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全面多极化发展的时代,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大胆的创新进取精神、丰富的文化修养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缺乏,导致学生容易形成固定思维,制约学生发展,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大学生艺术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艺术、文化思想以及实践行为,影响学生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艺术实践;学生发展;校园文化
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对专业技能的发展,也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意识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何认识青年学生、如何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如何发挥青年学生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努力培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为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积极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以及新时代对青年的新要求,高校应积极发展学生在艺术文化领域的教育内容,不仅仅是课程活动数量的增加,还有整体质量的提升,以达到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发展。在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高校艺术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生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兴旺,同时也担负着历史与时代的责任,因此,在新形势下,不仅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软技能”。本文就艺术实践对学生多方位发展、艺术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做出论述。
一、艺术实践对学生多方位发展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舞蹈等艺术演出的审美主流形式,代表我国特定的文化内涵,长久以来深刻影响着人的发展以及思想观念,对个人情操的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文如其人”,大都要求个性抒发。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对艺术的影响体现在养性、明理上, 反映到做人上就是对于“品格”的追求。文化上对品格的重视,使传统艺术成为人品的外在显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道德追求、人格完善的工具,被当作人的“品格”的符号。[2]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要担负起如此重任就必须具备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上,还需要大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如创新思维、责任意识、审美要求等。高校通过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形象、灵感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同时,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内容趣味性较强,人在学习和接收这类事物的时候,往往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活跃度,这对向来单纯接收单方面逻辑推理教育和单向性思维的学生来说,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拓展有着极大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一)高等教育中提高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应当明确, 提高大学生艺术文化水平,使专业课程与艺术课程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专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艺术文化能力则是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创新意识,使人对更美好、高尚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学习、运用能力,丰富人的视野,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思维能力等。
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高校受政策、师资、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导致各个专业尤其是文理专业与艺术类专业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场地、资金、设备等支持。对国内大部分高校来说,学校官方艺术团或者学生社团是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但是这些团队同样面临资金、场地甚至是人员的缺乏。以上诸多因素致使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不够浓郁,艺术文化建设水平总体偏弱,学生参与度不高。而加大高校艺术文化团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辐射影响学校的艺术文化氛围,对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引领先进校园文化艺术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因长期接受单方面逻辑推理教育和单向性思维,缺乏独立和创新思考能力,尤其在一些侧重单一学科类如医科类大学、理工科类大学中,艺术文化氛围尤其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会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工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学生未来发展。
(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在当今国内艺术类课程发展不均衡,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求又逐步提升的现状下,大学生艺术文化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逐渐被重视起来。对比海外大学的教育模式,不难发现其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要求及培养相对重视,与专业课程相互交融,不仅重视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实践、体验式学习等形式融入艺术实践类课程,一方面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和能力。同时,大学生艺术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对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也可以唤起社会各界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进而对社会艺术文化实践产生一定影响。而相关艺术类课程的研究及实践,对大学生艺术文化素养的培育与提高提出新的方法论,进一步提高高校文化氛围,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完善,更好地发挥学生在社会中的宣传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二、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团演出影响及心得
——以暑期三下乡艺术实践为例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为感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为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2018年7月23日下午,“忠军无悔,警忆芳华——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中心走进警队庆‘八一’慰问演出活动”在辽宁省盖州市武警大队圆满举行,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中心师生与部队武警联欢共庆八一·建军节,忆芳华当年事,携手共谱新征程。
大连外国语大学以“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实践、爱军拥军、具有优良品质的学子。在这个炎热却又不失温情的下午,学生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警民情,也表达出当代大学生对武警战士们崇高的敬意与谢意。相信通过这次慰问,武警战士们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关心与敬佩,学生们也会努力向武警战士靠拢,成为伟大、堅强、勇敢的新时代青年。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大学生对武警部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无论是在艺术表演还是生活中尚有不足之处,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无形中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方向正确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本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丰富了同学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他们运用所具备的艺术能力去感染武警部队官兵,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经历。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各位同行伙伴之间能积极分享、交流,真正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三、结语
各大高校积极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更有助于推进高校艺术文化的建设,唤起社会各界及高校对艺术素养的重视,提高社会关注度,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特别是像大连外国语大学一类的高校,可以利用每年出国演出的机会向外国友人展现真正的中国民族文化之美,进而促进中外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真正地向外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魅力之所在。
同学们在艺术课后的提高和进步,是其他方面的教育难以通过书籍阅读、教材研讨、实践教学过程实现的。但在学校艺术团训练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与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艺术交流最重要的特点是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在学生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优秀作品赏析、艺术作品鉴赏、表演训练等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作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故而以上这些教育目标可以通过艺术教学与实践这种特殊的方式得以实现。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团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培养模式下,不断为提升团员艺术领域的造诣与内涵,培育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等思维能力做出积极努力。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历久弥新的,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09-08(2).
[2]王简,刘超.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234-235.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艺术实践;学生发展;校园文化
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对专业技能的发展,也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意识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何认识青年学生、如何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如何发挥青年学生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努力培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为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积极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以及新时代对青年的新要求,高校应积极发展学生在艺术文化领域的教育内容,不仅仅是课程活动数量的增加,还有整体质量的提升,以达到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发展。在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高校艺术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生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兴旺,同时也担负着历史与时代的责任,因此,在新形势下,不仅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软技能”。本文就艺术实践对学生多方位发展、艺术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做出论述。
一、艺术实践对学生多方位发展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舞蹈等艺术演出的审美主流形式,代表我国特定的文化内涵,长久以来深刻影响着人的发展以及思想观念,对个人情操的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文如其人”,大都要求个性抒发。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对艺术的影响体现在养性、明理上, 反映到做人上就是对于“品格”的追求。文化上对品格的重视,使传统艺术成为人品的外在显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道德追求、人格完善的工具,被当作人的“品格”的符号。[2]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要担负起如此重任就必须具备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上,还需要大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如创新思维、责任意识、审美要求等。高校通过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形象、灵感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同时,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内容趣味性较强,人在学习和接收这类事物的时候,往往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活跃度,这对向来单纯接收单方面逻辑推理教育和单向性思维的学生来说,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拓展有着极大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一)高等教育中提高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应当明确, 提高大学生艺术文化水平,使专业课程与艺术课程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专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艺术文化能力则是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创新意识,使人对更美好、高尚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学习、运用能力,丰富人的视野,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思维能力等。
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高校受政策、师资、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导致各个专业尤其是文理专业与艺术类专业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场地、资金、设备等支持。对国内大部分高校来说,学校官方艺术团或者学生社团是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但是这些团队同样面临资金、场地甚至是人员的缺乏。以上诸多因素致使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不够浓郁,艺术文化建设水平总体偏弱,学生参与度不高。而加大高校艺术文化团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辐射影响学校的艺术文化氛围,对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引领先进校园文化艺术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因长期接受单方面逻辑推理教育和单向性思维,缺乏独立和创新思考能力,尤其在一些侧重单一学科类如医科类大学、理工科类大学中,艺术文化氛围尤其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会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工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学生未来发展。
(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在当今国内艺术类课程发展不均衡,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求又逐步提升的现状下,大学生艺术文化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逐渐被重视起来。对比海外大学的教育模式,不难发现其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要求及培养相对重视,与专业课程相互交融,不仅重视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实践、体验式学习等形式融入艺术实践类课程,一方面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和能力。同时,大学生艺术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对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也可以唤起社会各界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进而对社会艺术文化实践产生一定影响。而相关艺术类课程的研究及实践,对大学生艺术文化素养的培育与提高提出新的方法论,进一步提高高校文化氛围,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完善,更好地发挥学生在社会中的宣传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二、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团演出影响及心得
——以暑期三下乡艺术实践为例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为感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为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2018年7月23日下午,“忠军无悔,警忆芳华——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中心走进警队庆‘八一’慰问演出活动”在辽宁省盖州市武警大队圆满举行,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中心师生与部队武警联欢共庆八一·建军节,忆芳华当年事,携手共谱新征程。
大连外国语大学以“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实践、爱军拥军、具有优良品质的学子。在这个炎热却又不失温情的下午,学生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警民情,也表达出当代大学生对武警战士们崇高的敬意与谢意。相信通过这次慰问,武警战士们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关心与敬佩,学生们也会努力向武警战士靠拢,成为伟大、堅强、勇敢的新时代青年。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大学生对武警部队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无论是在艺术表演还是生活中尚有不足之处,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无形中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方向正确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本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丰富了同学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他们运用所具备的艺术能力去感染武警部队官兵,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经历。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各位同行伙伴之间能积极分享、交流,真正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三、结语
各大高校积极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更有助于推进高校艺术文化的建设,唤起社会各界及高校对艺术素养的重视,提高社会关注度,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特别是像大连外国语大学一类的高校,可以利用每年出国演出的机会向外国友人展现真正的中国民族文化之美,进而促进中外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真正地向外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魅力之所在。
同学们在艺术课后的提高和进步,是其他方面的教育难以通过书籍阅读、教材研讨、实践教学过程实现的。但在学校艺术团训练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与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艺术交流最重要的特点是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在学生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优秀作品赏析、艺术作品鉴赏、表演训练等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作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故而以上这些教育目标可以通过艺术教学与实践这种特殊的方式得以实现。大连外国语大学艺术团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培养模式下,不断为提升团员艺术领域的造诣与内涵,培育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等思维能力做出积极努力。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历久弥新的,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09-08(2).
[2]王简,刘超.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234-235.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