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案的设计和运用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案
  
  设计和运用好探究性学案,就要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探究性学案的基本内涵。其基本内涵的把握可从如下方面:
  第一,要弄清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第二,探究性学案的基本内涵。作为贯彻探究性学习重要方面之一的探究性学案,它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关系到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贯彻和实施。所谓探究性学案,是指教师在探究性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情境,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使用,并由学生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特殊案例。通过这种探究性学案的使用,可使学生明确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尝试探究性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展现出教师授课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思路清晰,便于掌握知识,将精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探究性学案的编写与设计
  
  1.探究性学案的编写
   在探究性学案的编写中,一般可由教师完成一部分(导),学生完成一部分(探);可以一节课一个探究性学案(预习),也可以一个单元、一类问题、一本教材编写一个学案;一个学案可以在新授课前编写(尝试),也可以在学习完后编写(总结),形式非常灵活。
  
  2.探究性学案的设计
   探究性学案的设计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需要而变换设计模式。其设计模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图解式学案。对于一些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可将学案设计为图解式,让学生预习好在课堂上使用。如能增加其探究性、趣味性,当能有更大收益。例如,在学习了球类竞赛方法之后,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各竞赛方法之间的关系,可设计如表1。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第二,图表式学案。对于知识、技术动作内在联系较强,对比较明显的内容,可将学案设计为图表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对比中深化理解概念,完善知识、技术动作结构;在对比中排劣选优、尝误纠错;在对比中联想发现、学习探究。例如,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的比较可设计如表2。
  通过这张表格,可对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两种姿势从技术上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三,问题式学案。问题式学案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学会在无疑处生疑,以达到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境界。在学案中设计一些开
其他文献
前不久,笔者在杭州市学军小学观摩一节小学四年级体育课,由浙江省农村体育骨干培训班的一位老师上,内容是前滚翻。上课伊始,老师通过语言的导入和音乐的渲染,将学生带入“花果山”情景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前滚翻教学中,采用了团身滚动、低头看天、从上往下前滚翻、保护与帮助下前滚翻和独立完成前滚翻等五个教学步骤,使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前滚翻技术。课到这里已接近尾声,就在此时。老师却组织学生
构建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心,体育新课程的颁布也明确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与指导思想,在理论上,体育课程与其它的学科课程的地位具有等同性,正因为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具有同等对话的基础,体育课程也同样存在着教育学科课程中共性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校体育界要讨论的话题,因此研究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然而目前关于体育课程中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来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化和个性化发展。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精心创设和丰富各种学习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官,联想自己生活中积累的表象,从而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郁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体育教育,感受运动乐趣,享受成功体验
目的:探讨合理运用DR、CT、MRI在诊断成人非典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成人非典型ANFH患者38例,未经规范化治疗后随访2年,单侧23例,双侧13例,正常2例,首次皆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多方面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体育能力的评价始终是体育教学所困惑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所涉及的难点之一。由于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学态、出勤及体育锻炼都有不同的量化指标与尺度,属于一种显性评价科目,而体育能力则是一种无量化和尺度的评价科目,对高中学生体育能力结构进行分析并建立评价模式,可以为学校体
每节课我都有带着学生慢跑两圈的习惯,今天也不例外,课堂常规完了以后,我下令道:“向左——转,一、二两组带头慢跑2圈……” 话还没说完,“怎么老是一、二两组带头啊!”小伟嘟着嘴巴小声地嘀咕着。 “是啊!我们一次都没有带过头……”人群里不时有怨声发出。一、二两组的排头愣住了,我也闷了!回过神一想:咦,有道理啊!我可从来没有注意过啊!平时,我也就很“自然”地就让前面两排带头了,哪有想那么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