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我国1997年~2006年车辆业贸易数据对其进行G-L指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十年平均为0.44,说明我国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仍然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以低质产品去换高档产品,多样化程度低。故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B指数
1999年,中国车辆及零部件产业(以下简称“车辆产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1.2%,2006年该占比为2.2%,说明该产业贸易规模增长快于全国外贸总额的增长。本文以整个车辆产业,即HS编码中87章15个品目(除8710外)为研究对象,从COMTRADE数据库和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中选取1997年~2006年的车辆产业贸易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对我国车辆产业的G-L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目前形成我国车辆产业产业内贸易现状的原因,以期为提高车辆产业竞争能力提出更好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说明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产业内同类产品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G-L指数是Grubel和Lloyd于1975年提出的用以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简称 “G-L指数“。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被各国学者广泛用来分析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度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本文用公式(1)和(2)分别计算各产品和产业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其中,GLIITi表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G-L指数,Xi、Mi分别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出口值和进口值。GLIITi的取值在0到1之间,GLIITi大于0.5,则表明该车辆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优势;反之,则表明产业间贸易占优势。
二、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2)计算出15种车辆及零附件产品、车辆产业1997年~2006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见表1)。
从上表可知:其一,G-L指数在2003年降至最低水平后出现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达到0.58。说明入世后我国投资场环境更加宽松,国外汽车厂商纷纷在中国落户,提高了中国车辆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其二,该产业及大部分产品的G-L均在0~1之间,表明该产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同时进行。其三,与世界较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该产业的G-L指数明显偏低。除2005、2006年外,其它各年G-L指数均小于0.5,2001年~2003年低于0.4;而2005年,中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制造业的G-L指数分别为0.91、0.84、0.80;美国制造业在1995年就已达到0.71。因为我国缺乏生产的核心技术和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即使参与国际分工,也只是跨国公司生产链上较低端的加工环节而已,仍摆脱不了以传统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交换的地位,产品以低端产品为主。其四,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车辆产业的G-L指数又略偏高,但比高新技术产业低。钢铁产品1996年~2006年平均G-L指数为0.30,农产品1990年~2001年平均G-L指数为0.40,食品加工产品1997年~2002年平均G-L指数为0.24,高新技术产业1999年~2005年平均G-L指数为0.90,而车辆产业在1997年~2006年平均G-L指数为0.44。该行业外资经济成分较高,与外资的合作经营大大提高了产业内既进口又出口的贸易规模。其五,产业内各产品的G-L指数不平衡,8701、8702、8704、8708、8709五类产品的G-L指数均大于0.5,这些分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牵引车、客运车辆,货运车辆等。由于缺乏生产的核心技术,就产生了与外资合作的强烈动机。故在大量出口加工成品的同时伴随着高端设备、生产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大规模进口,故这几类产品的G-L指数相对较高;其他10种产品基本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基本可以自主经营,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其G-L指数均小于0.5。
三、政策分析
虽然我国车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升,但从全球视角来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应努力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政府应加大投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整车研发技术、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和改进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创新;企业应通过细分市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商品多样化程度,全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政府应根据我国车辆产量区域集中的现状,选择几个区域作为产业集群区,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发展产业集群,培植规模优势: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外商将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中游的高精尖技术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营销服务环节置于国内,提高车辆产业的国内增值率,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昭玲: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比较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7,(06):8~12
[2]戴魁早: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07,(09):16~21
[3]宋玉华刘春香: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02)
[4]陈卫平: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04
[5]苑涛: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3(01):91
[关键词] 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B指数
1999年,中国车辆及零部件产业(以下简称“车辆产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1.2%,2006年该占比为2.2%,说明该产业贸易规模增长快于全国外贸总额的增长。本文以整个车辆产业,即HS编码中87章15个品目(除8710外)为研究对象,从COMTRADE数据库和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中选取1997年~2006年的车辆产业贸易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对我国车辆产业的G-L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目前形成我国车辆产业产业内贸易现状的原因,以期为提高车辆产业竞争能力提出更好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说明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产业内同类产品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G-L指数是Grubel和Lloyd于1975年提出的用以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简称 “G-L指数“。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被各国学者广泛用来分析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度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本文用公式(1)和(2)分别计算各产品和产业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其中,GLIITi表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G-L指数,Xi、Mi分别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出口值和进口值。GLIITi的取值在0到1之间,GLIITi大于0.5,则表明该车辆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优势;反之,则表明产业间贸易占优势。
二、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2)计算出15种车辆及零附件产品、车辆产业1997年~2006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见表1)。
从上表可知:其一,G-L指数在2003年降至最低水平后出现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达到0.58。说明入世后我国投资场环境更加宽松,国外汽车厂商纷纷在中国落户,提高了中国车辆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其二,该产业及大部分产品的G-L均在0~1之间,表明该产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同时进行。其三,与世界较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该产业的G-L指数明显偏低。除2005、2006年外,其它各年G-L指数均小于0.5,2001年~2003年低于0.4;而2005年,中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制造业的G-L指数分别为0.91、0.84、0.80;美国制造业在1995年就已达到0.71。因为我国缺乏生产的核心技术和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即使参与国际分工,也只是跨国公司生产链上较低端的加工环节而已,仍摆脱不了以传统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交换的地位,产品以低端产品为主。其四,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车辆产业的G-L指数又略偏高,但比高新技术产业低。钢铁产品1996年~2006年平均G-L指数为0.30,农产品1990年~2001年平均G-L指数为0.40,食品加工产品1997年~2002年平均G-L指数为0.24,高新技术产业1999年~2005年平均G-L指数为0.90,而车辆产业在1997年~2006年平均G-L指数为0.44。该行业外资经济成分较高,与外资的合作经营大大提高了产业内既进口又出口的贸易规模。其五,产业内各产品的G-L指数不平衡,8701、8702、8704、8708、8709五类产品的G-L指数均大于0.5,这些分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牵引车、客运车辆,货运车辆等。由于缺乏生产的核心技术,就产生了与外资合作的强烈动机。故在大量出口加工成品的同时伴随着高端设备、生产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大规模进口,故这几类产品的G-L指数相对较高;其他10种产品基本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基本可以自主经营,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其G-L指数均小于0.5。
三、政策分析
虽然我国车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升,但从全球视角来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应努力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政府应加大投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整车研发技术、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和改进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创新;企业应通过细分市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商品多样化程度,全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政府应根据我国车辆产量区域集中的现状,选择几个区域作为产业集群区,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发展产业集群,培植规模优势: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外商将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中游的高精尖技术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营销服务环节置于国内,提高车辆产业的国内增值率,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昭玲: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比较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7,(06):8~12
[2]戴魁早: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07,(09):16~21
[3]宋玉华刘春香: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02)
[4]陈卫平: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04
[5]苑涛: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3(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