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嘱托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ren_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的时候,家住小山村,日子过得寒酸,挨饿受冻更是家常便饭。
  为了省钱,母亲有病就扛着,宁愿忍痛下地干活,也绝不去看大夫。哥哥几次提出辍学务农的想法,都被父亲严辞拒绝。我和弟弟每年的学杂费经常拖欠,次数多了,连老师都不好意思上门催促。年幼妹妹的炼乳也时常断顿,经常用稀汤寡水的炒面糊糊代替,每每惹得妹妹哇哇大哭。为了省吃俭用,家里早就形成了一日两餐的习惯,几年都没添过一件新衣服,仿佛一年到头都处于饥饿状态之中。
  看着我们日子过得难缠,外婆总会想方设法地帮衬我们。有时会用头巾拎几个馒头、包子什么的,趁着天黑送来给我们吃。有时会把她家里用剩下的化肥,或者没打完的农药,悄悄地施撒到我家的地里。有时因为家里忙,我和弟弟妹妹没人带,被锁在家里饱受委屈时,外婆总会带我们到她家,在烧得火红的炉灶前煮大豆,炒青稞,或者拿出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几个油饼、麻花或烧饼,让我们填饱肚子,给我们说笑话、讲故事,逗我们几个开心。
  而每逢年头节下,外婆也总会把家里做的肉菜端一小碟,有时还随身装半口袋油炸花生或糖果,悄悄送来给我们几个外孙解解馋。当然,她还经常发挥灵巧的手艺,偷偷用外公穿剩下的衣服布料,給我们几个外孙缝制几件棉袄或外褂,而我们也只在过年时才舍得拿出来穿呢!
  那年冬天,一场暴雪袭击了村庄。一天早上,正读小学三年级的我,突然被冻感冒了,浑身发烫,软弱无力。父亲赶紧骑了自行车,冒着呼啸的寒风和飘舞的鹅毛大雪,送我到村卫生所瞧病。
  瞧完了病,望着父亲在赤脚医生和几位等候瞧病的村民们那众目睽睽之下,即使搜遍了浑身上下的所有口袋,也未能凑齐一元七角八分钱的医药费时,那种愧疚,那种羞怯,那种尴尬,那种无奈,令人终生难忘。从卫生所回来的路上,我在幼小的心里打定了从此不再上学,帮助家里干活挣钱的念头。
  第二天,我的感冒已经好了大半,可我故意说头疼得要炸了一般,身上软得像根面条。父亲和母亲露出疑惑的目光,嘴里不住地数落着:“这个刘半仙,平时总说自己能得很,这次开得药咋不灵光了呢?”
  第三天一早,父亲看我好得差不多了,执意送我去上学。可我坚决不出门,还说要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我一边振振有词地说着,一边像个大人一样扛起铁锹,大步走向后院,和母亲一起往地里拉农家肥。
  看着我还没有铁锹把儿高的矮小的个头,再瞧着我那副倔强得像一头驴子的模样,父亲不禁怒火中烧,一脚踢飞了我手里的铁锹,一巴掌甩在了我的小屁股上,疼得我龇牙咧嘴地哭将起来。
  母亲知道了我故意撒谎不去上学的理由,气得也抹起了眼泪,一再念叨着:“你这个娃,不上学能干啥?将来会有啥出息呀?”父亲没有理会我的哭泣,硬是把我拖到他的自行车上。害怕我半路往下跳车,又找来一根拴牛的麻绳,将我牢牢地拴在他的后腰上,像押解犯人一般,迎着一路的风雪,终于把我送到了学校老师的手里。
  可是,没等父亲骑着自行车走远,我就执拗地从老师的眼皮底下悄悄溜出了学校,跑回了同一个队里的外婆家里。我哭着告诉外婆:“我再也不上学了。我要干活挣钱养家,也要养外婆!”



  外婆笑盈盈地望着我,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小脑瓜,轻轻地拉过我的小手放在她的大手上,和蔼地对我说:“孙娃,你看看外婆的手和你的手,有啥不一样吗?”
  我把外婆粗糙的大手翻来覆去地看了看,不解地说道:“外婆的手大,上面还有好多茧子和伤疤。”
  外婆微笑着继续问道:“孙娃,那你知道你外公为啥能当大队长?你三舅为啥能在新疆开大汽车吗?”
  我低头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不知如何作答。
  外婆笑眯眯地告诉我:“外婆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在土里抠,泥里刨,当牛做马出苦力。可你外公和三舅都是共产党员,有知识有文化,所以能为国家干大事,能在外面挣大钱啊!”我迷迷糊糊,似懂非懂,一会儿后悔不该无故逃学,一会儿又不甘心这种失败的滋味。眼看着外婆像变戏法儿似的塞给我一块糖,又忙里忙外地为我做好吃的,我的心里开始不安起来。
  吃过午饭,我躺在外婆怀里睡着了。忽而梦见自己考了班级第一名,正在高兴地走上领奖台,领三好学生的奖状。忽而又梦见自己也像三舅一样开上了大汽车,欢快地奔跑在家乡的田野上……
  下午,外婆早早地在驴车里垫好了干爽的麦草,在麦草上铺了一条干净的褥子,费力地把我从屋里的炕上抱上车,又找来外公的一件大棉袄给我披上,这才高兴地拉起车,轻快地走出门外,一边大声地喊叫着:“我孙娃将来要上大学,为国家干大事哩!”一边在村民们好奇的目光中,向村里的小学方向走去。
  看着外婆佝偻的身影和蹒跚的脚步,眺望着远处漫天飞舞的雪花,我的心头一热,顿时泪眼蒙眬……
  那年夏天,已经当警察多年的我,和妻子赶回老家看望外婆的时候,她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我悄悄在外婆的枕头底下塞了些钱,强颜欢笑地说道:“外婆,孙娃不孝,没能早早回来陪你好好看病,让你受罪啦。”
  深受病痛折磨的外婆,费力地睁大眼睛,慈爱地看着我,缓缓地拉过我的手,有气无力地说道:“孙娃呀,你成了党……党员,为国家干……干大事,为外婆争……争了光,也为咱们全村……争了光啊……”
  闻听此言,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犹如开闸的洪水,顿时一泻千里。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娄师白
其他文献
晚上,正准备洗漱休息,女儿打电话来了,说她将在“十一”国庆节与嘉乐在龙胜的瑶族山寨里举行婚礼,因路程遥远,就邀请我和妻子、她舅、舅妈4个代表娘家亲人前去参加。  本来,我和妻子都不太同意这门亲事。好好的一个成都平原的女娃子,为啥要跑到天高地远的广西龙胜去,嫁给大山里的人家做媳妇?  女儿在2015年从成都旅游学院毕业后,在成都一家旅游公司上班,离家也近,周末坐动车,半个多小时就到家了。我们就这么一
期刊
她是方老师,从外地调来不久,二十出头,身材瘦长,扎着马尾辫,笑起来脸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我小学二、三年级,她都是班主任。  我们学校不远的地方,是乡卫生所。  乡卫生所内空旷的场地,也是我和小伙伴的游乐场,医生们见怪不怪,太吵闹时,皱着眉头,挥挥手,不耐烦地对我们喊几句:“小声点,小声点。”  除我们外,方老师和乡卫生所英俊帅气的叶医生也有来往。  周末上午,方老师去门诊找叶医生,药方开好,聊
期刊
古人重视诗歌标题,有不少研究。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题”字解释为“额也”,将“目”字解释为“人眼”。唐代诗人贾岛《二南密旨》说:“题者,诗家之主也;目者,名目也。如人之眼目,眼目俱明,则全其人中之相,足可坐窥万象。”中国新诗已诞生百余年,新诗标题有哪些具体形式?规律怎样?与古诗诗题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标题即面目  一般而言,诗歌阅读的起点是标题,创作构思恐怕也常常如此。道理很简单,一首诗的标题
期刊
父亲从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便开始担任生产队长,一千就是26年。  父亲身为队长,每天都得喊工派工。在那个连闹钟都买不起的年代,农村人只知道鸡叫三遍,天就快亮了。父亲也就每天在这个时候起床,先将家里的水缸挑满水,然后带上工具或农具,站在屋旁的塘坝上,熟练地从衣袋中掏出长年随身携带的口哨,使尽全部的气力,吹响全队劳力起床干活的口哨。那哨声划破清晨的沉寂,迎来朝霞,也迎来田野的生机。  一个口哨总是要
期刊
说到本事,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观念是远远落伍了。  前不久网上曝出某地方领导的私生活,称其女人玩尽,且让她们各自得到了或钱财或提拔的回报,其情人姓名单位职业一应俱全,也不知是事实还是诽谤,着实让人们刺激了一阵,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八卦。一次饭局,大家提起该话题,有款爷同学居然将玩笑开到我头上来,他说,说某领导女人玩尽,我就不信,我们这儿不就摆着一个美女吗(指指本人)?我笑笑,调侃道,那当然
期刊
读高洪波的诗文颇多,近读其散文集《人生趣谈》,思绪深陷文中不能自拔,只好仔细品味。哈哈哈,人生五味杂陈,真是道不尽,细嚼味正甘。  以史笔写当下,才觉以“董狐之笔”褒贬世相,如此酣畅淋漓令人深思。当看到《冒一炮》这篇(1993年写),我难以相信这是当年中国作协的骨干、前路广阔的高先生所作。而且写这篇短文时,正值全世界更是全中国为足球,尤为女足欢呼雀跃,观赏如醉如痴,甚至疯狂之时,他却说“取消女子足
期刊
念高一时,班级里有位同学字写得很好,第一次班委会出黑板报,那工整隽美、挺拔有力的粉笔字,大家还以为是老师写的呢!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居然还会篆刻,这在当时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这位陈同学是我们班长,读书成绩好,人又长得帅,是班级里的学生领导。他们家大人在电力系统工作,经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电力公司专用的白色大理石边角料,我们就拿这种石头磨平作为刻章印石,跟着班长学篆刻。由于当时学生时代生活比较困难,
期刊
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的主题曲唱道:  女人不是天上那轮月,  女人不是瓶里那束花。  女人不是笼中那只鸟,  女人不是墙头挂的画。  ……  女人不当那个勒嚼子马,  女人不当那个井底的蛙。  女人不当锈死的那把锁,  女人不当早熟的瓜……  在一千多年前,仿佛也有人唱着这样的歌。歌者,仿佛是豆蔻年华的冼夫人。  那时,冼夫人还只是丁村冼家公主,名叫阿妹。  “阿妹,宁家公子来向你求婚了!”  
期刊
十几年前,社交软件方兴未艾,能够拥有一个社交账号,并通过社交软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们聊天,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  当时,年少的我也期盼着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交账号,注册成功之后,我赶着时髦,迫不及待地点开了软件上的“加好友”功能,随心所欲地添加起好友来,渴望能立即与来白天南地北的网友们谈天论地。  在众多的好友当中,有一位好友让我觉得格外有趣,她就是“梅子”,是一位来自远方的老师。起初,我
期刊
与兰州结缘,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参军一年的我从武警平凉支队调到位于省城兰州的武警甘肃总队机关从事电影放映工作。  我那时虽心生欢喜,却不敢以兰州市民自居,因为我毕竟没有兰州市的户口,且当兵三年,随时有可能回到故乡陕南那个小山村当一名普通的农民。身处兰州城中,虽身份有所游离,飘浮,但对兰州城的好感却与日俱增。不仅因为其城市的繁华深深吸引着从小在山沟长大、少见世面的我,还有让我百吃不厌的牛肉面、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