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的性能状态,实施MRI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为诊断疾病提供优质的图像.方法:将模糊数学和信息熵方法引入MRI设备的性能分析中,通过分析MRI设备的图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建立多参数的MRI设备性能评估模型.选择医院门诊楼内MRI设备(MRI设备-1)和医技楼MRI设备(MRI设备-2),利用熵权模糊评价方法分别将采集的头线圈和体线圈成像两组参数处理成为MRI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并对两组6个月内检测的状态指标数据进行信噪比(SNR)、均匀度、层厚、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 上海 201306;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院经营研究所 上海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 上海 2013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的性能状态,实施MRI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为诊断疾病提供优质的图像.方法:将模糊数学和信息熵方法引入MRI设备的性能分析中,通过分析MRI设备的图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建立多参数的MRI设备性能评估模型.选择医院门诊楼内MRI设备(MRI设备-1)和医技楼MRI设备(MRI设备-2),利用熵权模糊评价方法分别将采集的头线圈和体线圈成像两组参数处理成为MRI设备性能状态指标,并对两组6个月内检测的状态指标数据进行信噪比(SNR)、均匀度、层厚、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和几何畸变率5项性能指标一致性检验,验证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头线圈和体线圈成像两组数据的一致性较高,验证了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两组6个月内的测试样本对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维修情况一致.结论:建立的多指标参数的评估模型,可为系统基于状态的维护(CBM)决策过程夯实基础,并可提高MRI设备性能状态评估的准确性,有助于制定最优MRI设备维护维修计划,提高MRI设备故障排除和维护的水平,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实现医疗数据的融合、治理及挖掘应用,使其数据归一化,全面提高医疗数据可利用性,建立医院高质量数据资源库.方法:以医院临床数据中心、运营数据中心和科研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分析、挖掘、行为识别(BI)、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院各业务流程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结果:通过建立以临床、运营和科研为核心的三大医疗数据中心,对临床、运营、绩效、员工、质量控制和科研六大类数据进行了梳理整合,实现了医疗服务资源的最大利用.结论:医院医疗数据中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MHSA)机制与U-Net网络的M-UNet优化分割模型,以提高增强CT图像中肾脏小肿瘤横断面最大直径≤3 cm的分割准确度.方法:选取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协会(MICCAI)的2019肾脏肿瘤分割挑战(KiTS19)数据集中64例最大层面肾脏肿瘤直径≤3 cm的数据,将其按7:3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训练集进行五折交叉验证.建立基于MHSA机制与U-Net网络的M-UNet优化分割模型,对M-UNet和U-Net分别进行训练与测试,计算交并比(IOU)、Dice相
目的:设计并构建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实现对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方法:采用浏览器和服务器(B/S)架构,以Java语言为开发工具设计急诊临床信息系统.系统支持主流数据库系统Oracle 10g或以上版本,连接有输出协议及接口的监护仪、臂式血压计设备,具有完成体征数据自动采集的功能.结果:所构建的急诊临床信息系统通过车载和院内子系统的整合,可完成院前、院内联合急救的信息集成,建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相衔接的联合急救模式,形成完整的链接和互助互补.结论:医院急诊临床信息系统能够覆盖急诊相关的各个临床工作
针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诊断预测问题,传统检测方法主要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来预测,这些方法既耗时又不能进行早期预测.目前,由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以及医疗数据的大幅增加,机器学习算法迅速发展为检测及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临床指标,探究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并发症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糖尿病并发症预防.通过介绍近年来预测及诊断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器学习算法,对贝叶斯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以及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4种机器学习优化算法分别进行概括讨论,以期提高对糖尿病及其预
目的: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胸贴监护系统,实现人体体征数据采集、处理、传输与存储以及可视化.方法:采用Max30001三导联传感器采集心电、呼吸及心率数据,Max30208传感器采集体温数据,并通过ESP32芯片自带蓝牙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监护系统.监护系统以Exynos4412型号为监护处理的中央处理器(CPU),实现多线程并发处理数据.结果:经测试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人体体征参数,在连续48 h内系统处理速度与精度皆良好;整个系统采集数据能力、上层数据处理系统良好且数据精度与预期偏差<5%,能够及时了解
目的:分析对比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的性能差异,为临床使用及设备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医院2016-2020年在用的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各5台,依据型号的不同将其分别定义为除颤监护仪A(5台)和除颤监护仪B(5台),利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的故障因素及计量检测数据.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2016-2020年5年间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两种型号的除颤监护仪的心电显示扫描速度示值误差及能量损失率.结果:5年内除颤监护仪A和除颤监护仪B的故障率、维修成本分别为29次、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