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冬瓜疫病的危害症状和测报方法,并针对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冬瓜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冬瓜疫病;测报方法;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642.3;S431.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3-0190-01
冬瓜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疫霉菌(Phytophthora de Bary)侵染所致的一种土传性病害[1-2],易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果实软腐,且传播迅速,严重影响冬瓜的产量和质量,挫伤菜农种植冬瓜的积极性。笔者就冬瓜疫病症状特点、病情趋势、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1危害症状
本病主要侵害茎、叶、瓜果。苗期发病,茎、叶、叶柄呈水渍状或萎蔫,后干枯死亡。成株染病多从近地面的嫩头a或节部发生,初为水渍状,病部失水致茎节收缩,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但茎节维管束不变色,严重时致植株枯萎。叶片受害,先出现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的灰绿色大斑,严重受害的叶片全张枯死。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圆或近圆形,后病斑扩大凹陷,有的裂,溢出胶状物,果斑外围出现1圈稀疏白霉,即孢囊梗及孢子囊,菜农称冬瓜果的病斑为“打印”,被害果肉变色,严重时“倒囊”腐烂,不能食用[3]。
2测报方法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李惠明编写的《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一书介绍黄瓜疫病的方法。①苗期病害系统调查:在出苗后10~15 d至定植前5 d,选择地势较低、重茬老苗床或品种抗病性较弱的利于苗期早发病的苗床2~3个。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点定株20株,共取样100株,调查病株发病率。②大田病情系统调查:在定植后10 d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0 d,选早、中、晚茬口的主栽品种,利于发病的地势低、种植密度偏高的类型田块2~3个。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与病情指数。③大田病情巡回普查:在冬瓜疫病进入发生始盛期开始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5 d结束,选冬瓜定植15 d以后的早、中、晚茬口各主栽品种的类型田块2~3个,调查总田块15块以上。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10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将各阶段调查数据填入相应表中。
2.2病情预报
根据测报点冬瓜疫病病情系统消长调查,在冬瓜主栽茬口、主栽品种疫病株发病率3%~5%的初始发生期时,汇总当前病情发生基数、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温度、雨量、日照时数对下阶段病情发生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生动态,向主要生产区发出预警趋势预报。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疫病品种,如广东南海青皮冬瓜、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等。实行5年以上轮作、地膜覆盖高垄搭架立体栽培,避免积水使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一般畦高30 cm,畦宽(包沟)2 m;采用幅宽1.5~2.0 m地膜覆盖;搭架可用“人字架”或“三星鼓架龙根”的搭架方式。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培育壮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用水。灌水要及时适当,一般播种或定植后要浇足保苗水或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深扎土层,结瓜后做到“见湿即干”。夏季高温期,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灌水时间以早、晚为佳,实行长畦短灌,严禁雨前或久旱猛灌大水;大雨过后及时排尽畦沟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出销毁,在病株穴内撒上石灰[4]。
3.2药剂防治
种子消毒可用25%甲霜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浸种30 min。也可用55 ℃温水浸种15 min,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 min,之后在常温下浸种4~6 h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苗床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拌土200 kg与苗床营养土拌匀后撒在苗床上,或放于营养全钵中。定植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6.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250g/穴灌根,防治效果较好。叶面喷雾防治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6%硫酸铜500~1 000倍液,或10%高效杀菌宝水剂200~300倍液灌根防治。灌药液250~300 mL/株。茎蔓基部已发病部位,刮去病斑并涂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倍液防治,每隔5 d涂抹1次。
4参考文献
[1] 李卫民,宴卫红,黄思良,等.广西黑皮冬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3):333-336.
[2] 朱豪红,陈景成,吴永官,等.玉林市黑皮冬瓜疫病发生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技术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09(4):22-23.
[3] 顾江涛,丁建成,戚仁德,等.瓜类疫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无公害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1):111-112.
[4] 陆少峰,吴永官,黄思良,等.冬瓜疫病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301-304.
关键词冬瓜疫病;测报方法;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642.3;S431.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3-0190-01
冬瓜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疫霉菌(Phytophthora de Bary)侵染所致的一种土传性病害[1-2],易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果实软腐,且传播迅速,严重影响冬瓜的产量和质量,挫伤菜农种植冬瓜的积极性。笔者就冬瓜疫病症状特点、病情趋势、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1危害症状
本病主要侵害茎、叶、瓜果。苗期发病,茎、叶、叶柄呈水渍状或萎蔫,后干枯死亡。成株染病多从近地面的嫩头a或节部发生,初为水渍状,病部失水致茎节收缩,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但茎节维管束不变色,严重时致植株枯萎。叶片受害,先出现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的灰绿色大斑,严重受害的叶片全张枯死。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圆或近圆形,后病斑扩大凹陷,有的裂,溢出胶状物,果斑外围出现1圈稀疏白霉,即孢囊梗及孢子囊,菜农称冬瓜果的病斑为“打印”,被害果肉变色,严重时“倒囊”腐烂,不能食用[3]。
2测报方法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李惠明编写的《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一书介绍黄瓜疫病的方法。①苗期病害系统调查:在出苗后10~15 d至定植前5 d,选择地势较低、重茬老苗床或品种抗病性较弱的利于苗期早发病的苗床2~3个。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点定株20株,共取样100株,调查病株发病率。②大田病情系统调查:在定植后10 d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0 d,选早、中、晚茬口的主栽品种,利于发病的地势低、种植密度偏高的类型田块2~3个。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与病情指数。③大田病情巡回普查:在冬瓜疫病进入发生始盛期开始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5 d结束,选冬瓜定植15 d以后的早、中、晚茬口各主栽品种的类型田块2~3个,调查总田块15块以上。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10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将各阶段调查数据填入相应表中。
2.2病情预报
根据测报点冬瓜疫病病情系统消长调查,在冬瓜主栽茬口、主栽品种疫病株发病率3%~5%的初始发生期时,汇总当前病情发生基数、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温度、雨量、日照时数对下阶段病情发生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生动态,向主要生产区发出预警趋势预报。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疫病品种,如广东南海青皮冬瓜、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等。实行5年以上轮作、地膜覆盖高垄搭架立体栽培,避免积水使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一般畦高30 cm,畦宽(包沟)2 m;采用幅宽1.5~2.0 m地膜覆盖;搭架可用“人字架”或“三星鼓架龙根”的搭架方式。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培育壮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用水。灌水要及时适当,一般播种或定植后要浇足保苗水或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深扎土层,结瓜后做到“见湿即干”。夏季高温期,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灌水时间以早、晚为佳,实行长畦短灌,严禁雨前或久旱猛灌大水;大雨过后及时排尽畦沟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出销毁,在病株穴内撒上石灰[4]。
3.2药剂防治
种子消毒可用25%甲霜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浸种30 min。也可用55 ℃温水浸种15 min,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 min,之后在常温下浸种4~6 h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苗床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拌土200 kg与苗床营养土拌匀后撒在苗床上,或放于营养全钵中。定植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6.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250g/穴灌根,防治效果较好。叶面喷雾防治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6%硫酸铜500~1 000倍液,或10%高效杀菌宝水剂200~300倍液灌根防治。灌药液250~300 mL/株。茎蔓基部已发病部位,刮去病斑并涂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倍液防治,每隔5 d涂抹1次。
4参考文献
[1] 李卫民,宴卫红,黄思良,等.广西黑皮冬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3):333-336.
[2] 朱豪红,陈景成,吴永官,等.玉林市黑皮冬瓜疫病发生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技术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09(4):22-23.
[3] 顾江涛,丁建成,戚仁德,等.瓜类疫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无公害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1):111-112.
[4] 陆少峰,吴永官,黄思良,等.冬瓜疫病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