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外科伤口换药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188例外科伤口换药患者开展实验比对,采用计算机1:1分组方式各94例,参照组开展基础换药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8.94%,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外科伤口换药时辅以综合护理对策,有助于伤口愈合,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外科伤口换药;护理;护理效果
外科伤口为医源性感染发生主要因素,病毒、细菌、致病菌经过伤口侵入机体,延长患者治疗周期,是导致不良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开展有效的切口换药护理对策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1]。临床学者于外科伤口管理时,发现相关因素具有一定可控性,通过规范换药、加强切口管理,可有效降低细菌感染情况,探究适配护理模式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现研究笔者特针对外科伤口换药临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188例外科伤口换药患者开展实验比对,采用计算机1:1分组方式各94例,参照组男49例,女45例,年龄24-66岁,均值(28.91±1.08)岁;实验组男50例,女44例,年龄22-69岁,均值(28.58±1.04)岁;2组外科伤口换药患者入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确保研究开展客观性,两组患者外科伤口换药均由相同医务人员实施,要求于绝对无菌操作下实施;参照组开展基础换药护理,医务人员依据患者创面情况及换药需求进行药物更换,于换药期间,帮助患者讲解创口愈合情况,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告知创口愈合注意事项,避免患者沾水、抓挠创口,以免增加感染风险性。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于换药之前加强对患者机体状况的评估,了解患者外科伤口发生情况,明确临床换药注意事项,于绝对无菌条件下实施,有效降低医院性感染情况发生,需确保换药时器械消毒灭菌,一次性器械外包装完整,避免医院感染;于换药时加强对切口及周围皮肤的评估,若出现感染情况,需及时进行抗感染对策,有效避免切口恶化[2];加强创面清洁,针对未出现感染切口,可采用消毒液对皮肤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采用无菌纱布进行擦拭,针对伤口伴有脓性分泌物或污染物时,需事先处理切口污染物,借助医疗器械清除切口污染、坏死组织,再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冲洗,有效促使新生肉芽组织的再生;针对严重污染创面,需持续观察3天后,待无污染后再行缝合治疗;若切口处理时发现患者出现早期感染症状,可采用局部用药方式,采集创面组织进行细菌检测,选取针对性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有效杀灭细菌活性,避免细菌迁移,间隔6小时更换一次药物,待患者伤口缝合后减少敷料更换频次,保持敷料干净整洁,避免患者沾水、抓挠,主动询问患者创面感受,若治疗时发现患者出现发热,需及时联系主治医师治疗,于切口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撕拉敷料,以免影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生[3];换药期间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告知切口愈合转归趋势,提高患者切口愈合信息,予以患者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换药依从性。
1.3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评估护理效果,若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患者主诉换药时无疼痛感受,无伤口红肿、感染情况,疗效评估为优异;若伤口愈合趋势好,患者主诉换药疼痛可耐受,无伤口红肿、感染,疗效评估为良好;若不符合上述标准,则为不佳,比对优良率=(优异+良好)/n×100%。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 2组护理效果统计
实验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8.94%,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外科伤口发生因素较多,多与外伤有关,易出现细菌、病毒侵袭,继发感染风险性较高,于伤口换药时,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了解患者创面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换药措施,本研究于外科伤口换药时采用优质护理对策,通过组建优质护理小组,了解患者创面情况,确保無菌状况下进行换药,对伤口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伤口进行充分清洗消毒,有助于新生肉芽组织的再生,于护理时借助针对性护理对策,有效避免创面感染,要求换药期间动作轻柔,借助自身专业知识评估创面愈合情况,选取针对性治疗手段,最大程度避免感染情况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经研究分析数据可知,实验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8.94%,高于参照组,综合护理开展预见性干预,引入人文关怀,客观评估伤口愈合情况,确保护理开展个性化,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环境,护理方案具有可行性。
综上,外科伤口换药时辅以综合护理对策,有助于伤口愈合,提升护理效果,可于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何秋霞.门诊外科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41.
[2]魏桦.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管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21,51(1):20-22.
[3]娄雪芬.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时护理告知对病人伤口愈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9):186-187.
关键词:外科伤口换药;护理;护理效果
外科伤口为医源性感染发生主要因素,病毒、细菌、致病菌经过伤口侵入机体,延长患者治疗周期,是导致不良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开展有效的切口换药护理对策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1]。临床学者于外科伤口管理时,发现相关因素具有一定可控性,通过规范换药、加强切口管理,可有效降低细菌感染情况,探究适配护理模式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现研究笔者特针对外科伤口换药临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188例外科伤口换药患者开展实验比对,采用计算机1:1分组方式各94例,参照组男49例,女45例,年龄24-66岁,均值(28.91±1.08)岁;实验组男50例,女44例,年龄22-69岁,均值(28.58±1.04)岁;2组外科伤口换药患者入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确保研究开展客观性,两组患者外科伤口换药均由相同医务人员实施,要求于绝对无菌操作下实施;参照组开展基础换药护理,医务人员依据患者创面情况及换药需求进行药物更换,于换药期间,帮助患者讲解创口愈合情况,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告知创口愈合注意事项,避免患者沾水、抓挠创口,以免增加感染风险性。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于换药之前加强对患者机体状况的评估,了解患者外科伤口发生情况,明确临床换药注意事项,于绝对无菌条件下实施,有效降低医院性感染情况发生,需确保换药时器械消毒灭菌,一次性器械外包装完整,避免医院感染;于换药时加强对切口及周围皮肤的评估,若出现感染情况,需及时进行抗感染对策,有效避免切口恶化[2];加强创面清洁,针对未出现感染切口,可采用消毒液对皮肤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采用无菌纱布进行擦拭,针对伤口伴有脓性分泌物或污染物时,需事先处理切口污染物,借助医疗器械清除切口污染、坏死组织,再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冲洗,有效促使新生肉芽组织的再生;针对严重污染创面,需持续观察3天后,待无污染后再行缝合治疗;若切口处理时发现患者出现早期感染症状,可采用局部用药方式,采集创面组织进行细菌检测,选取针对性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有效杀灭细菌活性,避免细菌迁移,间隔6小时更换一次药物,待患者伤口缝合后减少敷料更换频次,保持敷料干净整洁,避免患者沾水、抓挠,主动询问患者创面感受,若治疗时发现患者出现发热,需及时联系主治医师治疗,于切口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撕拉敷料,以免影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生[3];换药期间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告知切口愈合转归趋势,提高患者切口愈合信息,予以患者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换药依从性。
1.3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评估护理效果,若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患者主诉换药时无疼痛感受,无伤口红肿、感染情况,疗效评估为优异;若伤口愈合趋势好,患者主诉换药疼痛可耐受,无伤口红肿、感染,疗效评估为良好;若不符合上述标准,则为不佳,比对优良率=(优异+良好)/n×100%。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 2组护理效果统计
实验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8.94%,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外科伤口发生因素较多,多与外伤有关,易出现细菌、病毒侵袭,继发感染风险性较高,于伤口换药时,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了解患者创面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换药措施,本研究于外科伤口换药时采用优质护理对策,通过组建优质护理小组,了解患者创面情况,确保無菌状况下进行换药,对伤口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伤口进行充分清洗消毒,有助于新生肉芽组织的再生,于护理时借助针对性护理对策,有效避免创面感染,要求换药期间动作轻柔,借助自身专业知识评估创面愈合情况,选取针对性治疗手段,最大程度避免感染情况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经研究分析数据可知,实验组护理效果优良率98.94%,高于参照组,综合护理开展预见性干预,引入人文关怀,客观评估伤口愈合情况,确保护理开展个性化,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环境,护理方案具有可行性。
综上,外科伤口换药时辅以综合护理对策,有助于伤口愈合,提升护理效果,可于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何秋霞.门诊外科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41.
[2]魏桦.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管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21,51(1):20-22.
[3]娄雪芬.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时护理告知对病人伤口愈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