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玉勋章饱经政坛风云变幻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12月颁布的《颁给勋章条例》中设立了“采玉勋章”。

  采玉勋章作为民国政府外交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33年12月设立,到1941年2月停发,近8年的短暂光景却饱经政坛的风云变幻,蕴藏着政治与历史的双重价值。

分为九等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5月15日颁布《海陆空军勋章条例》,用于表彰对国家有功的军人。1933年12月2日,政府又颁布了《颁给勋章条例》,用于表彰除军人以外的对国家有功的中外人士,“采玉勋章”正是在此条例中被设立的。
  《颁给勋章条例》中规定“采玉勋章”共分为九等,均呈五角大芒星外形,整体采用银质珐琅镀金多层结构,中心镶嵌了镌刻着五福图的圆形玛瑙。其中,一二三等勋章中心镶嵌红色玛瑙,其为大绶,佩于左襟,配有的大绶带由右肩斜至左臂下;四五六等勋章中心镶嵌蓝色玛瑙,其为领绶佩于领下;七八九等勋章中心镶嵌白色玛瑙,为襟绶佩于左襟,勋表均佩于左襟下。
  一二三等采玉勋章虽均为大绶并分为主章副章,但三个等级样式仍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一,中心玛瑙外围的红色芒圈数不同;其二,一二等主章尺寸相同,比三等主章尺寸大;其三,一二等主副章背部戳记相同,比三等内容丰富;其四,所配的绶带颜色不同。此外,呈装勋章的盒子因受勋人的国籍或制作的批次不同也存在差异。




呈装勋章的盒子因受勋人国籍或制作批次不同也存在差异。


一二三等勋章中心镶嵌红色玛瑙,佩于左襟,配有的大绶带由右肩斜至左臂下。

制度严谨


  条例中还详细规定了采玉勋章的颁授对象及遵循原则:“选任、特任初授三等采玉勋章,简任初授五等采玉勋章,荐任初授七等采玉勋章,委任初授九等采玉勋章,均要累功循进至一等。非公务人员初授九等采玉勋章,均要累功循进至一等;颁给勋章不能超越初授等级,但国民政府主席特令颁给者不受此限制。选任、特任公务人员授勋命令由国民政府行文,授勋时由国民政府主席亲授受勋人。简任以下公务人员由主管部门逐级呈请国民政府颁给,授勋时由主管长官或者呈请机关长官授于受勋人。颁授外国人时,授勋者需转换成对应的国民政府文官等级,再确定颁授等级。晋授时需将原授勋章缴还,授勋证书不必缴还。”
  由此可知,颁给公务人员初授采玉勋章的最高等级为三等,一等勋章需累积功勋逐级循进才可配享,国民政府主席特令颁授的除外。曾任国民政府财政总长兼关税会议委员长的王正廷,在1936年调任驻美国大使期间,由国民政府主席特令颁授二等采玉勋章,推测是他为协调中美关系做出突出贡献被特授,但终身未能累功循进至一等。可想而知,一等勋章的授勋人要么是奇功卓著、要么是履建功勋,实属凤毛麟角。1941年2月12日,国民政府宣布因制作工艺复杂和原料紧缺等原因,停发采玉勋章,由“景星勋章”替代。
  还有一种与采玉勋章名称相似的采玉大勋章,实则是采玉勋章序列中的特设类目。其外观与采玉勋章有所区别:“中心镶嵌有圆形玉质的中华民国国徽,用以表示国家至上之意;四周镶嵌1 5枚小珍珠,五角星星芒处各镶嵌1枚大珍珠,并配有全红色大绶带,有表,不分等级,为民国时期最高荣誉勋章……对内为国家元首佩带,代表崇敬元首,对外特赠友邦元首,用以敦睦邦交。”该勋章分别于1933年12月颁授给林森、1943年8月颁授给蒋介石。


与采玉勋章名称相似的采玉大勋章。

授予了谁


  采玉勋章颁授使用了近8年,但留下的史料记载少之又少。笔者试着从当时的官方刊物《国民政府公报》中查找“国民政府令”,收获了诸多宝贵信息。
  据了解,采玉勋章共颁发6 67枚,其中一等21枚、二等83枚、三等141枚、四等126枚、五等149枚、六等71枚、七等53枚、八等9枚、九等14枚。其授勋人以外国人居多,尤其是德国的军事顾问和美国的经济顾问,这与当时蒋介石政府大量聘用外国专家有关。
  首枚采玉勛章是在《颁给勋章条例》颁布后的4天,即1933年12月6日颁授给了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最后一枚则于1941年1月1日颁授给了美国物理学家戴维森。在所有受勋人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是齐大延,其于1936 年10月9日授颁七等采玉勋章,又于1937年10月10日晋授四等采玉勋章。究竟因为何等功绩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由七等采玉勋章晋授至四等采玉勋章,有待探究。


首枚采玉勋章获得者为蓝普森,最后一枚获得者为戴维森。

  通过查研资料,笔者还发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国民政府曾在二战爆发前(1937年10月)公开颁授给日后的纳粹高官柯林一等采玉勋章,也曾于193 4年4月和1938年6月秘密颁授给后来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及德意志第三帝国空军元帅艾而哈德·米而西一等采玉勋章。1940年9月,因德、意、日三国成立侵略同盟,并承认伪满洲国及南京伪政府严重侵害了国民政府权益,结合这些时间节点不难推测,重庆国民政府顾忌一等采玉勋章曾颁授给法西斯的独裁者及纳粹高官,为了维护荣誉,权宜政治利弊,1941年2月国民政府以制作原料紧缺为由,被迫将采玉勋章停发。
其他文献
徐悲鸿《任伯年像》51厘米×39厘米 1927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轰开了满清王朝封闭的国门。在社会巨变的时代,任伯年出生了。其父任凇云原是民间写意画工,后在浙江萧山开了间米店,“读书不苟仕宦,设临街肆,且读且贾;善画,尤长写真术,故伯年画学实出庭训”。1895年,任伯年去世,徐悲鸿出生。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
期刊
元 杨维祯《壶月轩记》册页33厘米×25.5厘米×5北京保利2021春拍拍品  杨维祯不仅在元代书法史,即便在整个书法史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异类”特征。  “中正”一路的书风与“偏激”一路的书风对立存在,一定会有某种“ 性情”变化,这是人性所决定的。开放自由的时代就不用说了,如唐时的“颠张”“醉素”。即便一个时代极其混乱或压抑,出现这样的书风更在情理之中。五代杨风子、明代徐渭和杨维祯属于一个“大系
期刊
1937年戴葆庭先生致骆泽民先生信札信中戴先生不但提及了“铁范泉”“印母”“铁母”等概念,阐述了自己对“保大背天”钱的分析,言语中还可看出他对秘藏的“清泰元宝”的珍爱。  民国时期是中国钱币收藏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承蒙应天斋主李海波先生作缘,笔者得到一批民国钱币先贤大家的往来信札。至此,笔者收藏此类信札已达百通,涉及钱币先贤近30人。  其中,戴葆庭先生致骆泽民先生的信札有25通
期刊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世清  1000余件拍品、2.68亿元总成交额、5个白手套专场、近九成的平均成交率……近日,中贸圣佳2021上海首届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圆满收槌。而在此之前,它才刚刚结束了2021春拍和首屆圣佳艺博会。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中贸圣佳一连串的动作引发了业界的好奇和关注,其最终取得的佳绩也让人看到了一家老牌拍卖公司的实力。  那么,从京城迈入申城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哪些文物艺术
期刊
陈树藩  文物以各自的存在形式,能从不同角度呈现历史,时常带给人领悟、惊叹,有时也会揭露不堪的往事。一张旧公债与一枚银元宝的陆续现身,便诉说着民国初期军阀横行霸道、鱼肉百姓的一段历史……从募集走向摊派  清末民国初,中国开始以公债筹措财源,并以地方百姓为对象发行募集。但公债究竟是何物?这种来自西方社会、建立在权利义务关系之上的产物,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包含官员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他们只知朝廷
期刊
PCGS国际业务副总裁Michael Oviedo  CGS评级币,在不少中国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心中,已然成为了一个向往。因为凡经它评级过的钱币,不仅意味着身价,也意味着品位。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PCGS的品质与信誉。  2013年,彼时的中国收藏市场迎来一个高峰,钱币收藏市场也一片红火。这一年,PCGS在上海设立办公室,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时期,评级币的概念已在全国各地普及,从城市到乡村,从网络到
期刊
熟悉PCGS的藏友们都知道,自1986年成立以来,PCGS的币盒为了防伪保真,不断尝试新的防伪技术,推陈出新,共经历了6次改版,调整了约24次设计,如今最新的币盒已是第六代。它们不仅见证了PCGS的成长,也陪同广大藏友保存了不计其数的珍品,如老友一般,共同维护藏品的传奇。有的藏友除了收藏钱币之外,还留有一份钟情,寄予币盒之上。第一代  劃时代的开始  使用时间:1986年至1989年  1986年
期刊
上世纪40年代,中国泉界分量最重的银币是“陕西省造光绪元宝”。  说到这一时期泉界关注的珍稀银币,虽然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出版的王守谦《中国稀见币参考书》第15页上有“湖南一元”,但无图无说明的情况下乏人关注;“奉天癸卯一两”也只是记载于海关出版的英文刊物,仅闻其名而不见踪迹,泉界几乎忘了这两者的存在。此时,在扛起中国收藏事业半边天的上海,有所谓“藏银币大家,辄以有无陕西福建银元为断”之说,
期刊
戴志强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博物馆首任馆长  60多年前,10岁的戴志强第一次走进父亲友人彭信威的书房,看到了使他无比震撼的一幕:  “到处都是书,塞满了书,人坐在书桌前,就好像埋进了书海里。”  采访中,当年逾七旬的戴志强先生几度描述起这个令自己毕生难忘的场景时,他的眼中有光,划过时光荏苒,好似某种力量在我们心头轻轻地点了一下:  也许这一刻,当年那个小小少年的身影,正跨越时空,与倾
期刊
两汉时期,在政治大一统的前提下,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铜镜也经历了一个繁盛时期。西汉之初,铜镜延续了战国镜与秦镜遗风。西汉早中期之际,以四乳钉为基础特征的主题纹饰开始流行,其构图将铜镜的整体区域较多地划分成四个部分,铜镜主体纹饰大为简化,出现了铭文,且谷穗纹(旧称“ 草叶纹”)成为主体纹饰。同时,内向连弧纹成为图案装饰的一种表现方式,在钮座的四周还出现了方华纹。西汉晚期,开始流行圈带铭文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