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人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几年来,本人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改革传统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就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拟在四个方面谈一点想法,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力争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感受快乐。
关键词:作文提高 观察 积累 阅读 练笔 修改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几年来,我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改革传统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把作文教学纳入学生的生活轨道,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阅读与写作并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刚开始作文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缺少材料,所以解决“写什么”就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学生之所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因为他们还不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出,指导学生写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从三年级起,我就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坚持写日记,一是可以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录下来,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因此,应该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好习惯,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随时记录下来,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因为一天中发生的事很琐屑,不可能一一都写下来,要经过挑选,选取其中最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这正是提高学生选材能力的过程。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写日记就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善于思考,这样,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观察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词汇。
学生坚持写日记,解决了“言之无物”的问题,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有限,词语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想写好文章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要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词汇本,每天记4—8个常用词语。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成语词典,并鼓励学生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用来买一些课外书,在阅读时遇到好词、佳句及时摘录下来,如摘录描写景色的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动植物的词语等。然后,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词汇本上积累的词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样学生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词汇也越来越丰富了,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用词也比较准确了。实践证明,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词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三、开展自由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水滴石穿,熟能生巧,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写得多了,作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我除了抓好每学期教材中的作文外,还另开渠道,让学生每周再练笔一次,也就是小作文,使小作文为大作文服务。在练笔中,我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那就是篇幅的自由、内容的自由,不限字数的多少,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内容上不要求千篇一律,追求百花齐放。所谓“言为心声”,让学生在作文中畅所欲言、说心里话,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动笔,吐露出的完全是自己的心声。这样长期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
四、多修改,相互评阅作文。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还鼓励学生互改。这样,通过相互批阅,学生可以尝试做老师的“荣光”,还可以博采他人之长为己所用。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體会到,社会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从中提炼写作素材,作文时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而指导学生写日记、积累词汇以及自由练笔,是促使学生留心生活、勤于练笔、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我仅就提高作文水平的四个方面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当然,完善这些思考与实践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实际操作过程,需要借鉴、学习他人的经验、长处,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感受快乐!
关键词:作文提高 观察 积累 阅读 练笔 修改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几年来,我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改革传统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把作文教学纳入学生的生活轨道,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阅读与写作并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刚开始作文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缺少材料,所以解决“写什么”就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学生之所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因为他们还不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出,指导学生写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从三年级起,我就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坚持写日记,一是可以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录下来,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因此,应该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好习惯,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随时记录下来,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因为一天中发生的事很琐屑,不可能一一都写下来,要经过挑选,选取其中最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这正是提高学生选材能力的过程。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写日记就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善于思考,这样,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观察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词汇。
学生坚持写日记,解决了“言之无物”的问题,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有限,词语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想写好文章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要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词汇本,每天记4—8个常用词语。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成语词典,并鼓励学生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用来买一些课外书,在阅读时遇到好词、佳句及时摘录下来,如摘录描写景色的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动植物的词语等。然后,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词汇本上积累的词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样学生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词汇也越来越丰富了,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用词也比较准确了。实践证明,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词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三、开展自由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水滴石穿,熟能生巧,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写得多了,作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我除了抓好每学期教材中的作文外,还另开渠道,让学生每周再练笔一次,也就是小作文,使小作文为大作文服务。在练笔中,我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那就是篇幅的自由、内容的自由,不限字数的多少,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内容上不要求千篇一律,追求百花齐放。所谓“言为心声”,让学生在作文中畅所欲言、说心里话,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动笔,吐露出的完全是自己的心声。这样长期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
四、多修改,相互评阅作文。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还鼓励学生互改。这样,通过相互批阅,学生可以尝试做老师的“荣光”,还可以博采他人之长为己所用。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體会到,社会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从中提炼写作素材,作文时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而指导学生写日记、积累词汇以及自由练笔,是促使学生留心生活、勤于练笔、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我仅就提高作文水平的四个方面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当然,完善这些思考与实践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实际操作过程,需要借鉴、学习他人的经验、长处,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感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