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日渐普及,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使师生获得传统教授课模式以外的新途径,尤其是针对中学数学教育,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可高频率重复使用的优势迅速得到师生的认可,使微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使用和推广成为趋势。
关键词:微課程;中学数学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教育的推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及飞速发展,将学习资源直接推进到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并具有自由传输,方便快捷,全面覆盖等优势,微课程也正是伴随着教学手段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逐渐形成并日渐发展起来。微课程是2008年美国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微课程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音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微课程在我国的起步稍晚,最早由广东省的胡铁生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只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人物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微课程主要起步于辅助学生学习。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知识点制作成片段化的视频点播资源,供学生点播或下载,反复学习。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承载教学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是学习者的主要资源。
我国的微课程从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去。它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把微课程使用于中学教学活动中时,对它进行重新审视,我们认为:微课程首先是课程,它仍需遵守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经过严谨地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而成,通过视频展现出来,应用于互联网,服务于师生全体。
微课程与中学数学相结合,既突出了微课程的特点,又体现了中学数学的特点。一、微课程适用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以中专数学为例,全三册,几百个知识点,仅仅独立知识点也有上百个。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上,这样的知识点要出现多个,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一下子接受起来有困难;而微课程可以将一节课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形成多个微课程,易于学生逐个击破,最后达到全面掌握的效果。二、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微课程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及协作学习环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快乐。微课程的“微”,使教学内容短小,易于掌握,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玩着学,学得会,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活动应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传统教学模式要想很好地开展分层教学,有一定难点,而且一名学生在一个甚至多个学期只能面对同一个教师。如果教师的启发、引导、教授与学生的接受习惯或接受能力不能很好地融合,就导致了师生双方都感受到学习的吃力。微课程在分层教学上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对于同一节内容,同一个知识点,多名教师制作不同的微课程,学生按照自己的基本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微课程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反复播放观看,对于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为例,制作一节微课,时长约3分钟。集合是指某些确定对象的全体,因此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完全确定的。举例:以下选项能构成集合的是,A、所有的好人,B、世界著名的文学家,C、高一(三)班性格活泼的学生,D、素数的全体。上题容易确定答案为D,ABC中的对象无法确定,原因在于不论“好人”,还是“著名的”,或者“性格活泼的”都没有评价标准,而D选项有明确的标准,能够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该集合。此类问题便于解决,学生有另外的小困惑。例如“我们班身高超过2米的学生”能否构成集合?大多数学生在直观回答中常说,不能构成集合,因为班里没有超过2米的人。那把条件改为“我们班身高超过1.6米的学生”,能否构成集合?学生们立刻回答,能构成集合。那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难道在于我们班有超过1.6米的而没有超过2米的学生吗?思考后一部分学生回答两个条件都能构成集合,另一部分学生变得含糊,不敢确定自己的答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是否能构成集合的条件是什么?是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上述两个条件都能构成集合。至于我们班没有身高超过2米的学生,则前一个条件构成的集合是空集。
微课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作为一个近几年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微课程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更大努力来研究并推动它的发展,使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胡铁生的微课研究,2014年3月.
[2]关中客。微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3]单从凯。21世纪:文明的变迁与远程教育的选择,中国远程教育,1997,(9):19.
关键词:微課程;中学数学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教育的推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及飞速发展,将学习资源直接推进到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并具有自由传输,方便快捷,全面覆盖等优势,微课程也正是伴随着教学手段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逐渐形成并日渐发展起来。微课程是2008年美国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微课程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音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微课程在我国的起步稍晚,最早由广东省的胡铁生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只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人物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微课程主要起步于辅助学生学习。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知识点制作成片段化的视频点播资源,供学生点播或下载,反复学习。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承载教学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是学习者的主要资源。
我国的微课程从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去。它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把微课程使用于中学教学活动中时,对它进行重新审视,我们认为:微课程首先是课程,它仍需遵守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经过严谨地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而成,通过视频展现出来,应用于互联网,服务于师生全体。
微课程与中学数学相结合,既突出了微课程的特点,又体现了中学数学的特点。一、微课程适用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以中专数学为例,全三册,几百个知识点,仅仅独立知识点也有上百个。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上,这样的知识点要出现多个,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一下子接受起来有困难;而微课程可以将一节课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形成多个微课程,易于学生逐个击破,最后达到全面掌握的效果。二、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微课程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及协作学习环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快乐。微课程的“微”,使教学内容短小,易于掌握,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玩着学,学得会,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活动应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传统教学模式要想很好地开展分层教学,有一定难点,而且一名学生在一个甚至多个学期只能面对同一个教师。如果教师的启发、引导、教授与学生的接受习惯或接受能力不能很好地融合,就导致了师生双方都感受到学习的吃力。微课程在分层教学上体现出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对于同一节内容,同一个知识点,多名教师制作不同的微课程,学生按照自己的基本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微课程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反复播放观看,对于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为例,制作一节微课,时长约3分钟。集合是指某些确定对象的全体,因此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完全确定的。举例:以下选项能构成集合的是,A、所有的好人,B、世界著名的文学家,C、高一(三)班性格活泼的学生,D、素数的全体。上题容易确定答案为D,ABC中的对象无法确定,原因在于不论“好人”,还是“著名的”,或者“性格活泼的”都没有评价标准,而D选项有明确的标准,能够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该集合。此类问题便于解决,学生有另外的小困惑。例如“我们班身高超过2米的学生”能否构成集合?大多数学生在直观回答中常说,不能构成集合,因为班里没有超过2米的人。那把条件改为“我们班身高超过1.6米的学生”,能否构成集合?学生们立刻回答,能构成集合。那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难道在于我们班有超过1.6米的而没有超过2米的学生吗?思考后一部分学生回答两个条件都能构成集合,另一部分学生变得含糊,不敢确定自己的答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是否能构成集合的条件是什么?是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上述两个条件都能构成集合。至于我们班没有身高超过2米的学生,则前一个条件构成的集合是空集。
微课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作为一个近几年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微课程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更大努力来研究并推动它的发展,使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胡铁生的微课研究,2014年3月.
[2]关中客。微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3]单从凯。21世纪:文明的变迁与远程教育的选择,中国远程教育,1997,(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