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活着,只为生活(组诗)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ug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这盆海棠
  海棠花,谢了──
  即使它被放在妻子的窗台上,
  也会谢。
  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结果,
  就像此刻,一个女人面对一盆谢了的海棠,
  为一个男人抄写心经,不为
  活着,只为生活。
  尘世间,遇见和错过,
  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
  偶然。
  小  满
  小满是一个女人──
  她姓刘的时候,是我母亲,
  姓许的时候,是我妻子,
  她和我同姓时,是我女儿。
  五月,母亲生我。
  五月,妻子在我背上抓痒。
  五月,女儿出生。
  五月的某一天,这些小满足
  像南露台上赏心的蔷薇、海棠、月季、
  鸢尾、矮牵牛、三角梅、
  北露台上悦目的黄瓜、番茄、
  辣椒、丝瓜、秋葵。
  瞅瞅自己,再抬头看看天空,
  我走出家门,把雨伞撑开──
  “小满,江河易满。”
  一棵树也不例外
  碗口粗的一棵树,它那么高,
  那么硬,又那么陡峭──
  但它不说话。
  砍下一根树枝,
  不知道它流了多少血,忍着多少疼。
  ──风迷了路。
  所有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命运
  都不是命运──
  一棵树,也不例外。
  博物館
  每到一座城市我都会去博物馆──
  遗址、化石、玉器、瓷瓶
  绸缎、陶罐、铜镜、青铜器、甚至
  棺墓、尸骨、木乃伊。
  ──它们的古老,都让我
  难以想象。
  这是人类的另一种气息。
  “谁敢在博物馆待上一晚?”
  “做一个胆怯的人。”
  环顾四周,灯光暗淡,我不知道
  自己身在何处?
  手悬在半空,我不知道想要
  抓住什么?
  除了惊叹和敬畏,
  追根溯源,博物馆的价值,能让我
  对一个考古学家的智慧
  知道多少?
  兰若亭
  曲径通幽处,兰花香,杜若更香。
  草长莺飞,日常炎热的
  心空,容忍的是风,是雨……
  一幅梅兰竹石图,
  “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
  心中有山,山上有亭,
  人生一世,也就是上山下山,
  观思,亭内亭外──
  纵然自己,只是兰若亭
  飞檐上的一只麻雀,或一片
  落叶。
  *杜甫诗句
其他文献
年 景  总是这样善于徒步  或仅仅骑行一架两轮车  灵魂会如自由一样  在风中无形伸展。  树林,大海依然在近处周密地编排  大自然的得失  当汽笛从身边轰然而过  事物之间所必然的联系有时也会  让雪白的善成为灰色的一瞬  在这些变迁中  我还在坚持着我,被潮弄的  被影射的微小……  胸无大志是属于我的生活  无处可藏梦如一只鸟却又在横跨天空  矛盾中会有一对蜂拥  的翅膀,远过了目极之处 
期刊
摁响表姐家门铃,姨妈开的门。  “姐呢?”  姨妈朝表姐卧室呶呶嘴。  卧室地上支着顶写满英文字母的草绿色帐篷。表姐拉开帐篷门,探出颗和秀兰·邓波一样发式的卷毛脑袋。我仿佛看到一只卡通片里才有的硕大无朋的绿毛龟。但我绷紧嘴唇,把笑憋了回去。有时,在一个沉迷于写作又有些神经质的人面前随意发笑会是一场灾难。  表姐从帐篷里钻出来,满面愁容地说:“你姐我真要江郎才尽了。”  此前,此前的此前,我无数次听
期刊
红千层  初见,以为是谁在柳树上挂了几个刷子。专门刷瓶子的那种。一个长柄上栽满细密的毛,红色,穗状,下垂。造型奇特的花,与树、与叶、与整体颇为疏离,甚至生硬。  节假日,旅游区,人群拥挤,汗流浃背。每一种植物、每一个池塘、每一个粗糙的建筑旁边都有人在等着拍照。那棵长着红刷子的树,歪歪斜斜站在湖边,不高,未形成树荫,行人匆匆忙忙而过,竟无一人停步。  后查,此树名红千层,意为一个接一个的红,层层叠叠
期刊
夏日诗  并非陆陆续续,可以通过指示牌穿插记叙,  在上海的夏日不一定要有顺序的逻辑性。  我只能想到的是,聚会比我们各自的命运  更加沉默。茂盛之下的赞叹,随时  会改变街道的一片狼籍,无人能全身而退,  乘坐地铁抵達老火车站,再从历史穿越到龙茗路,  学习三轮车的快乐。嘿!多好的安逸啊,  同样的夏日外滩,这就是现象中远离的烟尘,  犹如缠绕不散。饮酒不乏月朗星稀的溢美,  一些人,和另一些人
期刊
远看有色  我曾惊诧于这几乎一夜之间在单位门口的绿地上长出的米黄色小花。  当我走近时,我发现所看到的都是错觉所致。这些铺了一地的小花,其实是前两天花工在修整草坪后留下的枯草。  是春天的到来,将我的视野陈述成乱花迷眼,让一根根枯叶长出了春的气质。  我站在一根根枯草中间,我们面面相觑。它们多么像一颗颗盛开在土地上的头颅啊,有着崇高的思想,有着缤纷如画的内心。  有时我们是要站远点的,在一些潦草的
期刊
黄 昏  四十年了,所有的  已不可抵消。夜来月色  打水之音,彼此也  不再点破。真理的里子  在河道的暗处。  内衣的挣扎累及皮囊。  一条大河默不作声。  而沉默不过是另一个  版本的空城计,  不可触及。可唯独  沉默可冲破堤岸。  真理的史书,并不由  掌握真理的人来书写。  正如大海的蔚蓝,  并不是由水来形成,  天空掌握了一切。  年份的黯淡,岁月  的茫然,名词的岔路,  形容词
期刊
一  我想说说三尕,想了很久,每次打开电脑又觉得没什么好说的,直到我意识到她的样貌已经渐渐模糊不清。上一次见她是在大学食堂,刚拍完毕业照,我着急赶兰州回东北的火车。她穿着一身漆黑的学士服,扎眼地坐在食堂正中间吸一碗牛肉面,我在门口隔着乌泱乌泱的人群喊她:“三尕,我走了!”  三尕从海碗里抬起目光,冲我摆摆手,她的整个口腔连同食道都被面条霸占着,没有半个字的容音之地,只能摆手,绣金边儿的宽大衣袖直往
期刊
作者简介:杨永汉:曾用笔名耳火,河南南阳唐河人,现为河南作协会员。曾在宁夏、武汉、河南等地做过报刊编辑、记者,已先后在 《青海湖》 《奔流》 《青年文学》 《小说月刊》 《天津文学》 《神剑》 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数百篇,出版小说集《撕毁的信任》 《血战沙漠核鼠》、诗集 《山野菊》 和长篇小说 《绝处逢生》,长篇纪实《杏林传奇》等。  一  日头从东山顶升起来的时候,李彦昌已经在另一边的山半坡园
期刊
作者简介:程文文,汉族,70后,安徽潜山人,自媒体从业者。曾在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  1  那是1950年的春天,窗外桃红柳绿,天空细雨如丝,年轻的外公背一肩包裹,撑一把旧黄伞,咬咬牙迈出了家门。  外公才走出几步,耳边已是风声凄凄,如怨如诉,细听,不是风声,分明是外婆那孤零无助的嘤嘤哭泣声。外公把光滑的伞柄夹在胳膊肘里,双手使劲掩住耳朵,放开腿脚,像匹脱缰的野马,闷头只顾疾奔。奔出一
期刊
2019年11月中旬,作为海口市作家协会“特区作家看老区采风团”之一员,在团长、著名作家张品成先生的带领下,本人先后到湘北岳阳、鄂南赤壁等地走访采风。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之旅、陶冶之旅、友谊之旅。所见所闻,信手记之,遂成此文,以飨读者。  忧乐观再入心  湖南之行,岳阳楼是必去观瞻的盛景。它不仅是湘北第一名胜,更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  九年前的五月,我第一次去湖南,正赶上岳阳大旱。站在岳阳楼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