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三名团印象之优劣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198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播报
  马勒《第一交响曲》,结构框架明晰,气势也有,但内涵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流于一般,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不过,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较多名团的现场演出后,作品的新鲜感也许已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砝码。
  
  


  从9月12日至10月11日,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共有三支著名的欧洲乐团登台东方艺术中心,献演五场经典曲目,掀起了一股交响热潮。除了艺术节,如此密集的名团亮相,在申城舞台并不多见,也可以说是机会难得。集中欣赏这些名团的演出,就有了一个比较的机会,并引发了一些感想。
  先说由郑明勋指挥的意大利斯卡拉爱乐乐团。意大利人情感丰沛,长于抒情,他们的歌剧闻名天下,因此上半场罗西尼的《意大利姑娘在阿尔及尔》《威廉退尔》序曲、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间奏曲以及威尔弟《命运之力》序曲,让我们领教了斯卡拉正宗的意大利歌剧音乐的韵味,乐句灵敏,音色迷人,尤其是他们的弦乐,极富歌唱性,《威廉退尔》序曲中的那段大提琴独奏,味道是多么的地道;而《曼侬·莱斯科》间奏曲中那句大抒情的瞬间奔放,则让人心花怒放、回肠荡气!下半场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也是乐团明智的选择,因为老柴的音乐比较符合意大利人的气质。只是郑明勋的指挥稍微“硬”了一点,最近几年看郑明勋的指挥,似乎都有这个问题。
  莱昂纳德·斯拉特金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两场音乐会,第一场是纯英国的作品。就好比意大利人唱歌剧,中国人唱京剧,英国人演英国作品,那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真像一个英国绅士在闲庭信步。威廉·沃尔顿的《朴茨茅斯角》序曲,生动活泼、带有爵士风格,恰似一幅英国18世纪朴茨茅斯港忙碌热闹的风景画;沃恩·威廉姆斯的《泰利斯主题幻想曲》,以独到的弦乐配器,咏唱出一首深沉、典雅、肃穆的赞美诗;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将乐队各声部的特色一一亮相;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似乎为整台音乐会作个提升和总结,各段变奏既衔接自然,又注意呼吸的舒展和顿挫(斯拉特金功不可没),其中的第九段变奏和第十二段变奏尤为精彩。感觉最深的是,乐队的英伦味十足。
  听了皇家爱乐的第一场演出,令笔者大为过瘾,由此对第二场马勒的《第一交响曲》产生了强烈的期待,上半场科普兰的《阿巴拉契亚的春天》,乐团的表现依然令人折服(也许这首作品与英国作品的风格比较相近),下半场的马勒《第一交响曲》,结构框架明晰,气势也有,但内涵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流于一般,面对博大精深的马勒,乐队的发挥似乎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一直表现出色的弦乐,一下子好像“找不到北”了。
  对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我是尤其的情有独钟,因为2003年他们首度光临上海的那场演出,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因此对他们5年后再度来到申城,充满了热望,况且这次率团的是老资格的年近80的指挥大师克里斯多弗·冯·多纳伊。两场演出以贝多芬作品为主,第一场开篇的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先声夺人,一听就感到与前面两个乐团有本质的不同,声音浑厚而富韧劲的质感,然也明显感觉到多纳伊偏慢的速度。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齐默尔曼独奏)更多的是展现独奏家的风采,下半场便是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在勃拉姆斯的4首交响曲中,“第二”也许是最难演奏的,徜徉在田园山水中的那份孤寂、内省和超然,多纳伊的“慢速”恰好演绎得细腻、层次分明。
  乐迷们议论更多的可能是第二场的演出。贝多芬“第四”“第五”交响曲,既名盘多多,又听得实在太熟,尤其是“第五”。演“第四”时,乐团的木管声部非常出色,而演到第三、第四两个快板乐章时,与人们头脑中的克莱伯相比,相去就甚远了。当然,不同的乐团、不同的指挥,也许是没法比的,但基本客观的标准还是有的。“第五”一开始的“命运”乐句以及展开部分,有些显得仓促和表浅,当中两个乐章一般,第四乐章表现最好。总的来说,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第五”,显得有些不温不火。多纳伊的功力肯定是无可非议的,也许晚年的他认为贝多芬就该是如此表现的。由此也引发了另一个想法:如果这场音乐会不演我们听得太多的贝多芬,而是演其他的德奥作品,比如布鲁克纳、瓦格纳、马勒……效果会如何呢?起码会有一种新鲜感。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不过,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较多名团的现场演出后,作品的新鲜感也许已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砝码。
  ■
其他文献
海外传真    《西区故事》原书的作者阿瑟·劳伦茨近日透露,明年二月,音乐剧《西区故事》以英语和西班牙的双语形式与公众见面,届时,新版的《西区故事》将以基调更暗、回味更浓的风格示人。《西区故事》由原书的作者阿瑟·劳伦茨亲自指导。  阿瑟·劳伦茨说该剧将采用提升演出激情和真实性的元素,大部分对白和唱段都将用西班牙语。“用西班牙语表演的场景更加令人兴奋,因为更不受拘束。我觉得不会有很多人眼睛盯着翻译。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无数催人泪下的悲剧,波兰作曲家高历斯基却把眼泪变成音符,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又名《悲愁之歌交响曲》,感动全球古典流行乐迷。作曲家创作灵感来自1944年一位被纳粹德军囚禁的十八岁波兰少女,在狱中墙壁上刮出的文字,以及讲述1919年西里西亚起义,一位母亲寻找起义中牺牲的儿子的歌曲。乐曲于1992年灌录成大碟,立即高踞英美流行音乐销量榜冠军。高历斯基认为此曲之所以深受乐迷欢迎,原因是“也
期刊
在音乐史上,拉赫玛尼诺夫(S.Rakhmaninov,1873-1943)往往只被列为作曲家,人们似乎遗忘了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他堪称钢琴巨人,二十世纪钢琴大师之一。拉赫玛尼诺夫出身俄罗斯贵族,4岁随母亲学习钢琴,9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少年班)师从捷米扬斯基(V.Demiyancky)习琴。12岁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拜兹维列夫(N.Zverev)、济洛季(A.Ziloti)为师,同时随
期刊
环球博览    今年秋季可谓是纽约爱乐的“双喜年”。除了伯恩斯坦驻团65年纪念之外,还是纽约爱乐乐团90年的周年纪念。      1943年11月14日,一位身材瘦削的年轻指挥家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舞台,指挥一个在全国播出的音乐会。这位不为人知的美国人,身着体面的灰色西服,自信满满的站在那里,替补传奇大师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演出。结果,伯恩斯坦成
期刊
每周选载    我这里抬出的三位大爷,虽说几十年来一直被视作鼓吹“洋腔洋调”的洋老爷;可我横过来竖过去看他们,却个个都是可敬可爱,毕其一生在中国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播撒乐种的“土”老头。    几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郁郁葱葱的草坪上,竖了尊铜像——那是1927年创办学校的萧友梅博士。在中国,竖铜像可是件非同小可的事。因为这么一竖,不是将这位鼓吹“洋乐”的“洋博士”,连同他那“唯西洋是崇”的“学院派堡
期刊
周报评点  由此想到,音乐剧以前人经典为改编蓝本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站在巨人肩上跳舞需要高超的修养与技巧,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反而在巨人和经典面前露出自己的浅拙。      由美国赫伯龙戏剧联盟与迪斯尼联合制作的音乐剧《阿依达》在南京举行的第31届世界戏剧节上首次与江苏观众见面。此剧根据威尔弟的同名歌剧改编,也是迪斯尼继《美女与野兽》《狮子王》之后推出的第三部音乐剧。  歌剧《阿依达》在专业圈内非常著
期刊
院团风景    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将于11月8日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伶赏经典——张国勇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会,曲目有肖斯塔科维奇的《室内交响曲第一乐章》《d小调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和《第十四交响曲》,(用女高音、男高音、弦乐及打击乐)。音乐会特邀来自俄罗斯的女高音歌唱家叶卡特琳娜·什玛诺维科和男低音歌唱家阿列克谢·塔诺维茨基出演《第十四交响曲》。  张国勇曾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留
期刊
现场播报  武汉乐团是一个步入职业化的地方乐团,但实际能力却还未到职业化的标准。乐团的管乐还存在着音准、音响调配、音色统一等问题,弦乐则声音单薄,音量偏弱,小提琴数量少,难以担起支撑旋律的重任,至于整体的均衡性,乐团还有待于耐下心来向细腻程度发展。    国家大剧院秋季音乐会好戏连台,其中10月18日武汉乐团专场音乐会独具特色。  开场作品是美国作曲家巴伯的《造谣学校》序曲。巴伯属于新古典主义作曲
期刊
今年是美国指挥家、作曲家雷纳多·伯恩斯坦诞辰90周年纪念。入秋以来,整个纽约都沉浸在热烈而隆重的纪念活动中。在业界,人们甚至将伯恩斯坦与卡拉扬相提并论,并认为乐坛上只有伯恩斯坦可以溶解卡拉扬那种不怒而威的帝王形象。在美国,伯恩斯坦可以说是美国音乐史上永远难忘的一个名字。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伯恩斯坦成为了美国音乐史上最耀眼的音乐大师呢?是他非凡的指挥风范呢?还是他卓越的作曲才能?在伯恩斯坦年
期刊
音教专递    本报讯 10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坞小学“启明星口琴交响乐团”为赴“杭州第七届亚太口琴比赛”前的汇报演出在中坞小学礼堂举行。孩子们表演了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小合奏、大合奏等多首参赛乐曲,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的领导、专家对汇报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坞小学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跟随父“启明星口琴交响乐团”,目前已形成了编制为86人的成熟乐团,乐团聘请白燕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