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说,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可是在1974 年,天上就掉下来一个馅饼,而且是一个大大的馅饼。
  我被大队革委会和公社革委会推荐上大学。推荐表送到区文教站,文教站站长、我高中的周老师对我说:“推荐上大学,要在农村锻炼两年,你还差三个月,明年再上吧!”真可谓一场欢喜忽悲空,到口的馅饼飞了。
  这年年底,一年一度的征兵開始了。因我想着上大学,没有报名,那年我们区分了44 个名额,第一次体检,只有六人过关。区里规定,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报名,参加体检。我不得已参加了体检。两年前我还在读高中时就体检合格,还在区里的大会表过决心,因村里要送一个比我年纪大的同志当兵,我被拿下来了。这次体检,我顺利过关。接兵的指导员见我高中毕业,又当了两年民办老师,一定要将我定上,我不情愿。其时,我的叔叔在大队当书记,他说:“革命青年要服从祖国需要,叫你去你就去。”我不得已当兵去了。
  转眼到了1977 年,报纸上的消息说,从这年恢复高考。其时,我在团政治处报道组当一名报道员。看到这消息,我到干部股询问,杜股长告诉我,本人申请,组织审查,经批准可参加高考。这一次,我真的做了大学梦。读高中时我就十分努力,毕业后也没有放弃学习,我自信能考上。我很快交了申请,并抓紧复习,准备高考。大约半个月后的一个早晨,我在食堂就餐,杜股长在我身边坐下告诉我,你的申请没有批准。我问为什么,他说政委不同意。
  我三下五除二吃完饭,去找政委。政委说:“上什么大学?上大学还不是为了当干部?你不上大学照样当干部,比他们(指上大学的人)还先当!”我坚持说,我想上。政委说:“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讲什么条件?”从政委办公室出来,我极度失望,我的大学梦破灭了。
  1983 年,我先是调到军政治部宣传处,后又调到武汉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当时,政治部的同志都在参加自学考试,我来晚了,没赶上。正在懊悔之时,政治部传来了新消息,武汉军区政治部同武汉大学商定,在军区政治部办一个“武汉大学武汉军区政治部专修班”,中文专业,学制三年。参加报名的有360 人,武汉大学决定按3∶1 的比例录取,共招生120 人。当时还发布奖励规定:副团以上干部奖励十分,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立三等功以上人员奖励十分。我参战立了三等功,没想到这时派上了用场,我觉得没白打一回仗。
  考试设考四门:语文、数学、政治、历史。语文、政治、历史是我的长项,数学是我的短项,恰巧数学最简单。记得语文有一道试题是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一部分是名词解释,一部分是译文,共35 分。《前赤壁赋》我读得很熟,得了33 分,我激动不已。政治和历史我都考得不错,政治最难,后来听说部分题目是武大考研究生的题目。我考了多少分不知道,但我在公布的120 人名单之内,我那奖励的十分也没用上,这让我很欣慰。
  武汉军区政治部和武汉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军区首长、政治部首长、武大有名的改革派校长刘道玉分别发表了讲话,气氛热烈。会后我们到武大参观了樱花大道上的中文系宿舍,参观了武大图书馆、动物标本馆。武大给我们颁发了学生证和徽章。捧着学生证和徽章,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而且是著名的武汉大学。
  开学一个月后,我们交了第一次作业,这次作业在武大引起了很大反响。记得那个星期六上课,讲台上坐了十几个老师,为首的是中文系主任张明。张主任说:“看了你们的作业,我们很受震动,作业的水平很高,有一半的作业超过了在校本科生,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因此,中文系研究决定,更换全部任课老师,课程由系主任、副主任和著名教授担任,我们要把这个专修班办成高水平的、代表武大水平的专修班。”张主任的讲话让我们激动不已,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应该说,我们这批学员是武汉军区政治工作的精英,是从军区几千上万名政工干部中挑选和选调上来的,很多人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学习和工作的经验,他们没有上过大学,但在军队这所大学里受到了很好的锻炼。据初步统计,这批学员中出了二十多名将军。
  这次作业的题目是“《蒹葭》的艺术特色”,我得了83 分。
其他文献
我忧心忡忡地路过洋湖小学旁边时,突然,一种敦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小文,你从哪里来啊?”是舒大爷在喊我,虽然离开舒大爷家四年多了,但他的声音依然很熟悉。  “爷——”我连忙停住双拐,扭头喊了一声,说,“我从公社来。”  “找公社干吗?”舒大爷迅速走出屋子,来到我面前,关切地问,“你不是在读书吗?应该读高中了吧?”(舒大爷家就在小学边,读小学时,我寄宿在舒大爷家)“是的,高一刚读三个月,我妈妈就病
期刊
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看起来土气,听起来老旧,但在那过往的饥荒年,生活在西北这片土地上的庄户人,却把它们当作全家的救命菜呢。  我也是从饥荒年过来的一员,对于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一见到它们,便感到亲切,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知不觉间,便勾起了我对过往饥荒年的种种回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乡下娃,虽然没有经历过饥不果腹的苦难岁月,但也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
期刊
刚刚立秋,白天还是酷热,可是时节就是有情。到了傍晚時分,微凉的风开始吹散白天的燥热。窗外明晃晃的日光,在秋风起时,收起了热度,留下温和的余光。这是一个冷热开始交替的时节,白天的热情不减,夜晚的凉风已轻轻而至。  天气一天天在渐变,变化之微,以至于人们不易察觉出来,而只有秋高气爽的天气到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秋。此时,热烈激情的夏,已渐行渐远,肃杀萧瑟的冬,还在后面。秋天正天蓝云淡、宁静清凉,乃是一
期刊
平时我们是住校,高考前半个月,学校一放假,我就搬上铺盖卷准备回乡下,正发愁高考期间没处住时,班里一个女同学邀请高考三天可以住在她家。我高兴极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飞奔回家。  从学校回来,原计划好好把课程复习一遍,可是看到父母每天下地干活,自己于心不忍,便骗了不识字的母亲,说自己的课程已倒背如流,不用复习就能上大学,每天随父母下地劳动,晚上回来浑身散了架似的,倒头就睡。那段时间是农村最忙的时候,
期刊
清晨的阳光得跨过高高的山峰,才能将窗户敲开。  牛铃声传来,是爷爷赶牛进山食草。  山里到处是湿润的泥土和青嫩植物的气息。山里的青草得天独厚,出生环境优渥,见风长,野性足,满山坡跑,茎硕,叶肥,茂盛。但以牛的智慧,还没有聪明到能像人一样,饿时亲手做汤羹,自觉走进大山,再回归牛舍。牛的表现自始至终就像一位路盲,或横冲直撞,或磨磨叽叽,或误入田间菜园,没有一回能好好朝着山道的方向走。后来,我细心观察牛
期刊
时针拨回到六年前的国庆节,白天,我帮家里平整一块地。一个下午,我挥汗如雨,将一块巴掌大的高低不平的地整得平坦,累是累了点,心中却是快乐的,因为劳动最光荣。晚饭后,我准备去洗澡,却感觉身体在“闹脾气”,肚子极不舒服。当我蹲在厕所里时,却又没有了要如厕的想法,只是莫名地想呕吐。“这是什么鬼病?”痛不那么痛,胀不那么胀,一个词概括:难受!  我下楼去喝水,想缓解病情,刚喝一小口水,便一顿呕吐。老婆叮嘱我
期刊
她的一生应该是被嫌弃的吧!  那年,她到了入学的年纪,外公外婆却不曾有送她入学的意思,她反复哭求,并许诺每天放学后割一背箩草回来。遗憾的是,两位老人冷冷地甩出一句:“一个女孩读什么书!”每每说到此处,她的眼睛总是微微泛红。或许,这是她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男孩与女孩之间,生来就有着云泥之别。望着同龄的男孩背着书包走进神圣的学堂,她的泪一定一次又一次往心里倒灌如海水吧?  决定不顾一切嫁给父亲时,她的悲
期刊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的西郊。  可是你晓不晓得离草堂不到100 米的訇然问世的唐代市井遗址呢?时光之云回溯到2001 年,辛劳的人们在成都杜甫草堂挖掘地基铺设下水道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迄今为止巴山蜀水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唐代文化遗址,今天我站在围栏外面,注视三口砌有井沿的水井和7 处面积工整的唐代房屋遗址,想象着当地原住居民的来来去去。  一妇人在井口汲水,有几孩童在街沿上嬉戏打闹,清癯而孤高的杜甫
期刊
窗外,鸟鸣叽叽喳喳,梦做得零零碎碎,老人又累又乏,决定还是醒来,到门口去坐坐。  找出他的代步轮椅车,朝门口的人行小路推去,道路规整洁净,行进并无大碍。即便如此,老人患肺心病已多年,走不了几步路就喘得厉害。老人推推停停,累了,就坐在上面歇歇。而老伴还在屋里,就着还没移走的阳光,磕绊着继续摸索那些仿佛永远都干不完的活儿。  阳光披拂,顿时轰轰烈烈、铺天盖地向着老人翻涌。鹅黄,灿烂,和风与蓝天,在浓郁
期刊
母亲干练睿智,硬是把不屈的命运写成传奇。  想想那时近乎是孤儿的父亲家徒四壁,娶了母亲又添我们兄弟4 个后,家中更是穷得揭不开锅。可岁月在母亲浆洗缝补中硬撑了下来。听姨娘们讲,母亲思维敏捷,数学特好,吟诗作对无所不通,从小学到汀泗七中成绩一直是佼佼者。古有木兰替父从军,母亲替病父上工也成佳话。那时15 岁的母亲毕业回乡替生病的外公上南川水库、鸣泉水库等工堤(因家中姊妹多排行老大),因读《四书》《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