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播报
马勒《第一交响曲》,结构框架明晰,气势也有,但内涵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流于一般,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不过,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较多名团的现场演出后,作品的新鲜感也许已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砝码。
从9月12日至10月11日,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共有三支著名的欧洲乐团登台东方艺术中心,献演五场经典曲目,掀起了一股交响热潮。除了艺术节,如此密集的名团亮相,在申城舞台并不多见,也可以说是机会难得。集中欣赏这些名团的演出,就有了一个比较的机会,并引发了一些感想。
先说由郑明勋指挥的意大利斯卡拉爱乐乐团。意大利人情感丰沛,长于抒情,他们的歌剧闻名天下,因此上半场罗西尼的《意大利姑娘在阿尔及尔》《威廉退尔》序曲、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间奏曲以及威尔弟《命运之力》序曲,让我们领教了斯卡拉正宗的意大利歌剧音乐的韵味,乐句灵敏,音色迷人,尤其是他们的弦乐,极富歌唱性,《威廉退尔》序曲中的那段大提琴独奏,味道是多么的地道;而《曼侬·莱斯科》间奏曲中那句大抒情的瞬间奔放,则让人心花怒放、回肠荡气!下半场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也是乐团明智的选择,因为老柴的音乐比较符合意大利人的气质。只是郑明勋的指挥稍微“硬”了一点,最近几年看郑明勋的指挥,似乎都有这个问题。
莱昂纳德·斯拉特金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两场音乐会,第一场是纯英国的作品。就好比意大利人唱歌剧,中国人唱京剧,英国人演英国作品,那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真像一个英国绅士在闲庭信步。威廉·沃尔顿的《朴茨茅斯角》序曲,生动活泼、带有爵士风格,恰似一幅英国18世纪朴茨茅斯港忙碌热闹的风景画;沃恩·威廉姆斯的《泰利斯主题幻想曲》,以独到的弦乐配器,咏唱出一首深沉、典雅、肃穆的赞美诗;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将乐队各声部的特色一一亮相;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似乎为整台音乐会作个提升和总结,各段变奏既衔接自然,又注意呼吸的舒展和顿挫(斯拉特金功不可没),其中的第九段变奏和第十二段变奏尤为精彩。感觉最深的是,乐队的英伦味十足。
听了皇家爱乐的第一场演出,令笔者大为过瘾,由此对第二场马勒的《第一交响曲》产生了强烈的期待,上半场科普兰的《阿巴拉契亚的春天》,乐团的表现依然令人折服(也许这首作品与英国作品的风格比较相近),下半场的马勒《第一交响曲》,结构框架明晰,气势也有,但内涵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流于一般,面对博大精深的马勒,乐队的发挥似乎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一直表现出色的弦乐,一下子好像“找不到北”了。
对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我是尤其的情有独钟,因为2003年他们首度光临上海的那场演出,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因此对他们5年后再度来到申城,充满了热望,况且这次率团的是老资格的年近80的指挥大师克里斯多弗·冯·多纳伊。两场演出以贝多芬作品为主,第一场开篇的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先声夺人,一听就感到与前面两个乐团有本质的不同,声音浑厚而富韧劲的质感,然也明显感觉到多纳伊偏慢的速度。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齐默尔曼独奏)更多的是展现独奏家的风采,下半场便是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在勃拉姆斯的4首交响曲中,“第二”也许是最难演奏的,徜徉在田园山水中的那份孤寂、内省和超然,多纳伊的“慢速”恰好演绎得细腻、层次分明。
乐迷们议论更多的可能是第二场的演出。贝多芬“第四”“第五”交响曲,既名盘多多,又听得实在太熟,尤其是“第五”。演“第四”时,乐团的木管声部非常出色,而演到第三、第四两个快板乐章时,与人们头脑中的克莱伯相比,相去就甚远了。当然,不同的乐团、不同的指挥,也许是没法比的,但基本客观的标准还是有的。“第五”一开始的“命运”乐句以及展开部分,有些显得仓促和表浅,当中两个乐章一般,第四乐章表现最好。总的来说,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第五”,显得有些不温不火。多纳伊的功力肯定是无可非议的,也许晚年的他认为贝多芬就该是如此表现的。由此也引发了另一个想法:如果这场音乐会不演我们听得太多的贝多芬,而是演其他的德奥作品,比如布鲁克纳、瓦格纳、马勒……效果会如何呢?起码会有一种新鲜感。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不过,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较多名团的现场演出后,作品的新鲜感也许已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砝码。
■
马勒《第一交响曲》,结构框架明晰,气势也有,但内涵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流于一般,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不过,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较多名团的现场演出后,作品的新鲜感也许已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砝码。
从9月12日至10月11日,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共有三支著名的欧洲乐团登台东方艺术中心,献演五场经典曲目,掀起了一股交响热潮。除了艺术节,如此密集的名团亮相,在申城舞台并不多见,也可以说是机会难得。集中欣赏这些名团的演出,就有了一个比较的机会,并引发了一些感想。
先说由郑明勋指挥的意大利斯卡拉爱乐乐团。意大利人情感丰沛,长于抒情,他们的歌剧闻名天下,因此上半场罗西尼的《意大利姑娘在阿尔及尔》《威廉退尔》序曲、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间奏曲以及威尔弟《命运之力》序曲,让我们领教了斯卡拉正宗的意大利歌剧音乐的韵味,乐句灵敏,音色迷人,尤其是他们的弦乐,极富歌唱性,《威廉退尔》序曲中的那段大提琴独奏,味道是多么的地道;而《曼侬·莱斯科》间奏曲中那句大抒情的瞬间奔放,则让人心花怒放、回肠荡气!下半场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也是乐团明智的选择,因为老柴的音乐比较符合意大利人的气质。只是郑明勋的指挥稍微“硬”了一点,最近几年看郑明勋的指挥,似乎都有这个问题。
莱昂纳德·斯拉特金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两场音乐会,第一场是纯英国的作品。就好比意大利人唱歌剧,中国人唱京剧,英国人演英国作品,那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真像一个英国绅士在闲庭信步。威廉·沃尔顿的《朴茨茅斯角》序曲,生动活泼、带有爵士风格,恰似一幅英国18世纪朴茨茅斯港忙碌热闹的风景画;沃恩·威廉姆斯的《泰利斯主题幻想曲》,以独到的弦乐配器,咏唱出一首深沉、典雅、肃穆的赞美诗;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将乐队各声部的特色一一亮相;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似乎为整台音乐会作个提升和总结,各段变奏既衔接自然,又注意呼吸的舒展和顿挫(斯拉特金功不可没),其中的第九段变奏和第十二段变奏尤为精彩。感觉最深的是,乐队的英伦味十足。
听了皇家爱乐的第一场演出,令笔者大为过瘾,由此对第二场马勒的《第一交响曲》产生了强烈的期待,上半场科普兰的《阿巴拉契亚的春天》,乐团的表现依然令人折服(也许这首作品与英国作品的风格比较相近),下半场的马勒《第一交响曲》,结构框架明晰,气势也有,但内涵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流于一般,面对博大精深的马勒,乐队的发挥似乎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一直表现出色的弦乐,一下子好像“找不到北”了。
对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我是尤其的情有独钟,因为2003年他们首度光临上海的那场演出,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因此对他们5年后再度来到申城,充满了热望,况且这次率团的是老资格的年近80的指挥大师克里斯多弗·冯·多纳伊。两场演出以贝多芬作品为主,第一场开篇的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先声夺人,一听就感到与前面两个乐团有本质的不同,声音浑厚而富韧劲的质感,然也明显感觉到多纳伊偏慢的速度。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齐默尔曼独奏)更多的是展现独奏家的风采,下半场便是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在勃拉姆斯的4首交响曲中,“第二”也许是最难演奏的,徜徉在田园山水中的那份孤寂、内省和超然,多纳伊的“慢速”恰好演绎得细腻、层次分明。
乐迷们议论更多的可能是第二场的演出。贝多芬“第四”“第五”交响曲,既名盘多多,又听得实在太熟,尤其是“第五”。演“第四”时,乐团的木管声部非常出色,而演到第三、第四两个快板乐章时,与人们头脑中的克莱伯相比,相去就甚远了。当然,不同的乐团、不同的指挥,也许是没法比的,但基本客观的标准还是有的。“第五”一开始的“命运”乐句以及展开部分,有些显得仓促和表浅,当中两个乐章一般,第四乐章表现最好。总的来说,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第五”,显得有些不温不火。多纳伊的功力肯定是无可非议的,也许晚年的他认为贝多芬就该是如此表现的。由此也引发了另一个想法:如果这场音乐会不演我们听得太多的贝多芬,而是演其他的德奥作品,比如布鲁克纳、瓦格纳、马勒……效果会如何呢?起码会有一种新鲜感。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不过,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较多名团的现场演出后,作品的新鲜感也许已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砝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