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将其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类,而“为什么”类的问题又往往可以转化成“作用类”题。“作用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所占的比重特别大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据此,本文以实例来说明“五看见真意”思路。看本身明主次;看位置明结构;看情感明方向;看题干明范围;看赋分明答点。无论是如何“看”,我们的答案都应该指向文章的主旨。
【关键词】五看五明;閱读;作用;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江苏省高考自从自主命题以来,题型在不断变化中渐趋于稳定,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非常明确地说明主要考“文学类文本”与“论述类文本”两大块,其中文学类文本以测试散文与小说的阅读能力为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与考试动向,笔者想着重谈一谈散文小说作用题的解答思路。因为“作用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所占的比重特别大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希望能对阅读者有所启发。实际上,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将其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类,而“为什么”类的问题又往往可以转化成“作用类”题。据此,我以实例来说明“五看见真意”思路。
作用题主要包括句段、人物、景物(环境)、技法(手法、艺术技巧)上的作用,在一篇文章当中,命题者往往会以某一点为中心,适当扩展,所以我们在考试时的思考角度与顺序一般为——看本身、看位置、看情感、看题干、看赋分。前三“看”为主,后“两看”为辅,现就“五看五明”解释如下——
看本身明主次。任何文章都有其陈述对象、陈述内容、陈述中兼有的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而在这些对象、内容与情感当中,一定有主客之分。分清主次,就能够了解客体是在为主体服务,主客体之间往往会形成对比或衬托。在答题之时,我们就可以以概括本段(句)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出下面的描述性语言。除了以上内容,看本身还包括本段(句)采用的各类手法(修辞、人称、表达方式、艺术技巧……),在答题时要注意各类手法技巧的功能与作用。
看位置明结构。位置指的是题干中所提出的句段在全篇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即首段、中段、尾段或者某段的首中尾。因为在不同的位置,它的作用就会有不同。在首段,我们至少要考虑其与“标题、主题、下文、感情基调”等的联系;而在段中,则多出了一个与“开头段”的联系,少了“感情基调”的可能;如果是在段尾,则一定没有引起下文的功能,但是却多了一个总结全文或深化主题的作用。了解了相关的位置与结构,我们在答题时就会准确得多,也少了丢点的可能。
看情感明方向。这里的情感应该包括文中人物与作者的情感,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答题方向,明确文章的价值取向,让我们在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把握更大一点。所以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把文章中具有情感倾向的语句画出来以引起重视。
看题干明范围。现在的命题已经很少出现以前的宽泛问法,指向性是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要忘了题干也是阅读的重要部分。例如题干中问“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就与“在文章中的作用”指向性明显不同,我们在答题时就不必要扩大范围,容易锁定答案。
看赋分明答点。高考题当中的每一分都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指这一分的功利性意义,更是指它的出现会让我们明白答题要答几点、写几条才可以的方向。如题干的赋分是5分,那一般情况不会只让你答出两点就行的,可能至少应该是三点内容。如果题干赋了2分,那你绝没有必要答出三点来。
以上的“五看五明”只是粗略地谈一下作用题的解答思路,不可能概括的全面而细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而且需要特别指出:题干所给内容无论问的是什么作用、出现在什么位置,我们答题时都别忘了指向文章的主旨,因为命题者是按照中心辐射式来命题的,即从文章的中心主旨出发,在内容、结构、形式、语言文字、情感寄托、技巧技法等方面寻找命题切入点,那么我们的答题就应该是反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聚拢,让我们所有的答案都指向文章的主旨。
看下面几组例题。
例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第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上善若水》)
【参考答案】⒒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5分)
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位置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看题干“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是如何锁定范围的,再看赋分,5分题,答案基本上应该是三点或三点以上。
例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 ”(《溜索》)
【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3)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这里就要看内容本身当中出现的主客体了,同时也得注意文章中出现带有情感性的文字。
如果我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完成2012年江苏卷的这两道小题,也许会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检验一下“五看”是否真的能见到“真意”。
有了以上的几看,我还得提醒一下,在解答作用题时,有了以上的小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认真且用心读好原文是第一位,同时我们还得在平时下功夫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与补充,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术语,如句段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有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句段在文章中间的作用一般有: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句段在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有: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与解题技巧,我们还要牢记答题时不能只用套话,要答出具体内容。如承上启下,就要具体说明承接上文的什么内容和引出下文什么内容,如此,我们的答案才趋于完美。
“五看五明”只是一种形式与外在表现,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文章内涵才是我们阅读的真谛,相信每位阅读者通过积累与思考都能够真正理解每篇文章的真意,那时候的答题就只是一种附带的游戏而已!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五看五明;閱读;作用;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江苏省高考自从自主命题以来,题型在不断变化中渐趋于稳定,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非常明确地说明主要考“文学类文本”与“论述类文本”两大块,其中文学类文本以测试散文与小说的阅读能力为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与考试动向,笔者想着重谈一谈散文小说作用题的解答思路。因为“作用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所占的比重特别大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希望能对阅读者有所启发。实际上,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将其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类,而“为什么”类的问题又往往可以转化成“作用类”题。据此,我以实例来说明“五看见真意”思路。
作用题主要包括句段、人物、景物(环境)、技法(手法、艺术技巧)上的作用,在一篇文章当中,命题者往往会以某一点为中心,适当扩展,所以我们在考试时的思考角度与顺序一般为——看本身、看位置、看情感、看题干、看赋分。前三“看”为主,后“两看”为辅,现就“五看五明”解释如下——
看本身明主次。任何文章都有其陈述对象、陈述内容、陈述中兼有的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而在这些对象、内容与情感当中,一定有主客之分。分清主次,就能够了解客体是在为主体服务,主客体之间往往会形成对比或衬托。在答题之时,我们就可以以概括本段(句)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出下面的描述性语言。除了以上内容,看本身还包括本段(句)采用的各类手法(修辞、人称、表达方式、艺术技巧……),在答题时要注意各类手法技巧的功能与作用。
看位置明结构。位置指的是题干中所提出的句段在全篇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即首段、中段、尾段或者某段的首中尾。因为在不同的位置,它的作用就会有不同。在首段,我们至少要考虑其与“标题、主题、下文、感情基调”等的联系;而在段中,则多出了一个与“开头段”的联系,少了“感情基调”的可能;如果是在段尾,则一定没有引起下文的功能,但是却多了一个总结全文或深化主题的作用。了解了相关的位置与结构,我们在答题时就会准确得多,也少了丢点的可能。
看情感明方向。这里的情感应该包括文中人物与作者的情感,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答题方向,明确文章的价值取向,让我们在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把握更大一点。所以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把文章中具有情感倾向的语句画出来以引起重视。
看题干明范围。现在的命题已经很少出现以前的宽泛问法,指向性是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要忘了题干也是阅读的重要部分。例如题干中问“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就与“在文章中的作用”指向性明显不同,我们在答题时就不必要扩大范围,容易锁定答案。
看赋分明答点。高考题当中的每一分都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指这一分的功利性意义,更是指它的出现会让我们明白答题要答几点、写几条才可以的方向。如题干的赋分是5分,那一般情况不会只让你答出两点就行的,可能至少应该是三点内容。如果题干赋了2分,那你绝没有必要答出三点来。
以上的“五看五明”只是粗略地谈一下作用题的解答思路,不可能概括的全面而细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而且需要特别指出:题干所给内容无论问的是什么作用、出现在什么位置,我们答题时都别忘了指向文章的主旨,因为命题者是按照中心辐射式来命题的,即从文章的中心主旨出发,在内容、结构、形式、语言文字、情感寄托、技巧技法等方面寻找命题切入点,那么我们的答题就应该是反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聚拢,让我们所有的答案都指向文章的主旨。
看下面几组例题。
例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第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上善若水》)
【参考答案】⒒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5分)
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位置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看题干“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是如何锁定范围的,再看赋分,5分题,答案基本上应该是三点或三点以上。
例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分) ”(《溜索》)
【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3)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这里就要看内容本身当中出现的主客体了,同时也得注意文章中出现带有情感性的文字。
如果我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完成2012年江苏卷的这两道小题,也许会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检验一下“五看”是否真的能见到“真意”。
有了以上的几看,我还得提醒一下,在解答作用题时,有了以上的小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认真且用心读好原文是第一位,同时我们还得在平时下功夫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与补充,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术语,如句段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有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句段在文章中间的作用一般有: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句段在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有: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与解题技巧,我们还要牢记答题时不能只用套话,要答出具体内容。如承上启下,就要具体说明承接上文的什么内容和引出下文什么内容,如此,我们的答案才趋于完美。
“五看五明”只是一种形式与外在表现,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文章内涵才是我们阅读的真谛,相信每位阅读者通过积累与思考都能够真正理解每篇文章的真意,那时候的答题就只是一种附带的游戏而已!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