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不是自由天堂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1日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协议时正好是当日零点刚过,有人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理论,认为子时“阳气升,万物滋”,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好兆头,中美间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也可以参照中欧模式解决。然而没过几天,人们的“欣快症”很快消退了。
  按照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来自中国的棉布等10类纺织品终止调查;中欧双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对这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欧盟承诺在2005~2007年期间,对于这10类产品之外的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报告书第242条款;2008年,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这一条款。
  但是,根据世贸组织达成协议,在1995~2005年的过渡期后,从2005年1月1日起欧美要取消所有纺织品的贸易配额。在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违规设限后,欧盟的谈判底线是中国10种纺织品进口年增幅为7.5%,最多可以放宽到10%,现在这个数字为8%~12.5%,表面上是欧盟的让步,实际上是中国的让步,因为2000~2004年间在配额制下,中国向欧盟出口纺织品增值年均达24%。
  再说欧盟只是克制使用对中国设限的条款,并不意味着它会完全停止使用。此外,这一特定的延长过渡期只是针对中国而设,因此全中国业界将失去很大的应得市场份额,让其他出口国得渔人之利。
  6月16日,商务部紧急召集各主要纺织大省经贸委负责人在南京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和确定中欧纺织品协议之后的“配额分配方案”。没想到,商务部在会上推出的新配额分配方案几乎遭到一致否决。每家企业都希望通过有利于自己的分配方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利益难以平衡。
  国外烽烟还没有散去,国内又争得焦头烂额,谁来拯救中国纺织业?
  
  贸易保护没有天堂
  
  在中国入关谈判中,1995~2005年的过渡期后,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所有纺织品的贸易配额,是我们在其他关键领域作出让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的愿望怎么会落空呢?这与我们对WTO的偏见有关。大量事实表明,WTO不是自由贸易的天堂,它常常成为贸易伙伴利益角逐的战场——双方挥舞着保护主义的大棒,为了国家利益不择手段。
  就在8个月前,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还侃侃而谈:我们并不怕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这一论断在今天看来有点石破天惊:“我们并不怕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因为限制措施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程序来进行,不是随意性的。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纺织品进口国。如果没有中国产品,这些国家的消费者要花多得多的钱去买别的产品。所以,限制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最大的受害者是进口国的消费者。”
  事实是美国并没有遵守规则。4月4日,美国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棉制衬衫及上衣、棉制长裤、棉制和人造纤维内衣3大类出口纺织品发起为期90天的调查。5月13日,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美国就决定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美国也不怕损害自己消费者利益,因为美国知道,就业、国家整体战略利益比便宜衣服重要得多!通过此次设限,美国可以通过经济稳固自己的政治后院。
  2004年6月,布什政府与多米尼加等6国签署《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并期望在此基础上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布什政府为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设置障碍,可以赢取美国纺织业制造商和中美洲国家对《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支持。这从6月14日在纽约开幕的第6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上能看出来,许多美国纺织品和成衣进口商已经不敢轻易向中国企业下订单,转向印度或拉美地区。
  
  产业保护刻不容缓
  
  加入WTO近4年,中国像一个遵守纪律的小学生一样严格履行着自己的义务,降低关税,开放市场。但轮到享受权利时,中国却成了扰乱别人市场,制造贸易不平衡的罪魁祸首,为什么会这样呢?造成中国与欧美间纺织品贸易争端的直接原因,是欧美直到2005年1月1日配额取消时才开放自己的市场,中国纺织品对这些国家出口的激增是可以预料的。欧美对此佯装不见,背后却藏着贸易保护的大棒(第242条款),中国人小心谨慎,自己限制出口,结果换来的是设限制裁。
  造成中国与欧美间纺织品贸易争端的间接原因,则是中国处在世界产业分工的最下游,美国可以限制中国的纺织品进口,我们却不能限制美国的芯片进口;美国可以不卖给中国高科技产品,中国不卖给美国纺织品就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可以制裁中国,中国却很难制裁美国。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经济领域。
  从更深层次上讲,中国目前的外贸现状来自于一种错位的经济观。世界上很少有人否定中国是后发国家,却很少有人建议中国实行一切后发国家都必须施行的经济政策——产业保护。市场不会自动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人告诉中国人这一点。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是靠保护主义经济政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在他们强大后,便开始鼓吹自由贸易,以便摧毁其他国家可能出现的产业优势。
  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比较先进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在农业上求得发展;第二个阶段是,用商业限制政策,促进工业、渔业、海运事业和国外贸易的发展;最后一个阶段是,当财富和力量已经达到了最高度以后,再行逐步恢复到自由贸易原则,在国内外市场进行无所限制的竞争。
  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早就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目前我们应进入第二阶段,用商业限制政策发展自己的工业能力。
  中国不能老是为别人干苦力,人类文明史上苦力从来是没有发言权的,鼓吹自由主义的经济强国最喜欢苦力间的竞争,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利用更多的自然资源——这就是欧美只对中国设限,希望在印度、拉美等其他市场进口纺织品的真正原因。
  6月12日晚(布鲁塞尔时间),又有消息传来,欧盟已决定对中国两种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另外,欧盟7月还将可能针对来自中国的自行车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在别人保护主义大棒下低头,中国只能在自己产业保护政策下卧薪尝胆!
其他文献
中国企业表面上看有便宜的原材料供应、便宜的劳动力、便宜的地租,如果愿意,可以把企业的成本降得一低再低,对成本失去应有的警惕,也缺乏对成本真正的重视和信仰,以致当一批批企业先烈们倒在成本骤然上升的沙滩上时,才猛然警醒。  草原上的羚羊和狮子他们最大的压力就是同对方赛跑,羚羊跑不过狮子要灭亡,狮子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也会灭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竞争才保证了狮子和羚羊种群的健康和繁荣,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也一样
期刊
钢铁行业是多流程、大批量生产的行业,由于生产过程的高度计划性决定了必须对生产流程各个工艺环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为了严格成本管理,一般依据流程将整个生产线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单元,在各个作业单元之间采用某些锁定转移价格的办法。而邯钢在成本管理方面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手段,依据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分解内部转移成本,再以此为控制指标,落实到人和设备上,将指标责任与奖罚挂钩,强制实现成本目标,达到系统总合最优。
期刊
涨!涨!涨!    2004年初,1.2万~1.3万元/吨的矽钢片;10月份,涨到了2万元/吨;11月份,涨到了2.7万~2.8万元/吨;2005年初,涨到了4.2万~4.3万元/吨。仅一年时间涨幅超过200%。   与此同时,浙江大范围电荒,很多地方已开始执行生产企业的“开三停四”的供电计划。霎时间将很多低压电器生产厂置于水与火的煎熬当中,很多企业产品尚未销售,亏损便已成定局,更多的则是采取提高
期刊
中国制造企业有90%的时间花费在物流上,物流仓储成本占据了总销售成本的30%~40%,供应链上物流的速度以及成本更是令中国企业苦恼的老大难问题。美的针对供应链的库存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一方面从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做起,追求零库存标准;另一方面针对销售商,以建立合理库存为目标,从供应链的两段实施挤压,加速了资金、物资的周转,实现了供应链的整合成本优势。    零库存梦想    美的虽多年名列空调产
期刊
自从有了买方市场,应收账款和现金流就成了一对永恒的宿命冤家。面对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企业本应该精神抖擞,可伴随而来的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占用、回款乏力、呆坏账增加,企业常常力有不逮,不仅导致扩张减缓、机会的丧失,有的甚至现金流断裂,企业大厦毁于一旦。很多企业选择了现金流优先的安全做法,放弃一部分市场机会来降低风险,但这不过是用长远的利益兑换成眼前的利益罢了。然而中集集团巧妙地解开了这对死冤家,不
期刊
规模和效益有时候并不同步,尤其是与规模相伴而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往往成为很多工业企业难以摆脱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旦销售出现问题,这柄利剑就毫不迟疑地向企业砍去。广东格兰仕充分结合中国人力、土地廉价优势,采取给别人代工OEM的方式换取生产线,然后采取内部挖潜,压榨生产线的剩余生产能力为自己生产产品。这种使用权的虚拟扩张方式迅速构造了竞争力的成本动因,创造了微波炉制造、光波炉制造第一的世界奇迹。    降
期刊
2002年,美心公司与大多数高速发展的企业一样,开始面临增长瓶颈。掌门人夏明宪毅然采取以利润换市场的策略,大幅降低产品价格。然而,降价不久,风险不期而至,原材料钢材的价格突然飚升。继续低价销售——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涨价销售——信誉扫地,再难立足。面对两难抉择,降低成本,尤其是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就成了美心生死攸关的“救命稻草”!  夏明宪向采购部下达指令:从现在开始的三年内,企业的综合采购成本,必须
期刊
陈春花: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爱尔兰欧洲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于南京大学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澳洲国立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等著名学府任管理学客座教授,2003年初兼任山东六合集团总裁至今。    对于管理学者,这样一个质疑特别难应对:你讲管理原则头头是道,或你自己总结的理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些管理理论应用到实际会是
期刊
蹊跷的邮件门    5月30日,戴尔的邮件门事件成为国内媒体无可质疑的热点。  戴尔的一位销售人员在给客户的系列电子邮件中,以避免“支持中国政府”为由,苦苦劝说IBM的原客户放弃采购联想的产品:“大家必须明白一点,现在客户们每买IBM的一美元的产品,都是直接支持和资助了中国政府。”  “邮件门”在媒体刊出后,引起国内一片哗然。  在国人眼里,最解气的有三点:  一、作为全球PC机销售老大的戴尔,居
期刊
节俭从来就不是个大问题,但却需要大本领才能做得彻底、做得不留遗憾。特别是对于当今零售行业来说,利润微薄的同时还要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以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  百安居(B&Q),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30多年历史的大型国际装饰建材零售集团——英国翠丰集团,从1999年进入中国大陆,至今已开设了23家分店。中国公司2004年的营业额约为32亿元人民币,利润7000万元人民币,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