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科举考试本来有很多种科目,比如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等等,但久而久之,不好考的和不常设的都被荒废,最后明经科和进士科脱颖而出,成了考试重点。
这两者之间又有鄙视链,进士科通常看不起明经科。明经科比较好考,主要背诵那些五经、六经、十三经即可,进士科除了作文,还要搞创作,相对难很多。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进士科里,武则天登记后要求加入赋诗一项,催发了无数唐朝诗人。
应试诗和如今的高考作文一样,通常都比较生硬,很难放飞自我。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凤毛麟角,在框定范围的命题作文里,作出了自己的风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应试诗。
当初小学课本只节选了前半段,以至于不少孩子都以为,这诗是赞美小草顽强不屈。只有看过后半段,才会恍悟,乐天(白居易字乐天)的感情已经溢出时代了!
以草为开始,算是赋比兴中“兴”的手法,说的是草,实际却是离别的场景。无比茂密的草,春风吹又生的草,象征着和老友的感情,即使分别了,高山阻碍了,不能频相见了,但牵挂的心就像这些布满视线的野草一样,把心怀塞得满满。
再看一位不那么著名的诗人王泠然的《古木卧平沙》: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这是典型的“不遇”诗,通篇以一棵枯萎的老树作比,颇为哀怨。
不用很了解诗人生平,光这一首诗就能看到作者当时的心态——大概考了很多次都没有中榜,落魄得心都枯了。但他又不服气,尽管枯萎了,還挣扎着觉得自己仍有希望。换言之,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上面主考官、皇帝不识人,辨别不出玻璃和钻石的区别。伯乐难寻,就算是千里马也难免落寞啊。
王泠然虽进士及第了,但一辈子也没得到重用。
现实令人唏嘘,王泠然要是稍稍收敛一点儿,把“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改成“应逢星汉使,才辨是灵槎”,语气就好多了,仕途也许就不至于坎坷至此。毕竟,“不懂我的都不识货”和“伯乐会懂我”还是有差别的。
唐人考试前流行“行卷”,把自己平时的作品拿去给主考官,或者能在主考官那说得上话的人看。毕竟,一次考试的应试题目很有可能会发挥失常,综合一下平常的作品,才算相对公平。
这年,有个叫朱庆馀的学生就去找“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张籍“行卷”去了: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这诗还不是日常所作,而是专门为“行卷”写的。翻译过来就是借新娘要去拜见公婆的忐忑心情问张籍一个事:咋样,我有戏没?
洞房花烛夜代指科举考试,被大家关注的新娘是自己,丈夫是张籍,公婆是主考官。因为张籍和主考官有关系,问他正好。不得不让人赞叹,这比喻棒极了!一种考试前的不安情绪跃然纸上。
张籍看完诗,一时兴致大起,以同样的手法回了一首: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意思是:哎呦嘿,小伙子看着其貌不扬,还有两副面孔哪!放心吧,你这样的才学,肯定会出名的。
张子容的《长安早春》: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这场考试在早春,考官就以季节命题了。张子容很清醒,既知道点题,又喜欢拍马屁。说现在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百姓都沉浸其中。皇帝一听乐了,好话毕竟迎合上意啊。最后他也没忘记正事,点明科考目的:(我写了这么多好话)啥时候我能科举及第啊?这样我衣锦还乡的时候,还赶得上看柳叶青青呢。
就凭这诗,能不高中?唐玄宗先天元年,张子容顺利进士及第,成了李白最喜欢的孟浩然的好朋友。
当男人们为了前途搏得大汗淋漓的时候,有一个略带不甘的女子,在春游偶遇热闹的放榜之际,也大笔一挥题了一首诗《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连绵的山峰盈满视野,初春晴好,男儿们在考场尽抒胸中谋略。本是气势雄浑的前瞻,她却陡然转笔——可恨生为女儿身,裙钗掩住了自己的才情,使她无法在那庄严的科举中占有一席之地,只能在朝廷放榜之时,眼睁睁看着并羡慕着那一个个蕴藏大好前程的名字。
众目睽睽之下,鱼玄机对所有人都认为天经地义的世道和规则提出如此大胆的质疑:为何女子只能羡慕那些榜上有名之人?何时才能让她们也有一举高中、衣锦还乡的资格呢?
这种微弱的诉求虽是真切、惊人,却终究掀动不了大唐泰山般牢固的伦常。好在,今天,没什么男女之别,考场之上,人人平等。
这两者之间又有鄙视链,进士科通常看不起明经科。明经科比较好考,主要背诵那些五经、六经、十三经即可,进士科除了作文,还要搞创作,相对难很多。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进士科里,武则天登记后要求加入赋诗一项,催发了无数唐朝诗人。
应试诗和如今的高考作文一样,通常都比较生硬,很难放飞自我。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凤毛麟角,在框定范围的命题作文里,作出了自己的风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应试诗。
当初小学课本只节选了前半段,以至于不少孩子都以为,这诗是赞美小草顽强不屈。只有看过后半段,才会恍悟,乐天(白居易字乐天)的感情已经溢出时代了!
以草为开始,算是赋比兴中“兴”的手法,说的是草,实际却是离别的场景。无比茂密的草,春风吹又生的草,象征着和老友的感情,即使分别了,高山阻碍了,不能频相见了,但牵挂的心就像这些布满视线的野草一样,把心怀塞得满满。
再看一位不那么著名的诗人王泠然的《古木卧平沙》: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这是典型的“不遇”诗,通篇以一棵枯萎的老树作比,颇为哀怨。
不用很了解诗人生平,光这一首诗就能看到作者当时的心态——大概考了很多次都没有中榜,落魄得心都枯了。但他又不服气,尽管枯萎了,還挣扎着觉得自己仍有希望。换言之,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上面主考官、皇帝不识人,辨别不出玻璃和钻石的区别。伯乐难寻,就算是千里马也难免落寞啊。
王泠然虽进士及第了,但一辈子也没得到重用。
现实令人唏嘘,王泠然要是稍稍收敛一点儿,把“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改成“应逢星汉使,才辨是灵槎”,语气就好多了,仕途也许就不至于坎坷至此。毕竟,“不懂我的都不识货”和“伯乐会懂我”还是有差别的。
唐人考试前流行“行卷”,把自己平时的作品拿去给主考官,或者能在主考官那说得上话的人看。毕竟,一次考试的应试题目很有可能会发挥失常,综合一下平常的作品,才算相对公平。
这年,有个叫朱庆馀的学生就去找“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张籍“行卷”去了: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这诗还不是日常所作,而是专门为“行卷”写的。翻译过来就是借新娘要去拜见公婆的忐忑心情问张籍一个事:咋样,我有戏没?
洞房花烛夜代指科举考试,被大家关注的新娘是自己,丈夫是张籍,公婆是主考官。因为张籍和主考官有关系,问他正好。不得不让人赞叹,这比喻棒极了!一种考试前的不安情绪跃然纸上。
张籍看完诗,一时兴致大起,以同样的手法回了一首: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意思是:哎呦嘿,小伙子看着其貌不扬,还有两副面孔哪!放心吧,你这样的才学,肯定会出名的。
张子容的《长安早春》: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这场考试在早春,考官就以季节命题了。张子容很清醒,既知道点题,又喜欢拍马屁。说现在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百姓都沉浸其中。皇帝一听乐了,好话毕竟迎合上意啊。最后他也没忘记正事,点明科考目的:(我写了这么多好话)啥时候我能科举及第啊?这样我衣锦还乡的时候,还赶得上看柳叶青青呢。
就凭这诗,能不高中?唐玄宗先天元年,张子容顺利进士及第,成了李白最喜欢的孟浩然的好朋友。
当男人们为了前途搏得大汗淋漓的时候,有一个略带不甘的女子,在春游偶遇热闹的放榜之际,也大笔一挥题了一首诗《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连绵的山峰盈满视野,初春晴好,男儿们在考场尽抒胸中谋略。本是气势雄浑的前瞻,她却陡然转笔——可恨生为女儿身,裙钗掩住了自己的才情,使她无法在那庄严的科举中占有一席之地,只能在朝廷放榜之时,眼睁睁看着并羡慕着那一个个蕴藏大好前程的名字。
众目睽睽之下,鱼玄机对所有人都认为天经地义的世道和规则提出如此大胆的质疑:为何女子只能羡慕那些榜上有名之人?何时才能让她们也有一举高中、衣锦还乡的资格呢?
这种微弱的诉求虽是真切、惊人,却终究掀动不了大唐泰山般牢固的伦常。好在,今天,没什么男女之别,考场之上,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