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術学科是传达美、认识美、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学科,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与美学素养的培养有关键作用。发挥美术学科的美的效用,自然不能依靠空口白舌的讲解,而是要借助丰富的画面感,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因此,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94
  1、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呈现美术作品的全貌,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与观察,在丰富的画面感的衬托下,一方面能够迅速捕捉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投入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感受中发现美术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让美从有限的课文当中拓展出来,教师从网络资源中寻找相应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丰富素材的观察,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美术流派、特点有鲜明的认知。
  (3)拓展美术教学形式。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标准教学需求,增加美术课堂上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培养更加灵活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剪影的时候,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小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的皮影片段,让学生在动态的内容中,体验剪影的魅力,然后再讲解剪影人物的制作与表演过程,让小学生进行模仿,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性,并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有效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4)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学习视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将美术创作的思维运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创造、问题解决、美术创作等综合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任务,自主查找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认知、自主的思考,并通过参考制作视频自主动手实践,提高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终融入创新创意,实现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教学氛围,激发美术兴趣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让美术课堂更具感染性,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课的时候,学生们没有到过海底世界,无法很好地发挥想象力,这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海底录制的奇妙纪录片,让学生在强烈视觉冲击的震撼下,感受海底世界的奥秘,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PT课件穿插海底世界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参考、观察、想象,以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其次,也可以播放一些绘画技巧、知识,让美术课程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发挥主体作用,促进有效学习
  美术教学是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获得体验的学科,也是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表达和创造的学科。因此,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这种效果的达成,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音频、动画等课程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已达到丰富美术课程的内容,带给小学生丰富、新鲜的学习感触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美术作品,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3)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整理、收集、汇聚有效的美术素材,极大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资料,辅助教师、学生进行教学与学习。此外,利用音频、图片、动画,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让教学更直观、更灵活。由于信息技术的拓展性,还可以有效实现教学分层,让具备不同爱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实现个性化。此外,在作品展示上,同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甚至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制作成电子相册或视频动画,让学生共同传阅、欣赏、学习、感悟,并从班级作品中获得成就感与凝聚力。在实现美术课堂魅力的同时,也增进了班级情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拓展美术教学形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首先应该善于创设情境,强化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参与感,让学生有丰富的机会进行观察、想象、感知;其次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各种课程要素,丰富教学效果,促进有效学习;最后,也要善于拓展素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并立足于个性化与创新,使得美术课堂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彩霞.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47.
  [2]丁学经.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53.
  [3]邢红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38-139.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其在中学生素质建设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方法在德育管理中的应用,坚持的是“助人自助”的原则,可以对传统中学德育管理的弊端之處进行弥补,实施高效的德育管理方式,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德育管理关键,保证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中学德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84  
期刊
摘要:新课程环境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布置与完成的科学与否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本文基于新课程环境,对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进行了详细地探析,对主要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作业优化;策略  中
期刊
摘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素质化教育基本方针,推动意识形态领域的长远建设,提高人才核心素养水平。本文将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宏观视角,立足于管理学课程的建设,分析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并阐述管理学课程的思政价值,论述管理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程思政;管理学课程;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89  引言  随着素质化教
期刊
摘要:在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观察和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的交谈之中发现,看图写话是小学生学习写作路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选择图片,激发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注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让看图写话与日常写作相衔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学生在成长中有着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是培养小学生情感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关键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随之而体现着艺术性,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首先要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用具备趣味性与吸引力的导入内容,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参与感,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生动多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83   课堂导入的艺术性一方面在
期刊
摘要: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会让“错误”因此而美丽,会让课堂因此而精彩。在新课改的理念教育之下,我们要能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要善于引导和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不再因错误而自卑,让学生能正确直视对待自己的错误。这对推动教学,让学生产生内驱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段数学错题集的整理与利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幼儿园教育的辅助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95  引言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通过对比性、测量性、验证性等实验方式,使孩子们获得知识,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符合当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要求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能独创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与我们教学中是否注重创新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只有关注教学的创新,才可能一脉相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创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针对作文的题目进行分析,分析作文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引导学生精准扣题,罗列提纲展开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使用写作的方式记录生活,从中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语文逻辑
期刊
摘要: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88  引言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英语写作中去,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学生通过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