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两姊妹》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列姆昌德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之王,他对印度社会的妇女问题是十分重视。《两姊妹》是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描写了在金钱诱惑中迷失的妹妹拉姆杜拉利与在迷失中找回善良本真的姐姐鲁布古玛利两姐妹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不仅是部文学作品,更是广大印度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两姊妹》;鲁布古玛利;拉姆杜拉利
  一、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
  进入19世纪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印度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改革家认识到妇女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创办刊物,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各种封建陋习,为争取妇女解放作了大量的工作。
  普列姆昌德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之王,他对印度社会的妇女问题是十分重视。他一生中共写了十五部中、长篇小说,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在他的作品中女性题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每种类型的妇女形象都可以找到。不同名字的女性人物加起来多达数百个,本文将论述的是《两姊妹》。
  二、作品主要内容
  分别了两年的两姊妹在一个亲戚家碰见了,姐姐鲁布古玛利在看到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妹妹拉姆杜拉利后心生妒忌,而妹妹略带挑衅的言语也让二人本该欢喜的相聚变成傲慢与炫耀。两人针锋相对,不怎么愉快的结束了这次相遇。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鲁布古玛利的丈夫乌马纳特发现原本勤俭善良质朴的妻子性情大变,整体闷闷不乐乱发脾气,对家人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乌马纳特决心对古鲁塞瓦格进行调查。原来古鲁赛瓦尔的钱来的真的“不干净”,他靠帮雇主走私倒卖毒品而发横财。知道真相后,夫妻俩很是吃惊,鲁布古玛利开始同情起妹妹来,她把原先的一切嫉妒与不愉快全都抛之脑后,并且决定去妹妹家,或许还能挽救妹妹。乌马纳特看着妻子,感到她是一个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美丽的形象。
  三、两姊妹在小说中的形象分析
  (一)在金钱诱惑中迷失的妹妹拉姆杜拉利
  拉姆杜拉利在童年时代是个“蓬头垢面、傻里傻气、到处乱蹦乱跳的毛丫头”,在结婚的时候“她的样子并没有多大变化,个子是长高了一点,但花四海那么细瘦、傻里傻气、呆头呆脑的。她经常因一件小事就发脾气”。童年时的稚嫩与成年是的青涩,我们看到的拉姆杜拉利与绝大多数印度女子一样,普通的存在着。结婚两年后的今天,“她浑身上下戴满了金珠首饰;她的面容红润舒展,性格变得刚毅坚强,谈起话来,更是口齿伶俐,振振有词。华丽名贵的贝拿勒斯沙丽,枣红色的天鹅绒短外衣,更加添加了她的姿色。”外表的华丽并不能说明这位妇女犯了什么错,毕竟哪个女人不爱美呢,只要有足够的资本,想引人注目也是说得通的。更何况她的丈夫当了一个公司的代理商,月薪是二百五十个卢比,还另有佣金,算下来每月平均五百卢比。比起从事文书抄写工作的姐夫的每月75卢比的工资,每月500卢比确实够拉姆杜拉利好好显摆一番了。
  虽然富有并没有错,但是把金钱當做衡量人生价值的手段,却忽视了人生最根本的东西。人类生活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我们有母亲有爱人,我们有责任。人生的根本就是让自己与身边自己所爱的人幸福与快乐。步入现代化社会之前,对于很难走出家门的印度女孩来说,她们的朋友少得可怜,亲人应该是她们最亲近的。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或许会有摩擦,平时小打小闹,但她们是最熟悉彼此的人这一点是无法否定的。这两姊妹和大多数印度家庭里的姐妹是一样的。然而,距离感就在彼此的差距中慢慢的拉开来。“姐夫提升了没有?现在还在干那每月拿七十五卢比的抄写差事吗?”两年不见,亲切的问候没有一句,反而一见面就针锋相对。
  当财富来得不正当,果断拒绝还是心安理得接受,就写定了一个人的结局。丈夫走私贩毒而不加劝阻,作为妻子,拉姆杜拉利和丈夫一起在追求享乐、贪图富贵中毁灭了自己,被卷入激流,陷入金钱诱惑的罗网中。
  (二)在迷失中找回善良本真的姐姐鲁布古玛利
  小说以鲁布古玛利在宴会中见到一身光鲜亮丽的妹妹拉姆杜拉利而心生嫉妒开始,越看自己越不如意,她其实有着匀称的身材,清秀的面貌,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在“一朵盛开的鲜花面前”,鲁布古玛利开始怀疑“她自己这一朵花已经凋谢了?”才这一初见,对妹妹奢侈豪华的不悦已经在姐姐的心里生出欲望之花,一点点把原本朴实的她湮没。接着,妹妹拉姆杜拉利尖锐讽刺的话使得她心里产生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拉姆杜拉利以颗可怜的眼光看了她一眼,说道:“姐夫提升了没有?现在还在干那每月拿七十五卢比的抄写差事吗?”鲁布古玛利一听,不由怒火中烧。好家伙,好大的口气!好像她的丈夫是个大总督似的。她傲慢地回答说:“干嘛没有提升?现在是一百个卢比的级别了。这年头而,这个差事已经不错了,要不,一些满腹经纶的硕士为什么无人过问呢?妹夫现在是在念学士学位吧?”“他不念书了·······你算吧,每月平均五百个卢比,姐姐!······硕士学位谁都能得到,可是代理商·······明年他就提升了。”布鲁古玛丽周身的血液似乎已经停止流动了。虽然她感到痛苦,但又不得不承认拉姆杜拉利比她幸运这一事实。回到那个“简陋”的加后,她开始抱怨丈夫收入少,没多余的钱请一个佣人,她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务等等以前从没说过的各种尖锐辛辣的话。之后的一周,她一直烦躁不安,动不动就发脾气,骂孩子,责怪丈夫,哭自己命不好。已然把嫉妒升级到后期阶段,像颗随时会爆发的炸弹。
  善恶就在一念间,在和妹妹“交锋”后,她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正义,良心在哪儿也吃不开。一旦有机可乘,会不会阻止丈夫去接受不义之财?阻止,那是远远谈不上的,恐怕她还很高兴呢!说不定她还会在背后怂恿他。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恶魔,如果你不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心,你就会做出一些灭绝人性的事。好在,鲁布古玛利原本就一直在充满着真诚、纯朴和牺牲精神的生活中度日,在得知妹夫古鲁赛瓦尔靠走私贩卖毒品谋取暴利后,她感到她不能用这些代价去换取世界上的一切荣华富贵。现在她也不想以拉姆杜拉利的命运来取代自己的命运了。她乐于自己的处境。她现在可怜起拉姆杜拉利来了。在最后,鲁布古玛利对丈夫说:“你把我送到拉姆杜拉利家里去吧,现在也许我能对她有些帮助。在她散步的花园里,四周都藏着吃人的魔鬼,也许我能把她挽救出来。”
  四、《两姊妹》是广大印度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两姊妹》中的姐妹俩和众多印度普通家庭里的女子一样,爱打扮,小说中矛盾的初体现也是由于姐妹俩的打扮引发的。这在印度很常见,印度妇女尤为喜爱首饰,手镯、项链、戒指等不可或缺。以前印度人嫁女儿,首饰在嫁妆中占有很大比例。好猜忌和爱争吵也在文章中表现得富有戏剧性。从一开始姐姐对妹妹的嫉妒,姐姐一直怀疑妹妹是在浮夸做作,却一直不愿去妹妹家看一看真实情况。文章的结局处确实姐姐主动要求丈夫送她去妹妹家帮助妹妹,在善与恶中明辨是非,最终做回了那个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美丽的妻子与姐姐。
  普列姆昌德不仅对印度广大劳动人民怀有深厚的同情,而且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广大印度妇女抱有极大的同情。他在作品中对妇女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都作了深刻的描绘。对于她们喜欢修饰打扮、保守迷信、信奉宗教、好猜忌、爱争吵等弱点予以善意的描绘,他对她们勇敢勤劳、富于同情和牺牲精神、刚毅而又慈善的高尚情操也给予高度赞赏。
其他文献
【摘要】: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正确的歌唱状态是基础。歌唱中的积极与放松就是需要寻求并掌握的一种要领,明白哪里应该积极,哪里应该放松。在积极与放松搭配得当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  【关键词】:声乐演唱;积极与放松  在多年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常常听到老师提醒我们要“放松”,就像弹钢琴和其他技巧性课程寻妖寻找放松一样,声乐中也存在这一个共性问题,这是非常重要决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正确的
期刊
【摘要】:《诗经》是先秦十三经的典范,其中历代学者对《秦风·晨风》篇中的“六驳”一词的解释有巨大争议,主要有“六”为变数说、“蓼”的借字说和色彩说,而“驳”字有猛兽说、树木说等。本文从音韵、文字、训诂等传统小学及“互文见义法”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六”为“荦”,为色彩不纯之义;“驳”为梓榆树,因此“六驳”为不纯色的梓榆树。  【关键词】:诗经;六驳;传统小学;互文见义法  一、释“六”  1.变数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物色》是一篇文辞非常优美又饱含理趣的文章,它提出了创作上的目标与要求,本身又是一篇完美的实践之作。本文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解读其中“感物”的双向性;“物、情、辞”在创作层面的关系;以及其中所暗含的物我关系。  【关键词】:文心雕龙;物色;感物  一、感物的双向性  《文心雕龙》中关于“物”的概念,王元化先生在《文心雕龙讲疏》中指出应该理解为“外境”和“万物”。不过在各篇目
期刊
【摘要】:本文从波提切利的一个系列作品《老实人纳斯塔基奥的故事》作为切入点,用不同解读角度入手,阐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观和明朝的女性观,用哲学的观点分析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地位,对女性所带来的不同的处境。那么不同的社会观念对女性的认识是有何不同?对女性是出于什么态度的?文章从思想观念角度来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在不同时期女性观从根本上没有脱离被压迫和束缚的范畴。  【关键词】:文艺复兴;明朝;女性
期刊
说《锦衣玉食的生活》[1]是一篇宿命的,宗教意味的小说亦不为过。一说到宗教,人们就习惯性的想到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实际上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产生的社会现象。宗教是一个包容一切的框架。宗教做为意识形态,首先表现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思想信仰。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
期刊
【摘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无论是采集狩猎民族,还是农耕民族,他们采取的生产事业形态,都会成为该民族的一切文化形式的根源;它会给予其他文化因子以最深刻最不可抵抗的影响,而它本身又很少会受到其他文化因子的影响,除了地理与气候这两种天然条件以外。本文深入研究了台湾原住居民的服饰形态并以原住民服饰文化特点为例详细阐述了生产形态影响少数民族服饰形态特征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给未来保护传承少数民族的
期刊
【摘要】:沈从文是京派代表作家,他出生于偏僻却又风景如画、富有神秘色彩的湘西凤凰县。他在创作中执着地追求人性美,在他的作品中寄托着他的美好思想。就如他所说:“它建造的神庙中供奉的是人性。” [1]他的代表作《边城》在字里行间都透露了他对人性的思考,通过爷爷于翠翠之间淳朴的亲情、翠翠与船总两个儿子间纯洁的爱情和同乡人之间淳朴的感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发生在湘西边城的悲剧故事。  【关键词】:《边城》;
期刊
【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著作无数,其十四行诗在世界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诗坛上的一朵奇葩。十四行诗诗句不但包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也蕴含着深邃的主题思想。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韵律、修辞、意象和等层面来分析十四行诗中的第九首和第十九首,并以此达到对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挖掘其魅力。  【关键词】:文体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1、引言:
期刊
【摘要】:木雕山水作品意境深远,不论是“平远”、“深远”,还是“高远”,都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深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本文从木雕山水作品的意境构思、构图创作、疏密关系、雕琢制作等方面探析其作品的创作。  【关键词】:木雕山水作品;意境构思;构图创作;疏密关系;雕琢制作  一、序言  木雕山水作品意境深远,它是大自然的深化。它以描写山川水秀自然景观为主要题材内容的木雕作品,作者通过对山川水秀的大自然观察
期刊
【摘要】:代位權源于日耳曼法,代位权制度被很多国家确立在民法规范当中。合同债权人代位权的设立是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调和。同为代位权存在的《保险法》中的保险人代位权制度的建立与保险基金的稳定性,被保险人利益保障的关联是紧密的,此外还涉及第三人的责任承担问题。故保险代位权在学理上一度被喻为“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1]本文旨在对保险人的代位权制度进行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