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应在初中课堂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实践,探讨化学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 科学素养
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检验,于2011年完成修订并颁布《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中,明确提出了“用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因此,为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和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从生活现象探索化学原理
为培养初中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1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上,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同时,为帮助教师更好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这其中就有日常生活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俗话说生活就是科学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烧开水和喝茶后,时间长了会在壶底和杯底出现水垢、茶垢。我们在处理这水垢、茶垢使用的方法,或是向壶底倒入一些醋,加热煮一会儿,壶底的白色水垢就不见了;或是用棉签蘸些牙膏,反复擦拭,杯中的黄色斑块自然消失,经过加醋煮的壶和用牙膏擦拭的杯又亮洁如新。其原因就是我们的自来水或井水里夹带着不容易溶解的物质,这些物质随着水温升高,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硫酸镁等不溶解于水的物质,日子长了就沉淀在壶底,而茶中的茶垢,也是因茶在高温浸泡下分解出的茶碱,日积月累形成。而碳酸钙CaCO3和碳酸镁MgCO3等遇到酸性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醋中有醋酸、牙膏里含有果酸,因此壶底加醋或杯中用牙膏擦洗,都是利用的酸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将碳酸钙和硫酸镁等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等。
二、将化学知识还原于生活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只要你留心、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化学知识。因此,化学课堂上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化学知识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化学知识。比如我们冬季在屋内生煤烤火时,如果不开门窗容易煤气中毒的现象。我们就可以通过煤气的产生和煤气的组成,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
煤气的产生,是煤在隔绝了空气的地方燃烧时,由于燃烧不充分分解出来的一种混合气体。它的组成有甲烷CH4、一氧化碳CO、以及二氧化碳CO2等混合气体。这些混合的气体里的甲烷、一氧化碳是可以燃烧的,所以煤气可以用作燃料。
我们平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专指一氧化碳气体说的。一氧化碳是煤在空气不流动的地方燃烧生成的,我们有时看见煤炉口上有蓝绿色的火焰,那就是一氧化碳气体在燃烧着。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很毒的气体,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烧煤,最容易产生这种气体,如果在室内生煤炉取暖而不装置烟筒,人们在室内就很容易吸入一氧化碳,导致中毒。因此,我们在用煤时,一定要开门窗,让空气流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三、实践探究生活化
在新课程化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强调: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
1.猜测假设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化学知识,让学生进行预设判断,然后进行实验,使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知识固化。如在讲到化肥这一章节,农村学生对常见的化肥都有一定认识,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普遍的氮氨。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熟知的化肥来做溶解和测液体PH值。实验前,让学生猜测氮氨溶解后,是否会吸热?烧杯和木块是否会粘连?液体的PH值是酸性还是碱性?长期施用对土壤有何影响?同时让学生假设会产生的各种结果,让生活和学生的学习联合起来。
2.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是化学学科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猜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探究能否得出结论,都必须通过收集证据来检验与支持。为培养学生探究化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时收集证据的能力,化学实验时老师应尽量在实验上下功夫,将化学实验生活化。把实验带回家,把理论运用到生活。例如讲到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时,我们就可利用课题设置中提供的情景素材。如讲到酸碱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家找找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通过手边有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动手实验一下,就能进一步了解酸和碱的特点。
3.作业生活化
我们知道,作业不仅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对学习的效果的检验。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也应注意生活化。毕竟初中学生在理论和动手之间,他们更倾向于动手,更倾向于生活中见到或通过动手能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而初中化学又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起点,课堂上以生活化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能啟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 科学素养
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检验,于2011年完成修订并颁布《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中,明确提出了“用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因此,为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和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从生活现象探索化学原理
为培养初中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1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上,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同时,为帮助教师更好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这其中就有日常生活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俗话说生活就是科学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烧开水和喝茶后,时间长了会在壶底和杯底出现水垢、茶垢。我们在处理这水垢、茶垢使用的方法,或是向壶底倒入一些醋,加热煮一会儿,壶底的白色水垢就不见了;或是用棉签蘸些牙膏,反复擦拭,杯中的黄色斑块自然消失,经过加醋煮的壶和用牙膏擦拭的杯又亮洁如新。其原因就是我们的自来水或井水里夹带着不容易溶解的物质,这些物质随着水温升高,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硫酸镁等不溶解于水的物质,日子长了就沉淀在壶底,而茶中的茶垢,也是因茶在高温浸泡下分解出的茶碱,日积月累形成。而碳酸钙CaCO3和碳酸镁MgCO3等遇到酸性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醋中有醋酸、牙膏里含有果酸,因此壶底加醋或杯中用牙膏擦洗,都是利用的酸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将碳酸钙和硫酸镁等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等。
二、将化学知识还原于生活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只要你留心、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化学知识。因此,化学课堂上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化学知识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化学知识。比如我们冬季在屋内生煤烤火时,如果不开门窗容易煤气中毒的现象。我们就可以通过煤气的产生和煤气的组成,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
煤气的产生,是煤在隔绝了空气的地方燃烧时,由于燃烧不充分分解出来的一种混合气体。它的组成有甲烷CH4、一氧化碳CO、以及二氧化碳CO2等混合气体。这些混合的气体里的甲烷、一氧化碳是可以燃烧的,所以煤气可以用作燃料。
我们平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专指一氧化碳气体说的。一氧化碳是煤在空气不流动的地方燃烧生成的,我们有时看见煤炉口上有蓝绿色的火焰,那就是一氧化碳气体在燃烧着。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很毒的气体,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烧煤,最容易产生这种气体,如果在室内生煤炉取暖而不装置烟筒,人们在室内就很容易吸入一氧化碳,导致中毒。因此,我们在用煤时,一定要开门窗,让空气流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三、实践探究生活化
在新课程化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强调: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
1.猜测假设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化学知识,让学生进行预设判断,然后进行实验,使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知识固化。如在讲到化肥这一章节,农村学生对常见的化肥都有一定认识,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普遍的氮氨。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熟知的化肥来做溶解和测液体PH值。实验前,让学生猜测氮氨溶解后,是否会吸热?烧杯和木块是否会粘连?液体的PH值是酸性还是碱性?长期施用对土壤有何影响?同时让学生假设会产生的各种结果,让生活和学生的学习联合起来。
2.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是化学学科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猜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探究能否得出结论,都必须通过收集证据来检验与支持。为培养学生探究化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时收集证据的能力,化学实验时老师应尽量在实验上下功夫,将化学实验生活化。把实验带回家,把理论运用到生活。例如讲到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时,我们就可利用课题设置中提供的情景素材。如讲到酸碱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家找找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通过手边有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动手实验一下,就能进一步了解酸和碱的特点。
3.作业生活化
我们知道,作业不仅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对学习的效果的检验。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也应注意生活化。毕竟初中学生在理论和动手之间,他们更倾向于动手,更倾向于生活中见到或通过动手能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而初中化学又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起点,课堂上以生活化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能啟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