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书法教学的原则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中,书法课已越来越多地步入学校课程(多数课名为写字)。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学习书法不仅可以达到书写技能掌握和提高的目的,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逐步培养他们豁达的心境和对艺术的敏感性。那么,如何提高少儿书法教学质量,增强书法课堂效果,一直是摆在书法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就自己的书法教学谈谈感受。
  【关键词】循序渐进     悲为喜    因材施教    启迪思维     培养兴趣
  一、循序渐进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按这些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目的。学习书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就是其中之一。循序渐进应该体现在书法教学的全过程。
  1. 由正书入手。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书体而言,我认为,从儿童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点出发,由正书入手较为合适。正书起于汉末,盛于隋而成于唐,历代正书名家众多,著名的有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颜、柳、褚、虞,宋之苏、黄、米、蔡等,尤以唐楷为最。
  2. 从点画学起。学习书法先学点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基本点画),再进行整字结体训练,结体教学中按汉字独体、左中右、上中下、包围、半包围、不规则等结构规律,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再学复杂字,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特别难写的字做重点教学。这样的教学能按一定的坡度上升,逐个分散学生学习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使每个教学内容都是前个内容的延伸并能为后个教学做好铺垫。
  3. 由摹到临。学书之初,必经临摹,摹与临是传统沿袭下来的练字必经程序,有其科学性。但一开始就临,一临就创作,是背离儿童实际和教学规律的。在临摹教学中,我采取双钩、单钩、临写、背临四种练习方法同时并进,但又按一定的次序。
  二、因材施教
  教学要面向全体,提出统一要求,但还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这就是因材施教。书法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如果在教学中不顾每个人的不同素质和实际都用同一种模式去套,就势必压制一些人的特殊才能,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孔子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由于学生兴趣、学习习惯、作业态度、书写水平不同,因而教师一定要因人施教,不可用一个套子去套。如有的学生应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对有的学生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优秀的学生要多表扬,学习困难学生有进步要多鼓励等等。这里特别要加强个别辅导,抓住学生暴露出来的用笔、结体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做重点指导,实行作业、成绩评价的分层教学。如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施教方法分层,还可多动一些脑筋,如学生的座位安排以一帖为一组,一般学习活动由同帖一组学生为单位,还可开展优差生结对帮教活动,要求一个优生带一个学困生,开展二级辅导等等。
  三、启迪思维
  有人说“字无百日功”,认为只要多写,将来必有成就。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我要求学生天天写,时间不求太长,字数也不需过多,但要保证每天有二、三十分钟的认真训练,使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然而多写只能为学好字打下一个感性方面的基础,书法练习绝不是错误的“尝试”和机械地重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如果学生只用手写,不用眼“写”、用脑“写”,不做理性的分析,往往事倍功半。现代心理学指出,人的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过程,在书法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达到乐学、善学,这跟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密切联系的。
  1.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拿到一本字帖,首先要让学生会读帖,能发现字帖的好处。如果学生看不到它的好处,对它没有好感,是学不到什么的。如学八种点画,要求学生先看字帖点画的运笔(如何下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等)。
  2. 养成善于琢磨、善于体味的习惯。观察是感性的、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才是理性的、内在的。学生要写好字一定要有分析比较的能力,能对照字帖找出自己写字的欠缺,能够发现不同字帖字体的不同特征等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善于琢磨、善于体味的习惯,要让学生钻到字帖中去,陶醉在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美之中。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方法,能解决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填空法、选择法、正误法、集字创作、作业互批等。
  四、培养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从事的某种事情毫无兴趣,那么就很难做出持久的努力,儿童学书法亦是如此。书法黑白两色,不如绘画色彩丰富,又没有绘画那具体可感的形象,因而不如绘画易于引起儿童的兴趣;而书法技能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练习的结果,何况儿童是好动的,他们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是顺利进行书法教学的保证。同时还可采用直观示范、创设一个良好的写字学习环境、点滴进步给予表扬、提供用武之地(美化教室、校园、上街写春联等)、组织参展参赛、欣赏优秀的书法习作和历代艺术佳作、讲历代书法家勤学成才趣闻逸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小学书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尽心尽力、想方设法不断地帮助、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书法学习,并且不断探索总结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书法教育必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傅正金.  浅谈书法教育中的能力培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周英杰.  基础书法教学评价策略谈[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1).
  [3]张丽疆.  大象无形 内隐其中——国际理解教育在小学书法课中的有机渗透[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实施给各学习科目都注入了新的内容,给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带来了新的理念。创新教育是新课改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论,调动学生主动
语文,不仅是学习母语的工具,还肩负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可是如今: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没有把学语文当成享受,对语文只是应付。有的高中生甚至把语文打人“冷宫”,认为人人都会说汉
<正> 人与自然关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不仅表现在人类可以用不同方式在同不层次上把握自然,还表现在自然界可以给人类提供多方面的满足。本文希望通过对人与自然价值关系
在六学课堂中开展“互动展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学生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导权转移到学生身上,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径。本文指出,地理教师应从深研教材、分析争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
【正】 社会哲学在研究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过程的时候,其着眼点在于探讨推进和维持社会有序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手段,社会的控制和管理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就社会控
高效课堂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
【摘 要】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科技已经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学是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最重要理论基础,它锻炼着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与实际的工程应用相联系,培养中学生实际应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数学中有关应用问题的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能够提出一些帮助提高应用问题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问题 教学方法  我国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