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绘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z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神韵到意境,再到格调的追求过程,中国绘画不能背离自己厚重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主体,要正本清源,从“科学化”转向“精神化”,合理构建符合自身教育实际和创作规律的学科体系。
  
  当代中国绘画教育的现状
  
  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习欧洲美术教育、提倡写实主义和科学精神。在早期,康有为、陈独秀等就认为中国画应取西洋画之长,极力主张以“科学的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徐悲鸿等把西方一整套美术教育体制包括解剖、透视、素描、色彩在内都引进中国,主张“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从而加快了中国美术教育“科学化”的步伐,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西方美术自古希腊至近代以来,一直将艺术混同于科学,虽有学科框架,却步步背离了艺术本体。然而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时至今日中国大多数美术院校仍还沿用着西方西画模式和“科学”标准,甚至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元素,而忽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让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思想的精华缺失,这种现象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一切从写实再现入手,用西方绘画的色彩原理和造型手段指导改进中国画教学,中国画沦为所谓“水墨画”之类缺少文化内涵的产物。也使得学生受西方文化和“科学化”的影响越来越深,思维完全依附在现代科技和工具之上而逐渐走入了一种套版式、程式化模式,缺乏创造性,忽视艺术和人文精神,成为复制自然真实的技术工匠,从而背离艺术创造的真谛。
  
  要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画教育既要注重普遍性的知识传授,同时也要注重特殊性的个性培养。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学的不仅是具体的造型方法、笔墨技巧,更要全面提升个人的学识修养以及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情感品质,学为人、学治学、师法自然,更要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一方面应该用逻辑方法构建其学科框架体系,另一方面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特色,做到有体有系、体系结合。中国绘画包涵着哲学、文学、书法等多学科的综合内容,并承载着绘画自身表现语言的独立及中国画本体自律性的体现。
  
  中国绘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绘画作为东方特有的艺术形式早已屹立在世界大美术的艺术之林,中国绘画教育,切不可崇洋媚外,盲目跟随西方艺术潮流。殊不知,中西方艺术原本就是两条道上跑的车,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之上的,二者在民族历史渊源、文化心理特征和形态观念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必然使得中西方美术在教育理念上,艺术思想上以及文化使命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鉴于此,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国绘画教育不可能完全借助或融身于西方美术教育模式而获得成功。西方绘画的物理自然性决定了它必须依附于物理学、数学、人体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绘画艺术学科体系被自然科学代替,因此,西方绘画自始至终离不开数学、材料学、工艺学等,这也使得西方绘画至今未形成完善的艺术绘画学科。中国绘画则相反,它不需要西方逻辑结构式的学科框架,早在六朝时期形成的“六法纲要”便已规定了绘画的艺术造型、色彩、笔墨和构图法则,规定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特殊法则和标准。而中国绘画的哲学观念、文学境界、书法手段,都是经过了绘画艺术学的融化,成为了有机的整体。中国画家需要有博古通今的学识修养,出神入化的笔墨表现能力,并掌握造型艺术真谛才能真正步入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
  1、以中国传统美学法则为纲要,建立起以中国绘画形象学、笔墨方法学、色彩学、章法布局学、创作学以及鉴赏学等学科在内的中国绘画学科系统的设想;建立一整套与中国画学科体系相适应的基础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中国绘画创作论、认识论、特征论、操作论和鉴赏论等原理性范畴系列。
  2、用“意象素描”来取代以往教学中惯用的“结构素描”的构想。以“应物象形”、“形神兼备”等传统绘画的造型、笔墨精神为主体,以心应物、触景生情、借物寄情,以意统形并加以夸张、变形乃至融入抽象观念和前卫意识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美性思维特色的造型形式,不拘泥于科学与准确,而注重造型的意趣神韵。
  3、摈弃自然环境下的光色原理,运用主观性色彩用以传达色彩情感。中国人在色彩的“类相”中发现了“随类赋彩”而形成了东方绘画特有的绘画色彩学。中国绘画中的“浅绛”,“清绿”“金碧”以及“墨分五色,如兼七彩”的水墨体系,从艺术的角度看,它规定的类相复合法与色彩的自律性却是真正的艺术色彩学。
  4、中国画仰观俯察、远取近求的观察方法既不受三度空间的制约,又不受透视错觉的干扰,也不拘泥于形似和透视,它是摹状人心天地之交合,将宇宙世界的宏观直觉置于平面世界的和谐布陈,这心物复合之象即是中国画特有的美性形象。
其他文献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深入,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技能水平,这需要我们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校系(部)教学运行二级管理便是高职教育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机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在校系(部)二级建制的基础上,实现了二级管理模式,即将原有的以教务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期刊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的古代礼仪就已基本成型。到了春秋时期,更是由孔子集其大成,并发扬光大。此后,由孔子所构造的礼仪体系一直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古人对礼仪教育极其重视,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三字经》中更是明确提出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和“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古人认为通晓礼仪才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不懂
期刊
关注诚信并为之做出努力,就是主观能动的利用客观规律,有效的缩短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中西方诚信差异    1.中国的诚信思想的产生是伦理意义的,西方的诚信思想是经济意义的  中国的诚信可以追溯到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本源,建立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理想王国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信用一直是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西方的诚信札根于经济生活土壤,是在地处地中海的罗马帝国繁荣的海外贸易的简单
期刊
1977年底,“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当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正在为“迟到”的大学梦而拼搏之时,王志坚却放弃了这个机会。现实还是理想?这个28岁的“老三届”的第一次选择是向现实妥协,这样的选择也让他的人生陷入了梦想的波谷——“当时,我觉得梦想离我越来越远。”   2005年4月,成都七中百年校庆,在无数镁光灯的闪耀之下,时任校长的王志坚健步走上了主席台。慷慨激昂的演说,潮水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掀起了百年校
期刊
高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重用,师德建设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改革开放环境下,师德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对策,切实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一所学校能不能为
期刊
高职院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多校区办学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迅速扩大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拓展了办学空间,并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另一方面,多校区办学也伴随者一系列问题。当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地运行机制,以化解多校区办学中的矛盾,规避多校区办学的风险,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面临的新挑
期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国际化。在越来越多的交流与合作中,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借鉴、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补充形式,对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即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一理念的提出,针对以往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知识教学的严密性,完整性,较少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际需要,使学生感觉不到所学内容对他们的生活和将来求职的意义和价值,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的状况,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本质与目的的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
期刊
在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特殊性,他们正面临着心理性的断乳期。如何引导学生的人格健康完整地发展,如何确定师生的心理距离,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首要任务。    确定师生心理距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职业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基本教育单位的班主任,合理进行自身角色定位,平衡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教育、引
期刊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教育家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前,面对人才加速流动的大趋势,高校要想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制度,不拘一格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转变观念,建立开放、合理的人才培养、流动机制。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既包括培养、引进教学骨干,也包括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少一流学术人才,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