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本不是科技记者,只因2009年、2010年两会,参与了全国两会政协科技、科协界别的报道,对科技新闻报道便有了一些直观的敏感和深刻的体会。2009年两会,首次上会的我,与搭档韩冰一起,对内、对外共发表科技类硬新闻25篇、稿件最高采用家次134家,对内平均采用家次35家以上;2010年两会,我独立采写29篇科技硬新闻,覆盖航天、航空、海洋、高原、气候、地震等众多领域,涉及飞船、卫星、火箭、火星探测、水下机器人、深海矿产资源、大洋开发、高原气候、冰川、冻土、地震,稿件采用落地率极高,其中一篇稿件《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天官一号”》更是有对内299家、对外19家采用。这些,使新华社在第一时间抢占了两会科技新闻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先机,为两会报道的政治、民生话题之外,增添了一道科技“亮剑”。
由此,我总结了几条捕捉科技硬新闻的体会。
一、采访前:查资料、做公关
首先,找准话题至关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网络、杂志、书籍,了解目前广大受众所关注的话题,航天航空、海洋科研、气候变化等,都是永久的热点。具体到每个领域里的热点和最新信息,要通过认真的调研、查询、翻阅资料了解。列好了在每个方面关注的话题,每个话题里涉及到的新闻点,每个新闻点需要通过怎样的提问获得………心里有数了才可以采访,这样不会显得外行,也不会因为问题的无效性而浪费专家的时间。 下一步,就是联络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能出硬新闻的界别,提前了解委员信息,包括其研究领域、最近科研项目等,筛选出可以出硬新闻的专家。如果有联系方式,提前联络,做好公关;大多数专家是无法提前联系到的,就在大会报到几天里,驻守委员驻地,从新闻联络员处获得相关信息,直逼委员房间。再难搞定的委员,也抵挡不住“三顾茅庐”的诚意。
譬如我采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就是如此。会前会初,三番五次,联系其秘书,并通过秘书传递采访的想法。无奈孙志辉本人十分低调,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我没有气馁,在小组讨论会的第一天,到孙志辉所在界别讨论会上守着,利用会议休会间隙采访他。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3500米无人机器人的研究、试验进程,都是读者所关注的话题,海洋经济、深海领域的拓展、深海资源的开发等问题、大洋计划等,也颇为热门。我抛出这些问题,单凭休会期间的短暂时间,肯定是说不清楚的。严谨认真的孙志辉,在我诚意打动下,终于答应了我的专访,约定时间,认真地坐下来,一一回答了我关注的所有问题。
二、采访中:提问专业,不急急功近利
硬新闻,尤其是科技硬新闻,涉及话题往往在“高精尖”领域,而上会记者不是按照日常熟悉领域来分配的,难免对这些课题不很熟悉。面对这些领域的“领头羊”专家,记者一定要保证提问专业。如果专家在第一时间感觉到记者提问“不搭界”,就完全可能失去透露重要信息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兴趣。
我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委员时,他就抱怨过,很多记者问他关于“嫦娥”探月工程和运载火箭的问题,而他专司飞船。第一印象就不好,何谈“透露”。
同时,他还提出,一些记者急功近利,没有深入了解交流.就直接抛出一些可以“吸引眼球”的问题。这时候他反而不愿意回答。科技是严谨的,不了解一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和关键信息,怎么能写到点上?
采访戚发轫的时候,我并不求多,单就围绕“天宫一号”没置了几个问题。其中,就有…天宫一号’是否会如期在2010年第四季度发射?”这个封闭式问题,他否定了这个时间,之后,经过再三追问,我得到了最想获取的信息——“天宫一号”发射时阳J在2011年。
之后,我又继续询问了“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时间,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交会对接时间、进展,载人航天三步骤情况,空间实验室阶段进度、神舟飞船上可能搭载物(台湾种子)、“低碳”理念在改良推进剂中的体现等重要问题,并得到了解答。
由此写成的《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天官一号”》,篇幅精致、信息量丰富、社会影响广泛、采用率极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第一条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硬新闻。以此为起点,新华社全面占领两会科技硬新闻的阵地和话语权。
三、写作时:措辞严谨,准确笫一
科技新闻十分严谨,数据较多,逻辑严密。如何将技术性很强的文字,包装成具有可读性的科普报道,出彩又不出错,是门有赖于感觉的技术活。
从纷繁的资讯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在写作时作为背景穿插加入,可以帮助受众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不会不知所云。
而采访获得的有效信息,必须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样就不会是“炒冷饭”。
同时,懂得在采访获得的纷繁的信息中,提炼出最靓的新闻点,也要有功夫。港台部两会前方发稿人卫铁民和编辑陈君,就帮我提炼过新闻点。如稿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0年将承8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原本隐藏在文中的“中国的航天事业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中国共有15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等重要信息,被提到导语。
在对火箭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进行深度采访之后,对于稿件中涉及的众多国防科技数据和专业术语,我认真地一一做了查证和核实,并与专家保持了即时的沟通,询问措辞的合适与否。 为了保证措辞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每写完一篇稿子,我一定会先传真、电邮、或电话口头念给专家们听,涉及到重要数据的,则一定征求专家是否可以发布,因为它们常常涉及国防科技机密。职业道德对我而言远远高于一篇稿子的“眼球效应”。 虽然时效上差了一点点,我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信任。 而实际上,对于这些还没有发布的独家消息,在发布时间的快慢上,我只是在和自己赛跑。
四、贴热点:科技新闻也可以有政治意义
科技新闻如果和当前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还记得2009年3月4日,采访火箭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当天,《参考消息》上一篇关于“美国议员指责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用中国火箭发射其卫星,并称‘如果奥巴马政府无动于衷,那会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向中国那样的核扩散国家转让技术是一种完全可以接受的经济模式。”’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和当时的合作搭档韩冰带着报纸就去找梁小虹,此刻由他来回应这种指责再合适不过了。
就这样,一篇《梁小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应减少政治干扰》在第一时间表达了我方权威专家的立场,“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可靠性、成本、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公平竞争”、“中国火箭技术的不断发展,靠的是自主创新”、“和平开发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还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让他们用本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自己的卫星运营”等观点与论据,引导了正确的舆论,制止了一场来自西方的无谓炒作。 而2010年,我高度关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则源于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夕,达赖喇嘛发布研究报告,将青藏高原的变暖事件及其环境污染归咎于发生在此间的人类活动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污染物。
我就此与中国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做了多次交流,就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状况,影响其变暖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姚檀栋从科学角度提出,青藏高原环境污染主因是来自中亚、南亚的碳、铅、汞等气溶胶污染物,而非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一篇《姚檀栋委员:中亚南亚气溶胶污染物是青藏高原环境污染主因》,温和而又极具冲击力地回应了达赖喇嘛的观点。
而我由此蔓延开去采访,从姚檀栋委员这里获得的,远远超过了这一条信息。《“第三极”国际环境计划启动将覆盖15亿人口》、《2100年中国冰川面积平均减少45%以上》、《青藏高原冻土未来将显著减少》、《姚檀栋:40年后青藏高原温度或比20世纪末升高2.5℃》等一条条硬消息,让我欣喜不已。
两会的科技新闻报道,在两会主体报道之外,只是百花争鸣的两会新闻报道盛宴中的一味配料。但正是这味不可或缺的配料,圆满了这场盛宴的色香味。
而这些在两会会场上获取的科技硬新闻采访技巧,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报道。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记者)
责编:谭 震
由此,我总结了几条捕捉科技硬新闻的体会。
一、采访前:查资料、做公关
首先,找准话题至关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网络、杂志、书籍,了解目前广大受众所关注的话题,航天航空、海洋科研、气候变化等,都是永久的热点。具体到每个领域里的热点和最新信息,要通过认真的调研、查询、翻阅资料了解。列好了在每个方面关注的话题,每个话题里涉及到的新闻点,每个新闻点需要通过怎样的提问获得………心里有数了才可以采访,这样不会显得外行,也不会因为问题的无效性而浪费专家的时间。 下一步,就是联络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能出硬新闻的界别,提前了解委员信息,包括其研究领域、最近科研项目等,筛选出可以出硬新闻的专家。如果有联系方式,提前联络,做好公关;大多数专家是无法提前联系到的,就在大会报到几天里,驻守委员驻地,从新闻联络员处获得相关信息,直逼委员房间。再难搞定的委员,也抵挡不住“三顾茅庐”的诚意。
譬如我采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就是如此。会前会初,三番五次,联系其秘书,并通过秘书传递采访的想法。无奈孙志辉本人十分低调,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我没有气馁,在小组讨论会的第一天,到孙志辉所在界别讨论会上守着,利用会议休会间隙采访他。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3500米无人机器人的研究、试验进程,都是读者所关注的话题,海洋经济、深海领域的拓展、深海资源的开发等问题、大洋计划等,也颇为热门。我抛出这些问题,单凭休会期间的短暂时间,肯定是说不清楚的。严谨认真的孙志辉,在我诚意打动下,终于答应了我的专访,约定时间,认真地坐下来,一一回答了我关注的所有问题。
二、采访中:提问专业,不急急功近利
硬新闻,尤其是科技硬新闻,涉及话题往往在“高精尖”领域,而上会记者不是按照日常熟悉领域来分配的,难免对这些课题不很熟悉。面对这些领域的“领头羊”专家,记者一定要保证提问专业。如果专家在第一时间感觉到记者提问“不搭界”,就完全可能失去透露重要信息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兴趣。
我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委员时,他就抱怨过,很多记者问他关于“嫦娥”探月工程和运载火箭的问题,而他专司飞船。第一印象就不好,何谈“透露”。
同时,他还提出,一些记者急功近利,没有深入了解交流.就直接抛出一些可以“吸引眼球”的问题。这时候他反而不愿意回答。科技是严谨的,不了解一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和关键信息,怎么能写到点上?
采访戚发轫的时候,我并不求多,单就围绕“天宫一号”没置了几个问题。其中,就有…天宫一号’是否会如期在2010年第四季度发射?”这个封闭式问题,他否定了这个时间,之后,经过再三追问,我得到了最想获取的信息——“天宫一号”发射时阳J在2011年。
之后,我又继续询问了“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时间,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交会对接时间、进展,载人航天三步骤情况,空间实验室阶段进度、神舟飞船上可能搭载物(台湾种子)、“低碳”理念在改良推进剂中的体现等重要问题,并得到了解答。
由此写成的《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天官一号”》,篇幅精致、信息量丰富、社会影响广泛、采用率极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第一条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硬新闻。以此为起点,新华社全面占领两会科技硬新闻的阵地和话语权。
三、写作时:措辞严谨,准确笫一
科技新闻十分严谨,数据较多,逻辑严密。如何将技术性很强的文字,包装成具有可读性的科普报道,出彩又不出错,是门有赖于感觉的技术活。
从纷繁的资讯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在写作时作为背景穿插加入,可以帮助受众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不会不知所云。
而采访获得的有效信息,必须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样就不会是“炒冷饭”。
同时,懂得在采访获得的纷繁的信息中,提炼出最靓的新闻点,也要有功夫。港台部两会前方发稿人卫铁民和编辑陈君,就帮我提炼过新闻点。如稿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0年将承8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原本隐藏在文中的“中国的航天事业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中国共有15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等重要信息,被提到导语。
在对火箭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进行深度采访之后,对于稿件中涉及的众多国防科技数据和专业术语,我认真地一一做了查证和核实,并与专家保持了即时的沟通,询问措辞的合适与否。 为了保证措辞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每写完一篇稿子,我一定会先传真、电邮、或电话口头念给专家们听,涉及到重要数据的,则一定征求专家是否可以发布,因为它们常常涉及国防科技机密。职业道德对我而言远远高于一篇稿子的“眼球效应”。 虽然时效上差了一点点,我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信任。 而实际上,对于这些还没有发布的独家消息,在发布时间的快慢上,我只是在和自己赛跑。
四、贴热点:科技新闻也可以有政治意义
科技新闻如果和当前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还记得2009年3月4日,采访火箭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当天,《参考消息》上一篇关于“美国议员指责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用中国火箭发射其卫星,并称‘如果奥巴马政府无动于衷,那会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向中国那样的核扩散国家转让技术是一种完全可以接受的经济模式。”’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和当时的合作搭档韩冰带着报纸就去找梁小虹,此刻由他来回应这种指责再合适不过了。
就这样,一篇《梁小虹: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应减少政治干扰》在第一时间表达了我方权威专家的立场,“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可靠性、成本、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公平竞争”、“中国火箭技术的不断发展,靠的是自主创新”、“和平开发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还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让他们用本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自己的卫星运营”等观点与论据,引导了正确的舆论,制止了一场来自西方的无谓炒作。 而2010年,我高度关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则源于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夕,达赖喇嘛发布研究报告,将青藏高原的变暖事件及其环境污染归咎于发生在此间的人类活动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污染物。
我就此与中国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做了多次交流,就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状况,影响其变暖的来源进行了探讨。姚檀栋从科学角度提出,青藏高原环境污染主因是来自中亚、南亚的碳、铅、汞等气溶胶污染物,而非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一篇《姚檀栋委员:中亚南亚气溶胶污染物是青藏高原环境污染主因》,温和而又极具冲击力地回应了达赖喇嘛的观点。
而我由此蔓延开去采访,从姚檀栋委员这里获得的,远远超过了这一条信息。《“第三极”国际环境计划启动将覆盖15亿人口》、《2100年中国冰川面积平均减少45%以上》、《青藏高原冻土未来将显著减少》、《姚檀栋:40年后青藏高原温度或比20世纪末升高2.5℃》等一条条硬消息,让我欣喜不已。
两会的科技新闻报道,在两会主体报道之外,只是百花争鸣的两会新闻报道盛宴中的一味配料。但正是这味不可或缺的配料,圆满了这场盛宴的色香味。
而这些在两会会场上获取的科技硬新闻采访技巧,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报道。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记者)
责编:谭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