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新汽车品牌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天,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跟我讨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话题,经过一番辩论,女儿得到一个结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如,中国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这个话题近年来经常被提起。在笔者看来,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鸡和蛋在不断延续彼此的存在,重复这个亘古不变的命题;而在汽车界,不断有新品牌出现,旧品牌消亡。换句话说,这两个问题都是自然规律。



  “中国是否需要新的汽车品牌”是个伪命题
  2013年11月的广州车展,观致的第一款车观致3上市,从而引发业内对“中国是否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的讨论。很多人会拿观致的销量低迷来说事,以此证明中国不需要新的汽车品牌。从理论上来讲,相对于有一定积累的汽车品牌,新的汽车品牌明显处于弱势:品牌知名度低,口碑薄弱,经销商网络不健全……
  悲观者认为,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汽车品牌数量与销量的比例严重失调。以美国为例,2016年美国市场新车销量为1755万辆,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是2800万辆。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是美国的1.6倍,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市场上汽车品牌的数量却是美国的3-4倍。
  与大品牌动辄上百万的销量相比,有些年销量在十万台徘徊的汽车品牌实在没有存在必要。既然它们活得这么艰难,被市场淘汰是早晚的事。中国汽车品牌数量如此泛滥,新品牌完全没必要入场搅局。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首先,“汽车品牌数量太多”跟“新的汽车品牌”是不同的概念。其次,即便将来有很多汽车品牌会遭到淘汰,但不一定是新品牌,也不一定是现在看起来很弱小的品牌。第三,也是笔者最重要的论点:中国的汽车品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未来二十年,中国涌现出的新品牌会比现有的还要多。
  从世界汽车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国汽车品牌正处于发展初期
  相对于那些百年汽车品牌,中国自主品牌真正的发展历史也就20年。从世界范围看,汽车品牌也是不停发生更替。在中国汽车的发展史中,新品牌的涌现从未间断,哪怕凶猛如2016年,也算不得最密集的年份。
  过去20年,消亡的汽车品牌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就连做空调的春兰、奥克斯,以及做手机的波导都曾涉足汽车,如果穿越回十年前,恐怕有一半的汽车品牌是我们所不熟悉的。
  相对于10年前,现在的很多热门品牌都是新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2013年3月29日,哈弗品牌正式宣布独立。2010年9月3日,广汽传祺首款自主研发的乘用车下线……这些曾经的新品牌,如今都已经占据了主流市场。
  再看2016年出现的新品牌,宝沃、汉腾、斯威等汽车品牌的销量并不弱。而长城的高端品牌WEY以及吉利的领克(LYNK&CO),更是寄托着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期望。未来,中国汽车品牌将出现30万、40万,乃至上百万的车型,毫无疑问,它们都将被赋予全新的品牌名称。
  对于新的汽车品牌来说,现在是杀入市场的最好时机
  众所周知,当前的能源结构、造车理念、技术、销售模式等等都在发生重大变革,并对汽车产业的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能要推出太阳能汽车,格力的董明珠入股银隆造电动车。蔚来、乐视成为刷屏之王。还有奇点、泰克鲁斯·腾风、威马、小鹏等,这些新军组成的战队,所营造的话题量不亚于传统车企。
  然而,比起这个空前的历史大潮,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结构所发生的变化。90后消费者的崛起,绝对是新兴汽车品牌的福音。毫无疑问,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汽车消费主力,而他们的消费习惯也赋予新汽车品牌前所未有的机会。
  5月15日-16日,2017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行,尼尔森大中华区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张振华表示,90后消费者在购买汽车过程中更加注重外观,对中外汽车品牌没有精确的概念。
  种种迹象表明,品牌对90后消费者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变弱。与80后相比,90后反感被贴标签,眼里没有权威,不会盲从。



  在消费方面,90后消费者显得更“花心”,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事实上,这种表现在很多消费领域都存在,比如手机,华为、VIVO、小米等新兴品牌逐渐占据主流;在时尚领域,优衣库、H&M、ZARA已经成为他们最爱,而几年前真维斯是大热门;就连所粉的明星也走马灯似的换。
  此外,信息传播方式以及营销手法也发生颠覆性变革。90后对传统媒体几乎完全舍弃,依托移動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广告模式,“内容就是广告,广告就是内容”正成为一种流行的宣传方式。以往需要从品牌到产品的认知过程,可以从产品体验上一次性完成。
  这些新模式的出现,都让新品牌跟老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这场竞赛中,过往的经验起到的帮助并不大,创新成为更重要的法宝,而这正是新的汽车品牌所擅长的。
  至于“中国品牌太多太拥挤”的问题,我想还是留给“一带一路”来解决吧!不过话再说回来,新的汽车品牌也有软肋,无论品牌起到的作用有多大,产品才是决胜的关键。在这方面,新品牌尤其要注重产品品质,如果这个底线守不住,跌的会更惨,并且再翻身的机会也很渺茫。
其他文献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最高荣耀莫过于此。本届上海车展上,LYNK&Co,WEY,“王朝”,刚好是李书福、魏建军和王传福三个男人的姓氏集中亮相。这是中国汽车本土品牌面向未来的新开始,亦是中国车市竞争的新格局。  2003年开始,本土品牌的接力棒先后在奇瑞、吉利和比亚迪上交替运行。2012年到2015年,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两家本土品牌迅速在市场微增长中脱颖而出,成为
期刊
我们常对那些如雷贯耳的数学天才感到茫然,究其根源,我不知道那些错综复杂的算式与生活有何必然关联,人类的故事也并不总像数学运算一样一加一等于二,而可以很轻松地举例说明一加一非常有可能并不等于二,甚至是五或负三。  恍如一瞬间,街头跑动的新能源汽车从星星点灯到比比皆是,商业社会发展史中,凡涉及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都会发生的游戏规则变化,在新能源发展史上无一落下。  2016年9月22日工信部
期刊
208.4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3.8万辆和208.4万辆,同比增长-1.9%和-2.2%,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27.1万辆和908.6万辆,同比增长5.4%和4.6%,低于上年同期0.3和1.5个百分点。  94%  根据吉利官方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4月,吉利汽车总销量为86,727辆,同比增长约94%,其中中国市场总销量为86,079
期刊
今年开始,营销界又多了一个加班日——5月9日,因为头顶金光的“中国品牌日”就设在第二天。对于通宵达旦的“广告狗”来说,熬过5月9日,5月10日总会来的,但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品牌梦”仿佛一直就在可望而不可及的明天。  品牌,看不见的“天花板”  “品牌”(Brand)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山寨”才是我们的原创,但中国也有跟“品牌”类似的说法,比如“老字号”强调的是品牌的持久性、一致性;“儒商”体现的
期刊
无论是前期霸气的“车之道,唯大众”,还是当下低调的“车之道,为大众”,皆难掩大众帝国雄心:传统燃料汽车,领先;新兴新能源汽车,更要领先。  大众汽车集团CEO穆伦日前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毫无掩饰:“未来是电动化的。大众期望在2025年前后能够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者。” 拥有13个汽车及移动出行品牌的大众汽车集团正重复传达一个信号:大众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发展,到2018年末大众汽车将推出超过10款全新的
期刊
中国车界已集聚一股神秘军团,它们的产品将集中在2018年陆续显形,这就是新创车企群体崛起的新气象,也许2018年将被冠以中国新创车企的元年。新建成但产品仍使用燃油发动机的车企不叫新创车企,仍归类于传统车企,比如接连推出BX7、BX5的宝沃。新创车企有别于传统车企的特征是电驱化,即“生来电动”,并叠加智能化与网联化的“盔甲”,销售方式用电商,集客方式用造就粉丝和社交媒体,交付与服务全用新招。总之,新
期刊
传统的以汽车制造商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围绕个人出行的新型生态系统正在孕育而生,这种方式就是共享汽车。共享汽车会有怎样的前景?人们的出行将与共享汽车有何种关系?未来几年出行领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技术对交通工具本身会有哪些升级与改变?看起来或许有些不解,但是其实早已有答案。  拥有私家车是件傲驕的事:“自行车+公共汽车”被私家车代替  住到城里去,这是大多数人美好生活的“诗与远方”,人口大
期刊
千城数智2018战略包含品牌戰略、企业战略、市场战略、用户战略、服务战略、人才战略和竞争战略,剑指“汽车用户及行业大数据”。  据创始人郭登礼博士介绍,2018年千城数智将在全球建成三大汽车大数据中心,即:以人才为核心的北美西雅图汽车大数据实验室,以分析和处理为目标的重庆大数据中心,以运用和转化为方向的北京大数据营运中心。同时千城数智将围绕全国18个省三四五线城市布局与营运,通过现有品牌市场占用率
期刊
2016年的好莱坞电影《绝地7骑士》让很多西部迷过足了侠客瘾。在这部电影中,采矿富商博格先生与警察勾结,以低价强购原本宁静的玫瑰溪镇土地,雇请大批枪手作恶,维护既有利益,形成了一种秩序。但是,主人公艾玛与其丈夫马修不甘压迫,其丈夫挺身而出挑战这种秩序,却惨遭杀害。为了保住土地,为了帮自己的先生报仇,艾玛找来了七位身怀绝技的牛仔,这帮“搅局者”在旧酒吧与恶势力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期刊
二线豪华车品牌营销上的集体发力,及其带给全球到中国市场的一系列变化,并非无心与巧合。  首先,豪车三强多年厮杀后带来的疲惫和固化,令二线豪华示图趁势而为。  回顾2016年全球的豪华汽车品牌排名:奔驰超越宝马,摘得桂冠,同比增长11.3%;宝马以8万辆的销量差距退居第二,同比增长5.2%;奥迪较2015年微增3.8%,位列第三。  从表象上看,在全球范围内,BBA(奔驰、宝马、奥迪)所长期霸战的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