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借助文化与审美的双重视角,利用汉人、古人(前人)和今人三重视域的经学阐释,试图从形而上的经学阐释和形而下的审美文化现象,在汉代“大一统”文化背景下,对汉代审美意识作些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在“天”的哲学建构中揭示“天”的美学体系:走出“无”——寻找“有”——回归“无”,从审美阐释的角度寻找“天人之和”下“人”的位置。
关键词:天 汉代 哲学美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天”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概念。“天”的性格是动态的、发展的,由神秘威严的、宗教意义上的天演变成为道德法则性格的天。“天”不仅要满足人间道德根据的要求,更要对万物的起源作出应有的回答。《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对天的观念的演变:西周初期,“天”是帝,是天子,是最高的人格神。平王东迁之后,“天子”权威丧失,直接动摇到“人格神”的地位,“天”逐渐成为人的道德的最高法则。孔子、子思、孟子,是从道德主体的体验中,体验出道德主体是在人的生命之内的性、心,而不在天,他们实际上摆脱了天,但在道德精神的无限性及道德精神中的感情上,仍不知不觉地保持了天对人的虚位。老子提出“道”来代替原始宗教中的人格神,以创造宇宙万物。墨子是由对经验界的观察来推言天志。及至《吕氏春秋》有这样的记载:“始生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始生》),“始生人者天也”(《吕氏春秋·大乐》),“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吕氏春秋·知分》)。应该说,这种天人相关的思想是对先秦的继承,又直接影响到汉代人对“天”的观看法。因此,汉代对“天”的美学构建即是源于哲学追寻,探讨“天”对人的意义,在“天人相合”中寻求合适定位。董仲舒“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图式就是这种建构的范例。从“天人相类”到“天道自然”,从审美角度看,汉代“天”所走过的圆形轨迹,重点是在于对“人”存在的重新思考和现实定位。
一 走出“无”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天”的崇敬之心和依赖之心是很强的。对于“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先秦儒家的著作与思想之中或近或远、或隐或显地伫立着。天,在先秦思想史中的崇高地位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先秦诸子文献著作中不乏有对“天”的论述,孔子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儒家认为“天”的概念不是单一的,倡导以德配天道法自然。道家对“天”的认识在老子和庄子那里不尽相同: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论“天”,要求“人道”合乎“天道”,并且用“无”的观念来描述“道”的体制;庄子则有“天籁”说,提出“法天贵真”,天是自在自为的,万物生长、包括人的生命都是“天”赋予的。天孕育万物,成为各生命主宰是明显的。所以,走出神秘的、虚无的、道德的羁绊,解决“天”的起源问题,就成为汉代人生存的首要命题。如果说《吕氏春秋》“全其天”、“全其德”、“全其生”,还是从现实的层面对天的一般论述;那么《淮南子》中的“天”就多了形而上的意味。《淮南子》继承老子“道”的学说,以“道”的观念代替传统的天,并赋予以“无”的特性。“有末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虚无寂寞,萧条霄 ,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淮南子· 真训》)“无”不是没有,而是永恒无限存在的“有”,“有”与“无”之间通过“气”贯通。“天”不再是纯粹的抽象物,“无”也不再是无限追寻,而是具有实在之“有”。走出“无”,就成为汉代“天人之和”的第一层美学意蕴。经学元典的阐释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引诗、赋诗,春秋时就已蔚然成风,可“以《诗》为谏书”却是汉代诗学理论。简而言之,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也是汉人对“天”性格的一种个性化描写。
二 寻找“有”
走出“无”,是为了更好地寻找“有”的位置。“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淮南子·大宗师》)天何谓?它是与人相对出现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有更详细的论述:“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目差]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故牛歧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天,不再是作为异己存在的他物,而是动态的、与我相合的。从宗教意义、道德意义到自然意义的演变,是个体能动地体认“天”的过程。董仲舒以《吕氏春秋》“法天”的思想为起点,建构起了一个“天人合一”、“社会和谐”的方案和宇宙图式。“求天数之微,莫若于人……以此观天之数,人之形,官之制,相参相得也。”《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由天论人,由人推天,“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告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董仲舒对天的意义探究,是以类相推,天与人相连是类推的大前提。又如《春秋繁露·天地五行》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这种类推仅仅是表面的类似,实际上都是靠想象来完成的。“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圣人见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应万,类之治也。”(《春秋繁露·天道施》)外在的自然之天完全被“人”道德化、情感化了,天和人的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密切,天和人之间的距离完全被抹杀了。在天人关系上,董仲舒与先秦哲人开始出现了差异。
概括地讲,董仲舒对“天”的审美定位是从三个方面确立的:其一,将外在自然之天主观化,把自然与社会两种现象进行神秘化的比附,认为天按照自己的形体制造出了人,而人只是天的副本,人类的一切都是天的复制品;天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而体现其意志,主宰社会与自然。“天人同类,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董仲舒认为,人类、宇宙万物及其变化都是天意的安排,所以人的认识也就是对天意的认识,只要认真考察自然现象或通过内心自省,就不难体会到天意。“名”反映的不是事物,而是天意,它是由圣人发现的,并赋予事物以名,“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深察名号》),即天的意志决定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决定万事万物。从主体心境体认天的意志,把天情感化,即自然的人化,把人的自觉与天的认知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其二,从性善的角度论天。“凡人之性,莫不善义”(《春秋繁露·玉英》),人性是善的。“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故圣人莫谓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美善相连,审美教育可以发起“善端”。其三,从主体的角度对“天”规则化,近似于人的“自然化”。以天的阴阳五行来配人伦关系,有制度化的意味。所以,“天”亦有“天道”,以人配天,也要“循天之道”,才得以养气。
三 回归“无”
董仲舒对“天”的意义定位有深刻的一面,但也有混乱的迹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天”的“有”是为政治的寻求依据的。浓厚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使得“天”的定位难免出现偏差,而针对“天”的本体性的存在却是在东汉王充那里完成的。王充认为,天不是气,“夫天者体也,与地同”(《论衡·祀义篇》),而“自然无为,天之道也”(《论衡·初禀篇》)明确指出天与地同是体,从气的本原论论证了天的物质性。既然还天地自然以本来的面目,根绝了天的神秘性,就与《白虎通义》划清了把气当作神秘精神的界限,也就否定了天地“故生人”、“故生物”的神学目的论,这与庄子的“天籁”意义相同。“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篇》)天地创造万物,但天人不可知,“人在天地之间,物也。物亦物也。物之饮食,天不能知;人之饮食,天独知之?”(《论衡·雷虚篇》)天不可能洞察人间世事,“人不能以行感天”(《论衡·明篇》),天和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可以类推。王充认为,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是万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物自化”、“物自成”,没有一个神秘的天在有意识地安排、主宰,他对神学编造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与谴告说一一进行了批判。王充的阐释重新定位了“天”的意义。天人不相知,并没有完全抹杀人的主体性。相反,《论衡》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谶纬之弊,确立人的价值。因此,王充所谓的天不可知,这种“无”,是认识的真正升华,是“有”的“无”,是认识意义与道德意义上的“天”的消亡。它真正指向的是美学意义上的“天”,是外在于主体又与主体活动密切相关的,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真正融为一体,是人的自在自由存在的前提!
四 “天”的哲学美学建构
正如上古的天命膜拜到汉代的天命信仰,一切都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先秦诸子学说到汉代经学哲学的确立,儒学是在承接中不断升华的,汉代儒学思想的最终系统化是通过经学阐释完成的。在汉代文化大背景下,从“走出天”到“回归天”的美学轨迹,实际上是“人”与“天”相交合的过程。形而下的艺术征象归因于形而上的思想形态,文艺审美特点的变化与汉代儒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儒学作为汉代官方的意识形态哲学,制约着当时的一切文艺创作活动。应该说,汉代儒学的承继和升华是审美意识嬗变的内因,而汉代儒学最完备的理论形态又是由经学阐释确立起来的,汉代的儒学即为经学。其实,汉代“天”的确立与经学哲学的形成是互为联系,共同奠定了汉代精神基调。应该说,汉人对经的阐释与我们看待汉人经学阐释相隔多个意义层。也就是说,经学的阐释是个动态的过程,若简单指责汉人解经的荒谬附会是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关键不是讥笑汉代谶纬之学,而是追问为什么会出现激烈的今古经学之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经学之争包含着对“天”的追求与向往。在汉代人看来,“五经”中的圣哲之言是王道理想、是儒家世界观、是“天”的诠释,解经是体天悟道的过程,是到达“天人之和”的必经阶段。五经的解读都是在一定境遇下完成的,即结合自身的遭际,时间上“史”与空间上“境”的相合,“天”与“人”的相和。
概括而言,两汉今古文学的数次论争,其意义都是在一定的“域”中建立起来的。这个“域”就是经学为现实王权寻找“天命”的解释,经学阐释者为自己的“利禄之途”找出实现自我的方式。可以认为,汉代经学阐释突出的是不同阶层“人”的话语,是“人”的价值的重新认定。虽然阐释的人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来说的,但政治意识形态化的“话语者”是阐释者“人”的适时创造。官方意识形态即正统意识形态限定了汉代以后经学解释的基本发展方向。先秦诸子学说毕竟是民间意义上的学说,各家学派并列存在,而汉代儒家的经学阐释是为官方立言,以经学思想服务于王道统治开始成为经学阐释的主题。从董仲舒对“春秋大义”的“正名”到刘歆发挥的“天人之道”,其实质都是以政治话语为基础的经学阐释话语。经学受政治的箍制,是古代经书解读的重要特点。针对经学阐释而言,“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都是在与官方话语相比较中展开的。
以天命主宰现实的人,以人的现实存在超越天道,“天人合一”是经学阐释的一个重要命题。某种意义上,经学指向的就是“天”,对经学的阐释也是对“天”的追寻过程。从现实存在出发追求人的理想存活状态,一直是汉代儒士的人生理想。从审美的角度看,汉代儒者对经学的阐释是重新构建“天”的哲学大厦的过程。“六经”因汉代人的阐释而进一步确立为儒家经典文本,而阐释“六经”也勾勒出汉代人走出“天”最后又回归到“天”的轨迹。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2] 高婧:《董仲舒文艺美学思想探析》,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广西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0年。
[3] 王鹏:《〈吴越春秋〉与东汉经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 风雪同路:《春秋繁露》,百度百科,2011年5月5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42773.htm
作者简介:谢雪莲,女,1974—,广西横县人,厦门大学2011级在读硕士生,编辑,馆员,研究方向:文学、出版编辑学,工作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关键词:天 汉代 哲学美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天”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概念。“天”的性格是动态的、发展的,由神秘威严的、宗教意义上的天演变成为道德法则性格的天。“天”不仅要满足人间道德根据的要求,更要对万物的起源作出应有的回答。《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对天的观念的演变:西周初期,“天”是帝,是天子,是最高的人格神。平王东迁之后,“天子”权威丧失,直接动摇到“人格神”的地位,“天”逐渐成为人的道德的最高法则。孔子、子思、孟子,是从道德主体的体验中,体验出道德主体是在人的生命之内的性、心,而不在天,他们实际上摆脱了天,但在道德精神的无限性及道德精神中的感情上,仍不知不觉地保持了天对人的虚位。老子提出“道”来代替原始宗教中的人格神,以创造宇宙万物。墨子是由对经验界的观察来推言天志。及至《吕氏春秋》有这样的记载:“始生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始生》),“始生人者天也”(《吕氏春秋·大乐》),“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吕氏春秋·知分》)。应该说,这种天人相关的思想是对先秦的继承,又直接影响到汉代人对“天”的观看法。因此,汉代对“天”的美学构建即是源于哲学追寻,探讨“天”对人的意义,在“天人相合”中寻求合适定位。董仲舒“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图式就是这种建构的范例。从“天人相类”到“天道自然”,从审美角度看,汉代“天”所走过的圆形轨迹,重点是在于对“人”存在的重新思考和现实定位。
一 走出“无”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天”的崇敬之心和依赖之心是很强的。对于“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先秦儒家的著作与思想之中或近或远、或隐或显地伫立着。天,在先秦思想史中的崇高地位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先秦诸子文献著作中不乏有对“天”的论述,孔子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儒家认为“天”的概念不是单一的,倡导以德配天道法自然。道家对“天”的认识在老子和庄子那里不尽相同: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论“天”,要求“人道”合乎“天道”,并且用“无”的观念来描述“道”的体制;庄子则有“天籁”说,提出“法天贵真”,天是自在自为的,万物生长、包括人的生命都是“天”赋予的。天孕育万物,成为各生命主宰是明显的。所以,走出神秘的、虚无的、道德的羁绊,解决“天”的起源问题,就成为汉代人生存的首要命题。如果说《吕氏春秋》“全其天”、“全其德”、“全其生”,还是从现实的层面对天的一般论述;那么《淮南子》中的“天”就多了形而上的意味。《淮南子》继承老子“道”的学说,以“道”的观念代替传统的天,并赋予以“无”的特性。“有末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虚无寂寞,萧条霄 ,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淮南子· 真训》)“无”不是没有,而是永恒无限存在的“有”,“有”与“无”之间通过“气”贯通。“天”不再是纯粹的抽象物,“无”也不再是无限追寻,而是具有实在之“有”。走出“无”,就成为汉代“天人之和”的第一层美学意蕴。经学元典的阐释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引诗、赋诗,春秋时就已蔚然成风,可“以《诗》为谏书”却是汉代诗学理论。简而言之,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也是汉人对“天”性格的一种个性化描写。
二 寻找“有”
走出“无”,是为了更好地寻找“有”的位置。“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淮南子·大宗师》)天何谓?它是与人相对出现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有更详细的论述:“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目差]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故牛歧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天,不再是作为异己存在的他物,而是动态的、与我相合的。从宗教意义、道德意义到自然意义的演变,是个体能动地体认“天”的过程。董仲舒以《吕氏春秋》“法天”的思想为起点,建构起了一个“天人合一”、“社会和谐”的方案和宇宙图式。“求天数之微,莫若于人……以此观天之数,人之形,官之制,相参相得也。”《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由天论人,由人推天,“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告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董仲舒对天的意义探究,是以类相推,天与人相连是类推的大前提。又如《春秋繁露·天地五行》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这种类推仅仅是表面的类似,实际上都是靠想象来完成的。“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圣人见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应万,类之治也。”(《春秋繁露·天道施》)外在的自然之天完全被“人”道德化、情感化了,天和人的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密切,天和人之间的距离完全被抹杀了。在天人关系上,董仲舒与先秦哲人开始出现了差异。
概括地讲,董仲舒对“天”的审美定位是从三个方面确立的:其一,将外在自然之天主观化,把自然与社会两种现象进行神秘化的比附,认为天按照自己的形体制造出了人,而人只是天的副本,人类的一切都是天的复制品;天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而体现其意志,主宰社会与自然。“天人同类,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董仲舒认为,人类、宇宙万物及其变化都是天意的安排,所以人的认识也就是对天意的认识,只要认真考察自然现象或通过内心自省,就不难体会到天意。“名”反映的不是事物,而是天意,它是由圣人发现的,并赋予事物以名,“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深察名号》),即天的意志决定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决定万事万物。从主体心境体认天的意志,把天情感化,即自然的人化,把人的自觉与天的认知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其二,从性善的角度论天。“凡人之性,莫不善义”(《春秋繁露·玉英》),人性是善的。“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故圣人莫谓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美善相连,审美教育可以发起“善端”。其三,从主体的角度对“天”规则化,近似于人的“自然化”。以天的阴阳五行来配人伦关系,有制度化的意味。所以,“天”亦有“天道”,以人配天,也要“循天之道”,才得以养气。
三 回归“无”
董仲舒对“天”的意义定位有深刻的一面,但也有混乱的迹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天”的“有”是为政治的寻求依据的。浓厚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使得“天”的定位难免出现偏差,而针对“天”的本体性的存在却是在东汉王充那里完成的。王充认为,天不是气,“夫天者体也,与地同”(《论衡·祀义篇》),而“自然无为,天之道也”(《论衡·初禀篇》)明确指出天与地同是体,从气的本原论论证了天的物质性。既然还天地自然以本来的面目,根绝了天的神秘性,就与《白虎通义》划清了把气当作神秘精神的界限,也就否定了天地“故生人”、“故生物”的神学目的论,这与庄子的“天籁”意义相同。“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篇》)天地创造万物,但天人不可知,“人在天地之间,物也。物亦物也。物之饮食,天不能知;人之饮食,天独知之?”(《论衡·雷虚篇》)天不可能洞察人间世事,“人不能以行感天”(《论衡·明篇》),天和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可以类推。王充认为,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是万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物自化”、“物自成”,没有一个神秘的天在有意识地安排、主宰,他对神学编造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与谴告说一一进行了批判。王充的阐释重新定位了“天”的意义。天人不相知,并没有完全抹杀人的主体性。相反,《论衡》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谶纬之弊,确立人的价值。因此,王充所谓的天不可知,这种“无”,是认识的真正升华,是“有”的“无”,是认识意义与道德意义上的“天”的消亡。它真正指向的是美学意义上的“天”,是外在于主体又与主体活动密切相关的,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真正融为一体,是人的自在自由存在的前提!
四 “天”的哲学美学建构
正如上古的天命膜拜到汉代的天命信仰,一切都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先秦诸子学说到汉代经学哲学的确立,儒学是在承接中不断升华的,汉代儒学思想的最终系统化是通过经学阐释完成的。在汉代文化大背景下,从“走出天”到“回归天”的美学轨迹,实际上是“人”与“天”相交合的过程。形而下的艺术征象归因于形而上的思想形态,文艺审美特点的变化与汉代儒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儒学作为汉代官方的意识形态哲学,制约着当时的一切文艺创作活动。应该说,汉代儒学的承继和升华是审美意识嬗变的内因,而汉代儒学最完备的理论形态又是由经学阐释确立起来的,汉代的儒学即为经学。其实,汉代“天”的确立与经学哲学的形成是互为联系,共同奠定了汉代精神基调。应该说,汉人对经的阐释与我们看待汉人经学阐释相隔多个意义层。也就是说,经学的阐释是个动态的过程,若简单指责汉人解经的荒谬附会是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关键不是讥笑汉代谶纬之学,而是追问为什么会出现激烈的今古经学之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经学之争包含着对“天”的追求与向往。在汉代人看来,“五经”中的圣哲之言是王道理想、是儒家世界观、是“天”的诠释,解经是体天悟道的过程,是到达“天人之和”的必经阶段。五经的解读都是在一定境遇下完成的,即结合自身的遭际,时间上“史”与空间上“境”的相合,“天”与“人”的相和。
概括而言,两汉今古文学的数次论争,其意义都是在一定的“域”中建立起来的。这个“域”就是经学为现实王权寻找“天命”的解释,经学阐释者为自己的“利禄之途”找出实现自我的方式。可以认为,汉代经学阐释突出的是不同阶层“人”的话语,是“人”的价值的重新认定。虽然阐释的人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来说的,但政治意识形态化的“话语者”是阐释者“人”的适时创造。官方意识形态即正统意识形态限定了汉代以后经学解释的基本发展方向。先秦诸子学说毕竟是民间意义上的学说,各家学派并列存在,而汉代儒家的经学阐释是为官方立言,以经学思想服务于王道统治开始成为经学阐释的主题。从董仲舒对“春秋大义”的“正名”到刘歆发挥的“天人之道”,其实质都是以政治话语为基础的经学阐释话语。经学受政治的箍制,是古代经书解读的重要特点。针对经学阐释而言,“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都是在与官方话语相比较中展开的。
以天命主宰现实的人,以人的现实存在超越天道,“天人合一”是经学阐释的一个重要命题。某种意义上,经学指向的就是“天”,对经学的阐释也是对“天”的追寻过程。从现实存在出发追求人的理想存活状态,一直是汉代儒士的人生理想。从审美的角度看,汉代儒者对经学的阐释是重新构建“天”的哲学大厦的过程。“六经”因汉代人的阐释而进一步确立为儒家经典文本,而阐释“六经”也勾勒出汉代人走出“天”最后又回归到“天”的轨迹。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2] 高婧:《董仲舒文艺美学思想探析》,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广西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0年。
[3] 王鹏:《〈吴越春秋〉与东汉经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 风雪同路:《春秋繁露》,百度百科,2011年5月5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42773.htm
作者简介:谢雪莲,女,1974—,广西横县人,厦门大学2011级在读硕士生,编辑,馆员,研究方向:文学、出版编辑学,工作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