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袖的天下情怀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外重点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起涵盖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环境五大领域,兼顾双边、区域、周边、全球多个层次的思想体系。未来中国主动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行稳致远,把握“七个平衡”,注重耕耘周边、“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大国协调“四大环节”。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伟大进程 平衡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着眼国际秩序重塑与中外良性互动,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进步潮流,对外提倡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领袖的“天下情怀”与“大国担当”。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准确认识、统一思想、增信释疑、行稳致远,注重把握“七个平衡”和“四大环节”。
  当今世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是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超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仍然很强大;另一方面,人类正处在一个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冷战思维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疫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趋利避害、对症下药。
  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外交的继往开来和新“关键词”。它是对世界各国和谐相处的呼吁期待、行为规范和对世界秩序的塑造完善,是中国以身作则、带头引领和世界各国相向而行、共同参与的有机统一,绝非空洞口号、“战略忽悠”和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我们应充分认识其战略价值与伟大意义,即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防止消极保守和超前冒进两种错误倾向,避免独善其身、无所作为或欲速不达、过犹不及;保持“战略自信”,因为它是基于中国外交和国际定位的新发展,即对外主动塑造“负责任大国”,是基于中国新的实力地位与中外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其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曲折性心中有数。
  三是对外充分阐释,聚同化异。反复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对当今国际秩序的另起炉灶和推倒重来,不是中国一家说了算,而是维护和改革、完善当今国际秩序,是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
  行稳方能致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辩证把握“七个平衡”
  一是内与外的平衡。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内外兼修、内主外辅、内圣外王”。对内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着力“四个伟大”(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构建“人民命运共同体”、摆脱“历史周期率”;对外弘扬“务实王道”、稳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二是近与远的平衡。兼顾近期与中远期目标,时间上制定分阶段的战略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着力于未来5年;地缘上由近及远,同时适当兼顾其他方向。
  三是义与利的平衡。先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为物质基础;再以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准则以及彼此发展道路与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为“共同价值”和政治共识,进而确立“道义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四是刚与柔的平衡。刚柔并济,兼顾实力与道德、斗争与合作妥协。针对外部现实威胁挑战与风险隐患,应坚持“底线思维”,增强自身综合国力,完善危机预案,善于借力打力,有效反制化解,坚决捍卫国家安全。
  五是负责与量力的平衡。基于自身发展中大国的国情国力,对外承担“大国责任”既要尽力而为,更须量力而行。
  六是共建与引领的平衡。“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各国参与构建可适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中国一家独揽和大包大揽,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可以也应该引领,但不可也不能包办。
  七是既有外交政策继承与创新的平衡。在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同时,我们要有的放矢加大建设性参与,施加积极影响;在坚持“不结盟”的同时,加紧编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不断做大“朋友圈”,有重点地经营“战略伙伴关系”;在坚持不对外使用武力的同時,加大战略预置,预防地区冲突。
  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注重“四大环节”
  一是以经营周边为重点。未来五年我国应以周边为起点和重点,强化优化周边外交,优先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四大区域之中,条件与基础相对较好的是中亚与东南亚,加之二者又对中国发展与安全极其重要,故应予优先经营。在构建周边及其区域命运共同体之中,双边关系又是基础,应以中巴、中柬、中老、中哈这四个双边命运共同体为重中之重。
  二是以推进“一带一路”为抓手。“一带一路”以“三共”(共商共建共享)为理念,以“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路径,是当代中国外交最为亮丽的新名片,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化。我们应遵循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的讲话精神,落实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与论坛《成果清单》,加快机制化组织化建设,与各参与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强化风险评估、执法合作与反恐、情报等安全保障,打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三是以完善全球治理为依托。未来五年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好国际组织与多边制度的基础,具体包括六个领域:全球安全治理,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为载体,突出反恐、防扩散与地区热点管控;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以G20、IMF、世行与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为载体;全球气候能源治理,落实《巴黎协定》,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与减灾防灾合作;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继续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维护网络主权,助力借力国内高科技企业;全球重大疫情防控,以WHO为载体;“全球公域”治理,加大战略投入,抢占太空、深海、极地等“新边疆、高边疆”制高点,扩大治理规则与制度话语权。
  四是以大国协调为关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仍是“关键”,我国应均衡发展大国关系,统筹兼顾金砖合作,不断扩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统一战线”。其中,与美欧加强务实合作,就此积累共识、减少误解。对美坚持“新型大国关系”方向、落实四个对话机制、增进战略互信;对欧盟继续支持其妥善应对英国“脱欧”。稳步推进“金砖+”合作,与新兴大国增进互信、促进团结、加强协调、管控争端、防止分化和被分化。
  作为习近平对外战略思想体系中的“顶层设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进程”既是为“四个伟大”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是“四个伟大”的对外延伸与拓展,堪称与“四个伟大”并列的“第五个伟大”,生机无限、前途无量。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新华网,2017年7月27日。
  责编/张寒 马冰莹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史籍的丰厚、庞大,非世界上任何族群所可比拟。重历史、重列祖列宗是中华民族得以永远维系的根本原因。对民族历史的自信,使中国五千年来几度沉沦又几度崛起,这是一个打不垮的、坚强的、生命力永恒的民族。  [关键词]历史学 历史传统 以史为鉴  崇善贬恶,是中国历史学的优秀传统  孔子周游列国,以道之不行而归鲁,乃述而不作,著《春秋》一书,为中国第一部纪年体历史,以记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工作作出全新部署,特别是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提到,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农民无疑是乡村治理和“三农”工作的重要主体。  农村基层干部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与现代化,是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振兴乡村的必然要求,
期刊
2013年1月28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2013年3月
期刊
历史是什么?历史不仅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卓然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财富,不断书写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篇章。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立足世界挥之不去的底色。  中国对历史的重视由来已久。先秦时代,史官们“君举必书”,以记录君主的政治得失;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探寻历代兴替规律;一千三百多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相关要求,既体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性、时代性、系统性,又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人才、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人才队伍等重大问题,为建设好当代中国新闻舆论人才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新闻舆论 人才队伍 政治素质 业务能力 创新能力  现在中华民族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接近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
期刊
[摘要]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考验改革者的决心与勇气,越来越能检验改革者的韧劲与干劲。人民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试金石”。广大领导干部要杜绝形式主义与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控制自己的欲望,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切实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关键词]“获得感”执政理念 党员干部  当前,全党所有党员干部要特别重视民生问题,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而改革的关键期,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进一步升级,也是新时代做好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重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在具体实施时,要把“重中之重”落到实处,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建设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科技兴則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创新思想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对我国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战略地位等作出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重点、面临的风险挑战,为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提供了重要的原则性、方向性指引。  【关键词】网络安全 信息化 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网信核心技术发展主要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全球市场各个领域的竞争已经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品牌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品牌建设进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为推动品牌建设的发展、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目标、任务和路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浙江中烟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