。各项检测报告证明农夫山泉质量过关,农夫山泉也在“讲真话”,它的真话忠实于消费者还是企业本身?如果是忠实于消费者,它为什么闭口不谈标准疑问。质量可靠是否等于程序没问题?
  《京华时报》和农夫山泉的知识框架表明,他们实际忠诚的对象是报业和企业本身。它们倾向于“判断价值后就直接采取行动,忽视更为重要的伦理原则和忠诚问题”[6]。   三、反思:秉持伦理,呼唤正义
  饮用水安全的知识之争实质上是媒体与企业之间的话语争夺。饮用水标准存在的知识断裂与无能被媒体选择传播,形成公众关注的饮用水安全风险。公众对饮水安全的知识建构来源于信息收集、判断。这些信息处在媒体与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媒体资源建构的饮用水“标准”与“品质”的知识框架中。被媒体和企业“刻意强调的、阐释的和呈现的符码”(O’Sullivan,1994)[4]产生冲突,形成风险。知识框架的人为性使其沦为争夺话语与利益的工具。从价值出发的知识框架着眼眼前利益,不正面解决风险,满足不了公众对化解风险的知识的需求与期待,媒体和企业是否会因此信誉扫地,损害到长期的整体的利益?
  所以,媒体和企业的知识框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内在联系、息息相关的。乌尔里希·克指出,“世界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沟通合作的“唯一不需要的、非意图的强制性媒介”,对风险的认知会迫使原本不想发生关系的人进行沟通[7]。那么,风险也应成为存在冲突的媒体与企业合作的契机。要在四海皆准的伦理上形成风险认知,媒体和企业才能构筑新型信任与合作关系。媒体报道要将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相结合,不仅对真实客观的事实进行正确的经验分析,还要尽力获取权威的科学解读与技术分析,提升报道专业性。企业公关要从长期利益着手,治标不治本的文字游戏只能埋下隐患。总之,只有在正义伦理观指导下构筑以知识风险为中心的新型媒企关系,才能削弱媒体与企业“自扫门前雪”的恶性风险循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陈忠,黄承愈.风险社会:知识与存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与“历史超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7).
  [3] (美)杜威著.张颖译.哲学的改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4] (德)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 (美)盖伊·塔奇曼著.麻争旗等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 (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著.蔡文美等译.媒介公正(第五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7] (德)贝克等.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J].社会学研究,2010(5).
其他文献
成长赶不上中国经济,只是在路上使劲奔跑,身体力行为一个有温度的经济观察者,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力争做一个能独立思考、用立体思维看新闻的电视人,为中国电视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编者按:沈诗任笔、兰蕙竹石,定是历经深凿雕琢、磨练积淀才有超凡脱俗的品性与才气。喧嚣浮华的时代尚需几分淡定与坚守,星光熠熠的电视荧幕,承载了广大群众的万千期盼。摒弃浮光掠影,回归生活本质,听见理性的声音,那么请听她的讲述。十年
期刊
郝雨,男,原名郝一民,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新闻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文化批评专栏作家。自1987年以来,先后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记者》、《今传媒》及《中国传媒报告》、《二十一世纪》(香港)、《联合文学》(台湾)等海内外数十家核心期刊发表新闻传播学论文百余篇,其中数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
期刊
摘 要:通过介绍《山水情》作品概况,包括它的历史地位,它在中国水墨动画界的影响,特殊的水墨画构图技巧——留白的运用,以物寓人方式变换镜头描述人物内心世界丰富的变化和师徒两人的深厚的真情实感,充满特色的音乐和片中包含的浓厚的中国文化,为这部水墨动画增添了许多浓郁的人文色彩,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浓浓的华夏文化。  关键词:《山水情》;水墨动画片;民族文化;水墨画;意境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
期刊
摘 要: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形象宣传片,但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作品出现了城市定位不准确,创意策划没特色,表现手段同质化等问题,很难给人留下印象。如何在城市宣传片的创作中避免千城一面,结合自己多年城市宣传片的创作实践,笔者认为,只有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强化城市的特征和差异,才能从众多相似的城市共性中彰显自己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从而实现对外宣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宣传片;城市个
期刊
主持人:张园  (今传媒杂志社编辑)  主持人语: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随着网民力量的崛起,“网络公民”被广泛提起,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建构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网络公民身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更需要广大网民的自觉与自律以及舆论的正确引导。本
期刊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话语权对于人和组织的权利实现功能越发重要了。资本、知识技术的强者享有较大的社会话语权份额。反之,话语权份额较小或基本没有话语权。小品作为一种演和说的艺术形式,其人物特征鲜明,语言清晰,观众很容易理解出各个角色的人物特征和语言特点,而幽默话语在小品这种艺术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幽默话语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其应用的话语权。本文运用文化学的话语权理论讨论了话语幽默作为弱势群体巧妙地获取话语
期刊
摘 要:宠物行业是目前的朝阳行业,但国内在该行业的软件开发方面一直很欠缺,“好狗狗身边”作为国内第一款宠物类服务软件,在广大的市场需求下大有可为。本文在一定范围内的市场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该软件进行了内容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宠物;软件;O2O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43-02  2012年11月,宠物AP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传播学、社会学、艺术学理论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基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正是因为它深沉地反映了民族精神中最深刻的特征。反映了信息传播中最本质的尊重最广大受众的理念,反映了人类生活中最核心的情感原则,反映了人类发展最基本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准则,具有岁月磨蚀不了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消费社会;城乡关系;生态;平民化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关键词:政务微博;政府公关传播;微博云南;上海发布  中图分类号:J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微信”关键词搜索得到的378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当前学界对于微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微信营销。此外,微信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各级项目基金支持较少,研究角度窄。  关键词:微信;微信营销;微信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