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新闻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本不是科技记者,只因2009年、2010年两会,参与了全国两会政协科技、科协界别的报道,对科技新闻报道便有了一些直观的敏感和深刻的体会。2009年两会,首次上会的我,与搭档韩冰一起,对内、对外共发表科技类硬新闻25篇、稿件最高采用家次134家,对内平均采用家次35家以上;2010年两会,我独立采写29篇科技硬新闻,覆盖航天、航空、海洋、高原、气候、地震等众多领域,涉及飞船、卫星、火箭、火星探测、水下机器人、深海矿产资源、大洋开发、高原气候、冰川、冻土、地震,稿件采用落地率极高,其中一篇稿件《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天官一号”》更是有对内299家、对外19家采用。这些,使新华社在第一时间抢占了两会科技新闻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先机,为两会报道的政治、民生话题之外,增添了一道科技“亮剑”。
  由此,我总结了几条捕捉科技硬新闻的体会。
  
  一、采访前:查资料、做公关
  
  首先,找准话题至关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网络、杂志、书籍,了解目前广大受众所关注的话题,航天航空、海洋科研、气候变化等,都是永久的热点。具体到每个领域里的热点和最新信息,要通过认真的调研、查询、翻阅资料了解。列好了在每个方面关注的话题,每个话题里涉及到的新闻点,每个新闻点需要通过怎样的提问获得………心里有数了才可以采访,这样不会显得外行,也不会因为问题的无效性而浪费专家的时间。  下一步,就是联络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能出硬新闻的界别,提前了解委员信息,包括其研究领域、最近科研项目等,筛选出可以出硬新闻的专家。如果有联系方式,提前联络,做好公关;大多数专家是无法提前联系到的,就在大会报到几天里,驻守委员驻地,从新闻联络员处获得相关信息,直逼委员房间。再难搞定的委员,也抵挡不住“三顾茅庐”的诚意。
  譬如我采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就是如此。会前会初,三番五次,联系其秘书,并通过秘书传递采访的想法。无奈孙志辉本人十分低调,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我没有气馁,在小组讨论会的第一天,到孙志辉所在界别讨论会上守着,利用会议休会间隙采访他。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3500米无人机器人的研究、试验进程,都是读者所关注的话题,海洋经济、深海领域的拓展、深海资源的开发等问题、大洋计划等,也颇为热门。我抛出这些问题,单凭休会期间的短暂时间,肯定是说不清楚的。严谨认真的孙志辉,在我诚意打动下,终于答应了我的专访,约定时间,认真地坐下来,一一回答了我关注的所有问题。
  
  二、采访中:提问专业,不急急功近利
  
  硬新闻,尤其是科技硬新闻,涉及话题往往在“高精尖”领域,而上会记者不是按照日常熟悉领域来分配的,难免对这些课题不很熟悉。面对这些领域的“领头羊”专家,记者一定要保证提问专业。如果专家在第一时间感觉到记者提问“不搭界”,就完全可能失去透露重要信息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兴趣。
  我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委员时,他就抱怨过,很多记者问他关于“嫦娥”探月工程和运载火箭的问题,而他专司飞船。第一印象就不好,何谈“透露”。
  同时,他还提出,一些记者急功近利,没有深入了解交流.就直接抛出一些可以“吸引眼球”的问题。这时候他反而不愿意回答。科技是严谨的,不了解一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和关键信息,怎么能写到点上?
  采访戚发轫的时候,我并不求多,单就围绕“天宫一号”没置了几个问题。其中,就有…天宫一号’是否会如期在2010年第四季度发射?”这个封闭式问题,他否定了这个时间,之后,经过再三追问,我得到了最想获取的信息——“天宫一号”发射时阳J在2011年。
  之后,我又继续询问了“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时间,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交会对接时间、进展,载人航天三步骤情况,空间实验室阶段进度、神舟飞船上可能搭载物(台湾种子)、“低碳”理念在改良推进剂中的体现等重要问题,并得到了解答。
  由此写成的《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天官一号”》,篇幅精致、信息量丰富、社会影响广泛、采用率极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第一条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硬新闻。以此为起点,新华社全面占领两会科技硬新闻的阵地和话语权。
  
  三、写作时:措辞严谨,准确笫一
  
  科技新闻十分严谨,数据较多,逻辑严密。如何将技术性很强的文字,包装成具有可读性的科普报道,出彩又不出错,是门有赖于感觉的技术活。
  从纷繁的资讯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在写作时作为背景穿插加入,可以帮助受众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不会不知所云。
  而采访获得的有效信息,必须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样就不会是“炒冷饭”。
  同时,懂得在采访获得的纷繁的信息中,提炼出最靓的新闻点,也要有功夫。港台部两会前方发稿人卫铁民和编辑陈君,就帮我提炼过新闻点。如稿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0年将承8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原本隐藏在文中的“中国的航天事业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中国共有15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等重要信息,被提到导语。
  在对火箭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进行深度采访之后,对于稿件中涉及的众多国防科技数据和专业术语,我认真地一一做了查证和核实,并与专家保持了即时的沟通,询问措辞的合适与否。  为了保证措辞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每写完一篇稿子,我一定会先传真、电邮、或电话口头念给专家们听,涉及到重要数据的,则一定征求专家是否可以发布,因为它们常常涉及国防科技机密。职业道德对我而言远远高于一篇稿子的“眼球效应”。  虽然时效上差了一点点,我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信任。  而实际上,对于这些还没有发布的独家消息,在发布时间的快慢上,我只是在和自己赛跑。
  
  四、贴热点:科技新闻也可以有政治意义
  
  科技新闻如果和当前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还记得2009年3月4日,采访火箭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当天,《参考消息》上一篇关于“美国议员指责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用中国火箭发射其卫星,并称‘如果奥巴马政府无动于衷,那会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向中国那样的核扩散国家转让技术是一种完全可以接受的经济模式。”’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和当时的合作搭档韩冰带着报纸就去找梁小虹,此刻由他来回应这种指责再合适不过了。
  就这样,一篇《梁小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应减少政治干扰》在第一时间表达了我方权威专家的立场,“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可靠性、成本、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公平竞争”、“中国火箭技术的不断发展,靠的是自主创新”、“和平开发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还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让他们用本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自己的卫星运营”等观点与论据,引导了正确的舆论,制止了一场来自西方的无谓炒作。  而2010年,我高度关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则源于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夕,达赖喇嘛发布研究报告,将青藏高原的变暖事件及其环境污染归咎于发生在此间的人类活动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污染物。
  我就此与中国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做了多次交流,就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状况,影响其变暖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姚檀栋从科学角度提出,青藏高原环境污染主因是来自中亚、南亚的碳、铅、汞等气溶胶污染物,而非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一篇《姚檀栋委员:中亚南亚气溶胶污染物是青藏高原环境污染主因》,温和而又极具冲击力地回应了达赖喇嘛的观点。
  而我由此蔓延开去采访,从姚檀栋委员这里获得的,远远超过了这一条信息。《“第三极”国际环境计划启动将覆盖15亿人口》、《2100年中国冰川面积平均减少45%以上》、《青藏高原冻土未来将显著减少》、《姚檀栋:40年后青藏高原温度或比20世纪末升高2.5℃》等一条条硬消息,让我欣喜不已。
  两会的科技新闻报道,在两会主体报道之外,只是百花争鸣的两会新闻报道盛宴中的一味配料。但正是这味不可或缺的配料,圆满了这场盛宴的色香味。
  而这些在两会会场上获取的科技硬新闻采访技巧,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报道。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记者)
  责编:谭 震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中旬,云南省组织了“七彩云南·香格里拉”系列活动,赴加拿大举办“香格里拉”大型图片展等五项涉藏外宣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选准地点 面向主流社会    此次活动地点选在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布展地点定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多伦多和温哥华的中华文化中心,分别在两地举办了云南藏区——香格里拉图片展览、“七彩云南·香格里拉”推介会,向来宾发送了一批介绍云南、香格
期刊
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简称“名城会”)是一项由国家文化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南京市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承办的国际文化盛会。2010年10月20日至24日为期5天的“2010名城会”以“文化,让城市更精彩”为主题,积极对接2010上海世博会,预热2014南京青奥会,共举办了五洲风采、华夏神韵、情系青奥、锦绣江南、文创
期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简称“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至30日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是集论坛研讨、商品展览、经贸交流、招商引资为一体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会议。共有6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及24个中央部委、31个省市自治区
期刊
今年七月不太平。紫金矿业旗下铜矿污水池渗漏污染福建汀江,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造成大连港湾油污染,一南一北两起事件迅速成为今年的重大环境新闻,引发了海内外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上市公司紫金矿业旗下的铜矿7月3日发生污水渗漏,导致汀江水污染,下游部分网箱鱼死亡,而这一信息的最终披露,却是时隔九天后的7月12日。对这一事件,海内外媒体同样关注,一些外媒在采用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后还派记
期刊
在延安的清凉山下,当年有一位“洋红军”的身影引人瞩目。他高鼻粱,身着灰粗布红军服,时而披上白大褂,到战地医院抢救伤病员,时而跨着小相机到机场参加接待外国来访者……他就是被人称为“万能洋博士”的马海德大夫。  马大夫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出身于美国一个钢铁工人的家庭。他1933年在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到上海开设诊所行医。  在上海,他先后认识了几位进步友人如路易·艾黎、史沫特莱
期刊
交际和思维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犹如硬币的两面,不易分割。外宣工作要求从业者使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改变受众的思维定势,好像把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切开,难度很大。这是外宣“入脑、入心”难的根本原因,也可以理解为传播者和受众话语体系的不对接。克服这一困难,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国际性议题,展现国家形象,阐述中国观点。现以“气候变化”这一国际性议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克服外宣工作的难点。    以重大国际议题为契合点   
期刊
2009年,外文出版社抓住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的重大时机,推出多文种版的《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书,以其权威的内容、独特的视角、国际化的设汁,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也为我们的学术外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抓住重大时机,进行选题策划    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图书博览会,而2009年则是中国第一次成为这一盛会的主宾国,届时所有的人都会
期刊
编者按:本期选取《华尔街日报》的《唐骏“学历门”引发热议》和新华社的—篇相关报道,以及法新社的《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文章来点评剖析。前者提出,在面对风波事件时,记者应尽量冷静客观,挖掘事件背后的深意;后者则对“中国的‘海归’故事怎么讲”给出了启发。    当一个风光正劲如日中天的成功人士正在宣传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的时候,忽然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方舟子和唐骏各执一词,整个社会随之一片
期刊
宁夏向西开放的三大优势    《对外传播》:今年9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召开,与阿拉伯国家举办国家层面的经贸论坛,这是第一次。请您谈谈宁夏具有怎样的优势召开这样的盛会?  王正伟:在向西开放的大战略下,中阿经贸论坛这个国家级国际盛会,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之所以确定每年定期在宁夏举办,我认为宁夏具有几个特别的优势。  一是回族优
期刊
中国人才流失和回流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媒体关注的报道题材。比如,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就发表过一篇题为《逆势而动,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的报道;时隔半年,法新社选取一个有利时机再次关注这个活题,而且做得比《纽约时报》那篇报道更客观,启发也更大。    热点话题推陈出新    新闻报道贵在“新”,法新社之所以在今年7月推出这篇《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Glimmer of hope in Ch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