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部分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及入党后的表现令人堪忧,一直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中丞待解决的难题,下面我就以中北大学研究生为例,对其入党动机及党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和措施。以期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更好地为我党人才的选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研究生;入党;动机分析;中北大学
一、 引言
随着高校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把研究生这个精英团体吸纳到党内成为各高校党建工作繁重而又迫切的任务。研究生党员是我们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思想活跃,站在时代的前列,正确引导好这支队伍对我们党和社会的稳定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在新形势下,受国际、国内和教育体制的影响,研究生党员在入党动机、党性修养及发展方面存在较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此,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二 、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
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入党动机较为复杂和繁多,主要归为以下3种类型:
1.崇高信仰型
此类研究生具有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怀,信仰共产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熟知党的历史、方针、政策、路线、任务。通常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远大的政治理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严于律己,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入党前后言行基本保持一致。
2.盲从被逼型
此类研究生通常没有强烈的入党意愿,通常是基于外界的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认同党的纲领,拥护党的决议。主要的表现是家长、老师的劝说或者逼迫,或者是个人主观的“需要”或者盲从。其没有明确的政治抱负。未能深刻理解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任务。入党前后在思想及意识形态方面没有多大的提高。
3.个人功利型
此类研究生具有及其强烈的入党意愿,通常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意愿。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意识。把党员的形象庸俗化、功利化、资本化。将入党结果作为目标而不是前进动力。入党前后言行通常差别较大。
三 、研究生入党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问题
1.入党内定,不公开选举
我校的党员发展是以二级学院为主导,以班级为单位的“院-班”两级制。流程应为以班级为单位推选学院党课成员,学院党课结束后从院党课合格人员中推选学校党课成员,学校党课结束后从校党课合格人员中预备党员,预备党员一年后转正。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每次的推选都应该是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的。但是部分学院存在入党内定,不公开选举,不公布名单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久拖未决和滋生蔓延,容易使入党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非正常的“优越”意识,让未受到公平、公正待遇的学生对党和学校产生不信任感。
2.选拔条件设定不合理
我校的党员推举除了考虑学习成绩的划定之外,还会以英语四、六级成绩,是否为班、团干部等其他一列标准作为考量。现有的条件设定缺乏对入党学生在思想方面全面且有效的考察和鉴定。这就让部分投机取巧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通过作弊、改分等非常规手段通过四、六级考试,以挂闲职的方式获取班、团干部加分,从而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一旦这种行为得逞,便会给后来者灌输错误认知和扭曲思想,最终造成持续且难以扭转的恶劣影响。
四 、部分学生党员现状
1.政治理论不足 对党认识不清
部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多,不了解党的章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更少,主观上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于平时的政治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它枯燥无味。不能深入认识自己在预备期内或者成为正式党员后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素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做了形式上的演讲,主题不深刻。
2.自我膨胀 约束松懈
部分学生入党后,放松自我约束,造成了极不好的社会影响。
(1)学习上,成绩下降,甚至出现成绩排名在班级和专业倒数及挂科现象。
(2)在遵守校规校纪上,个别学生党员经常有旷课、迟到、早退、抽烟、酗酒行为。
(3)服务意识上,部分学生党员和普通的学生干部在为班级同学和老师服务相比,欠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个别学生党员心里存在为同学服务是班级干部或学生会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的我想法。
(4)在生活作风上,个别学生党员没有道德底线,不自尊自爱,随性而为。
五、对策分析
1.明晰目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立足于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制定清晰的评价指标,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了解和把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进一步细化考核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情况、入党动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以及党员形象树立等方面,通过权重量化分析,鞭策后进,鼓励先进。
2.严格把关,建立有效的进出机制
一方面,继续规范党员发展的程序,严格落实“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高度重视对发展对象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的考察,严把“入门关”。另一方面,适时转变观念,健全能进能出机制,勇于应对不合格学生党员。对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学生党员,党组织应对其进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
3.定期活动,建立内部学习制度
个别学生党员的行为偏差,及思想上与党组织疏远,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存在,个别党的基层组织基本没有活动,有活动也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毫无意义。久而久之就淡化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存在性。基层组织应该主动发动学生党员,号召党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熟知党的最新指示。从根本上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燕,费拥军“大学生入党动机现状及嬗变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21):29-30.
[2]包丽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5(5):100-102.
[3]高月亮,彭杰.“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现状浅析”[J].商情,2010,(7):108-109.
作者简介:
刘昕(1989~),男,汉族,山西太原人,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耿怡雪 (1990~),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研究生;入党;动机分析;中北大学
一、 引言
随着高校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把研究生这个精英团体吸纳到党内成为各高校党建工作繁重而又迫切的任务。研究生党员是我们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思想活跃,站在时代的前列,正确引导好这支队伍对我们党和社会的稳定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在新形势下,受国际、国内和教育体制的影响,研究生党员在入党动机、党性修养及发展方面存在较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此,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二 、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
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入党动机较为复杂和繁多,主要归为以下3种类型:
1.崇高信仰型
此类研究生具有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怀,信仰共产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熟知党的历史、方针、政策、路线、任务。通常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远大的政治理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严于律己,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入党前后言行基本保持一致。
2.盲从被逼型
此类研究生通常没有强烈的入党意愿,通常是基于外界的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认同党的纲领,拥护党的决议。主要的表现是家长、老师的劝说或者逼迫,或者是个人主观的“需要”或者盲从。其没有明确的政治抱负。未能深刻理解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任务。入党前后在思想及意识形态方面没有多大的提高。
3.个人功利型
此类研究生具有及其强烈的入党意愿,通常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意愿。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意识。把党员的形象庸俗化、功利化、资本化。将入党结果作为目标而不是前进动力。入党前后言行通常差别较大。
三 、研究生入党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问题
1.入党内定,不公开选举
我校的党员发展是以二级学院为主导,以班级为单位的“院-班”两级制。流程应为以班级为单位推选学院党课成员,学院党课结束后从院党课合格人员中推选学校党课成员,学校党课结束后从校党课合格人员中预备党员,预备党员一年后转正。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每次的推选都应该是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的。但是部分学院存在入党内定,不公开选举,不公布名单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久拖未决和滋生蔓延,容易使入党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非正常的“优越”意识,让未受到公平、公正待遇的学生对党和学校产生不信任感。
2.选拔条件设定不合理
我校的党员推举除了考虑学习成绩的划定之外,还会以英语四、六级成绩,是否为班、团干部等其他一列标准作为考量。现有的条件设定缺乏对入党学生在思想方面全面且有效的考察和鉴定。这就让部分投机取巧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通过作弊、改分等非常规手段通过四、六级考试,以挂闲职的方式获取班、团干部加分,从而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一旦这种行为得逞,便会给后来者灌输错误认知和扭曲思想,最终造成持续且难以扭转的恶劣影响。
四 、部分学生党员现状
1.政治理论不足 对党认识不清
部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多,不了解党的章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更少,主观上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于平时的政治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它枯燥无味。不能深入认识自己在预备期内或者成为正式党员后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素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做了形式上的演讲,主题不深刻。
2.自我膨胀 约束松懈
部分学生入党后,放松自我约束,造成了极不好的社会影响。
(1)学习上,成绩下降,甚至出现成绩排名在班级和专业倒数及挂科现象。
(2)在遵守校规校纪上,个别学生党员经常有旷课、迟到、早退、抽烟、酗酒行为。
(3)服务意识上,部分学生党员和普通的学生干部在为班级同学和老师服务相比,欠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个别学生党员心里存在为同学服务是班级干部或学生会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的我想法。
(4)在生活作风上,个别学生党员没有道德底线,不自尊自爱,随性而为。
五、对策分析
1.明晰目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立足于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制定清晰的评价指标,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了解和把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进一步细化考核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情况、入党动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以及党员形象树立等方面,通过权重量化分析,鞭策后进,鼓励先进。
2.严格把关,建立有效的进出机制
一方面,继续规范党员发展的程序,严格落实“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高度重视对发展对象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的考察,严把“入门关”。另一方面,适时转变观念,健全能进能出机制,勇于应对不合格学生党员。对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学生党员,党组织应对其进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
3.定期活动,建立内部学习制度
个别学生党员的行为偏差,及思想上与党组织疏远,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存在,个别党的基层组织基本没有活动,有活动也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毫无意义。久而久之就淡化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存在性。基层组织应该主动发动学生党员,号召党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熟知党的最新指示。从根本上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燕,费拥军“大学生入党动机现状及嬗变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21):29-30.
[2]包丽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5(5):100-102.
[3]高月亮,彭杰.“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现状浅析”[J].商情,2010,(7):108-109.
作者简介:
刘昕(1989~),男,汉族,山西太原人,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耿怡雪 (1990~),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