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密方言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又是齐鲁文化的载体。作为一位对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作家,莫言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所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故乡里的原型,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需要使他常常有意识地用到富有地域色彩的高密方言,从方言中提炼富有表现力的成分。这些饱含地域风俗民情的语言主要是一些名词、动词、粗话以及一些俗语等。
一、名词的运用
名词是除了语音之外最能展现一地方言区别于标准语和其它方言形式最重要的平台,这些当地独具特色的名词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方言转化成书面语后自身所承载的语音成分的流失,为读者在阅读时能尽量的转化书面语形式为语音形 式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保持了方言的本色。如:
1.父亲从褡裢里摸出十个咸蛋,放在桌子上。——《冰雪美人》
“褡裢”是一种随身所携带的布袋,它搭在肩膀上前后各一个口袋,用来放随身所携带的物品,在北方的农村很盛行,那时农民出行经常随身带一个褡裢。在文中如果用共同语中“布袋”来代替“褡裢”,不会完全的还原这件物品的真实面貌。再加上动词“摸”,在这里,词语带给读者一种形象感,一个深受穷困折磨、满脸沧桑、猥琐的北方农民形象活脱脱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2.一个个又呆又聋,哭起来像擀饼柱子不会拐弯。——《白狗秋千架》
这是《白沟秋千架》里暖姑说道自己与哑巴所生的几个孩子时所说的话,其中的“擀饼柱子”就是普通话中的“擀面杖”,即擀面用的较粗较长的木棍。当地人的主食之一是单饼,就是把面团擀成又大又薄的饼,放在鏊子上烙熟。“擀饼柱子”是烙饼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这里,作者将小孩的哭声这种听觉效果比喻成了当地人最常见的具有视觉效果的“擀饼柱子”,一个个哭起来时声音不会转弯哑巴孩子形象一下就具象化了。
二、动词的运用
动词是反映一个方言区里的人们活动方式最重要的媒介,一个地方特定的生 产生活方式就决定了其动词的使用与标准语和其它方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展示了特定地域人们的生活经验、社会心理与行为取向,比如高密方言把“睡觉”说成“困觉”,这就使得由“困觉”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得以传播。
1.九老爷挪到水边,双手高举起锋利的二齿钩子,对着九老妈的脑袋就要楔下去。——《红蝗》
《现代汉语词典》对“楔”的解释是“把楔子、钉子等捶打到物体里面。比如:墙上楔个钉子。而在高密方言中“楔”还有“砸”的意思,比如“我楔死你”就是“我砸死你”的意思, 文中的“楔” 就是用了方言中“砸”的意思。在这里,词语带给读者一种动感,一个喝醉酒后东倒西歪的农村老头的形象就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
2.这就对了。三,别听司马家大疯子胡吣,日本人来干啥?再说,你这是积德行善。鬼都绕着善人走。”上官吕氏说。——《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里上官吕氏骂司马亭“胡吣”,“吣”在标准语里的意思是“呕吐”,而在高密方言中引申为胡说八道的意思。
3.我自己慢慢悠逛着去吧。——《良医》
这是《良医》里得了重病的大成在去这里的“悠逛”非常传神的刻画一个得了重病的人慢慢走路的样子。这些方言动词的大量使用在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地域风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形容词的运用
除名称、动词以外,莫言的作品中还使用了许多高密方言中意义很特别的形容词,例如:
1.老妇人道:“这个老东西,强梁了一辈子,想不到落了这么个下场!”——《丰乳肥臀》
在高密方言中,形容一个人厉害、霸道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强梁”这个词。“强梁”这个词在高密方言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2. 何况......他痛得吱吱叫,你恣得咯咯笑。——《十三步》
在高密地区一个人在恰逢喜事或者是生活很滋润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表现出很“恣”的状态,所以“恣”在高密方言中是“高兴、舒服、自在”的意思。
四、粗话的大量运用
粗话,就是那些粗野或恶意地侮辱人的话,包括粗言脏话、恶语恶言、诅咒语言和污言秽语等等。莫言对脏话的大量运用在表达情感和特定场合的特定情绪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从粗话的类别上来看,一是以动物之名作为骂人的粗话;二是与男女之事有关的粗话。反映在莫言的作品中,如“龟孙子、兔崽子、鳖羔子、狗、笨熊、小狐狸精、臊狗”等,这些动物一般都是当地比较常见的,地位比较低等的动物,否定的意味比较强烈。在高密农村,这种粗话很普遍,形式也比较丰富,莫言对这种方言的运用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
五、俗语的大量运用
俗语和谚语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一个地域民俗风情和民 间文化心理的窗口。高密地处齐鲁大地的东部,历史悠久,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当地的俗语、 谚语非常丰富。读莫言的文章随处可见这样的语言成分。比如《丰乳肥臀》中用“毒不过黄蜂针,狠不过郎中心”这则谚语来形容“赤脚医生”的狠毒。还有“哑巴吹哨,魔鬼必到”,“杀到秫黍闪出狼”,“春狗秋猫,性命难逃”……
这些包含当地民俗风情的俗语为读者展示了当地农民所特有的幽默和智慧。莫言通过对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俗语的运用,向外界展现了一幅幅当地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同时也为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并使作品语言具有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莫言:莫言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姚增锦,刘学农:高密方言志[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
濰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潍坊 刘学农
一、名词的运用
名词是除了语音之外最能展现一地方言区别于标准语和其它方言形式最重要的平台,这些当地独具特色的名词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方言转化成书面语后自身所承载的语音成分的流失,为读者在阅读时能尽量的转化书面语形式为语音形 式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保持了方言的本色。如:
1.父亲从褡裢里摸出十个咸蛋,放在桌子上。——《冰雪美人》
“褡裢”是一种随身所携带的布袋,它搭在肩膀上前后各一个口袋,用来放随身所携带的物品,在北方的农村很盛行,那时农民出行经常随身带一个褡裢。在文中如果用共同语中“布袋”来代替“褡裢”,不会完全的还原这件物品的真实面貌。再加上动词“摸”,在这里,词语带给读者一种形象感,一个深受穷困折磨、满脸沧桑、猥琐的北方农民形象活脱脱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2.一个个又呆又聋,哭起来像擀饼柱子不会拐弯。——《白狗秋千架》
这是《白沟秋千架》里暖姑说道自己与哑巴所生的几个孩子时所说的话,其中的“擀饼柱子”就是普通话中的“擀面杖”,即擀面用的较粗较长的木棍。当地人的主食之一是单饼,就是把面团擀成又大又薄的饼,放在鏊子上烙熟。“擀饼柱子”是烙饼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这里,作者将小孩的哭声这种听觉效果比喻成了当地人最常见的具有视觉效果的“擀饼柱子”,一个个哭起来时声音不会转弯哑巴孩子形象一下就具象化了。
二、动词的运用
动词是反映一个方言区里的人们活动方式最重要的媒介,一个地方特定的生 产生活方式就决定了其动词的使用与标准语和其它方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展示了特定地域人们的生活经验、社会心理与行为取向,比如高密方言把“睡觉”说成“困觉”,这就使得由“困觉”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得以传播。
1.九老爷挪到水边,双手高举起锋利的二齿钩子,对着九老妈的脑袋就要楔下去。——《红蝗》
《现代汉语词典》对“楔”的解释是“把楔子、钉子等捶打到物体里面。比如:墙上楔个钉子。而在高密方言中“楔”还有“砸”的意思,比如“我楔死你”就是“我砸死你”的意思, 文中的“楔” 就是用了方言中“砸”的意思。在这里,词语带给读者一种动感,一个喝醉酒后东倒西歪的农村老头的形象就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
2.这就对了。三,别听司马家大疯子胡吣,日本人来干啥?再说,你这是积德行善。鬼都绕着善人走。”上官吕氏说。——《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里上官吕氏骂司马亭“胡吣”,“吣”在标准语里的意思是“呕吐”,而在高密方言中引申为胡说八道的意思。
3.我自己慢慢悠逛着去吧。——《良医》
这是《良医》里得了重病的大成在去这里的“悠逛”非常传神的刻画一个得了重病的人慢慢走路的样子。这些方言动词的大量使用在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地域风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形容词的运用
除名称、动词以外,莫言的作品中还使用了许多高密方言中意义很特别的形容词,例如:
1.老妇人道:“这个老东西,强梁了一辈子,想不到落了这么个下场!”——《丰乳肥臀》
在高密方言中,形容一个人厉害、霸道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强梁”这个词。“强梁”这个词在高密方言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2. 何况......他痛得吱吱叫,你恣得咯咯笑。——《十三步》
在高密地区一个人在恰逢喜事或者是生活很滋润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表现出很“恣”的状态,所以“恣”在高密方言中是“高兴、舒服、自在”的意思。
四、粗话的大量运用
粗话,就是那些粗野或恶意地侮辱人的话,包括粗言脏话、恶语恶言、诅咒语言和污言秽语等等。莫言对脏话的大量运用在表达情感和特定场合的特定情绪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从粗话的类别上来看,一是以动物之名作为骂人的粗话;二是与男女之事有关的粗话。反映在莫言的作品中,如“龟孙子、兔崽子、鳖羔子、狗、笨熊、小狐狸精、臊狗”等,这些动物一般都是当地比较常见的,地位比较低等的动物,否定的意味比较强烈。在高密农村,这种粗话很普遍,形式也比较丰富,莫言对这种方言的运用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
五、俗语的大量运用
俗语和谚语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一个地域民俗风情和民 间文化心理的窗口。高密地处齐鲁大地的东部,历史悠久,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当地的俗语、 谚语非常丰富。读莫言的文章随处可见这样的语言成分。比如《丰乳肥臀》中用“毒不过黄蜂针,狠不过郎中心”这则谚语来形容“赤脚医生”的狠毒。还有“哑巴吹哨,魔鬼必到”,“杀到秫黍闪出狼”,“春狗秋猫,性命难逃”……
这些包含当地民俗风情的俗语为读者展示了当地农民所特有的幽默和智慧。莫言通过对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俗语的运用,向外界展现了一幅幅当地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同时也为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并使作品语言具有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莫言:莫言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姚增锦,刘学农:高密方言志[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0
濰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潍坊 刘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