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制建设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教育一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中的重点目标。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建设对于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在高校教育环节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正成为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现就笔者观点,浅析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现状以及高校运动训练中对于组合训练这一模式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高校运动;运动训练;组合训练;应用途径
引言:运动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我国教育体制建设过程中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着积极意义。不同于初高中教育阶段,高校的运动教育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单独科目,而是被作为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一大目标而受到了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相关重视。但就现阶段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现状而言,其体制建设十分不完善。多数高校在训练内容上不具备完整体制,在运动训练时不具备针对性。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运动训练具有着盲目性这一弊端。为使得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落后现状得以解决,采用组合训练模式具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组合训练概述
(一)组合训练的产生及发展
组合训练这一理念最早来源于足球运动中,是指在足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使得运动员综合水平以及各方面运动要素得以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得以提升,进而间接掌控相关运动技能。伴随着体育运动教学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制建设的内容组成后,教师通过对于足球训练的相关体制进行了筛选与分析,最终将其体制与现代运动教育进行了相关融合,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全面性需求下的我国高校运动教学需求。现阶段,在我国多数高校的体育运动教学中均进行了组合型训练的应用,就其效果而言均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组合训练的方法及含义
组合训练的方法来源于组合训练理论的提出及相关发展。组合训练不同于传统的运动训练体制,其将运动训练进行了模块化划分,旨在通过对不同阶段的运动训练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满足不同基础能力以及不同环境需求下的运动训练要求。组合训练的方法,是指在对接受训练的受众进行基础能力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的相应体现,对受众的实际能力技巧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并针对不同受众的分析结果对受众的实际训练需求进行在训练内容上的针对性体现。
由于高校运动训练对学生全面性发展具有着较高的积极意义,因而在运动训练机制上进行相关建设,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以完成对大部分学生达到训练标准这一目的的实现。目前在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综合训练实践中,主要包含体能、技术、战术和心理四部分训练内容。面对着不同学生的实际训练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内容模块的强化训练以达到对不同标准的实际满足。
二、高校运动训练中组合训练方法的应用
(一)组织体能训练
高校运动教学不同于体育学院的运动教学需求,在实际教学效果上不需要对学生运动的技巧性进行过高要求,因而实际组合训练的实践主要以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为主。高校运动训练在其内容上具有着较高的丰富性。为满足我国高校学生对于体育项目选择的自主性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我国高校在体育运动教学的开展上具有着多项目、多内容、多形式的特点。因而组合训练的应用对于学生的体能提升应当根据学生选择体育学习项目的不同,来对学生的体能进行与体育项目相结合的训练。例如,球类体育项目的学生可以结合球类运动特点进行带球的综合体能训练以及不带球的单项体育训练,田径类学生则可以采用负重类单向训练以及普通的适应性训练、核心强化训练等体能训练方式。
(二)注意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统一
传统的运动组合训练,往往将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视为一大矛盾,认为训练量与强度应当被视为一对对立的标准,在训练中很难做到二者的实际调和。而在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中,训练量与强度应当作为体育训练中较为重要的参数指标而受到相应的重视。由于学生不同于运动员,其身体素质以及承受能力均较为低下,因而教师在开展组合训练时对训练量与训练强度需要做到互相适应,尽可能的做到在实际训练中使得二者相互结合,共同提升。作为高校体育运动中同样重要的基本素质,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于两项训练均存在着需求。因而在实际训练中二者在训练内容及训练手法上需要得到统一。
三、高校组合训练方法探析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高校学生不同于职业运动员,其自身体能以及身体素质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接受训练时往往很难再训练强度上进行过快的提升。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组合训练时應当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对训练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提升。组合训练的实际开展之前,教师可以结合体育项目的特性对学生进行基础能力的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对是及训练的内容以及侧重方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在学生对训练内容及强度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在此重复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以及训练内容的制定。检测与内容改进相互结合,以满足实际训练结果的阶段性提升。
(二)开展技术训练
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掌握,离不开对技巧的实际训练。高校学生由于其大多数都未接受过系统化的体育运动训练,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在其技巧性上几乎得不到体现。就此现状而言,教师在进行组合训练时需要对学生的技巧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满足学生掌握运动项目中对技巧性的相应需求。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可以由简入繁,从对运动项目的历史发展开始,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技巧性训练,进而加强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掌握的综合提升。
(三)结合实战开展综合训练
组合训练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综合性得到提升,进而基本掌握对一门体育项目的基础技巧与基本认知。因此在实际组合训练中当学生的体能与身体素质达到了一定标准后,且其技巧性也得到了相应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合训练的开展。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实战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技巧性与体能上的基本素质,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技巧进行强化提升。组合训练中,由于不同学生具备着不同的实力与基础素质,因而在实际训练中对不同学生具有着不同的侧重。而在开展以实战为基本形式的综合训练时,学生对自身缺陷与优势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加深认识,进而促进学生在训练中收获更完善的结果。
结语:
高校运动训练作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方式,其在内涵上以及教学体制上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满足我国高校学生在身体素质与专业能力上的全方面发展需求,对学生开展组合训练有助于在高校教学阶段提升教学体制的科学性。在面对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具体要求时,高校教师应当结合自身高校学生以及教学资源实际,对组合训练的内容及针对性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运动训练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郑谋荣;王进;何淑云;, 关丽静. 社会转型视角下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 (12): 36-38
[2]田波. 浅析组合训练在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3): 26-28
关键词:高校运动;运动训练;组合训练;应用途径
引言:运动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我国教育体制建设过程中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着积极意义。不同于初高中教育阶段,高校的运动教育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单独科目,而是被作为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一大目标而受到了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相关重视。但就现阶段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现状而言,其体制建设十分不完善。多数高校在训练内容上不具备完整体制,在运动训练时不具备针对性。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运动训练具有着盲目性这一弊端。为使得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落后现状得以解决,采用组合训练模式具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组合训练概述
(一)组合训练的产生及发展
组合训练这一理念最早来源于足球运动中,是指在足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使得运动员综合水平以及各方面运动要素得以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得以提升,进而间接掌控相关运动技能。伴随着体育运动教学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制建设的内容组成后,教师通过对于足球训练的相关体制进行了筛选与分析,最终将其体制与现代运动教育进行了相关融合,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全面性需求下的我国高校运动教学需求。现阶段,在我国多数高校的体育运动教学中均进行了组合型训练的应用,就其效果而言均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组合训练的方法及含义
组合训练的方法来源于组合训练理论的提出及相关发展。组合训练不同于传统的运动训练体制,其将运动训练进行了模块化划分,旨在通过对不同阶段的运动训练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满足不同基础能力以及不同环境需求下的运动训练要求。组合训练的方法,是指在对接受训练的受众进行基础能力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的相应体现,对受众的实际能力技巧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并针对不同受众的分析结果对受众的实际训练需求进行在训练内容上的针对性体现。
由于高校运动训练对学生全面性发展具有着较高的积极意义,因而在运动训练机制上进行相关建设,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以完成对大部分学生达到训练标准这一目的的实现。目前在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综合训练实践中,主要包含体能、技术、战术和心理四部分训练内容。面对着不同学生的实际训练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内容模块的强化训练以达到对不同标准的实际满足。
二、高校运动训练中组合训练方法的应用
(一)组织体能训练
高校运动教学不同于体育学院的运动教学需求,在实际教学效果上不需要对学生运动的技巧性进行过高要求,因而实际组合训练的实践主要以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为主。高校运动训练在其内容上具有着较高的丰富性。为满足我国高校学生对于体育项目选择的自主性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我国高校在体育运动教学的开展上具有着多项目、多内容、多形式的特点。因而组合训练的应用对于学生的体能提升应当根据学生选择体育学习项目的不同,来对学生的体能进行与体育项目相结合的训练。例如,球类体育项目的学生可以结合球类运动特点进行带球的综合体能训练以及不带球的单项体育训练,田径类学生则可以采用负重类单向训练以及普通的适应性训练、核心强化训练等体能训练方式。
(二)注意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统一
传统的运动组合训练,往往将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视为一大矛盾,认为训练量与强度应当被视为一对对立的标准,在训练中很难做到二者的实际调和。而在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中,训练量与强度应当作为体育训练中较为重要的参数指标而受到相应的重视。由于学生不同于运动员,其身体素质以及承受能力均较为低下,因而教师在开展组合训练时对训练量与训练强度需要做到互相适应,尽可能的做到在实际训练中使得二者相互结合,共同提升。作为高校体育运动中同样重要的基本素质,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于两项训练均存在着需求。因而在实际训练中二者在训练内容及训练手法上需要得到统一。
三、高校组合训练方法探析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高校学生不同于职业运动员,其自身体能以及身体素质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接受训练时往往很难再训练强度上进行过快的提升。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组合训练时應当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对训练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提升。组合训练的实际开展之前,教师可以结合体育项目的特性对学生进行基础能力的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对是及训练的内容以及侧重方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在学生对训练内容及强度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在此重复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以及训练内容的制定。检测与内容改进相互结合,以满足实际训练结果的阶段性提升。
(二)开展技术训练
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掌握,离不开对技巧的实际训练。高校学生由于其大多数都未接受过系统化的体育运动训练,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在其技巧性上几乎得不到体现。就此现状而言,教师在进行组合训练时需要对学生的技巧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满足学生掌握运动项目中对技巧性的相应需求。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可以由简入繁,从对运动项目的历史发展开始,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技巧性训练,进而加强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掌握的综合提升。
(三)结合实战开展综合训练
组合训练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综合性得到提升,进而基本掌握对一门体育项目的基础技巧与基本认知。因此在实际组合训练中当学生的体能与身体素质达到了一定标准后,且其技巧性也得到了相应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合训练的开展。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实战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技巧性与体能上的基本素质,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技巧进行强化提升。组合训练中,由于不同学生具备着不同的实力与基础素质,因而在实际训练中对不同学生具有着不同的侧重。而在开展以实战为基本形式的综合训练时,学生对自身缺陷与优势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加深认识,进而促进学生在训练中收获更完善的结果。
结语:
高校运动训练作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方式,其在内涵上以及教学体制上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满足我国高校学生在身体素质与专业能力上的全方面发展需求,对学生开展组合训练有助于在高校教学阶段提升教学体制的科学性。在面对我国高校运动训练的具体要求时,高校教师应当结合自身高校学生以及教学资源实际,对组合训练的内容及针对性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运动训练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郑谋荣;王进;何淑云;, 关丽静. 社会转型视角下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6, (12): 36-38
[2]田波. 浅析组合训练在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3):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