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按照现代所谓“科学的”、“民主的”标准去判研古代文化,恐怕没有一样经典能够入围,《诗经》的宿命论、《红楼梦》的男尊女卑、《水浒传》的江湖义气、《三国演义》的君臣观、《西厢记》的阶级性、唐诗宋词的酒乐歌妓等等,都足以“毒害青少年的心灵”。
近段时间,“国学”在内地升温甚至受热捧现象,社会各界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认为“国学”有助于“国人”民族性回归而大加赞赏者有之,茫然不知所措而观望不前者有之,担心“封建糟粕”对人(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而杞人忧天者有之,不过这些都是理性范围内的争执探讨,乃人之常情,不钻牛角尖也罢。倒是不久前一个专治哲学的教授,以省级美学学会会长的身份,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似乎让人听到了权威的、“官方”的“定论”。于是,在下忍不住想对此唠叨几句。
先不论《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蒙学”(学术界不将其列入“儒学”经典)能否作为“国学”之精华而“毒害青少年”。教授列举的“罪证”,出自《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中的一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伺,不离床”,认为“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我以为,“药先尝”并不是真的在喂病人之前先“喝”一口汤药,而是“试”一下刚从药罐里“泌”出来的汤水的温度,以健康人的感受来做出是否适宜“喝”的判断。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恰恰才是“科学的”。再往深处说,同样是“往嘴里放东西”,古汉语里的“尝”较之“吃”、“喝”,更有文化内涵,更具审美品味,如“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新嫁娘》)、“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与“胡吃海喝”不可同日而语。在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编著的《王力古汉语字典》里,“尝”的本意是“口辨味”(用舌尖辨别味道),兼有“试探”的引申意——父母喂婴儿牛乳时尚且要“尝”一下温度,那么,下辈给长辈端茶送药时试一下汤药能否入口又未尝不可!由此看来,望文生义并不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
说到《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教材的“封建性”和“迷信色彩”,这倒是古今中外蒙学的一大特色,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即便在西方,可视为蒙学教材的《圣经》,试问又有几处不“封建迷信”?我上小学第一节课学的“万岁”、“万寿无疆”之类,按照现代的逻辑,不仅“封建”,甚至可称作“迷信”之极品——但是这种寄托着人们情感的善意的“迷信”,又有几人信以为真而用“科学的”方式予以论证!这大约就是“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思维吧。如果按照现代所谓“科学的”、“民主的”标准去判研古代文化,恐怕没有一样经典能够入围,《诗经》的宿命论、《红楼梦》的男尊女卑、《水浒传》的江湖义气、《三国演义》的君臣观、《西厢记》的阶级性、唐诗宋词的酒乐歌妓等等,都足以“毒害青少年的心灵”。不过黄冈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说得有趣:“我教书二十多年来,还没有发生过学生因为读《孔雀东南飞》去殉情,或者学了《孔乙己》之后而去图书馆偷书的。”
青少年的成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适应能力与判断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冲撞、失败、斗争、痛苦之后方能逐步形成。单一的、主流思想的灌输也许能够奏一时之效,但时间一长,难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疾患。这就像吃东西,明知食物中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甚至致人死命的物质,但未见有因此而退却者。让肠胃自己去适应、消化和吸收,也不能只吃浓缩维他命——如果靠维他命度日,那才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近段时间,“国学”在内地升温甚至受热捧现象,社会各界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认为“国学”有助于“国人”民族性回归而大加赞赏者有之,茫然不知所措而观望不前者有之,担心“封建糟粕”对人(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而杞人忧天者有之,不过这些都是理性范围内的争执探讨,乃人之常情,不钻牛角尖也罢。倒是不久前一个专治哲学的教授,以省级美学学会会长的身份,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似乎让人听到了权威的、“官方”的“定论”。于是,在下忍不住想对此唠叨几句。
先不论《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蒙学”(学术界不将其列入“儒学”经典)能否作为“国学”之精华而“毒害青少年”。教授列举的“罪证”,出自《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中的一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伺,不离床”,认为“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我以为,“药先尝”并不是真的在喂病人之前先“喝”一口汤药,而是“试”一下刚从药罐里“泌”出来的汤水的温度,以健康人的感受来做出是否适宜“喝”的判断。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恰恰才是“科学的”。再往深处说,同样是“往嘴里放东西”,古汉语里的“尝”较之“吃”、“喝”,更有文化内涵,更具审美品味,如“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新嫁娘》)、“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与“胡吃海喝”不可同日而语。在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编著的《王力古汉语字典》里,“尝”的本意是“口辨味”(用舌尖辨别味道),兼有“试探”的引申意——父母喂婴儿牛乳时尚且要“尝”一下温度,那么,下辈给长辈端茶送药时试一下汤药能否入口又未尝不可!由此看来,望文生义并不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
说到《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教材的“封建性”和“迷信色彩”,这倒是古今中外蒙学的一大特色,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即便在西方,可视为蒙学教材的《圣经》,试问又有几处不“封建迷信”?我上小学第一节课学的“万岁”、“万寿无疆”之类,按照现代的逻辑,不仅“封建”,甚至可称作“迷信”之极品——但是这种寄托着人们情感的善意的“迷信”,又有几人信以为真而用“科学的”方式予以论证!这大约就是“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思维吧。如果按照现代所谓“科学的”、“民主的”标准去判研古代文化,恐怕没有一样经典能够入围,《诗经》的宿命论、《红楼梦》的男尊女卑、《水浒传》的江湖义气、《三国演义》的君臣观、《西厢记》的阶级性、唐诗宋词的酒乐歌妓等等,都足以“毒害青少年的心灵”。不过黄冈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说得有趣:“我教书二十多年来,还没有发生过学生因为读《孔雀东南飞》去殉情,或者学了《孔乙己》之后而去图书馆偷书的。”
青少年的成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适应能力与判断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冲撞、失败、斗争、痛苦之后方能逐步形成。单一的、主流思想的灌输也许能够奏一时之效,但时间一长,难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疾患。这就像吃东西,明知食物中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甚至致人死命的物质,但未见有因此而退却者。让肠胃自己去适应、消化和吸收,也不能只吃浓缩维他命——如果靠维他命度日,那才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