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究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同时尽可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尊重并珍视这种个性化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一、留足时间,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
如在教学苏教版的课文《一夜的工作》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提出要求:请用一个词描述一下,在你的心目中,这是怎样的一夜?
生1:我觉得总理这一夜是劳苦的。
师(板书):这个词在课文中可以找到。
生2:勤奋。
师:为什么想到“勤奋”?
生2:我们一般都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可周总理是一夜的工作,我想周总理一定白天也没有时间休息过。
师:除了两个字的词,我觉得用四个字的词更能表达我们的感受。谁有四个字的词?
生3:我认为应该用“鞠躬尽瘁”。因为书上写道,写字台前厚厚的一叠文件,这些文件可能涉及全国各地的大事、要事。而总理把这些文件用一夜时间全部批阅完了,解决了很多问题。
师:说得真好,我被你这个词深深地感动了。(板书)
生4:丰功伟绩。因为总理为全国人民的事情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我觉得非常伟大。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有人对劳苦感受特别深,有人对俭朴感受特别深,也有人对鞠躬尽瘁感受特别深。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让你感受最深的这个词再去细细地读一读,看看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对这一点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请用波浪线把它画下来,好吗?
很多时候,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需要我们多花一点时间去等待,倘若过早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就会浇灭我们所期盼的灵动的火花。在课堂上,无需我们去催促,只需我们耐心地等待,用期待的神情、赞赏的目光,就能让更多的学生产生更多的、更美好的创新灵感,让我们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给足空间,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
批注阅读是一种富有独立性的阅读方式。当学生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对课文的内容层次、重点语句、精彩片段、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加以标记之时,他们需要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进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这些眼、口、手协同进行的阅读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得阅读的多元化得以充分的展现。如在教学苏教版《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接着指导孩子们用批注阅读的方法,画下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激活个体的独特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个性发展。
师: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生:我是从“经过这沉重的一击……”这句话看出老天鹅自己很疼,但为了让大家存活,仍然坚强地忍耐着。
师:你能把对老天鹅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出来吗?(学生读。)
生:我从“腾空而起”看出老天鹅是想借下落的冲力去破冰,可以看出老天鹅非常聪明,是一只智慧的天鹅;而且他的动作说明他一點也没有犹豫,非常果断。
师:你能把这只智慧的天鹅读好吗?(学生读。)
师:日常生活中,人们要用金属来破冰,而老天鹅却用血肉之躯啊,由此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
师:群鹅破冰的场面是怎样的呢?请我们默读第六自然段,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和成人的阅读一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也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属于学生自身的主观性。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个性和感情倾向,因此阅读只能成为也必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时间和空间仅仅是一种粗略的划分,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有着更细致精巧、更贴合学生个体实际的策略和技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推行个性化阅读,为的是不让摇曳多姿、五光十色的文本内容演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结论,不让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苍白干瘪、枯燥乏味的概念,不让充满灵性、千姿百态的生命个体被长期僵化刻板的教学异化为唯唯诺诺、只知接受的躯体。个性化阅读呼唤我们理解阅读主体的心理需求,关注阅读主体的兴趣、爱好、知识和经验背景、个性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着眼生成,以宽容、民主的态度以及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方法组织教学,唤醒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构建,从而使知识经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实现其精神建构和个性形成。
一、留足时间,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
如在教学苏教版的课文《一夜的工作》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提出要求:请用一个词描述一下,在你的心目中,这是怎样的一夜?
生1:我觉得总理这一夜是劳苦的。
师(板书):这个词在课文中可以找到。
生2:勤奋。
师:为什么想到“勤奋”?
生2:我们一般都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可周总理是一夜的工作,我想周总理一定白天也没有时间休息过。
师:除了两个字的词,我觉得用四个字的词更能表达我们的感受。谁有四个字的词?
生3:我认为应该用“鞠躬尽瘁”。因为书上写道,写字台前厚厚的一叠文件,这些文件可能涉及全国各地的大事、要事。而总理把这些文件用一夜时间全部批阅完了,解决了很多问题。
师:说得真好,我被你这个词深深地感动了。(板书)
生4:丰功伟绩。因为总理为全国人民的事情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我觉得非常伟大。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有人对劳苦感受特别深,有人对俭朴感受特别深,也有人对鞠躬尽瘁感受特别深。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让你感受最深的这个词再去细细地读一读,看看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对这一点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请用波浪线把它画下来,好吗?
很多时候,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需要我们多花一点时间去等待,倘若过早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就会浇灭我们所期盼的灵动的火花。在课堂上,无需我们去催促,只需我们耐心地等待,用期待的神情、赞赏的目光,就能让更多的学生产生更多的、更美好的创新灵感,让我们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给足空间,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
批注阅读是一种富有独立性的阅读方式。当学生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对课文的内容层次、重点语句、精彩片段、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加以标记之时,他们需要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进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这些眼、口、手协同进行的阅读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得阅读的多元化得以充分的展现。如在教学苏教版《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接着指导孩子们用批注阅读的方法,画下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激活个体的独特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个性发展。
师: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生:我是从“经过这沉重的一击……”这句话看出老天鹅自己很疼,但为了让大家存活,仍然坚强地忍耐着。
师:你能把对老天鹅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出来吗?(学生读。)
生:我从“腾空而起”看出老天鹅是想借下落的冲力去破冰,可以看出老天鹅非常聪明,是一只智慧的天鹅;而且他的动作说明他一點也没有犹豫,非常果断。
师:你能把这只智慧的天鹅读好吗?(学生读。)
师:日常生活中,人们要用金属来破冰,而老天鹅却用血肉之躯啊,由此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
师:群鹅破冰的场面是怎样的呢?请我们默读第六自然段,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和成人的阅读一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也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属于学生自身的主观性。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个性和感情倾向,因此阅读只能成为也必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时间和空间仅仅是一种粗略的划分,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有着更细致精巧、更贴合学生个体实际的策略和技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推行个性化阅读,为的是不让摇曳多姿、五光十色的文本内容演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结论,不让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苍白干瘪、枯燥乏味的概念,不让充满灵性、千姿百态的生命个体被长期僵化刻板的教学异化为唯唯诺诺、只知接受的躯体。个性化阅读呼唤我们理解阅读主体的心理需求,关注阅读主体的兴趣、爱好、知识和经验背景、个性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着眼生成,以宽容、民主的态度以及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方法组织教学,唤醒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构建,从而使知识经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实现其精神建构和个性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