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看起来土气,听起来老旧,但在那过往的饥荒年,生活在西北这片土地上的庄户人,却把它们当作全家的救命菜呢。
我也是从饥荒年过来的一员,对于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一见到它们,便感到亲切,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知不觉间,便勾起了我对过往饥荒年的种种回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乡下娃,虽然没有经历过饥不果腹的苦难岁月,但也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自从六岁进入学堂起,我除了正常上学,还得叼叼抢抢地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每当下午放学回家后,西边的太阳还老高老高的,自己便主动找些活计干干。春末夏初时日,是挖野菜的好时光。庄户人将这种劳作称之为“ 挑菜”。下午放学急匆匆回家放下书包,拿上块黑面干粮狼吞虎咽后,便约上要好的同学,提上芨芨筐子和铲子奔赴到庄子周遭的田地沟滩上挑野菜去。那时的挑菜,是饥不择食啊,碰到哪样就挑哪样,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一视同仁,从不挑三拣四。若要舍弃的话,也是只舍弃打了花蕾的黄花子,说是这个不知道害羞,刚出地就早早地抱上疙瘩了,总认为抱了疙瘩的黄花子不好吃,嫌弃它。大人们常常念叨:“人勤地不懒,野菜半年粮。”等忙忙碌碌到太阳落山天黑时,也能挑上一筐子野菜。若是遇上星期天,无论天晴天阴,上午下午都得约上伙伴挑菜去。胆子大的还要蹚过冰冷的河水到附近的山脚平旱地里挑挖,那里的地片大,土壤酥软,野菜多,也长得粗壮厚实,找起来容易,挑起来过瘾。等挑挖到腰酸背痛筐满后,再将野菜拿到河水里冲洗干净,才拖着疲乏的身子回家交差。记得有一年,同寨子年龄大点的一个不同级的同学,上学时老是吆喝上我们年龄小的几个同学给他干这干那,稍不如意便横加指责。胆大的我便看不过眼,就暗地里联络其他的伙伴们不跟他一块儿上学走路,将他隔了臊羊,冷落他。在一个星期天上午,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不敢蹚水过河到平旱地里挑菜,只能在寨子附近的沟滩里挑菜。而那个被隔了臊羊的大同学早早地过河到平旱地里挑曲曲菜去了,快接近中午时,他端着一筐又粗又干净的曲曲菜走到我们身边。他望了望我们挑下的半筐子瘦弱的不水灵的曲曲菜,便嘲笑起来了。嘲笑过后,他将自己的曲曲菜给我们每人分送了一大把,并难为情地说:“呔,我们还是一块儿上学、一块儿走路吧!”儿时的小伙伴,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和话语,便将隔阂和矛盾一笔勾销,烟消云散了。现在回想起这个小插曲来,还真有点好笑呢。那时挑野菜,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度过饥荒,又怎么能知道它们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啊。当年家家户户的一日三餐大都是:早晨青稞糁子汤,中午汤面条,晚上糁子稠饭,这三餐都得掺杂些野菜来做,目的就是为了节省点主粮,不至于有了上顿没下顿。俗话说:“宁可顿顿有,不可一顿无嘛。”至于将野菜烫熟凉拌上当菜来吃,那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奢望了。勤快些的人家,还要将剩下的山野菜晾干,保存好,等到冬天缺菜时,再拿出来泡软,漂洗干净,调到饭锅里供全家人享用。当时这些野菜虽然都有些苦味道,但掺到没有一丁点儿油水的饭锅里,吃起来倒觉得可口,也过瘾,比那些白菜萝卜下到饭锅里要好吃得多了。
现如今,庄户人可把这些野菜当作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拿到集市上高声叫卖,赚几个零花钱,买上点大肉,提上箱子饮料,好让年迈的老人和嘴馋的孩子过过时尚生活的瘾。也可以把它们当作馈赠亲友的农特产品,送送城里的亲戚友朋,拉扯拉扯关系,联络联络生疏的感情。于是,当田野稍有点绿意的时候,闲不住的庄户留守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便招呼上伴儿,带上袋子、篮子、铲子,纷纷迈步到田野的七沟八梁、旮旯拐角,东瞧瞧,西瞅瞅,开始猫着腰找野菜,扑下身子挖野菜了。空旷而寂静的田野上,便多了一道此起彼伏、晃荡不定的风景线。忙忙碌碌奔波大半天,整袋子、整篮子的野菜挑回來后,便马不停蹄地择干净,漂洗水灵,分门别类装袋子。翌日晨起早早地拿到县城中心的主街道边当街叫卖,每斤讨价还价十五元,销售完后赶回家再挑挖储备。就这样反复忙碌两个多月,每人也能赚上个三四千元,准能好好贴补贴补日常开支。
生活在城里的老人和工作之余的闲人,一看到当街高声叫卖野菜的庄户人,便也脸红心跳地着急、羡慕,大都要约上几个要好的伴儿,或乘坐班车,或自驾私车,或骑上摩托,到乡间田野寻寻觅觅、起起伏伏、手忙脚乱地挑野菜去了。转瞬间,酒楼、餐馆、农家园、单位食堂,乃至城里人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绿莹莹、香喷喷的山野菜。
我也是从饥荒年过来的一员,对于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一见到它们,便感到亲切,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知不觉间,便勾起了我对过往饥荒年的种种回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乡下娃,虽然没有经历过饥不果腹的苦难岁月,但也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自从六岁进入学堂起,我除了正常上学,还得叼叼抢抢地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每当下午放学回家后,西边的太阳还老高老高的,自己便主动找些活计干干。春末夏初时日,是挖野菜的好时光。庄户人将这种劳作称之为“ 挑菜”。下午放学急匆匆回家放下书包,拿上块黑面干粮狼吞虎咽后,便约上要好的同学,提上芨芨筐子和铲子奔赴到庄子周遭的田地沟滩上挑野菜去。那时的挑菜,是饥不择食啊,碰到哪样就挑哪样,黄花子、曲曲菜、猪耳朵,一视同仁,从不挑三拣四。若要舍弃的话,也是只舍弃打了花蕾的黄花子,说是这个不知道害羞,刚出地就早早地抱上疙瘩了,总认为抱了疙瘩的黄花子不好吃,嫌弃它。大人们常常念叨:“人勤地不懒,野菜半年粮。”等忙忙碌碌到太阳落山天黑时,也能挑上一筐子野菜。若是遇上星期天,无论天晴天阴,上午下午都得约上伙伴挑菜去。胆子大的还要蹚过冰冷的河水到附近的山脚平旱地里挑挖,那里的地片大,土壤酥软,野菜多,也长得粗壮厚实,找起来容易,挑起来过瘾。等挑挖到腰酸背痛筐满后,再将野菜拿到河水里冲洗干净,才拖着疲乏的身子回家交差。记得有一年,同寨子年龄大点的一个不同级的同学,上学时老是吆喝上我们年龄小的几个同学给他干这干那,稍不如意便横加指责。胆大的我便看不过眼,就暗地里联络其他的伙伴们不跟他一块儿上学走路,将他隔了臊羊,冷落他。在一个星期天上午,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不敢蹚水过河到平旱地里挑菜,只能在寨子附近的沟滩里挑菜。而那个被隔了臊羊的大同学早早地过河到平旱地里挑曲曲菜去了,快接近中午时,他端着一筐又粗又干净的曲曲菜走到我们身边。他望了望我们挑下的半筐子瘦弱的不水灵的曲曲菜,便嘲笑起来了。嘲笑过后,他将自己的曲曲菜给我们每人分送了一大把,并难为情地说:“呔,我们还是一块儿上学、一块儿走路吧!”儿时的小伙伴,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和话语,便将隔阂和矛盾一笔勾销,烟消云散了。现在回想起这个小插曲来,还真有点好笑呢。那时挑野菜,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度过饥荒,又怎么能知道它们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啊。当年家家户户的一日三餐大都是:早晨青稞糁子汤,中午汤面条,晚上糁子稠饭,这三餐都得掺杂些野菜来做,目的就是为了节省点主粮,不至于有了上顿没下顿。俗话说:“宁可顿顿有,不可一顿无嘛。”至于将野菜烫熟凉拌上当菜来吃,那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奢望了。勤快些的人家,还要将剩下的山野菜晾干,保存好,等到冬天缺菜时,再拿出来泡软,漂洗干净,调到饭锅里供全家人享用。当时这些野菜虽然都有些苦味道,但掺到没有一丁点儿油水的饭锅里,吃起来倒觉得可口,也过瘾,比那些白菜萝卜下到饭锅里要好吃得多了。
现如今,庄户人可把这些野菜当作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拿到集市上高声叫卖,赚几个零花钱,买上点大肉,提上箱子饮料,好让年迈的老人和嘴馋的孩子过过时尚生活的瘾。也可以把它们当作馈赠亲友的农特产品,送送城里的亲戚友朋,拉扯拉扯关系,联络联络生疏的感情。于是,当田野稍有点绿意的时候,闲不住的庄户留守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便招呼上伴儿,带上袋子、篮子、铲子,纷纷迈步到田野的七沟八梁、旮旯拐角,东瞧瞧,西瞅瞅,开始猫着腰找野菜,扑下身子挖野菜了。空旷而寂静的田野上,便多了一道此起彼伏、晃荡不定的风景线。忙忙碌碌奔波大半天,整袋子、整篮子的野菜挑回來后,便马不停蹄地择干净,漂洗水灵,分门别类装袋子。翌日晨起早早地拿到县城中心的主街道边当街叫卖,每斤讨价还价十五元,销售完后赶回家再挑挖储备。就这样反复忙碌两个多月,每人也能赚上个三四千元,准能好好贴补贴补日常开支。
生活在城里的老人和工作之余的闲人,一看到当街高声叫卖野菜的庄户人,便也脸红心跳地着急、羡慕,大都要约上几个要好的伴儿,或乘坐班车,或自驾私车,或骑上摩托,到乡间田野寻寻觅觅、起起伏伏、手忙脚乱地挑野菜去了。转瞬间,酒楼、餐馆、农家园、单位食堂,乃至城里人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绿莹莹、香喷喷的山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