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樂團:澳門的文化使者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澳門家喻戶曉的“澳門樂團”,近年來為澳門市民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其成熟的演出技藝获得好評如潮。這一切來之不易的成績無疑是鼓舞人心的。而澳門樂團的掌舵人——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是記者一直希望能有機會採訪的傳奇人物。適逢今年藝術節,記者如願於充滿文藝氣息的文化中心一隅,認真聆聽呂嘉將他與澳門樂團的故事娓娓道來,並借此向讀者分享是次採訪的成果。
  呂嘉出身於上海音樂名門。父親是指揮家,母親是歌唱家,但他從小卻是生活在並不怎麼懂音樂的外公外婆身邊。直到11歲那年,在北京工作的父母回滬探親時,發現兒子極有音樂天份,認為這他的音樂天賦可不要浪費了,就決定帶他回北京一起生活,並教授他學習基礎音樂知識。呂嘉中學畢業後,如願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指揮,師從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女士。1989年呂嘉獲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祿取,師從著名教授拿賓斯坦及沃爾夫。同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參加在意大利特蘭托舉辦的“安東尼奧普蘭佩得羅第國際指揮大獎賽”奪第一名及評委特別獎,從此開始了他在歐洲各國職業指揮生涯。
  他先後在意大利特里埃斯特國家歌劇院、德國多特蒙德國家歌劇院、意大利托斯卡納樂團、意大利國際交響樂團、羅馬樂團、瑞典諾爾雪平交響樂團及世界聞名的維羅那大歌劇院等擔任音樂總監,期間,亦擔任英國曼徹斯特哈雷交響樂團、朴列茅茲交響樂團、德國多特蒙德歌劇院和意大利米蘭威爾第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席指揮。
  呂嘉的職業生涯由意大利開始。在之後的20多年中,他在世界各大城市的知名歌劇院和交響樂團中指揮演出的歌劇及交響音樂會專場超過兩千多場,錄製十幾張唱片,曾與歌劇界最顯赫的指揮家和歌唱家合作過,並享譽世界樂壇。2008年9月,他正式擔任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
  來澳門樂團有三個理由
  眼前的呂嘉總指揮,外型頗有當代藝術家的粗獷味道,是那種初次見面就能令人眼前一亮,並留下深刻印象的類型。而幾句簡單的寒暄,向記者傳遞了他待人接物的誠意。記者問,您曾經非常榮耀地以首位華人及亞洲人的身份在歐洲樂團擔當著重要的位置:音樂總監、首席客席指揮,這是極為了不起的一件事,為什麼會最終選擇來澳門帶領澳門樂團呢?
  他憶起當年情景時,仍記憶猶新。2006年,他在內地演出時,澳門文化局官員先後四度前往傾談,邀請他來澳門帶領澳門樂團一事……“有點像‘四顧茅廬’吧? 澳門特區政府的這一份誠意,當時真的令我非常感動。其次,身為中國人,我個人非常希望中國人的樂團能逹到一流的水平。當時我想,雖然澳門樂團已有一定基礎,但水平不高,若我不來澳門樂團的話,當然政府也可請別人來做,但目前階段我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就是這個理由,我下定了決心……”他很快又補充到:“其實還有第三個原因!中國人有一句話:百行孝為先。當時我父母親年紀都大了,身體不怎麼好,所以我多年來經常國內國外來回飛,以盡一個兒子應有的責任照顧老人家……而且,‘要做一個中國的孝子’一直是我的心願,這也是促使我選擇回到祖國特區澳門,為澳門樂團出一份力的第三個理由吧!”
  聽呂嘉一番誠懇平常的話語,令記者亦深受感動!訪問中,呂嘉說話的聲音哄亮如其人,底氣非常足,談吐非常快,只有思維敏捷的人才能跟得上這麼快的語速,這不禁讓記者感受到,他確確實實是一個非常有行動力,非常有幹勁的人,或許正因為這種快言快語的性格,才能帶給澳門樂團團隊一種無形的推動力吧!
  樂團未來仍需努力
  記者問:那您對澳門樂團四年來的成績感到滿意嗎?呂嘉聽到這裡,很爽朗地笑了:當然是滿意的,但只算比較滿意。若說完全滿意的話,那不等於沒有要求了。四年來,澳門樂團的進步相信市民是有目共賭的,這一切有賴得到澳門政府一直在財政和獨立運作上的支持。當然,一場場演出的成功,與樂團全體團員辛苦的排練是分不開的,還有很多外界所看不到的付出,如樂團的行政工作、演出規劃及怎樣提高團隊的水平等等。
  他向記者坦誠透露:對藝術的認真勁兒和強烈的責任感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激勵所有演員全情投入提升演奏水平,以最佳的表演狀態奉獻給觀眾。事實上,他自認一貫以來對澳門樂團的任何環節都是要求很嚴格的,對自己和團友亦都是如此。
  問及對澳門樂團的現時水準如何評價時,他以肯定的語氣說:在亞洲前列水平!澳門樂團有很多優勢,除完全職業化外,在隊員的遷選上非常嚴格,而且面向全球招攬人才,這些優勢都保障了樂團的高水準,……隨著樂團水準的整體提升,近年來樂團積極佈署更多的演出機會,多次獲邀赴外國及中國內地不同省市參與演出。如,月前澳門樂團從內地新疆巡演載譽歸來,又馬不停蹄再次擔當“音樂大使”赴葡出席 “中歐文化對話年”交流項目的多場文化活動,成功推廣澳門文化藝術形象,獲得好評。
  澳門樂團自擴建為雙管編制管弦樂團後,至今邁入第十個樂季,作為根植澳門的本地藝術團體,為致力推廣和普及古典音樂,定期舉行校園音樂會、大學音樂會、走進音樂世界和音樂推廣系列音樂會。每年一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和澳門藝術節中,澳門樂團都不負眾望,當中不少是由國際上享負盛名的音樂大師合作同台獻藝,為廣大樂迷帶來一場場難忘的音樂享受。而在十月舉行的第26屆國際音樂節,由呂嘉擔綱挑樑指揮的華格納和威爾第歌劇選段的“歌劇雙雄”專場,為本次音樂節再度增添光彩。
  提到樂團今後的規劃,他希望通過更多的豐富多彩的、更多元化的演出,為社會各階層的民眾社區學校帶來更濃厚的藝術氣圍。此外,亦希望爭取多的出外演出,一是可體現澳門政府對文化的重視;二來對澳門樂團本身來說,出外演出有助提升演奏水平及展現澳門樂團的高水準;三是讓全世界瞭解澳門的文化風采和魅力,向世界推廣澳門城市文化。
  澳門樂團和呂嘉一起走過了數個春夏秋冬,正如呂嘉所說:我們大家同心合力搞好澳門樂團。在外國表演期間,即使是團隊之間有不同理論的分歧,但在觀眾面前特別合作默契,大家只有一個目標:把最好的一面獻給觀眾。或許,正是這一種澳門樂團的努力精神,鼓勵著澳門樂團不斷開創新的演出機會,向外國展現澳門的風姿吧!
  藝術音樂不能視作
  能賺錢的產業
  訪問中,我們瞭解到,呂嘉的興趣非常廣泛,中西音樂、中國傳統文化、古典詩詞,他樣樣興致盎然,或許文化藝術總是相通的,他對文化的熱忱啓發了他對藝術樂譜的悟性。談到對本澳文化產業的期望時,作為澳門文化界領導者的呂嘉,是這樣理解文化產業的:我很認同澳門政府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但很多傳統文化,如藝術音樂是教化人類心靈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不能視作能賺錢的產業的……
  提到對澳門文化的熱愛,他說:文化是城市的核心、靈魂。澳門擁有四五百年中西文化交流融滙的歷史,中國第一位通儒學穿儒服的西儒——傳教士利瑪竇,1582年踏上澳門,一步一步地走進了北京紫禁城,開啓了中國西學東漸的歷史階段。我曾親往利瑪竇的家鄉意大利馬切拉塔,來到澳門,看到處處都有利瑪竇的足跡,感到特別的親切……不得不欽佩的是,他對澳門社會的觀察細微!他非常喜歡澳門,他享受居住在澳門,遠甚內地任何一個大城市,只要有空閒,他會到處走走逛街,遊走在世界遺產和老房子小巷中,感受澳門文化獨到的神韻。
  先後在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歌劇界馳騁二十年,呂嘉不僅會說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上海話,現在說廣東話也難不倒他。他感慨地說:傳統文化是人類共同的寶藏,澳門樂團正當擔一個文化使者的角色。作為國際旅遊城市,除了博彩城市形象,更應把澳門的文化歷史土生葡人非物質文化等系統地向全世界推介,我非常榮幸做好這一文化使者的角色。
  作為首位站在歐洲歌劇院指揮台的華人,他作到了在歐洲人面前展示他在歌劇和交響樂獨到的才情和天賦!在此,我們祝福呂嘉,也祝願澳門樂團在呂嘉的帶領下,更上一層樓,把澳門的文化音樂人文向世界推介,繼續發揮音樂使者文化使者的角色。
其他文献
香港近期發生的抵制國民教育事件,表明香港在回歸十五周年後,基本法的實施中還存在一個很大的薄弱環節,那就是國家意識的培養。當今世界,教育作為培育愛國思想的主要管道仍在很多國家奉為圭臬。香港回歸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不可分離的部分,推行國民教育應該是份內之事,也是一種憲制責任。然而,香港在回歸十五年後,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竟被貼上“洗腦”的標簽,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以此為鑒,在基本法實施過程中
期刊
中日圍繞釣魚島衝突的迅速升級,正在使兩國政府的選擇餘地變小。從本意上,雙方都不希望因為釣魚島而發生一場代價巨大、而收穫甚微的戰爭,但衝突的性質以及兩國的歷史和現實,又決定它們都很難從自己的原有立場上退步,緊張對峙的結果將可能是一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大規模的慘烈的局部戰爭。  人們再次關注110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那場戰爭開啟了中國此後半個多世紀裡慘遭日本蹂躪的歷史。雖然歷史不可能原貌重現
期刊
“病難有所醫 老難有所養”  社會文化範疇管轄醫療、社保、教育、文體康樂等等,涉及居民的生、老、病、死,每一項政策,落實得好不好,與廣大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區政府明年的預算開支高達826億元(下同),其中,社會文化範疇超過367億1,約佔44%。但是,這些公帑用在醫療方面的,居民能否病有所醫;用在社保方面的,能否老有所養;用在教育方面的,能否學有所教;用在文體方面的,能否文有所值、體有所健……
期刊
中國大陸遍地開花的反日暴動,是最好的國民教育。從示威者的表現,打出的標語,衝擊的對象,暴力的行為,都反映出國民素質離文明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自幼灌輸以民族主義為主體的國民教育,終於開出毒花結成惡果,在反日示威的暴力行為中,徹底呈現出來。中國式的國民教育,一切以黨為先,視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外,一直沒有離開過民族主義愛國主義這條更重要的主線。  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列強欺淩,國仇家恨,終有盡雪前恥
期刊
上月中旬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表的題為“增進民生福祉,立足長遠發展”2013年度財政施政報告,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對於這份新年度的施政報告市民反映最多的是政府加大了敬老、養老、弱勢社群以及文化教育範疇的資助,特別是長者每月可以得到近5000元澳門幣的收益,永久市民可分享8000元的經濟發展成果,為解決市民置業難的問題,政府決定2013年首季度啟動公屋申請並放寬申請條件,構建長效機制完善社保、住房保障、加
期刊
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聯同澳門基金會、澳門旅遊局、澳門日報合辦“君子比德──故宮珍藏清代玉器精品展”,展出故宮珍藏清代宮廷玉器合共一百三十四件。  展覽將從禮制,宗教,生活等層面區分六大專題:“受命於天”、“法相梵音”、“清室雅伴”、“幾暇清賞”、“玉不去身”和“含英咀華”,展示禮制、宗教、陳設、文房、服飾各類玉器,如玉璽、朝珠、觀音、法器、如意、筆架、髮簪、妝盒、杯盤等。當
期刊
當前,中國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人想要把自己的下一代教育成什麼樣的人,已經完全失去了目標。我們的中小學教育,甚至從幼兒園教育開始,就在把青少年往高考的獨木橋上趕;而大學教育則多半成了職業培訓,有的連職業培訓都不如,祇在做培訓狀,純粹是為了混文憑。孩子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歸結起來最主要的是兩點,一點就是服從,即無條件地服從地位比自己高、權力比自己大的人,哪怕祇是一個小小的班長。受了這種教育,就會
期刊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體育發展局承辦的“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三周年體藝匯演-DUO陳奕迅2012澳門演唱會”,將於澳門特區成立日當天下午2時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舉行,邀請了深受本澳市民歡迎的著名實力派歌手陳奕迅來澳演出。  整個表演以陳奕迅先生的《DUO陳奕迅演唱會》為主要內容,配合體育元素及澳門元素,讓市民度過一個具娛樂與開心快樂的節假日。《DUO陳奕迅演唱會》曾在全球海內外多個地區
期刊
澳門文化局將於12月20日舉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三周年的《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今年繼續以“愛·和平·文化共融”為主題,並以“年度慶典,全城VIVA”為口號。  大巡遊將於20日下午4時在大三巴牌坊耶穌會紀念廣場為起點,屆時以“百人共舞慶回歸”拉開序幕,以造型趣怪討喜的“VIVA仔”開啟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門,來自多個歐洲及拉丁語系國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秘魯
期刊
澳門特區政府2013年財政年度的施政報告發表後,社會的評價總會是多元的。但有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那就是這份施政報告雖是針對2013年財政年度的政府工作安排,但卻在顧及短期施政成效的同時,特別注重施政長效機制的構建,多次強調加強制度建設,具有前瞻性,有利於澳門保持可持續發展。  一、 制度安排具規範性、  穩定性和長期性作用  制度安排是指通過確立一套人們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以實現某一目標。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