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梁实秋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学家。其散文有着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享誉海峡两岸文坛几十年。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别具风格,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本文试对其散文的语言风格作一浅要分析。
[关键词]
梁实秋(1903—1987),中国现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文学家。他一生所进行的文艺实践是多方面的,除了写文艺评论外,他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编写了三十多种英文词典及教科书,散文集子有二十余种,其他还有小品集、杂文集等多种,曾被尊为中国第一‘博学鸿儒’’。
梁实秋的散文、小品集子多以“雅舍”冠之。“雅舍”系作者抗日战争时期客居重庆北碚所居的陋室之名。1940年人蜀后他应刘英士之邀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陆续发表《雅舍小品》,此书一出,风行不衰,至今发行了五十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纪录,奠定了散文大家的地位,影响遍及西欧、北美和东南亚。四十年前,美学家朱光潜在致作者的一封信中,对刚刚出版的《雅舍小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本文试对其散文的语言风格作一浅要分析。
梁实秋的作品与其艺术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创作中倡导真诚,主张文学应反映亘古不变的人性,反对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学。他的作品取材平易,亲切如话,能从个人经历、日常琐事、起居饮食中细密深掘,广征博引。察常人之所无触。发常人之所未发,所谓‘锬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旨趣蕴藉,品味温淡。风格平实散淡,在从容徐缓里包含着犀利与深刻,有一种善美的和谐,耐人寻味。比较而言,梁实秋的散文不似徐志摩的华丽夸饰,冰心的雅隽飘逸,郁达夫的烈情奔突,鲁彦的素朴清新,朱自清散文的幽郁缠绵,却有一点丰子恺的玄机巧慧,又有一点周作人的冲淡平和,也透出了一点鲁迅的辛辣老到,林语堂的诙谐幽默,然而,他还是他,他是自成一格的。
梁实秋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便是语言清新、淡雅、极富幽默感,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誉之为“精彩的幽默”,并进而评述到:“林语堂只称幽默大师,而他只是幽默小品的提倡者,其幽默才能并不突出。在现代散文作家中,论幽默的才能,首推梁实秋,其次才是钱钟书。”他认为梁实秋的小品中的有些地方不仅“风趣”、‘惹人发笑”,而且使得读者有所会心,话中有耐人咀嚼的智慧,此外还有‘博雅的知见…从他的作品中,不但可欣赏精彩的幽默,同时也获得知和慧。”例如:
“年青人没有不好照镜子的,在店铺的玻璃前照一下都是好的,总觉得大致上还有几分姿色。这顾影自怜的习惯逐渐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上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莼菜描”,心想那是抬头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再一细看头顶上的头发有搬家到腮旁颌下的趋势,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的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拨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拨去,拨毛连菇,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但是没有用,岁月不饶人……”这是《中年》里的一段叙述,风趣具体的活画出人到中年后惶惶然的深层心理。
由此可见梁实秋的散文谐趣迭生、机智闪烁,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机智巧慧,而丝毫不堕俗趣。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长期研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对于英美散文随笔的幽默和从容风格的借鉴有很大的关系,讽刺若是尖刻的严厉,那么幽默则是睿智的宽厚。梁实秋的幽默有独特的方式。如《男人》中谈男人的脏 “西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还有甚于此者,曾有人当众搔背,结果是从袖口里面摔出只老鼠!”这些风趣横溢的话,惹人发噱之后,颇具耐得咀嚼的智慧。这类文字在《雅舍小品》中不时有所会尽心。梁实秋幽默的独特方式就在于善于捕捉生活中不谐调的现象或事物,经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式,并掺和作者的评判,在你会心之余而长思之。再如《汽车》一文中他戏谑那些以男子是否拥有汽车作为择偶条件的女子:“汽车本身的便利自不消说,由汽车而附的许多花样可以决定整个的生活方式。对于她们,婚姻减去汽车而还能相当美满是不可能的。为了汽车而牺牲其他条件,也是值得的”。这貌视一本正经的叙说中其实含有讥讽。接下去他写道:“至于婚姻的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一块材料,那是次要的事,一个大夫顶多重到二百磅,一辆汽车可以重到一吨,小疵大醇,轻重若判。”虽然令人发笑,但却是生活的写真。由此我们也不难领悟到作者的褒贬意向,产生共鸣。这种种运用反语所收到的艺术效果是直笔指责难以企及的。因此。梁实秋的幽默是高卓机智,而且具有雍容的绅士之风。
梁实秋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简约丰厚。他崇尚简约的散文艺术主张是以一贯之身体力行的。当然真正的散文语言,是绝不容多余的文字,因为文字的冗简,会即刻反映出艺术概括力的薄衰。古今中外的散文大家无不以语言的节约性作为衡量语言表现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准。梁实秋曾说:“散文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他还指出散文艺术常易犯的四种毛病:太多枝节,太繁冗,太生硬,太精陋。告诫人们散文艺术中根本原作是“割爱”。
梁实秋散文简约而丰厚,是与他讲究文调有关。他曾说过:“仄声字容易表示悲苦的情绪,响亮的声音容易显出欢乐的神情;长的句子表示温和驰缓,短的句子代表强硬急迫的态度”。读他的散文,不难发现作者在自觉追求声韵音节的效果。他讲究散文要写得自然如流水,但并非随意挥就,还是有功夫的,应做到“画眉深浅入时无”。如《雅舍》中:“‘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尽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这段文字把雅舍特有的氛围自然地渲染出来,洗练之极。文调既明净又亲切,保持了适当的节奏之美,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梁实秋的一生虽历经了风风雨雨,他的作品也曾在现代文学史上引起过轩然大波,但客观地讲,他的散文的语言风格确是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值得我们品味。
[关键词]
梁实秋(1903—1987),中国现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文学家。他一生所进行的文艺实践是多方面的,除了写文艺评论外,他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编写了三十多种英文词典及教科书,散文集子有二十余种,其他还有小品集、杂文集等多种,曾被尊为中国第一‘博学鸿儒’’。
梁实秋的散文、小品集子多以“雅舍”冠之。“雅舍”系作者抗日战争时期客居重庆北碚所居的陋室之名。1940年人蜀后他应刘英士之邀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陆续发表《雅舍小品》,此书一出,风行不衰,至今发行了五十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纪录,奠定了散文大家的地位,影响遍及西欧、北美和东南亚。四十年前,美学家朱光潜在致作者的一封信中,对刚刚出版的《雅舍小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本文试对其散文的语言风格作一浅要分析。
梁实秋的作品与其艺术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创作中倡导真诚,主张文学应反映亘古不变的人性,反对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学。他的作品取材平易,亲切如话,能从个人经历、日常琐事、起居饮食中细密深掘,广征博引。察常人之所无触。发常人之所未发,所谓‘锬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旨趣蕴藉,品味温淡。风格平实散淡,在从容徐缓里包含着犀利与深刻,有一种善美的和谐,耐人寻味。比较而言,梁实秋的散文不似徐志摩的华丽夸饰,冰心的雅隽飘逸,郁达夫的烈情奔突,鲁彦的素朴清新,朱自清散文的幽郁缠绵,却有一点丰子恺的玄机巧慧,又有一点周作人的冲淡平和,也透出了一点鲁迅的辛辣老到,林语堂的诙谐幽默,然而,他还是他,他是自成一格的。
梁实秋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便是语言清新、淡雅、极富幽默感,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誉之为“精彩的幽默”,并进而评述到:“林语堂只称幽默大师,而他只是幽默小品的提倡者,其幽默才能并不突出。在现代散文作家中,论幽默的才能,首推梁实秋,其次才是钱钟书。”他认为梁实秋的小品中的有些地方不仅“风趣”、‘惹人发笑”,而且使得读者有所会心,话中有耐人咀嚼的智慧,此外还有‘博雅的知见…从他的作品中,不但可欣赏精彩的幽默,同时也获得知和慧。”例如:
“年青人没有不好照镜子的,在店铺的玻璃前照一下都是好的,总觉得大致上还有几分姿色。这顾影自怜的习惯逐渐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揽镜,突然发现额上刻上了横纹,那线条是显明而有力,像是吴道子的“莼菜描”,心想那是抬头纹,可是低头也还是那样。再一细看头顶上的头发有搬家到腮旁颌下的趋势,而最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鬓角上的几根白发,这一惊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拨的人到这时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拨去,拨毛连菇,头发根上还许带着一颗鲜亮的肉珠。但是没有用,岁月不饶人……”这是《中年》里的一段叙述,风趣具体的活画出人到中年后惶惶然的深层心理。
由此可见梁实秋的散文谐趣迭生、机智闪烁,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机智巧慧,而丝毫不堕俗趣。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长期研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对于英美散文随笔的幽默和从容风格的借鉴有很大的关系,讽刺若是尖刻的严厉,那么幽默则是睿智的宽厚。梁实秋的幽默有独特的方式。如《男人》中谈男人的脏 “西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还有甚于此者,曾有人当众搔背,结果是从袖口里面摔出只老鼠!”这些风趣横溢的话,惹人发噱之后,颇具耐得咀嚼的智慧。这类文字在《雅舍小品》中不时有所会尽心。梁实秋幽默的独特方式就在于善于捕捉生活中不谐调的现象或事物,经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式,并掺和作者的评判,在你会心之余而长思之。再如《汽车》一文中他戏谑那些以男子是否拥有汽车作为择偶条件的女子:“汽车本身的便利自不消说,由汽车而附的许多花样可以决定整个的生活方式。对于她们,婚姻减去汽车而还能相当美满是不可能的。为了汽车而牺牲其他条件,也是值得的”。这貌视一本正经的叙说中其实含有讥讽。接下去他写道:“至于婚姻的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一块材料,那是次要的事,一个大夫顶多重到二百磅,一辆汽车可以重到一吨,小疵大醇,轻重若判。”虽然令人发笑,但却是生活的写真。由此我们也不难领悟到作者的褒贬意向,产生共鸣。这种种运用反语所收到的艺术效果是直笔指责难以企及的。因此。梁实秋的幽默是高卓机智,而且具有雍容的绅士之风。
梁实秋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简约丰厚。他崇尚简约的散文艺术主张是以一贯之身体力行的。当然真正的散文语言,是绝不容多余的文字,因为文字的冗简,会即刻反映出艺术概括力的薄衰。古今中外的散文大家无不以语言的节约性作为衡量语言表现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准。梁实秋曾说:“散文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他还指出散文艺术常易犯的四种毛病:太多枝节,太繁冗,太生硬,太精陋。告诫人们散文艺术中根本原作是“割爱”。
梁实秋散文简约而丰厚,是与他讲究文调有关。他曾说过:“仄声字容易表示悲苦的情绪,响亮的声音容易显出欢乐的神情;长的句子表示温和驰缓,短的句子代表强硬急迫的态度”。读他的散文,不难发现作者在自觉追求声韵音节的效果。他讲究散文要写得自然如流水,但并非随意挥就,还是有功夫的,应做到“画眉深浅入时无”。如《雅舍》中:“‘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尽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这段文字把雅舍特有的氛围自然地渲染出来,洗练之极。文调既明净又亲切,保持了适当的节奏之美,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梁实秋的一生虽历经了风风雨雨,他的作品也曾在现代文学史上引起过轩然大波,但客观地讲,他的散文的语言风格确是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值得我们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