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一周,是“北京精神”的市民投票活动最为紧锣密鼓的一周。
北京市之所以在市民中征求意见、投票选出“北京精神”,为的是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投票从9月16日持续到9月25日;候选的表述语有5条:“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正大 包容 和谐 日新”、“纳百川 凝千载 践行首善”、“继古开今 尚德求新”、“包容与梦想”。它们是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在研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提炼出来的。
5条表述语中,3条涵盖了“新”字。一座城市在发展中对“创新”的认同、努力、渴求,不言而喻。那么,怎样才是一座有创新精神的城市?
美国的库比提诺是一个可以汇聚世人眼球的地方。那里是硅谷的中心地带,也是苹果公司的总部所在。一年之前的6月8日,当乔布斯发布了iPhone4之后,全世界的目光与雪片般的订单就投向了此地。一年之后,当人们对iPhone5猜测不断时,那里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世界消费电子业的神经。
就是这样一个地区,一直向世界诠释着城市的精神。从上个世纪中叶,硅谷的主流产业几乎每一年代换一次血,从半导体到PC,到软件、网络设备,再到互联网、无线通讯……它吸引着创业的科技团队入驻,包括英特尔、雅虎、惠普、谷歌等无人不晓的巨头,微软也将迁入。进入新世纪,大批的人才开始从硅谷流向了各大洲的新兴市场,然而,硅谷的创业、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从来不曾流走。
一座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总能给人以期待、让人翘首以盼。硅谷的精神,是由“创业人”带来的、更是科技赋予的,它最终融入了一座城市的灵魂。科技,才是城市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才是城市精神的真正内涵。
在中国,从硬件上说,北京是一座有着创新资本的城市。
北京占尽了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仅是海淀区,就高度集中了全国的智囊,目前有各类60所大专院校、213个科研院所扎根于此。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一直引领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的海淀园,是技术创新的中心;早在1988 年,这里还只有527个企业;到2003年,就达到了11291家,占全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的75%。
这是北京的优势。要让创新成为北京精神,就需要将这些优势彻底激发,让科技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发展之中,看得见、摸得着。
首尔是一座公认的科技城市。它坐拥三星、LG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也为自己的市民带来了世界上最高的网络覆盖率,人们可以在地铁和公交上无线上网。在首尔,人们可以享受世界上最快的网速,每秒的下载速度高达2202KB,是美国的4倍。
韩国对信息化的坚定,使大量资金投入了这一领域。而硅谷一些成功产品也证实,只有让科技贴近人们的需求变化,才能获得真正的创新。
城市精神的存在与价值,需要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来体现。在一座有着创新精神的城市,人们会更早、更多地烙上科技的理念。
从1997年至今,北京有过4次针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第一次调查中,北京市民中只有4.0%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质;到去年,这一数据已经增长到了10.0%,远高于3.27%的全国平均水平。不过,这一数据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很低,在国内也落后于上海。
北京精神的彰显,需要公众有更多的科学素质、也需要生活被科技更多地改变。
随着创新、创意产业的崛起,一些传统的重工业逐渐迁离了京城。当“绿色”、“科技”成了越来越有京味儿的词,当人们提及北京时,“活力”、“创造力”第一时间映射在大脑之中,城市精神的背后其实站着两个字——科技。要让创新成为北京精神,就需要将这些优势彻底激发,让科技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发展之中,看得见、摸得着。
北京市之所以在市民中征求意见、投票选出“北京精神”,为的是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投票从9月16日持续到9月25日;候选的表述语有5条:“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正大 包容 和谐 日新”、“纳百川 凝千载 践行首善”、“继古开今 尚德求新”、“包容与梦想”。它们是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在研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提炼出来的。
5条表述语中,3条涵盖了“新”字。一座城市在发展中对“创新”的认同、努力、渴求,不言而喻。那么,怎样才是一座有创新精神的城市?
美国的库比提诺是一个可以汇聚世人眼球的地方。那里是硅谷的中心地带,也是苹果公司的总部所在。一年之前的6月8日,当乔布斯发布了iPhone4之后,全世界的目光与雪片般的订单就投向了此地。一年之后,当人们对iPhone5猜测不断时,那里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世界消费电子业的神经。
就是这样一个地区,一直向世界诠释着城市的精神。从上个世纪中叶,硅谷的主流产业几乎每一年代换一次血,从半导体到PC,到软件、网络设备,再到互联网、无线通讯……它吸引着创业的科技团队入驻,包括英特尔、雅虎、惠普、谷歌等无人不晓的巨头,微软也将迁入。进入新世纪,大批的人才开始从硅谷流向了各大洲的新兴市场,然而,硅谷的创业、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从来不曾流走。
一座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总能给人以期待、让人翘首以盼。硅谷的精神,是由“创业人”带来的、更是科技赋予的,它最终融入了一座城市的灵魂。科技,才是城市创新的源泉;科技创新,才是城市精神的真正内涵。
在中国,从硬件上说,北京是一座有着创新资本的城市。
北京占尽了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仅是海淀区,就高度集中了全国的智囊,目前有各类60所大专院校、213个科研院所扎根于此。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一直引领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的海淀园,是技术创新的中心;早在1988 年,这里还只有527个企业;到2003年,就达到了11291家,占全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的75%。
这是北京的优势。要让创新成为北京精神,就需要将这些优势彻底激发,让科技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发展之中,看得见、摸得着。
首尔是一座公认的科技城市。它坐拥三星、LG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也为自己的市民带来了世界上最高的网络覆盖率,人们可以在地铁和公交上无线上网。在首尔,人们可以享受世界上最快的网速,每秒的下载速度高达2202KB,是美国的4倍。
韩国对信息化的坚定,使大量资金投入了这一领域。而硅谷一些成功产品也证实,只有让科技贴近人们的需求变化,才能获得真正的创新。
城市精神的存在与价值,需要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来体现。在一座有着创新精神的城市,人们会更早、更多地烙上科技的理念。
从1997年至今,北京有过4次针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第一次调查中,北京市民中只有4.0%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质;到去年,这一数据已经增长到了10.0%,远高于3.27%的全国平均水平。不过,这一数据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很低,在国内也落后于上海。
北京精神的彰显,需要公众有更多的科学素质、也需要生活被科技更多地改变。
随着创新、创意产业的崛起,一些传统的重工业逐渐迁离了京城。当“绿色”、“科技”成了越来越有京味儿的词,当人们提及北京时,“活力”、“创造力”第一时间映射在大脑之中,城市精神的背后其实站着两个字——科技。要让创新成为北京精神,就需要将这些优势彻底激发,让科技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发展之中,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