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寂静的山林》,是根据1952年11月29日,美国间谍飞机为接回在中国空投的特工,在吉林省长白山密林中被公安边防军击毁而被称作“十一号案件”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反特影片。
历史老人的巨手,已轻轻拂去50余年的光阴。一时间,又和当年一样,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在人们的头顶迅速扩散,只不过如林的黑发,已化作似鹤的白雪。
2006年7月19日。来自美国的一条消息在世界各大传媒不胫而走。由美国国防部派出的8人搜寻小组来到中国吉林省安图县。他们此行是寻找50多年前在中国执行间谍任务时被击落飞机而坠机身亡的两名间谍的遗骸。
随着美方搜索人员重赴长白山寻找遗骸,一段历史也再次浮出——
中美建交前,自1958年9月15日始,中美之间有一个大使级的华沙谈判。在谈判中,美方曾一再要求中方释放关押在中国的美国人,其中一个叫约翰·托马斯·唐奈、一个叫理查德·乔治·费克图。
1954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哈马舍尔德访华时,就曾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释放这两名美国人,而中方一直未允。为什么?因为这两个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在中国犯下了罪行,但美国一直否认。
1971年7月9日至11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博士经巴基斯坦秘密抵华访问时,又提出这个要求。考虑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大进程,中国政府于当年12月13日,提前释放了费克图。后来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美方再一次要求宽大处理另一名美国人唐奈。且尼克松在美国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也公开承认了唐奈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要求中方予以释放。中国政府出于对美友好的意愿,唐奈被改判有期徒刑5年,随后于1973年3月14日被释放,轰动一时的“唐奈案”方告一段落。那么,唐奈和费克图怎么会被关押在监狱内长达20年之久呢?
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支持蒋介石盘踞台湾。1950年6月,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出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国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迅速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
当时东北全境解放不久,面临的敌我斗争形势十分尖锐、复杂。针对这样的斗争形势,东北公安部依据中央公安部的部署于1951年冬召开了边防保卫会议,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在深入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同时,全面部署、严密监控,迅速在沿江、沿海建立边防保卫机构。加强边防保卫和侦察工作:在重要口岸、复杂要道、边防城镇驻守机动武装和布置侦察据点:在山林地区普遍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民兵联防,加强巡逻,以求发现敌人,及时打击从各个方面派来的间谍特工。4月,东北军区公安部队正式成立。在部长汪金祥(后任公安部副部长,1983年在京逝世)、副部长陈钟(后任公安部六局局长。长春市市长、中共长春市委书记等职,1982年病逝)和政保处处长王鉴(后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的领导下。东北隐蔽战线上,展开了一场以美国间谍机关为直接对手的斗争。
1952年夏秋之际,吉林省公安厅先后接到安图、和龙等地公安局急电:
7月13日,有人夜间在老岭山上空听到了飞机的马达声。第二天,在密林中又发现了印有外文商标的罐头和皮鞋脚印:
9月5日,几个进山挖参的农民在老岭山主峰附近遇见5个穿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服装的男子,并出高价买走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豆油等生活用品:
9月8日,一农民在老岭山上发现两个衣着与当地群众不同的可疑人,并称他放在窝棚里的一袋小米被偷走了一半:
9月21日,有人夜间在老岭山上空再次听见飞机的马达声:
9月29日,安图县公安局向延边地区行署公安处报告:有一身着志愿军服装的人,带着手枪找到安图县二道白河公安派出所,自称是美国“自由中国运动总部”于9月21日空投在长白山区的特务,要求派出所向上级报告。
公安处接到报告后指示:立即将此人押解到县公安局所在地——明白沟。随即。延边军分区公安84团团长兼延边地区行署公安处第二局局长关月浩、84团政委兼延边地区行署公安处第一局局长姚昕。驱车赶到明白沟,于当晚提审了这名美国派遣特务。
此人供称:我叫李军英(化名卜经武)。代号“5774”,辽宁省辽阳县人,42岁。解放前曾任国民党军某部营长、副团长等职。辽沈战役打响后。被解放军俘虏,曾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解放军军官学校学习,后被正式分配到辽宁省本溪钢铁公司任食堂管理员。东北全境解放之后,逃往香港。经特务朝文、戴铁男介绍,参加“自由中国运动总部”。1952年春,美国中央情报局约翰·托马斯·唐奈。将我等一行11人选送到中情局驻日本神奈川县茅崎市的秘密训练营,由唐奈担任作战教官,对我们进行严格的徒手格斗、夜间空投等间谍技术训练。
他还交待:“今年7月和9月‘自由中国运动总部’曾分别将‘文队’和‘沈队’共10名特务空投在长白山区和辽宁省境内。‘文队’队长张载文(化名文世杰)、副队长许广智(化名斯学深),队员有于冠洲(化名蒋大志)、满志辉、报务员牛松林(化名陈崇佩)。他们的任务是:在东北地区建立‘游击基地’,并在吉林省安图、敦化、龙井(即延吉)三角地带进行破坏活动,以收集情报,建立空投场,继续接应美国间谍飞机空投。
“1952年7月24日,‘文队’队长张载文一行5人,乘坐C-47型飞机,在老岭山区(天池东北、黑瞎子沟以西)空降,潜入深山老林,架设电台与中情局驻日本的间谍机关联络。同年8月中旬,又派约翰·托马斯,唐奈等人员乘飞机到该地区空投粮食和物资,补给‘文队’。8月31日,又给‘文队’空投物资。当时‘文队’给‘自由中国运动总部’的电报称:‘迄未暴露,已筑两处坚固营地,选好3处空投场。发展人员和打通交通线正在进行……’
“中情局的头头一听大为高兴,认为开辟‘根据地’大有希望。9月21日深夜1时,派飞机将我空投过来,通过电台约定我于10月21日与‘文队’成员相会,任务是检查‘文队’工作。完成任务的时限为1个半月,事成后回日本东京汇报工作。回日本有3个途径,一是‘空路’,即用飞机来接;一是‘武路’,即从海上走;一是‘荣路’,即从香港走。我因想老家心切,就自首了。
“沈队”队长栾衡山(化名沈衡年)。副队长王维藩(化名李木清)、队员王东华、王金声(化名金宏明),报务员钟殿馨(化名张治安),主要任务是在东北长白山老岭、龙湾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和空投(取)场等。
二
当时,吉林省的省会设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1954年9月,迁往长春市)。距离二道白河有数百公里之遥。当侦查员们押解李军英赶到省城的时候,已经 是午夜时分。
吉林省公安厅认为事关重大。厅长薛焰(后任广州市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立即派人向东北公安部汇报了全部情况。为避免惊动美国间谍机关,对李军英采取了保密措施。同时决定,首先由姚听负责组织一支精干的搜捕分队。隐蔽接近“文队”营地,拟一举将其歼灭。尔后。寻机歼灭“沈队”的伞特。
按照部署,命令将李军英押到沈阳,并要求吉林省公安厅立即派副厅长王吉仁(后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省人民法院院长等职)带领公安干部和公安部队对空投的“文队”进剿。随即,一支由公安84团副参谋长崔相信、安图县公安局局长千龙九率领的搜捕分队。趁着夜色隐进了密林。
10月,正是东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季节,但此时的老岭山区却已是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银白,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接连数日,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部署兵力,全面封锁,图们江各边防连队和安图至神武各执勤点上的边防分队也加强了巡逻堵截。同时,又组织边防公安部队和民兵共1000多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拉网搜山行动,但均未见伞特的踪影。
10月3日,一架由B-17飞机改装的间谍飞机从日本厚木立川机场起飞,飞至长白山靖宇县北龙湾南山区降落了。
“联合指挥部”迅速组织部队和民兵加紧围剿。经过激烈战斗,将“沈队”队长栾衡山、副队长王维藩和队员王金声、报务员钟殿馨捕获。队员王东华顽抗,被警方当场击毙。
此战,缴获“沈队”美制丹麦式冲锋枪4支、子弹325发、美制左轮手枪三支、子弹100发、匕首、刺刀各3把、美制RR-2B型收报机2部、美制RT-3型发报机2部、美制GN-58型手摇马达1部,美制领航台1部,以及联络卡片、降落伞、测候器、中国分省地图、刻字工具、各种伪造证件等一批战利品。
副参谋长崔相信和千龙九依然带领搜捕分队在林海深处昼夜寻觅“文队”的据点。10月31日,在设伏的杨杖子里。队员发现两名出来活动的嫌犯,遂决定秘密捕捉。在朝敌迂回运动时,1名队员不小心踩翻一块石头。发出响声,惊动了“文队”。眼见“文队”要逃,搜捕队员迅即开火、追击,击毙伞特满志辉。活捉“文队”队长张载文,缴获了全部武器、弹药、电台、密码和发报底稿。搜查还发现,他们已在一座山上的制高点处。建立了所谓安全处所,挖了战壕、地洞、地窖,藏有领航台、军用地图、一批枪支弹药和大量的过冬衣物、饼干、罐头、药品等物资。张载文等供认空降后,就架设了电台并多次同在日本的美国间谍机关通话。报告了降落后的活动情况。吉林省公安厅当即将张载文等人迅速押解到设在沈阳的东北公安部。
经过突击审讯。从他口中获得了两条有价值的情报:一是空投间谍尚未察觉警方的搜捕行动;二是掌握了敌特营地的位置及其活动的情况。据此,联合指挥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很快定下了全歼这批空投间谍的方案。
三
鉴于掌握的敌情和张载文的表现,处长王鉴当即做出决断。用张载文的电台,同在日本的美国间谍机关通报联络。
我方电称:“物资器材,已如数收到,因恐目标暴露,物资已埋藏,我等向东南转移,已完全脱险。”
3天以后,美方复电,表示赞许和鼓励,并称:到达新地区即报,今后改用新的联络表。
为了同敌方进一步开展斗争,指挥中心设在沈阳。由王鉴坐镇具体指挥。
当时王鉴看了敌方的复电,并联系以前敌人的来电,沉思了一下,十分平静地估测到敌方的活动没有超出他的预料。经与政保处副处长解衡共同研究后,决定令政保科长张玉成带上李军英、牛松林和“文队”的全套通讯器材,赶到“文队”原来隐匿的长白山区,继续与敌人通报联络。按预定战略战术与敌人进行周旋。
张玉成深入长白山腹地森林。按原定时间跟美特机关发报联络。美方来电催问张载文:“与‘5774’联系否?”
接电后,沈阳指挥中心立即指示张玉成按以下内容复电。电称:已与“5774”会面。他已下山寻找旧关系,尚未返回。搜山部队已撤离。
不久,美特机关来电催问张载文:“‘5774’归来否?你应设法再次会会他。”
针对以上情况,王鉴向部长汪金祥作了汇报。经研究认为:“通过这一时期的经营,案情正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敌人对张载文的电台没有起疑,所以,诱使敌人前来‘空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这是一个重大的行动,我们既无经验,又没有国外情报的配合,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精心设计,加强指挥,力争把敌人引向我们的口袋里。为此,准备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继续以诱饵吸引敌人;第二,投其所好,再给对方加几个套索。”
张玉成接受命令后,于11月16日复电:“于深夜11时,卜从约定地点杨杖子返回。”同时。又以李军英名义去电:“此行途径万险,收获甚佳。要找的旧关系李麟阁于困难中已寻得,并获一批通行证、身份证等,‘荣路’,文件携带困难;‘武路’,封锁极严,无法通过,务请速来空取。”
电文发出好几天,没有应答。
张玉成又连续发电:“已获大量情报,急需返回面陈。”
仍旧没有回声。
再发电:“此地已进雪季,空取当于近期完成。”
还是没有反响。
王鉴命令再一次发电:“前几次数电,均未回示。此刻我归心似箭,如遇突变,则恐文件、证件顿失。实际心焦万分。‘5774’。”
在如此催促之下,美特机关仍杳无音讯。马丁上校似乎消失在空气中一样。
怎么办?王鉴估计对方可能在下大赌注时,犹豫不决。正当此时,辽东省公安厅成功地歼灭了空投在靖宇县境内的“沈衡年队”。
队长沈衡年和报务员均被生擒。王鉴立即同解衡一起研究,认为“沈队”可以在我控制下,加以使用,增加同敌人周旋新的条件,也就是可以从侧面配合张载文台同美国间谍机关的斗争。当即确定由解衡掌握经营。为了迷惑敌人,由沈衡年台向敌人发报称:“我等降落后,工作正在开展,此地控制较严,旅行均需证件。”此电表示“沈队”处境安全以麻痹敌人,同时从侧面制造空气,打消敌人想让李军英走“荣路”(即走陆路)经香港返回日本的打算。
四
在几面夹击下,马丁终于朝圈套里钻了。他给“文队”发来回电称:择日前来空取,请速选好空取场地。明晚12时当空投有关物资。
这天下午,王鉴在标有长白山区的军用地图前仔细审视,要为“老狐狸”马丁的“天狼”找一个葬身的墓地。
张玉成他们爬山越岭。四出勘察。每选一个场地,都用电报向沈阳报告。第1个选地、第2个选地。不行。再选第3、第4个……按照报告的经纬度和坐标以及周围地形进行了多次反复挑选,经过认真筛选。最后拟定在一个山谷里。
这里有一条山川,长约2000多米,两侧是高山峭壁,在山川的尽头。有一座高山挡 住。这个地形既适合飞机下降飞行。又便我方在两侧布置交叉火力,以狙击敌人。好!就在这里。
沈阳发报给张玉成。表示同意他们选择的场地,并命令其向对方发报,告诉敌人“空取地”的经纬度和坐标以及“空取”场地的识别标志。识别标志是——燃火5堆。成T字形。
很快,马丁来电:“于本月29日零时,派机前来空取李军英。并空投物资。”
这时,敌方还派了一架侦察机在空取场上空盘旋,进行了高空侦察。
要“空取”李军英。那么我方该采取原定两个方案中的哪一个呢?
若让李被“空取”回到日本,与敌人继续斗争。当然最好。但李军英本人表示他是东北人,看到东北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国家的巨大发展。他坚决不愿离开祖国。考虑其他复杂因素,同意李不回日本的意愿。当时研究认为还是击落敌机为上策。
王鉴马上向汪金祥作了汇报。东北公安部决定,并经中央公安部同意,敌机前来时予以击落。
上级领导同意击落美国飞机。但能否击落,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汪金祥立即上报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并要求调派解放军参加打击敌机。东北局领导当即批准。并问汪金祥:“打飞机有把握吗?”汪金祥回来又问王鉴把握如何,王鉴爽朗而自信地回答:“基本上有把握。”汪金祥决定派东北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谭友林(后任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总代表。沈阳军区公安部队党委书记,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军区政委等职)和东北公安部政保处副处长乔庄为现场指挥。
11月29日晚9时,遵照东北公安部的指示,谭、乔率领一批公安干部、公安武装和一部分解放军高炮部队,共计180多人,驻鞍山防空部队携带18挺高射机枪、公安84团携带10余挺轻机枪、吉林省公安部队携带6挺重机枪,先后乘坐卡车星夜兼程,驰往安图县勘察地形。以轻重武器组成半圆形火力网。
于是,很快组织成立了“老岭反特联合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安图西南靠近老岭的三道沟村。
谭友林立即在联合指挥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并就地勘察了地形,制订了打击敌间谍飞机的作战部署。
11月29日深夜,皓月将似水的清辉撒落在长白山的密林里。地面温度为零下20多度。朔风凛冽,滴水成冰。
空取场上。公安人员根据敌人对空取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各项准备伪装,架好空取架,备好待燃的信号火堆,装好空取架上的指示灯。在我控制下,由1名干部操纵PPN2导航器,监听敌机飞来的信号。由5名伪装伞特的民警坐在篝火旁,装扮成李军英的省公安厅侦查员张振邦,坐在已割断绳子的空取器上,其余人员全部隐蔽在篝火旁的密林中,进入战备状态。
然而时间一秒一秒地滑过,敌机的信号始终没有出现。大家都十分焦灼和疑惑。
突然PPN2收到了敌机的信号,据测算敌机已进入北朝鲜,飞过了平壤。半小时后可能飞抵空取场上空。一声令下,干部、战士仅几分钟内进入在空取场周围的伏击圈,严阵以待。这时在PPN2导航下,10:45分左右,敌机果然飞来。地上立即点燃场地信号火堆,启亮了空取场架上的指示灯光。敌机在空取场上空盘旋观察。当夜能见度极好。敌机盘旋一周后,用降落伞投下一个包裹,除送来物资外,还附来一信,内称:“空取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试飞路线和高度,第二次返回正式空取。”我方指挥员当机立断,决定第一次试飞时,如在我最佳射击范围内。就坚决地打,以免错过时机,如不在最佳范围内。就等待敌机正式空取时再打。结果敌机第一次试飞时,是在伏击圈外左侧飞过。不是最佳射击角度,没有贸然开枪,以免打不中要害。前功尽弃。敌机在空取场上空周围盘旋观察后飞去。
20分钟以后。敌机返回,正式进行“空取”,从飞来的角度看正是对准空取架低空滑翔飞来。当其将要接近空取架的一瞬间,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顿时枪炮交叉火力一起发射,飞机还来不及空取。就被击中起火,迅即坠落。事出巧合,敌机正要坠落到地面上时。一个机翼撞到~棵树上,机身破裂,断成两段,瞬间摔到地上。
火光中,飞机里的两个美国驾驶员已经死亡,一个趴在操纵杆上,另一个趴在机舱里。战士们想上去把尸体搬下来,但机身火势越来越大。根本无法靠前。事后得知,这两名死者一个是驾驶员诺曼·施瓦茨,另一个是领航员罗伯特·斯诺迪。一时雪野沸腾,欢呼胜利……
五
正当大伙欢呼群情激奋之际。乔庄突然发现雪地里有2个高大的影子,呼之不应,只顾逃跑。他带领几名战士赶上去查看,发现是两个身穿美式空军服装的美国人,当场将他们抓获。捕后,在开始审问时。两人都诡称自己是陈纳德民用航空公司的人员,此次飞行是去北朝鲜领回一个失事的飞行员。但在充分的证据面前,他俩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职业间谍特工。一个叫约翰·托马斯·唐奈,1951年大学毕业、中尉军衔,受训后。派到中情局驻日本厚木基地的间谍机关,负责训练向中国东北地区派遣的间谍。另一个叫理查德·乔治·费克图。1952年参加美国中央情报局、上尉军衔,受间谍训练后,派到日本厚木间谍机关。这次是受命协助唐奈来空取李军英的。这2人为什么能逃离已起火爆炸的飞机呢?原因是飞机低空飞行撞到树上的时候,机身折成两段,他们是从裂缝中甩出机外的,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费克图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飞机坠毁后的情形:1952年11月的那个凌晨,自己躺在雪里。一个会讲英语的中国人说:“你真幸运,死里逃生,但你的未来是黑暗的。”
两人随后被绑起来,押上一辆军车,直驶沈阳。他们没有想到,当中情局意识到飞机失事之后。居然编造了一个假消息:唐奈和费克图是美国陆军部的文职人员,他们搭乘的民航飞机在日本海西部上空坠落。中情局还给两人的家人发了慰问电。
此时,这两名特工正在接受审讯,审讯方式是文明的,只是没有条件洗澡,还得戴着脚镣。最终。两人承认自己是中情局的特工。
这次同美国中央情报局历时半年左右的尖锐复杂的斗争,终于达到了目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央公安部给予表扬。
六
1954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第3版发表了一条这样的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于11月23日对美国间谍唐奈、费克图等人做出刑事判决:“依法判处被告人约翰·托马斯·唐奈无期徒刑;判处被告人理查德·乔治·费克图有期徒刑20年;判处被告人许广智、于冠洲、王维藩、王金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张载文、栾衡山、钟殿馨、李军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牛松林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依法对此案所缴获的武器、弹药、电台、地图、降落伞及空降器材全部予以没收……”
在以后漫长的监狱生活中。这两名美国前特工开始习惯吃蔬菜和大米饭。他俩每天做操、学中文、锻炼大脑。以免将来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费克图锻炼大脑的办法是做白日梦,比如说,挨个回忆每个同学的样子。在狱中。两人还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外界的变化也陆续传到他俩耳朵里。比如总统肯尼迪遇刺。不过,直到获释后他们才知道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唐奈和费克图一直被分开关押。但他们尽可能地保持联系,他们发明了一套咳嗽联络法,以便让对方知道自己还在牢内。
中情局一度想派突击队到北京展开营救行动,但终因实在吃不准他们的关押地点。最终放弃了这一冒险的计划。
费克图是在距离香港较近的地方被释放的,他自己来到了美国驻香港的领馆。接待人员给他的第一件东西就是一支香烟和一瓶啤酒。后来,他经由菲律宾回到美国。
据说唐奈得知自己将被释放时。正在监狱里看电视转播的中美乒乓球友谊赛,他对狱警说:“等我看完比赛再说。”
获释后。这两位中情局前特工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费克图的双胞胎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回国后他们获得了提升,工资损失也得到了补偿。
费克图1976年离开中情局。后担任波士顿大学体育系助教,他开玩笑说,这得感谢在中国监狱的那段时间天天坚持锻炼,直到1989年才退休。现在他和妻子住在波士顿郊外。唐奈1973年离开中情局。随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1976年。他做了私人律师。此后,他被任命为康涅狄格州的高级法官。有意思的是,他的第二任新娘出生在中国东北,姑娘的老家就在他乘坐的间谍飞机被击落的地点附近。如今,他与妻子住在康州的纽黑文。这两人都拒绝把自己的传奇故事“卖”出去,或者写书回忆自己的间谍经历。
而中国公安机关在长白山地区击毁美国间谍飞机、活捉美蒋空投特务的重大事件经媒体披露后轰动中外,并为朝鲜板门店谈判提供了有力铁证,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及东北局和中央公安部的通令嘉奖。被击落的飞机。至今仍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外交部档案馆和原沈阳军区副政委邹衍将军、原上海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王鉴及高伟杰先生的帮助,谨致谢忱!)
(责编:乌兰)
历史老人的巨手,已轻轻拂去50余年的光阴。一时间,又和当年一样,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在人们的头顶迅速扩散,只不过如林的黑发,已化作似鹤的白雪。
2006年7月19日。来自美国的一条消息在世界各大传媒不胫而走。由美国国防部派出的8人搜寻小组来到中国吉林省安图县。他们此行是寻找50多年前在中国执行间谍任务时被击落飞机而坠机身亡的两名间谍的遗骸。
随着美方搜索人员重赴长白山寻找遗骸,一段历史也再次浮出——
中美建交前,自1958年9月15日始,中美之间有一个大使级的华沙谈判。在谈判中,美方曾一再要求中方释放关押在中国的美国人,其中一个叫约翰·托马斯·唐奈、一个叫理查德·乔治·费克图。
1954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哈马舍尔德访华时,就曾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释放这两名美国人,而中方一直未允。为什么?因为这两个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在中国犯下了罪行,但美国一直否认。
1971年7月9日至11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博士经巴基斯坦秘密抵华访问时,又提出这个要求。考虑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大进程,中国政府于当年12月13日,提前释放了费克图。后来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美方再一次要求宽大处理另一名美国人唐奈。且尼克松在美国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也公开承认了唐奈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要求中方予以释放。中国政府出于对美友好的意愿,唐奈被改判有期徒刑5年,随后于1973年3月14日被释放,轰动一时的“唐奈案”方告一段落。那么,唐奈和费克图怎么会被关押在监狱内长达20年之久呢?
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支持蒋介石盘踞台湾。1950年6月,又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出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国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迅速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
当时东北全境解放不久,面临的敌我斗争形势十分尖锐、复杂。针对这样的斗争形势,东北公安部依据中央公安部的部署于1951年冬召开了边防保卫会议,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在深入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同时,全面部署、严密监控,迅速在沿江、沿海建立边防保卫机构。加强边防保卫和侦察工作:在重要口岸、复杂要道、边防城镇驻守机动武装和布置侦察据点:在山林地区普遍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民兵联防,加强巡逻,以求发现敌人,及时打击从各个方面派来的间谍特工。4月,东北军区公安部队正式成立。在部长汪金祥(后任公安部副部长,1983年在京逝世)、副部长陈钟(后任公安部六局局长。长春市市长、中共长春市委书记等职,1982年病逝)和政保处处长王鉴(后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的领导下。东北隐蔽战线上,展开了一场以美国间谍机关为直接对手的斗争。
1952年夏秋之际,吉林省公安厅先后接到安图、和龙等地公安局急电:
7月13日,有人夜间在老岭山上空听到了飞机的马达声。第二天,在密林中又发现了印有外文商标的罐头和皮鞋脚印:
9月5日,几个进山挖参的农民在老岭山主峰附近遇见5个穿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服装的男子,并出高价买走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豆油等生活用品:
9月8日,一农民在老岭山上发现两个衣着与当地群众不同的可疑人,并称他放在窝棚里的一袋小米被偷走了一半:
9月21日,有人夜间在老岭山上空再次听见飞机的马达声:
9月29日,安图县公安局向延边地区行署公安处报告:有一身着志愿军服装的人,带着手枪找到安图县二道白河公安派出所,自称是美国“自由中国运动总部”于9月21日空投在长白山区的特务,要求派出所向上级报告。
公安处接到报告后指示:立即将此人押解到县公安局所在地——明白沟。随即。延边军分区公安84团团长兼延边地区行署公安处第二局局长关月浩、84团政委兼延边地区行署公安处第一局局长姚昕。驱车赶到明白沟,于当晚提审了这名美国派遣特务。
此人供称:我叫李军英(化名卜经武)。代号“5774”,辽宁省辽阳县人,42岁。解放前曾任国民党军某部营长、副团长等职。辽沈战役打响后。被解放军俘虏,曾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解放军军官学校学习,后被正式分配到辽宁省本溪钢铁公司任食堂管理员。东北全境解放之后,逃往香港。经特务朝文、戴铁男介绍,参加“自由中国运动总部”。1952年春,美国中央情报局约翰·托马斯·唐奈。将我等一行11人选送到中情局驻日本神奈川县茅崎市的秘密训练营,由唐奈担任作战教官,对我们进行严格的徒手格斗、夜间空投等间谍技术训练。
他还交待:“今年7月和9月‘自由中国运动总部’曾分别将‘文队’和‘沈队’共10名特务空投在长白山区和辽宁省境内。‘文队’队长张载文(化名文世杰)、副队长许广智(化名斯学深),队员有于冠洲(化名蒋大志)、满志辉、报务员牛松林(化名陈崇佩)。他们的任务是:在东北地区建立‘游击基地’,并在吉林省安图、敦化、龙井(即延吉)三角地带进行破坏活动,以收集情报,建立空投场,继续接应美国间谍飞机空投。
“1952年7月24日,‘文队’队长张载文一行5人,乘坐C-47型飞机,在老岭山区(天池东北、黑瞎子沟以西)空降,潜入深山老林,架设电台与中情局驻日本的间谍机关联络。同年8月中旬,又派约翰·托马斯,唐奈等人员乘飞机到该地区空投粮食和物资,补给‘文队’。8月31日,又给‘文队’空投物资。当时‘文队’给‘自由中国运动总部’的电报称:‘迄未暴露,已筑两处坚固营地,选好3处空投场。发展人员和打通交通线正在进行……’
“中情局的头头一听大为高兴,认为开辟‘根据地’大有希望。9月21日深夜1时,派飞机将我空投过来,通过电台约定我于10月21日与‘文队’成员相会,任务是检查‘文队’工作。完成任务的时限为1个半月,事成后回日本东京汇报工作。回日本有3个途径,一是‘空路’,即用飞机来接;一是‘武路’,即从海上走;一是‘荣路’,即从香港走。我因想老家心切,就自首了。
“沈队”队长栾衡山(化名沈衡年)。副队长王维藩(化名李木清)、队员王东华、王金声(化名金宏明),报务员钟殿馨(化名张治安),主要任务是在东北长白山老岭、龙湾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和空投(取)场等。
二
当时,吉林省的省会设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1954年9月,迁往长春市)。距离二道白河有数百公里之遥。当侦查员们押解李军英赶到省城的时候,已经 是午夜时分。
吉林省公安厅认为事关重大。厅长薛焰(后任广州市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立即派人向东北公安部汇报了全部情况。为避免惊动美国间谍机关,对李军英采取了保密措施。同时决定,首先由姚听负责组织一支精干的搜捕分队。隐蔽接近“文队”营地,拟一举将其歼灭。尔后。寻机歼灭“沈队”的伞特。
按照部署,命令将李军英押到沈阳,并要求吉林省公安厅立即派副厅长王吉仁(后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省人民法院院长等职)带领公安干部和公安部队对空投的“文队”进剿。随即,一支由公安84团副参谋长崔相信、安图县公安局局长千龙九率领的搜捕分队。趁着夜色隐进了密林。
10月,正是东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季节,但此时的老岭山区却已是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银白,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接连数日,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部署兵力,全面封锁,图们江各边防连队和安图至神武各执勤点上的边防分队也加强了巡逻堵截。同时,又组织边防公安部队和民兵共1000多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拉网搜山行动,但均未见伞特的踪影。
10月3日,一架由B-17飞机改装的间谍飞机从日本厚木立川机场起飞,飞至长白山靖宇县北龙湾南山区降落了。
“联合指挥部”迅速组织部队和民兵加紧围剿。经过激烈战斗,将“沈队”队长栾衡山、副队长王维藩和队员王金声、报务员钟殿馨捕获。队员王东华顽抗,被警方当场击毙。
此战,缴获“沈队”美制丹麦式冲锋枪4支、子弹325发、美制左轮手枪三支、子弹100发、匕首、刺刀各3把、美制RR-2B型收报机2部、美制RT-3型发报机2部、美制GN-58型手摇马达1部,美制领航台1部,以及联络卡片、降落伞、测候器、中国分省地图、刻字工具、各种伪造证件等一批战利品。
副参谋长崔相信和千龙九依然带领搜捕分队在林海深处昼夜寻觅“文队”的据点。10月31日,在设伏的杨杖子里。队员发现两名出来活动的嫌犯,遂决定秘密捕捉。在朝敌迂回运动时,1名队员不小心踩翻一块石头。发出响声,惊动了“文队”。眼见“文队”要逃,搜捕队员迅即开火、追击,击毙伞特满志辉。活捉“文队”队长张载文,缴获了全部武器、弹药、电台、密码和发报底稿。搜查还发现,他们已在一座山上的制高点处。建立了所谓安全处所,挖了战壕、地洞、地窖,藏有领航台、军用地图、一批枪支弹药和大量的过冬衣物、饼干、罐头、药品等物资。张载文等供认空降后,就架设了电台并多次同在日本的美国间谍机关通话。报告了降落后的活动情况。吉林省公安厅当即将张载文等人迅速押解到设在沈阳的东北公安部。
经过突击审讯。从他口中获得了两条有价值的情报:一是空投间谍尚未察觉警方的搜捕行动;二是掌握了敌特营地的位置及其活动的情况。据此,联合指挥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很快定下了全歼这批空投间谍的方案。
三
鉴于掌握的敌情和张载文的表现,处长王鉴当即做出决断。用张载文的电台,同在日本的美国间谍机关通报联络。
我方电称:“物资器材,已如数收到,因恐目标暴露,物资已埋藏,我等向东南转移,已完全脱险。”
3天以后,美方复电,表示赞许和鼓励,并称:到达新地区即报,今后改用新的联络表。
为了同敌方进一步开展斗争,指挥中心设在沈阳。由王鉴坐镇具体指挥。
当时王鉴看了敌方的复电,并联系以前敌人的来电,沉思了一下,十分平静地估测到敌方的活动没有超出他的预料。经与政保处副处长解衡共同研究后,决定令政保科长张玉成带上李军英、牛松林和“文队”的全套通讯器材,赶到“文队”原来隐匿的长白山区,继续与敌人通报联络。按预定战略战术与敌人进行周旋。
张玉成深入长白山腹地森林。按原定时间跟美特机关发报联络。美方来电催问张载文:“与‘5774’联系否?”
接电后,沈阳指挥中心立即指示张玉成按以下内容复电。电称:已与“5774”会面。他已下山寻找旧关系,尚未返回。搜山部队已撤离。
不久,美特机关来电催问张载文:“‘5774’归来否?你应设法再次会会他。”
针对以上情况,王鉴向部长汪金祥作了汇报。经研究认为:“通过这一时期的经营,案情正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敌人对张载文的电台没有起疑,所以,诱使敌人前来‘空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这是一个重大的行动,我们既无经验,又没有国外情报的配合,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精心设计,加强指挥,力争把敌人引向我们的口袋里。为此,准备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继续以诱饵吸引敌人;第二,投其所好,再给对方加几个套索。”
张玉成接受命令后,于11月16日复电:“于深夜11时,卜从约定地点杨杖子返回。”同时。又以李军英名义去电:“此行途径万险,收获甚佳。要找的旧关系李麟阁于困难中已寻得,并获一批通行证、身份证等,‘荣路’,文件携带困难;‘武路’,封锁极严,无法通过,务请速来空取。”
电文发出好几天,没有应答。
张玉成又连续发电:“已获大量情报,急需返回面陈。”
仍旧没有回声。
再发电:“此地已进雪季,空取当于近期完成。”
还是没有反响。
王鉴命令再一次发电:“前几次数电,均未回示。此刻我归心似箭,如遇突变,则恐文件、证件顿失。实际心焦万分。‘5774’。”
在如此催促之下,美特机关仍杳无音讯。马丁上校似乎消失在空气中一样。
怎么办?王鉴估计对方可能在下大赌注时,犹豫不决。正当此时,辽东省公安厅成功地歼灭了空投在靖宇县境内的“沈衡年队”。
队长沈衡年和报务员均被生擒。王鉴立即同解衡一起研究,认为“沈队”可以在我控制下,加以使用,增加同敌人周旋新的条件,也就是可以从侧面配合张载文台同美国间谍机关的斗争。当即确定由解衡掌握经营。为了迷惑敌人,由沈衡年台向敌人发报称:“我等降落后,工作正在开展,此地控制较严,旅行均需证件。”此电表示“沈队”处境安全以麻痹敌人,同时从侧面制造空气,打消敌人想让李军英走“荣路”(即走陆路)经香港返回日本的打算。
四
在几面夹击下,马丁终于朝圈套里钻了。他给“文队”发来回电称:择日前来空取,请速选好空取场地。明晚12时当空投有关物资。
这天下午,王鉴在标有长白山区的军用地图前仔细审视,要为“老狐狸”马丁的“天狼”找一个葬身的墓地。
张玉成他们爬山越岭。四出勘察。每选一个场地,都用电报向沈阳报告。第1个选地、第2个选地。不行。再选第3、第4个……按照报告的经纬度和坐标以及周围地形进行了多次反复挑选,经过认真筛选。最后拟定在一个山谷里。
这里有一条山川,长约2000多米,两侧是高山峭壁,在山川的尽头。有一座高山挡 住。这个地形既适合飞机下降飞行。又便我方在两侧布置交叉火力,以狙击敌人。好!就在这里。
沈阳发报给张玉成。表示同意他们选择的场地,并命令其向对方发报,告诉敌人“空取地”的经纬度和坐标以及“空取”场地的识别标志。识别标志是——燃火5堆。成T字形。
很快,马丁来电:“于本月29日零时,派机前来空取李军英。并空投物资。”
这时,敌方还派了一架侦察机在空取场上空盘旋,进行了高空侦察。
要“空取”李军英。那么我方该采取原定两个方案中的哪一个呢?
若让李被“空取”回到日本,与敌人继续斗争。当然最好。但李军英本人表示他是东北人,看到东北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国家的巨大发展。他坚决不愿离开祖国。考虑其他复杂因素,同意李不回日本的意愿。当时研究认为还是击落敌机为上策。
王鉴马上向汪金祥作了汇报。东北公安部决定,并经中央公安部同意,敌机前来时予以击落。
上级领导同意击落美国飞机。但能否击落,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汪金祥立即上报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并要求调派解放军参加打击敌机。东北局领导当即批准。并问汪金祥:“打飞机有把握吗?”汪金祥回来又问王鉴把握如何,王鉴爽朗而自信地回答:“基本上有把握。”汪金祥决定派东北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谭友林(后任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总代表。沈阳军区公安部队党委书记,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军区政委等职)和东北公安部政保处副处长乔庄为现场指挥。
11月29日晚9时,遵照东北公安部的指示,谭、乔率领一批公安干部、公安武装和一部分解放军高炮部队,共计180多人,驻鞍山防空部队携带18挺高射机枪、公安84团携带10余挺轻机枪、吉林省公安部队携带6挺重机枪,先后乘坐卡车星夜兼程,驰往安图县勘察地形。以轻重武器组成半圆形火力网。
于是,很快组织成立了“老岭反特联合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安图西南靠近老岭的三道沟村。
谭友林立即在联合指挥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并就地勘察了地形,制订了打击敌间谍飞机的作战部署。
11月29日深夜,皓月将似水的清辉撒落在长白山的密林里。地面温度为零下20多度。朔风凛冽,滴水成冰。
空取场上。公安人员根据敌人对空取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各项准备伪装,架好空取架,备好待燃的信号火堆,装好空取架上的指示灯。在我控制下,由1名干部操纵PPN2导航器,监听敌机飞来的信号。由5名伪装伞特的民警坐在篝火旁,装扮成李军英的省公安厅侦查员张振邦,坐在已割断绳子的空取器上,其余人员全部隐蔽在篝火旁的密林中,进入战备状态。
然而时间一秒一秒地滑过,敌机的信号始终没有出现。大家都十分焦灼和疑惑。
突然PPN2收到了敌机的信号,据测算敌机已进入北朝鲜,飞过了平壤。半小时后可能飞抵空取场上空。一声令下,干部、战士仅几分钟内进入在空取场周围的伏击圈,严阵以待。这时在PPN2导航下,10:45分左右,敌机果然飞来。地上立即点燃场地信号火堆,启亮了空取场架上的指示灯光。敌机在空取场上空盘旋观察。当夜能见度极好。敌机盘旋一周后,用降落伞投下一个包裹,除送来物资外,还附来一信,内称:“空取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试飞路线和高度,第二次返回正式空取。”我方指挥员当机立断,决定第一次试飞时,如在我最佳射击范围内。就坚决地打,以免错过时机,如不在最佳范围内。就等待敌机正式空取时再打。结果敌机第一次试飞时,是在伏击圈外左侧飞过。不是最佳射击角度,没有贸然开枪,以免打不中要害。前功尽弃。敌机在空取场上空周围盘旋观察后飞去。
20分钟以后。敌机返回,正式进行“空取”,从飞来的角度看正是对准空取架低空滑翔飞来。当其将要接近空取架的一瞬间,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顿时枪炮交叉火力一起发射,飞机还来不及空取。就被击中起火,迅即坠落。事出巧合,敌机正要坠落到地面上时。一个机翼撞到~棵树上,机身破裂,断成两段,瞬间摔到地上。
火光中,飞机里的两个美国驾驶员已经死亡,一个趴在操纵杆上,另一个趴在机舱里。战士们想上去把尸体搬下来,但机身火势越来越大。根本无法靠前。事后得知,这两名死者一个是驾驶员诺曼·施瓦茨,另一个是领航员罗伯特·斯诺迪。一时雪野沸腾,欢呼胜利……
五
正当大伙欢呼群情激奋之际。乔庄突然发现雪地里有2个高大的影子,呼之不应,只顾逃跑。他带领几名战士赶上去查看,发现是两个身穿美式空军服装的美国人,当场将他们抓获。捕后,在开始审问时。两人都诡称自己是陈纳德民用航空公司的人员,此次飞行是去北朝鲜领回一个失事的飞行员。但在充分的证据面前,他俩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职业间谍特工。一个叫约翰·托马斯·唐奈,1951年大学毕业、中尉军衔,受训后。派到中情局驻日本厚木基地的间谍机关,负责训练向中国东北地区派遣的间谍。另一个叫理查德·乔治·费克图。1952年参加美国中央情报局、上尉军衔,受间谍训练后,派到日本厚木间谍机关。这次是受命协助唐奈来空取李军英的。这2人为什么能逃离已起火爆炸的飞机呢?原因是飞机低空飞行撞到树上的时候,机身折成两段,他们是从裂缝中甩出机外的,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费克图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飞机坠毁后的情形:1952年11月的那个凌晨,自己躺在雪里。一个会讲英语的中国人说:“你真幸运,死里逃生,但你的未来是黑暗的。”
两人随后被绑起来,押上一辆军车,直驶沈阳。他们没有想到,当中情局意识到飞机失事之后。居然编造了一个假消息:唐奈和费克图是美国陆军部的文职人员,他们搭乘的民航飞机在日本海西部上空坠落。中情局还给两人的家人发了慰问电。
此时,这两名特工正在接受审讯,审讯方式是文明的,只是没有条件洗澡,还得戴着脚镣。最终。两人承认自己是中情局的特工。
这次同美国中央情报局历时半年左右的尖锐复杂的斗争,终于达到了目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央公安部给予表扬。
六
1954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第3版发表了一条这样的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于11月23日对美国间谍唐奈、费克图等人做出刑事判决:“依法判处被告人约翰·托马斯·唐奈无期徒刑;判处被告人理查德·乔治·费克图有期徒刑20年;判处被告人许广智、于冠洲、王维藩、王金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张载文、栾衡山、钟殿馨、李军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牛松林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依法对此案所缴获的武器、弹药、电台、地图、降落伞及空降器材全部予以没收……”
在以后漫长的监狱生活中。这两名美国前特工开始习惯吃蔬菜和大米饭。他俩每天做操、学中文、锻炼大脑。以免将来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费克图锻炼大脑的办法是做白日梦,比如说,挨个回忆每个同学的样子。在狱中。两人还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外界的变化也陆续传到他俩耳朵里。比如总统肯尼迪遇刺。不过,直到获释后他们才知道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唐奈和费克图一直被分开关押。但他们尽可能地保持联系,他们发明了一套咳嗽联络法,以便让对方知道自己还在牢内。
中情局一度想派突击队到北京展开营救行动,但终因实在吃不准他们的关押地点。最终放弃了这一冒险的计划。
费克图是在距离香港较近的地方被释放的,他自己来到了美国驻香港的领馆。接待人员给他的第一件东西就是一支香烟和一瓶啤酒。后来,他经由菲律宾回到美国。
据说唐奈得知自己将被释放时。正在监狱里看电视转播的中美乒乓球友谊赛,他对狱警说:“等我看完比赛再说。”
获释后。这两位中情局前特工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费克图的双胞胎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回国后他们获得了提升,工资损失也得到了补偿。
费克图1976年离开中情局。后担任波士顿大学体育系助教,他开玩笑说,这得感谢在中国监狱的那段时间天天坚持锻炼,直到1989年才退休。现在他和妻子住在波士顿郊外。唐奈1973年离开中情局。随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1976年。他做了私人律师。此后,他被任命为康涅狄格州的高级法官。有意思的是,他的第二任新娘出生在中国东北,姑娘的老家就在他乘坐的间谍飞机被击落的地点附近。如今,他与妻子住在康州的纽黑文。这两人都拒绝把自己的传奇故事“卖”出去,或者写书回忆自己的间谍经历。
而中国公安机关在长白山地区击毁美国间谍飞机、活捉美蒋空投特务的重大事件经媒体披露后轰动中外,并为朝鲜板门店谈判提供了有力铁证,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及东北局和中央公安部的通令嘉奖。被击落的飞机。至今仍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外交部档案馆和原沈阳军区副政委邹衍将军、原上海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王鉴及高伟杰先生的帮助,谨致谢忱!)
(责编: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