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总量指标之间的极为矛盾的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回升而内需不足加剧;二是货币扩张明显而通货紧缩趋深。
(1)2002年上半年GDP增长率7.8%,成绩相当不错。7、8两个月份提升GDP的多项指标承接上半年的态势在继续走强,工业生产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和12.7%;而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分别是281%和25%,远高于二季度的103%;国有及其他类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4.1%和24.2%,仍保持着"九五"期间的最高水平。
但占GDP 60%以上的消费增长仍然乏力。7、8两个月份消费增长继续回落,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6%和8.8%。另据国家经贸委调查结果,今年下半年,在中国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72种,供过于求的商品52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88%,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其中,466种工业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只有45种,占工业品的9.7%;供过于求的有421种,占90.3%。102种农副土特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有27种,供过于求的75种。32种农业生产资料全部为供过于求。
(2)2002年上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14.7%,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7.8%与消费物价指数-0.8%之和,7、8两个月份M2增长率也有14.4%和15.5%,应该说,货币供应量是不紧的。
但是,对货币供应量最直接相关的物价水平却一直低迷。2002年上半年消费价格指数年比下降0.8%,7、8两个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年比下降0.9%和0.7%,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2.3%和1.7%。如果把此前的情况算上,消费价格指数(CPI)于1997年初就开始下滑,只是在2000年下半年略微有所反弹,而2001年底又继续下行。目前,消费价格年比指数已连续负增长12个月。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经济增长不算太低的情况下解决内需不足问题,以及如何在货币供应量还算充盈的情况下解决物价持续低迷问题。
对付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国际通行的办法是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进行反向调节。我国也是从1998年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干预宏观经济的走向。
但是,我们认为,解决我国当前的经济难题不能完全依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先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理论界认定我国经济从1996年开始就出现了内需不足。
1998年政府开始发行国债,近5年里,共发行了6600亿元国债,投资总规模2.6万亿元。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主要依靠国债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作用逐步弱化,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债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弱。一方面,在市场全面过剩情况下,国债可选
项目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国债投资养成了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国债投资的惯性,这是十分危险的。
(2)国债投资对社会投资挤出效应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债投资的乘数效应越来越小,放大配套资金和社会投资的作用越来越弱;相反,国债投资往往抢占社会可选择的投资项目与领域,形成政府与民争利的局面。
(3)长期的国家举债带来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尽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我国财政负担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毕竟政府财政负担已开始成为问题。如果银行坏账、政府债务以及外债这些最终需要全社会来偿还的国家债务累计起来,已占GDP的不小部分。
再说货币政策。我国目前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是偏于宽松的,明显的信号是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大于GDP增长率和消费物价指数之和。
实际上,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直远高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指数。据北大著名经济学教授宋国青计算,1979年~1999年20年间,M2增长了100倍,名义GDP增长了25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是4:1。我国M2/GDP的比值全球最高。即使在1998年~2001年间,M2增长仍然比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指数之和年均高出7.3个百分点。如此充裕的货币供应量可以说银根根本就不紧,甚至可以说是过于宽松了。
那么,那么多的货币到哪儿去了?干什么去了?
根据金融专家的分析,银根的松紧应该看信贷总额。近4年来约有15%的货币供应量用于海外资产,85%用于国内信贷,而用于海外资产的货币量年均增长率快于用于国内资产约5个百分点。这85%的国内信贷还要在政府部门和非金融部门之间分配。如果剔除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企业的信贷量目前只占全社会信贷总量的72%强,况且这个比例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不断下降。另外,这72%的信贷量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或分流,例如信贷资金受利益的驱使,存在脱离实体经济部门而流向股市的倾向,不仅银行大量资金拆给证券公司,甚至给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的生产性贷款也有相当部分被挪用流进了股市。国内信贷总量中还包含着巨额不良贷款,这部分银行债权实际已经空洞化了,已不再作为有效的金融工具发挥作用了,但还仍然作为账面资产占据着社会信贷总额的相当部分。
可见,企业很可能确确实实处于资金贫血状态,而这一点在货币供应量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而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更是长时间缺乏信贷资金。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0%以上的贷款贷给了占经济总量不足1/3的国有企业,而占经济总量2/3的非国有企业却只得到不足10%的贷款,情况可见一斑。
就是说,由于银行惜贷和企业慎贷,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体内循环。这种趋势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加剧趋势。从当前数据看,近几个月存款增长速度快于贷款4到5个百分点,存贷差仍然逐月增加。8月末银行存贷差增加到3.82万亿元,比6月底增加0.17万亿元。
我国政府在对付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想了很多办法。从实际效果看,虽有很大收效,但离彻底根除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部分指标反映的情况还有加剧势头。
如果说长期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一定负面效应,那么,积极的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会更大。许多国家在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后得到一个经验,那就是货币政策不能轻言扩张或收缩,因为金融问题更复杂,运用不好,不仅不能调节经济,反而会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所以,后来许多国家都采取保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即维持货币供应量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率水平上,而不使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我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慎重的,也是明智的。
积极财政政策有一定局限性,积极的货币政策又需要慎用,办法之一就是把这些问题交给市场,利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去调节经济。
1、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是向好的,虽然存在内需不足加剧、通货紧缩趋强、收入差距
扩大、股市长期低迷、国有企业萎缩等问题,但不是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淡化积极财政政策,慎言积极货币政策,而让这些问题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市场去调节,自行消化。
2、市场机制是否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经济环境与体制留存问题分不开的,或者说我国
市场传导机制失灵是导致上述种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一枝独秀;而另一方面又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股市长期低迷等,这种现象恐怕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根除我国内需不足与通货趋紧局面,仍然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使市场调节经济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我们认为,我国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摸爬滚打已经20多年,关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可以说已成体系或成熟,但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人们是否完全适应了这个新的体制,差距很大。从另一个角度说,由政府、企业(银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构成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不能完全熟悉或熟练掌握市场经济规则,从而导致传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一系列经济问题。比如,尽管利率一降再降,8万多亿元储蓄还在迅速增长。我们建议政府应当加大信息系统建设和信用基础建设,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每个人都能够熟练驾驭市场机制,进行理性的决策和行动。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是很大的。为了使我国经济长期的持续、稳定、良性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政策,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提高国民熟练驾驭市场机制的能力,缩短市场传导机制的作用周期,是根除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良方。
(1)2002年上半年GDP增长率7.8%,成绩相当不错。7、8两个月份提升GDP的多项指标承接上半年的态势在继续走强,工业生产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和12.7%;而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分别是281%和25%,远高于二季度的103%;国有及其他类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4.1%和24.2%,仍保持着"九五"期间的最高水平。
但占GDP 60%以上的消费增长仍然乏力。7、8两个月份消费增长继续回落,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6%和8.8%。另据国家经贸委调查结果,今年下半年,在中国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72种,供过于求的商品52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88%,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其中,466种工业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只有45种,占工业品的9.7%;供过于求的有421种,占90.3%。102种农副土特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有27种,供过于求的75种。32种农业生产资料全部为供过于求。
(2)2002年上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14.7%,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7.8%与消费物价指数-0.8%之和,7、8两个月份M2增长率也有14.4%和15.5%,应该说,货币供应量是不紧的。
但是,对货币供应量最直接相关的物价水平却一直低迷。2002年上半年消费价格指数年比下降0.8%,7、8两个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年比下降0.9%和0.7%,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2.3%和1.7%。如果把此前的情况算上,消费价格指数(CPI)于1997年初就开始下滑,只是在2000年下半年略微有所反弹,而2001年底又继续下行。目前,消费价格年比指数已连续负增长12个月。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经济增长不算太低的情况下解决内需不足问题,以及如何在货币供应量还算充盈的情况下解决物价持续低迷问题。
对付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国际通行的办法是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进行反向调节。我国也是从1998年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干预宏观经济的走向。
但是,我们认为,解决我国当前的经济难题不能完全依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先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理论界认定我国经济从1996年开始就出现了内需不足。
1998年政府开始发行国债,近5年里,共发行了6600亿元国债,投资总规模2.6万亿元。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主要依靠国债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作用逐步弱化,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债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弱。一方面,在市场全面过剩情况下,国债可选
项目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国债投资养成了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国债投资的惯性,这是十分危险的。
(2)国债投资对社会投资挤出效应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债投资的乘数效应越来越小,放大配套资金和社会投资的作用越来越弱;相反,国债投资往往抢占社会可选择的投资项目与领域,形成政府与民争利的局面。
(3)长期的国家举债带来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尽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我国财政负担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毕竟政府财政负担已开始成为问题。如果银行坏账、政府债务以及外债这些最终需要全社会来偿还的国家债务累计起来,已占GDP的不小部分。
再说货币政策。我国目前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是偏于宽松的,明显的信号是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大于GDP增长率和消费物价指数之和。
实际上,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直远高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指数。据北大著名经济学教授宋国青计算,1979年~1999年20年间,M2增长了100倍,名义GDP增长了25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是4:1。我国M2/GDP的比值全球最高。即使在1998年~2001年间,M2增长仍然比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指数之和年均高出7.3个百分点。如此充裕的货币供应量可以说银根根本就不紧,甚至可以说是过于宽松了。
那么,那么多的货币到哪儿去了?干什么去了?
根据金融专家的分析,银根的松紧应该看信贷总额。近4年来约有15%的货币供应量用于海外资产,85%用于国内信贷,而用于海外资产的货币量年均增长率快于用于国内资产约5个百分点。这85%的国内信贷还要在政府部门和非金融部门之间分配。如果剔除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企业的信贷量目前只占全社会信贷总量的72%强,况且这个比例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不断下降。另外,这72%的信贷量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或分流,例如信贷资金受利益的驱使,存在脱离实体经济部门而流向股市的倾向,不仅银行大量资金拆给证券公司,甚至给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的生产性贷款也有相当部分被挪用流进了股市。国内信贷总量中还包含着巨额不良贷款,这部分银行债权实际已经空洞化了,已不再作为有效的金融工具发挥作用了,但还仍然作为账面资产占据着社会信贷总额的相当部分。
可见,企业很可能确确实实处于资金贫血状态,而这一点在货币供应量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而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更是长时间缺乏信贷资金。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0%以上的贷款贷给了占经济总量不足1/3的国有企业,而占经济总量2/3的非国有企业却只得到不足10%的贷款,情况可见一斑。
就是说,由于银行惜贷和企业慎贷,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体内循环。这种趋势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加剧趋势。从当前数据看,近几个月存款增长速度快于贷款4到5个百分点,存贷差仍然逐月增加。8月末银行存贷差增加到3.82万亿元,比6月底增加0.17万亿元。
我国政府在对付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想了很多办法。从实际效果看,虽有很大收效,但离彻底根除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部分指标反映的情况还有加剧势头。
如果说长期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一定负面效应,那么,积极的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会更大。许多国家在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后得到一个经验,那就是货币政策不能轻言扩张或收缩,因为金融问题更复杂,运用不好,不仅不能调节经济,反而会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所以,后来许多国家都采取保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即维持货币供应量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率水平上,而不使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我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慎重的,也是明智的。
积极财政政策有一定局限性,积极的货币政策又需要慎用,办法之一就是把这些问题交给市场,利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去调节经济。
1、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是向好的,虽然存在内需不足加剧、通货紧缩趋强、收入差距
扩大、股市长期低迷、国有企业萎缩等问题,但不是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淡化积极财政政策,慎言积极货币政策,而让这些问题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市场去调节,自行消化。
2、市场机制是否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经济环境与体制留存问题分不开的,或者说我国
市场传导机制失灵是导致上述种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一枝独秀;而另一方面又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股市长期低迷等,这种现象恐怕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根除我国内需不足与通货趋紧局面,仍然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使市场调节经济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我们认为,我国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摸爬滚打已经20多年,关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可以说已成体系或成熟,但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人们是否完全适应了这个新的体制,差距很大。从另一个角度说,由政府、企业(银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构成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不能完全熟悉或熟练掌握市场经济规则,从而导致传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一系列经济问题。比如,尽管利率一降再降,8万多亿元储蓄还在迅速增长。我们建议政府应当加大信息系统建设和信用基础建设,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每个人都能够熟练驾驭市场机制,进行理性的决策和行动。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是很大的。为了使我国经济长期的持续、稳定、良性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政策,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提高国民熟练驾驭市场机制的能力,缩短市场传导机制的作用周期,是根除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