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于新课程背景之下,小学音乐课堂传统音乐素材的应用不但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形成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从乡音出发,感悟乡情,下文以马山县的三声部民歌进行分析,明确民歌进课堂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具体教学路径,期待为音乐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三声部;民歌;进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43
引言
新课标针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文化傳承”这一要求,并且通过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音乐教材,让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形成民族意识和精神,更好地体会民族文化。由于马山县的历史悠久,壮族人口较多,且三声部民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唱范围广,所以可将三声部民歌引入课堂,展开音乐教学,完成文化传承之目的。
一、概念界定
(一)马山三声部民歌
马山县风景独特,并且历史悠久,马山县三声部民歌属于当地本土民歌,不但旋律优美,而且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较高,风格统一,音乐形象突出鲜明。歌曲由三个声部共同组成,其中第一声部属于主旋律,由主唱演唱,第二声部和第三声部分变为副旋律、和声,需要两个人或者超过两个人进行演唱,演唱三个声部都可将主旋律突出,一声部和二声部有独立音调,并且歌词押韵。
(二)民歌进课堂
民歌进课堂就是按照马山县地方特色,将民歌引入教材,形成特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歌曲创作、演唱、鉴赏等。还可在课下参加演出和采风等活动。可选择赞美美好生活的民歌作为课堂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演唱,使其掌握音乐的处理方式和鉴赏方式。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形成热爱音乐和生活的情感,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之人[1]。
二、民歌进课堂的意义分析
具体分析,音乐教学中,运用民歌具有如下几方面意义:第一,民间音乐源自生活,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不但具有艺术性,还具有示范功能。在音乐课堂当中引入民歌素材,能够强化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第二,民歌进课堂具体可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新课程教育要求,以学生素养提升为目的,开发特色课程,丰富音乐教学素材,彰显办学特色。第三,当前小学“五育”教育重点内容,美育是其中重要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艺术情操。民歌当中富含诸多美育内容,适当开发和应用,有助于学生置身于熟悉的学习环境当中,感受艺术魅力,促使学生能力全方面发展。
三、三声部民歌进课堂的教学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需要理念的更新才能完成,音乐教学中,为了让三声部民歌更好地走进小学音乐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育人观念,关注学生音乐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需运用民歌魅力,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其能够自觉传承文化。
比如:讲授“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为了保证民歌和课堂内容之间的有效融合,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虽然三声部民歌进课堂本身属于新鲜的事物,但是如果教学方法选取不当,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弱。对此,课堂当中可引入“竞赛”模式,设计“民族音乐知识大比拼”竞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通过此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下关注和三声部民歌相关学习资源的收集,进而对民歌内容有更加充分地了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或三声部民歌有关的音乐素材,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为民歌进课堂营造良好环境。
(二)编写校本教材
编写校本教材是民歌进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三声部民歌属于马山县的特色文化,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结合音乐教学需求,适当选择民歌素材,将此作为音乐教材的补充内容,结合小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以壮族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等作为背景,根据学生认知基础介绍民歌艺术、演唱风格,通过校本教材强化学生对于三声部民歌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体会音乐和社会,音乐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三)融合德育教育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可行性相对较高。从文化领域分析,三声部民歌主要反映的是壮族人民具有的劳动品质,因此,可通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山间野外展开民歌对唱,通过活动体会民歌蕴含的文化气息。课堂当中,分析民歌歌词,感受三生部民歌对于勤劳之人的赞美之情,成为德育教育良好素材。除此之外,三生部民歌在发展过程,形成的《二十四孝》和《灯焕欢》等都可作为文化传承和德育教育重要素材,可适当在课堂当中教学生演唱,让其感受少数民族习俗,使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进行,让学生理解生活当中真、善、美内涵[2]。
结束语:总之,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应该按照新课改要求,积极探索乡音资源的应用途径,将特色民歌引入音乐课堂,为学生了解祖国音乐文化提供全新途径。结合马山县三声部民歌特点,编写音乐校本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有营造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使小学音乐课堂在乡音的映衬之下绽放光彩,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峻杉. 地方民歌进课堂对民歌的传承意义探究[J].戏剧之家,2019,(29):149-150.
[2]蒙爱红.让壮族三声部民歌在壮汉双语课堂中大放异彩[J].语文课内外,2019,(07):117.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城北小学
关键词:三声部;民歌;进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43
引言
新课标针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文化傳承”这一要求,并且通过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音乐教材,让学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形成民族意识和精神,更好地体会民族文化。由于马山县的历史悠久,壮族人口较多,且三声部民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唱范围广,所以可将三声部民歌引入课堂,展开音乐教学,完成文化传承之目的。
一、概念界定
(一)马山三声部民歌
马山县风景独特,并且历史悠久,马山县三声部民歌属于当地本土民歌,不但旋律优美,而且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较高,风格统一,音乐形象突出鲜明。歌曲由三个声部共同组成,其中第一声部属于主旋律,由主唱演唱,第二声部和第三声部分变为副旋律、和声,需要两个人或者超过两个人进行演唱,演唱三个声部都可将主旋律突出,一声部和二声部有独立音调,并且歌词押韵。
(二)民歌进课堂
民歌进课堂就是按照马山县地方特色,将民歌引入教材,形成特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歌曲创作、演唱、鉴赏等。还可在课下参加演出和采风等活动。可选择赞美美好生活的民歌作为课堂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演唱,使其掌握音乐的处理方式和鉴赏方式。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形成热爱音乐和生活的情感,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之人[1]。
二、民歌进课堂的意义分析
具体分析,音乐教学中,运用民歌具有如下几方面意义:第一,民间音乐源自生活,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不但具有艺术性,还具有示范功能。在音乐课堂当中引入民歌素材,能够强化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第二,民歌进课堂具体可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新课程教育要求,以学生素养提升为目的,开发特色课程,丰富音乐教学素材,彰显办学特色。第三,当前小学“五育”教育重点内容,美育是其中重要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艺术情操。民歌当中富含诸多美育内容,适当开发和应用,有助于学生置身于熟悉的学习环境当中,感受艺术魅力,促使学生能力全方面发展。
三、三声部民歌进课堂的教学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需要理念的更新才能完成,音乐教学中,为了让三声部民歌更好地走进小学音乐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育人观念,关注学生音乐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需运用民歌魅力,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其能够自觉传承文化。
比如:讲授“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为了保证民歌和课堂内容之间的有效融合,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虽然三声部民歌进课堂本身属于新鲜的事物,但是如果教学方法选取不当,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弱。对此,课堂当中可引入“竞赛”模式,设计“民族音乐知识大比拼”竞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通过此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下关注和三声部民歌相关学习资源的收集,进而对民歌内容有更加充分地了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或三声部民歌有关的音乐素材,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为民歌进课堂营造良好环境。
(二)编写校本教材
编写校本教材是民歌进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三声部民歌属于马山县的特色文化,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结合音乐教学需求,适当选择民歌素材,将此作为音乐教材的补充内容,结合小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以壮族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等作为背景,根据学生认知基础介绍民歌艺术、演唱风格,通过校本教材强化学生对于三声部民歌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体会音乐和社会,音乐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三)融合德育教育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可行性相对较高。从文化领域分析,三声部民歌主要反映的是壮族人民具有的劳动品质,因此,可通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山间野外展开民歌对唱,通过活动体会民歌蕴含的文化气息。课堂当中,分析民歌歌词,感受三生部民歌对于勤劳之人的赞美之情,成为德育教育良好素材。除此之外,三生部民歌在发展过程,形成的《二十四孝》和《灯焕欢》等都可作为文化传承和德育教育重要素材,可适当在课堂当中教学生演唱,让其感受少数民族习俗,使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进行,让学生理解生活当中真、善、美内涵[2]。
结束语:总之,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应该按照新课改要求,积极探索乡音资源的应用途径,将特色民歌引入音乐课堂,为学生了解祖国音乐文化提供全新途径。结合马山县三声部民歌特点,编写音乐校本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有营造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使小学音乐课堂在乡音的映衬之下绽放光彩,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峻杉. 地方民歌进课堂对民歌的传承意义探究[J].戏剧之家,2019,(29):149-150.
[2]蒙爱红.让壮族三声部民歌在壮汉双语课堂中大放异彩[J].语文课内外,2019,(07):117.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城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