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到“证据”:循证医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uo5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证医学被引入中国并传播推广已有20余年,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该文通过对循证中医药学内涵的分析,简要梳理了循证中医药研究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总结了目前循证中医药学发展面临着的“四多”“四少”现象。该文结合对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包括方法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重新认识,提出基于循证实践的中医临床相关研究实施建议,以期促进中医药从“经验”到“证据”的转化,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助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其他文献
以小麦麸皮为原材料,采用丙酮-碱消化法,获得麦麸中的多酚物质,结合态多酚(WBBP)和自由态多酚(WBFP),研究WBBP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结合态多酚的得率和含量均高于自由态多酚,WBBP处理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而且不同浓度的WBBP通过诱导HepG-2肝癌细胞周期在S期阻滞,显著抑制了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结果显示,随着WBBP处理浓度的增加,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细胞比例显著(P<0.01)增加
针对小目标储粮害虫图像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的Faster R-CNN改进模型对图像中的小目标进行检测。本研究以5种常见的储粮害虫为检测目标,样本中通过随机组合的方式混合不同种类的储粮害虫进行拍照取样,通过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扩充后构建了含942张储粮害虫图像的数据集(CSGP)。在改进模型的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中,特征提取网络产生的高层特征图通过下采样方式逐步对底层特征图进行融
为探索超声波对青稞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考察不同功率超声波处理对青稞淀粉糊化、热力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青稞淀粉颗粒结构有损伤作用,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淀粉颗粒表层结晶结构被破坏程度逐渐加深。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力、淀粉糊透明度随超声功率的增强先增大后降低,在功率100 W处有较大透明度;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青稞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溃值、最终黏度、回生值显著性降低(P<0.01)。超声波处理后青稞淀粉未能产生新的基团,但某些吸收峰强度因处理强度不同有显著差异。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强,青稞淀粉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薯渣多糖(SPRP),分析多糖基本结构,测定其抗氧化能力、降血糖能力及清除亚硝酸盐阻断亚硝胺合成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时间5.5 h、提取温度80℃,多糖得率5.614%。经测定,SPR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4×105 g/mol。单糖组成的物质的量比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7.34∶1.08∶11.56∶15.14∶1,是α-D-吡喃型多糖。SPR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能力较好,其清除ABTS+·的IC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小麦蛋白、豌豆蛋白为原料,采用高水分植物蛋白双螺杆挤压纤维化技术制备蛋白样品,并探讨不同储藏方式对其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对4种不同储藏方式的安全指标进行检测,未杀菌-18℃储藏和121℃杀菌后24℃储藏条件下,其储藏时间较长,在检测的180 d内,各项安全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对这2种储藏方式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其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藏方式对高水分挤压纤维化蛋白品质特性的影响显著。未杀菌-18℃储藏条件下,可以很好地维持样品的组织化度,同时样品随着储藏时间的增
金属类矿物药应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笔者对金属类矿物药所含成分、性味归经、临床应用、药理研究以及炮制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述,以期为金属矿物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癌毒病机理论是程海波教授团队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病机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辨治,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团队长期围绕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开展研究,通过探讨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癌毒病机与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致病物质的相关性,提出癌毒的科学内涵是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特异性致病物质,炎症因子、乳酸、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外泌体非编码RNA等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结合现代肿瘤学研究进展,
药性表征是在药性理论指导下开展现代中药研究的必要基础,但当前中药外用研究缺乏药性表征思路的指导。团队基于药性表征研究进展和外用途径的特点,在生物药剂学思维的指导下,探索性地提出了递送是外用途径下组分发挥效应关键环节的基本认识和外用中药药性“组分-递送-效应”三要素的表征思路,并且通过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热者易效”规律的发现与机制研究验证了该思路的合理性。该表征思路可为外用中药的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创制提供借鉴。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物质基础不清、作用机制不明、质量控制不稳定、循证医学证据缺乏等瓶颈问题,中药复方屡遭质疑,难以获得国际认可,临床应用和产业发展十分受限。如何科学有效开展中药复方基础研究,使其更好为临床服务成了中医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转化医学浪潮的兴起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思路。该文简述了中药复方临床应用和开发面临的困境,转化医学视角下开展复方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凝练研究思路与方法,以期为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四君子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咽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肺脾气虚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雷火灸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每个疗程7 d,共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0.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