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亦勝寒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高處的感覺真的非常好!”只見他“噌”的一聲就上了高蹺,二呎長的木棍子綁在雙腿上,像機器人一樣,走起來卻如履平地。
  鄧振宇,一位三十出頭,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十年前第一次在台灣電視節目上看到高蹺表演,就留下深刻印象。他告訴我,自己喜愛高蹺的理由十分簡單:“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彌補自己個子不高的方法”。記得小學時期,學校裡購置了一批供學生練習用的高蹺,鄧振宇終於盼到了人生的‘第一踩’。一站上高蹺,兩眼發亮,感覺來了,嘿,無比自信!視野頓時開闊,原來看到的東西真的會不一樣……可惜好景不長,兩秒,一秒,‘啪’地一聲便倒地了。但就是那一剎那,鄧振宇心中開始燃起追逐“高個兒”的那團火。
  高蹺是中國古代百戲之一,據悉早於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作為一種藝術在中國出現。鄧振宇找出了一本發黃的舊刊物,裡面有一張拍攝於三、四十年代的老照片,原來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高蹺這一民間藝術在澳門曾經廣泛流行。照片拍的是一個民間藝術團在水坑尾一帶巡遊的情況,踩高蹺的藝人扮演著各種中國神話人物,有的還戴上了大頭佛面具。可惜的是,這樣珍貴的相片資料和高蹺在澳門的歷史檔案,都沒有被好好地整理和保存下來。
  “鄧老師(因為他還是學校音樂老師,所以我這樣稱呼他),高蹺給人的感覺只是一種民間藝術,一項民俗文化活動,對於年輕一輩來說,似乎沒有很大的吸引力(至少我是這樣想的)……”“哈哈,當然不會!”我的問題還沒問完,鄧老師就迫不及待地給我講述高蹺的故事了。
  “首先,我們從高蹺的種類講起。”他興高采烈地說。我們看到較多的是中國傳統高蹺,一般會在鞋底加上硬長的木枝,長度可以因應需要調節。澳門的高蹺基本上以這種類型為主,每年佛誕節,高蹺協會的成員就會穿起傳統節日的特製服裝,踩著高蹺在澳門街上巡遊(通常在氹仔)。踩高蹺者不時變換隊形,與周邊的路人拍照同樂。他們也曾受邀請嘗試著踩高蹺走過西灣大橋,因為橋上風很大,加上當時天還下雨,所以走起來非常困難,需要精神高度集中。
  除了中國傳統的高蹺外,還有日本的“竹蹺”,特色是蹺桿上裝有供踏腳的木板,玩家雙手抓住兩根長竹桿,腿一蹬便可以上蹺,看上去有點像滑雪的選手呢。上文提到鄧老師小時候在學校第一次玩的高蹺,就是這種竹蹺。
  另一種高蹺名為“乾墻蹺”(Drywall Stilts),用鋁材製作,同腿一般粗的木制高蹺相比,的確輕了許多,而且還可以穩妥地站立。後來我在網上搜查,果然大開眼界,沒想到這種高蹺更多地會被裝修工人在粉刷牆壁的時候使用,比爬梯子來得安全。
  最後介紹的是“跳蹺”(Jumping Stilts),它的式樣同我們平常的高蹺印象完全不一樣,上面帶有彎圓形的彈簧,可以很容易就完成彈跳動作,還可以玩跳轉三百六十度的花式呢!所以,這也被列為極限運動之一,是西方國家年輕人喜愛的新潮玩意。
  說到這裡,我開始對這些“高個兒”感興趣了,有點躍躍欲試的意思。便向鄧老師輕聲試探:“難嗎?”他隨口回答:“一點不難,許多新手在二、三十分鐘內就學會‘走路’了。”
  我試了一下,他果然沒有騙我,學會‘走路’不難。但要學後續的技藝,就得花點功夫了。例如上斜坡。在高蹺上,你才會很敏感地發現,其實澳門的平地一點都不平,明斜和暗斜都十分常見。所以一到室外,需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走斜坡路。高蹺下斜坡很難,重心一定要控制得很好。對於這點,很多女生會有體會,因為穿高跟鞋與踩高蹺同理,平日走斜坡,尤其是下坡路,我總要身邊有人攙扶或有穩固的東西輔助才敢走下去。
  接著學上下樓梯,那就更難。因為同雙腿綁在一起的兩根木棍並不像有肌肉韌帶的大腿那樣靈活,要用木棍替代人腿上下樓梯,真是談何容易。一旦缺乏彈性,提腿、蹬腿、換腿等一連串複雜動作就變得相當困難。稍不留神,後果便不堪設想。
  最重要的是學會跌倒。不要以為二十分鐘學會走路很容易,當你充滿自信走到街上“實習”的時候,總是興致勃勃的。隨著情緒逐漸高漲,心也越來越狂,殊不知此時正是最容易摔跤的時候。步子一邁大,身子一晃,重心一偏,立馬就會摔倒。所以必須練習如何踩著高蹺摔跟頭。鄧老師告訴我,關鍵在於控制自己向前傾倒,如果技巧掌握恰當,跌得從容不迫,是不會傷也不會痛的。可我一直懷疑這一點而不敢嘗試。
  鄧老師說,踩高蹺的技巧總是由前輩傳授給新手的,往往立竿見影。很可能今天才學會踩高蹺“走路”,明天就要參加正式的巡遊演出了。新手就是“連摔帶逼”地鍛煉出來的。別看他們可憐兮兮,可每次一號召,總會有一些不怕摔的新人要求加入,十幾歲到四五十歲的都有。前赴後繼而絡繹不絕。
  然而,踩高蹺在澳門畢竟屬於稀有活動,全市較活躍的高蹺玩家最多不足百人。那又是為什麼呢?原來澳門的街巷並不是適合玩高蹺的地方,街道狹窄且不平坦,巡遊表演時即便只有四、五個人踩高蹺,感覺就已經堵住了整條馬路。所以鄧老師等高蹺愛好者通常要等到晚上十一、二點,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出來練習。他們常常由塔石廣場走到大三巴,然後原路返回,歷時大約需要四個小時。
  怎樣開拓一條適合本地的高蹺文化發展道路呢?這個問題正是鄧振宇等一班高蹺發燒友經常坐在一起探討的問題。憑藉高蹺這玩意兒,究竟還可以做些什麼呢?高蹺活動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拿表演形式來說,就有巡遊、雜技(包括小丑)、彈跳、極限運動等。在內地一些地方,高蹺已經融入更多的藝術形式,吸納了不少生活元素。例如,高蹺秧歌舞是遼寧海城人慶典活動的必看節目。國外歌舞劇中的怪物角色,往往用兩套高蹺綁在演員的手和腳上,配上可怕的服飾來塑造。還有戴著高蹺扮機器人跳HipHop舞,甚至跳芭蕾舞的。籃球場上也出現了高難度的高蹺灌籃表演。只要想得到,便可做得到,鄧老師和他的高蹺發燒友們雄心壯志大著呢。
  鄧振宇形容,高蹺是一種會上癮的玩意,有時候一想起來心就癢癢,迫不及待地要拿出來踩兩下。回望過去十年的玩高蹺歷程,連自己也覺得瘋狂。踩著高蹺前行好比一路“高攀”,早已成為發燒友們難以割捨的情結。真所謂苦在其中,樂在其中,也悟在其中。不需要看別的,就花點想像力重溫他們踩著高蹺由塔石廣場走到大三巴的過程吧。由於高蹺只有兩個支點來支撐整個人身,所以不可能穩穩當當地靜靜站立。高蹺上的感覺就像永遠在海面上隨著波浪脈動,或者踩著蹦床翻騰。在大街上行走,會不時出現交通燈變換(如何停下來等待幾十秒的紅燈?)、遭遇斑馬線(如何閃避往來的車輛和行人?)、要防範店家招牌(如何不走神地避免招牌撞壞自己的腦袋?)。還有到處可見的葡式碎石路,穿著鞋都杠腳,何況踩著高蹺?雨天就更難走,簡直一步一驚心。所以,踩高蹺巡遊好比漫漫人生路,坎坷不斷,艱險莫測,容不得半點猶豫和彷徨,只有既勇往直前,又巧妙周旋,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終點。
  也許就是這種源自內心的瘋狂和感悟,成為鄧振宇對高蹺如此鍾愛的理由。蹺下,他給朋友的感覺是慢熱而憨直;蹺上,身邊的人都會被他的激情所感染。他說:“學高蹺,是上天賜予的一份無比珍貴的禮物,一踏上高蹺,我就忘乎所以。一定會盡力回應觀眾對高蹺的熱情,滿臉笑容,握手拍照,樂此不疲。”
  最近,鄧振宇和他的夥伴們已經接受了一項全新的任務。由澳門太陽劇團的導師培訓,將於今年12月份公演。由於表演形式中增添了更多的雜技成份,無疑是一次對技能和體能的挑戰與考驗,要求相當高,訓練非常艱苦,而成效也必將出乎意料。我們盼望著儘早一飽眼福。
  誰說“高處不勝寒”?蹺上的感覺真好。但願鄧振宇和他的夥伴將追逐“高個兒”的那團火埋藏在心中,一路前行,永不止步。
  (作者是澳門城市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碩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上月中旬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表的題為“增進民生福祉,立足長遠發展”2013年度財政施政報告,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對於這份新年度的施政報告市民反映最多的是政府加大了敬老、養老、弱勢社群以及文化教育範疇的資助,特別是長者每月可以得到近5000元澳門幣的收益,永久市民可分享8000元的經濟發展成果,為解決市民置業難的問題,政府決定2013年首季度啟動公屋申請並放寬申請條件,構建長效機制完善社保、住房保障、加
期刊
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聯同澳門基金會、澳門旅遊局、澳門日報合辦“君子比德──故宮珍藏清代玉器精品展”,展出故宮珍藏清代宮廷玉器合共一百三十四件。  展覽將從禮制,宗教,生活等層面區分六大專題:“受命於天”、“法相梵音”、“清室雅伴”、“幾暇清賞”、“玉不去身”和“含英咀華”,展示禮制、宗教、陳設、文房、服飾各類玉器,如玉璽、朝珠、觀音、法器、如意、筆架、髮簪、妝盒、杯盤等。當
期刊
當前,中國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人想要把自己的下一代教育成什麼樣的人,已經完全失去了目標。我們的中小學教育,甚至從幼兒園教育開始,就在把青少年往高考的獨木橋上趕;而大學教育則多半成了職業培訓,有的連職業培訓都不如,祇在做培訓狀,純粹是為了混文憑。孩子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歸結起來最主要的是兩點,一點就是服從,即無條件地服從地位比自己高、權力比自己大的人,哪怕祇是一個小小的班長。受了這種教育,就會
期刊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體育發展局承辦的“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三周年體藝匯演-DUO陳奕迅2012澳門演唱會”,將於澳門特區成立日當天下午2時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舉行,邀請了深受本澳市民歡迎的著名實力派歌手陳奕迅來澳演出。  整個表演以陳奕迅先生的《DUO陳奕迅演唱會》為主要內容,配合體育元素及澳門元素,讓市民度過一個具娛樂與開心快樂的節假日。《DUO陳奕迅演唱會》曾在全球海內外多個地區
期刊
澳門文化局將於12月20日舉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三周年的《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今年繼續以“愛·和平·文化共融”為主題,並以“年度慶典,全城VIVA”為口號。  大巡遊將於20日下午4時在大三巴牌坊耶穌會紀念廣場為起點,屆時以“百人共舞慶回歸”拉開序幕,以造型趣怪討喜的“VIVA仔”開啟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門,來自多個歐洲及拉丁語系國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秘魯
期刊
澳門特區政府2013年財政年度的施政報告發表後,社會的評價總會是多元的。但有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那就是這份施政報告雖是針對2013年財政年度的政府工作安排,但卻在顧及短期施政成效的同時,特別注重施政長效機制的構建,多次強調加強制度建設,具有前瞻性,有利於澳門保持可持續發展。  一、 制度安排具規範性、  穩定性和長期性作用  制度安排是指通過確立一套人們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以實現某一目標。制
期刊
在澳門家喻戶曉的“澳門樂團”,近年來為澳門市民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其成熟的演出技藝获得好評如潮。這一切來之不易的成績無疑是鼓舞人心的。而澳門樂團的掌舵人——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是記者一直希望能有機會採訪的傳奇人物。適逢今年藝術節,記者如願於充滿文藝氣息的文化中心一隅,認真聆聽呂嘉將他與澳門樂團的故事娓娓道來,並借此向讀者分享是次採訪的成果。  呂嘉出身於上海音樂名門。父親是指揮家,母親是歌唱
期刊
澳門在古代雖隸屬廣東,與祖國血肉相連綿延不斷,但自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進入據居後,在學術研究領域開始走出一條新路,自成體系至今。  1594年,耶穌會士在聖保祿公學的基礎上成立聖保祿學院,這不但是澳門第一所高等學府,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高等學府,並斷續維持運作至1835年。由於當時的聖保祿學院大部分的教學時間集中在漢語教育方面,因而從此逐漸形成一支以西方傳教士為主體的漢學研究隊伍,譯出四書五經等
期刊
為官者為了利益,會薦賢者繼往開來。可惜隨著時代變遷,如今部分不知廉恥者卻為了一己私利坑瞞社會,實在沒有如此的必要。  策划:丁昌 漫画:小丁
期刊
由體育發展局及澳門田徑總會主辦,銀河娛樂集團冠名贊助的2012澳門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12月2日圓滿舉行。共有近60個國家及地區約6000名運動員角逐多個組別賽事,特邀運動員埃塞俄比亞的占美達,在全場男子組稱王,時間為2小時23分56秒,並贏得獎金二萬美元,而埃塞俄比亞的利德則以2小時50分10秒奪得女子組后冠。在澳門運動員組別,郭志瑋與許朗分別贏得男、女子組的桂冠,衛冕成功。  踏入第三十一年的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