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可夫说:“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妥善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一、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
  
  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重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还有我们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
  通过这些诱导,能使学生自觉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往返调节的变通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极为有益的。
  
  二、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
  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应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三、在鼓励独创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一张纸按0.1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这时你告诉学生,3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27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高峰。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都是好素材。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鼓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现出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散。
  总之,数学课堂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探索走出题海误区,实现教育转轨的过程。透过数学家的思想和心智活動,领略失败到成功的艰辛,探索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不会照本宣科,而是设法突破定势,强化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的思维,从而真正走出题海误区,实现素质教育的转轨。思维的发散与集中犹如鸟之双翼,需要和谐配合,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到新的水平,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映射与函数概念在考试中虽然不是重点,但它是函数知识的基础,本文主要讲述了快速判断“哪些对应是映射与函数”的方法。  关键词: 映射 函数    每当教到映射与函数概念时,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众多对应中,哪些才是映射?这个问题总是有学生会混淆、弄错。那么到底哪些才是映射呢?在教学中,我把这些问题形象化以后,发现学生在判断是否是映射与函数时做得既快又对(只针对直观的对应图)。
期刊
基层协商民主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方式,既保障了基层民主的有序实施,又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宜兴市在基层治理实践过程中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
目的:研究持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血液透析治疗的持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
为纪念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五十周年,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委组织沿革、工作情况及其评价》专题审稿会在福州举行。闽浙赣党史领导小组的左丰美、苏华
摘 要:中学,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数学成绩的提高,既与智力因素有关,也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具有普通性。因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激励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新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对于农村教育来说难度很大。在偏远的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特点,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不少困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困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在长期的农村中学教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為社会创造价值。而数学课程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这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实
目的:研究降低阴道分娩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60例产妇,对其施行预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本文分析和论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几个方面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造出一种学习气氛,设置出有关的问题和操作,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在小学数课堂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