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形成持续、稳定、标准和权威的时间序列化地理国情信息成果,全面持续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质量是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根本,直接影响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结果,必须加强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的控制,特别是对过程质量,影响成果质量的主要质量元素的控制。通过过程检查,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质量问题和技术偏差,为确保最终成果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实践;应用思考
从2016年起我国的地理国情信息获取情况逐渐的进入了常态化的监测阶段,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也由此应运而生,该监测技术主要使用与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国情普查一样内容的体系,其范围是覆盖全国的,而且面向通用的目标,并且实施综合考虑以及多种需求而进行的常态化的监测,现势性强、精度高、全覆盖的数据优势必定在为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地理国情信息决策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应急救灾、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生产
在国务院实施的第一次的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文件有效的指出: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指通过对全球导航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现代测绘技术的综合利用,对各时期的已有的测绘成果档案进行综合分析,对地形、水系、湿地、沙漠、冰川、地表覆盖、地表形态、道路以及城镇等要素实施动态化的监测和定量化的监测以及空间化的监测,而且通过对其变化量、分布的特征、变化的频率、地域差异以及变化趋势等统计实施有效的分析,由此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以及研究报告等文件,由此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的并综合地对国情以及国力予以有效的展示。利用亚米级卫星影像(北京二号卫星影像、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和2m分辨率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对比2016年监测元数据中记录的影像进行人工识别,并套合本底数据进行变化区域的更新和本底数据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改正。对变化信息不明确的进行外业调绘与核查,并在现场完成内业处理,以防错漏信息,将成果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质检要求的成果按照成果汇交方案进行整理汇交。
2总体技术流程
在数据来源上主要是以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为主,收集利用各类行业专题数据,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外业调查、数据编辑与整理、空间数据建库、统计分析等技术与方法,运用高新技术和装备再加上内外业的结合,由此来实现基础性地理国情变化信息的快速以及准确的获取,其次通过空间数据建库的建立,来有效的完成基本统计分析,形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系列数据、报告和图件成果。以覆盖该监测任务区域内的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源头,收集利用各类行业专题数据,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外业调查、数据编辑与整理、空间数据建库、基本统计等技术与方法,通过建库和开展基本统计,形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系列数据、报告和图件成果。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流程包括新影像处理、变化区域识别、变化区域内业信息采集、外业调查、内业编辑整理、成果汇交、数据建库以及基本统计等技术环节。
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3.1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
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是指利用多平台、多种类、多时相的中、高分辨率光学、波、光达等遥感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数据等,对重要地、典型沙漠、典型川和永久积雪覆盖区域的位置、面积进行长时问序列的监测,掌握其变化特点和规律;围绕水资源、能源矿产、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沿海滩资源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弱区等开展白然生态指标监测,包括地表覆盖状况、白然生态状况、生态环境安全等,并结合社会经济相关专题资料,评估各类资源的承载能力。
3.2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监测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监测是以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为主要基础,同时有效的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相关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其次通过利用多源以及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别的国土利用变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空间的分布及配置等实施有效的监测。
3.3城镇化进程监测
城镇化进程监测是指利用多时相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设备,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基础土地利用数据、地理信息成果数据以及城市规划数据等专题的资料,以行政区划作为其最为基本的统计单元,对城区轮廓范围、面积及变化类型、产业发展空问布局、医文教卫生空问布局等进行监测。
4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的典型做法
4.1影像质量
检查的重点是位置精度和影像质量,对位置精度的控制:一是利用持续更新的像控点库进行检查;二是利用不同时相的影像进行比对检查;三是利用矢量数据进行套合检查;四是按1∶10000和1∶50000两种尺度建立检测点库进行精度检测,对影像质量进行全数检查,使用的监测影像质量均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4.2基础数据与专题资料质量
首先需甄别分析,然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专题资料涉及的部门多、资料广,资料标准与监测指标不统一,对资料的设计标准与监测指标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从中提取符合监测指标的有用信息。对专题资料涉及的部分内容进行外业核查,纠正其错误,确保监测结果的正确性。
4.3编制质量控制手册
系统地、完整地进行监测质量控制,发现整体性和倾向性问题,完全取决于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核心成果数据,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监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监测内容,才能对存在问题做出真实客观的评判。为此,笔者编制了质量控制手册,用于指导监测人员完成生产和质检工作,确保了技术质量标准和检查尺度的一致性,对质量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普遍好评。通过对监测涉及的标准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增加一些特殊规定和示例说明等,质量控制手册浓缩至20页,便于监测人员的学习和使用。
4.4研制人机交互质检软件
利用南方iDATA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研制监测质检软件,用于过程检查和验收,实现了质检工作的信息化,问题标注、意见记录、质量评定的流程化,避免人为的错误,统一质量评判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质检的效率與准确性。
总之,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至关重要,没有质量就没有信誉,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就没有生命。实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措施,出台符合实际的技术要求,注重提升监测人员的能力水平,强化监测的过程质量和成果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监测成果质量优良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家耀,谢明霞.地理国情与复杂系统[J].测绘学报,2016,45(1):1--8.
[2]告卜秀敏.地理国情监测中数据更新方法综述[J].测绘标准化,2015(4):11--14.
[3]阮于洲.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若干思考[J].测绘通报,2014(3):131--134.
[4]王爽,庞春枝,等.浅谈2016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测绘技术装备,2017(02):53--56
[5]王志强,刘艳,于雅辉,等.地理国情监测检查要点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06):205--207
[6]王艳.浅谈阳泉市地理国情监测生产技术流程[J].学术研究,2017(05):63--66
关键词: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实践;应用思考
从2016年起我国的地理国情信息获取情况逐渐的进入了常态化的监测阶段,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也由此应运而生,该监测技术主要使用与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国情普查一样内容的体系,其范围是覆盖全国的,而且面向通用的目标,并且实施综合考虑以及多种需求而进行的常态化的监测,现势性强、精度高、全覆盖的数据优势必定在为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地理国情信息决策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应急救灾、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生产
在国务院实施的第一次的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文件有效的指出: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指通过对全球导航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现代测绘技术的综合利用,对各时期的已有的测绘成果档案进行综合分析,对地形、水系、湿地、沙漠、冰川、地表覆盖、地表形态、道路以及城镇等要素实施动态化的监测和定量化的监测以及空间化的监测,而且通过对其变化量、分布的特征、变化的频率、地域差异以及变化趋势等统计实施有效的分析,由此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以及研究报告等文件,由此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的并综合地对国情以及国力予以有效的展示。利用亚米级卫星影像(北京二号卫星影像、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和2m分辨率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对比2016年监测元数据中记录的影像进行人工识别,并套合本底数据进行变化区域的更新和本底数据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改正。对变化信息不明确的进行外业调绘与核查,并在现场完成内业处理,以防错漏信息,将成果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质检要求的成果按照成果汇交方案进行整理汇交。
2总体技术流程
在数据来源上主要是以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为主,收集利用各类行业专题数据,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外业调查、数据编辑与整理、空间数据建库、统计分析等技术与方法,运用高新技术和装备再加上内外业的结合,由此来实现基础性地理国情变化信息的快速以及准确的获取,其次通过空间数据建库的建立,来有效的完成基本统计分析,形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系列数据、报告和图件成果。以覆盖该监测任务区域内的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源头,收集利用各类行业专题数据,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外业调查、数据编辑与整理、空间数据建库、基本统计等技术与方法,通过建库和开展基本统计,形成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系列数据、报告和图件成果。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流程包括新影像处理、变化区域识别、变化区域内业信息采集、外业调查、内业编辑整理、成果汇交、数据建库以及基本统计等技术环节。
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3.1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
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监测是指利用多平台、多种类、多时相的中、高分辨率光学、波、光达等遥感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数据等,对重要地、典型沙漠、典型川和永久积雪覆盖区域的位置、面积进行长时问序列的监测,掌握其变化特点和规律;围绕水资源、能源矿产、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沿海滩资源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弱区等开展白然生态指标监测,包括地表覆盖状况、白然生态状况、生态环境安全等,并结合社会经济相关专题资料,评估各类资源的承载能力。
3.2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监测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监测是以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为主要基础,同时有效的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相关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其次通过利用多源以及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别的国土利用变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空间的分布及配置等实施有效的监测。
3.3城镇化进程监测
城镇化进程监测是指利用多时相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设备,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基础土地利用数据、地理信息成果数据以及城市规划数据等专题的资料,以行政区划作为其最为基本的统计单元,对城区轮廓范围、面积及变化类型、产业发展空问布局、医文教卫生空问布局等进行监测。
4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的典型做法
4.1影像质量
检查的重点是位置精度和影像质量,对位置精度的控制:一是利用持续更新的像控点库进行检查;二是利用不同时相的影像进行比对检查;三是利用矢量数据进行套合检查;四是按1∶10000和1∶50000两种尺度建立检测点库进行精度检测,对影像质量进行全数检查,使用的监测影像质量均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4.2基础数据与专题资料质量
首先需甄别分析,然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专题资料涉及的部门多、资料广,资料标准与监测指标不统一,对资料的设计标准与监测指标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从中提取符合监测指标的有用信息。对专题资料涉及的部分内容进行外业核查,纠正其错误,确保监测结果的正确性。
4.3编制质量控制手册
系统地、完整地进行监测质量控制,发现整体性和倾向性问题,完全取决于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核心成果数据,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监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监测内容,才能对存在问题做出真实客观的评判。为此,笔者编制了质量控制手册,用于指导监测人员完成生产和质检工作,确保了技术质量标准和检查尺度的一致性,对质量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普遍好评。通过对监测涉及的标准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增加一些特殊规定和示例说明等,质量控制手册浓缩至20页,便于监测人员的学习和使用。
4.4研制人机交互质检软件
利用南方iDATA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研制监测质检软件,用于过程检查和验收,实现了质检工作的信息化,问题标注、意见记录、质量评定的流程化,避免人为的错误,统一质量评判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质检的效率與准确性。
总之,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至关重要,没有质量就没有信誉,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就没有生命。实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措施,出台符合实际的技术要求,注重提升监测人员的能力水平,强化监测的过程质量和成果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监测成果质量优良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家耀,谢明霞.地理国情与复杂系统[J].测绘学报,2016,45(1):1--8.
[2]告卜秀敏.地理国情监测中数据更新方法综述[J].测绘标准化,2015(4):11--14.
[3]阮于洲.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若干思考[J].测绘通报,2014(3):131--134.
[4]王爽,庞春枝,等.浅谈2016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测绘技术装备,2017(02):53--56
[5]王志强,刘艳,于雅辉,等.地理国情监测检查要点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06):205--207
[6]王艳.浅谈阳泉市地理国情监测生产技术流程[J].学术研究,2017(0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