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不仅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而且可以发现妙词佳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参与 自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讲请意义,明确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他们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让其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领悟到:只要反复认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树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正确鼓励,注重启发和激发“自改”兴趣。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发自改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首先介绍一些相关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迹。
对学生的自改能力的培养要有耐心,要讲究训练坡度,注意学生心理,以正面鼓励为主。首先,教师在作文批改时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注重启发,而不包办代替,习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学生自身。教师发挥好启发诱导的外因作用,那种不顾及小学生积极性,在习作本上通篇开花的批改,学生不仅消化不完,反而直觉认为自己习作太差,从而丧失习作信心。所以,教师对学生在训练上应高要求,但在批改上可以低标准,这对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大有好处。其次、根据教师启发性的批语,学生修改自己文章后,教师要肯定改的比不改好,只有多改才能慢慢会改,让学生懂得只写不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改好一篇文章并不亚于写好一篇文章,因此,学生能动手修改,就得肯定,暂不去计较修改得是否正确,也不要看不起学生起步时的修改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习作成功的期望,激发了习作动机,由“要我写”为“我要写”,推动了自改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
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改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使他们在自改中有所体会,有所收益,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传授给学生自改方法的要领。
1、在多读中精心“自改”。学生习作后,我要求他们用朗读的方式,一句一句反复朗读,仔细推敲,做到在读中“换”拗口,意义不明确的语句,在读中“调”前后紊乱的语序;在读中“添”一些具体内容;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然后,教师浏览,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指出明显的不足之处并选择改得好的文章,印发给大家学习参考讲评。
2、教给“反思法”,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进行以总体要求为目标的“改”的辅导,使学生学到综合性,整体性自改作文的本领。这就要使学生明确:自改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反复地读初稿,在读中运用“反思法”去发现完成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包含的每一写作项目,是否在作文中得到落实: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表达是否准确。
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应解决学生习作选材的困难,努力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把生活搬到课堂上,再现生活,让学生当堂观察与思考,使他们有话可写。
2.1收集生活信息;学生作文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生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准确传递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构想作文内容的过程。
2.2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激发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使作文进入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才是作文教学应该具有的魅力。
2.3多媒体技术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生活与写作相互统一。我们的语文教材在确定内容方面,少命题作文,多自由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应该说,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习作。
3.1教学安排与生活同步;我们可以调整习作次序,使习作与生活同步。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训练“写一篇游记”,我就将它调到开学第一天做。学生刚过完寒假,同学之间一个月未见面,当然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趣。安排在开学第一天来个寒假旅游漫谈会,他们当然乐此不疲,有话可说。
3.2学生兴趣与写作同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这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新课程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习作教学目标。
3.3写作练习与习作活动并重;一方面要加大写作练习的量。作文如同其它技术一样,要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必须经过充分的练习。单靠一学期七到八次大作,十来次的小作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要增加习作活动。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如果学生一天到晚钻到作业堆里,生活枯燥乏味,又怎能写出鲜活灵动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为此我们应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参加多形式的习作,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让作文与生活相统一,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写作,才能不断地写出优秀习作,才能真正提高其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成新编著《小学生作文阶梯训练》
2、陈秉章著《小学生作文教学艺术》
3、张文风《多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参与 自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讲请意义,明确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他们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让其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领悟到:只要反复认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树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正确鼓励,注重启发和激发“自改”兴趣。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发自改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首先介绍一些相关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迹。
对学生的自改能力的培养要有耐心,要讲究训练坡度,注意学生心理,以正面鼓励为主。首先,教师在作文批改时多承认学生写的内容,尽量少改动一些;注重启发,而不包办代替,习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学生自身。教师发挥好启发诱导的外因作用,那种不顾及小学生积极性,在习作本上通篇开花的批改,学生不仅消化不完,反而直觉认为自己习作太差,从而丧失习作信心。所以,教师对学生在训练上应高要求,但在批改上可以低标准,这对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大有好处。其次、根据教师启发性的批语,学生修改自己文章后,教师要肯定改的比不改好,只有多改才能慢慢会改,让学生懂得只写不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改好一篇文章并不亚于写好一篇文章,因此,学生能动手修改,就得肯定,暂不去计较修改得是否正确,也不要看不起学生起步时的修改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习作成功的期望,激发了习作动机,由“要我写”为“我要写”,推动了自改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高。
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改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使他们在自改中有所体会,有所收益,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传授给学生自改方法的要领。
1、在多读中精心“自改”。学生习作后,我要求他们用朗读的方式,一句一句反复朗读,仔细推敲,做到在读中“换”拗口,意义不明确的语句,在读中“调”前后紊乱的语序;在读中“添”一些具体内容;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然后,教师浏览,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指出明显的不足之处并选择改得好的文章,印发给大家学习参考讲评。
2、教给“反思法”,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进行以总体要求为目标的“改”的辅导,使学生学到综合性,整体性自改作文的本领。这就要使学生明确:自改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反复地读初稿,在读中运用“反思法”去发现完成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包含的每一写作项目,是否在作文中得到落实: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表达是否准确。
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应解决学生习作选材的困难,努力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把生活搬到课堂上,再现生活,让学生当堂观察与思考,使他们有话可写。
2.1收集生活信息;学生作文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生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准确传递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构想作文内容的过程。
2.2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激发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使作文进入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才是作文教学应该具有的魅力。
2.3多媒体技术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生活与写作相互统一。我们的语文教材在确定内容方面,少命题作文,多自由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应该说,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习作。
3.1教学安排与生活同步;我们可以调整习作次序,使习作与生活同步。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训练“写一篇游记”,我就将它调到开学第一天做。学生刚过完寒假,同学之间一个月未见面,当然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趣。安排在开学第一天来个寒假旅游漫谈会,他们当然乐此不疲,有话可说。
3.2学生兴趣与写作同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这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新课程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习作教学目标。
3.3写作练习与习作活动并重;一方面要加大写作练习的量。作文如同其它技术一样,要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必须经过充分的练习。单靠一学期七到八次大作,十来次的小作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要增加习作活动。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如果学生一天到晚钻到作业堆里,生活枯燥乏味,又怎能写出鲜活灵动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为此我们应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参加多形式的习作,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让作文与生活相统一,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写作,才能不断地写出优秀习作,才能真正提高其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成新编著《小学生作文阶梯训练》
2、陈秉章著《小学生作文教学艺术》
3、张文风《多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