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CSR)
博文(Bowen)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于1953年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中提出了“商人应该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给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这个定义正式提出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从此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领域。博文本人也因此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博文之后,更多学者参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研究对象开始从关注商人个体转向关注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
戴维斯(Davis,1960)强调“责任铁律”,即“商人的社会责任必须与他们的社会权力相称”。基于这个观点,戴维斯认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将导致社会所赋予权力的逐步丧失”,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考虑或回报应超出狭窄的经济、技术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议题”。
1971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报告中指出:“企业应该为美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多贡献,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中心圈”:内圈代表企业的基本责任,即为社会提供产品、工作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职能;中间圈是指企业在实施经济职能时,对其行为可能影响的社会和环境变化要承担责任,如保护环境、合理对待雇员、回应顾客期望等;外圈则包含企业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其他无形责任,如消除社会贫困和防止城市衰败等。
弗里曼(Freeman,1984)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对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在他看来,“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集团和个人或公司目标所影响的任何集团和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清晰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对象及相关责任,由于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管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美国权威的帮助会员公司实施社会责任战略进而实现商业成功的组织。它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通过尊崇伦理价值以及对人、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实现商业成功。
从上述诸多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工作生活质量,一般是指个人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及满足的感觉。美国工作研究所通过广泛的调查,提出了衡量工作生活质量的十一项指标,包括劳动报酬、员工福利、工作的安全性、弹性工作时间、工作紧张程度、参与有关决策的程度、工作的民主性、利益分享等。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与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1997年,长期从事社会与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经济优先委员会(CEP)成立认可委员会(CEPAA,2001年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AI]),设计了SA8000标准及其认证体系(2001年修订)。这是全球第一个有关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生产商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均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它要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社会,尤其是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也要负责任。有关专家表示,SA8000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认证标准。
很多短视企业认为,一旦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成本将大大增加,造成利润减少。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国外的许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表现(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简称CSP)与企业经济效果(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简称CF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大量的证据表明:CSP与CFP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强调社会责任往往都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而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是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内化到企业实体中去。具有这种企业文化特点的企业,其行为是企业自发表现出来的一种自律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受到外界压力即他律情况下的行为。
中国加入WTO已快五年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市场竞争必然要求国际通行的规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SA8000标准正是一个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虽然SA8000标准迄今尚未对我国企业构成特别大的影响,但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已有几千家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调查,发生了多起因企业违规而被追究的事件。2002年,美国客户对深圳某玩具厂进行调查,发现有严重加班加点和工资偏低的情况,而且厂家提供的工时工资资料是虚假的,因此取消了其供应商资格,其他客户也相继取消订单,结果这家有8000名工人的集团公司被迫关闭。2003年,福建泉州某玩具公司也是因为被发现使用童工,取消了几千万元的出口订单。2003年3月开始,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对产品销往美国的十六家中国工厂进行调查,发表了一批负面报告。2004年2月,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被揭露其在广东的供货企业违反了国际劳工标准,引起轩然大波。广东、江苏两省最近几年发生多起企业因拒绝接受SA8000认证而中止合作的事例。随着SA8000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若达不到SA8000标准就很可能失去客户和订单,这就是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
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如宝洁、强生、IBM、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索尼等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它们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目标,而且还有多种其他目标,如努力为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等。这些目标从长远来看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这些知名跨国公司既追求企业社会责任的高标准,又获得了持久的卓越业绩。中国企业如欲成为国际市场中的一员,就必须注重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文化,也就是以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构建的基点,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博文(Bowen)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于1953年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中提出了“商人应该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给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这个定义正式提出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从此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领域。博文本人也因此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博文之后,更多学者参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研究对象开始从关注商人个体转向关注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
戴维斯(Davis,1960)强调“责任铁律”,即“商人的社会责任必须与他们的社会权力相称”。基于这个观点,戴维斯认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将导致社会所赋予权力的逐步丧失”,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考虑或回报应超出狭窄的经济、技术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议题”。
1971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报告中指出:“企业应该为美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多贡献,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中心圈”:内圈代表企业的基本责任,即为社会提供产品、工作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职能;中间圈是指企业在实施经济职能时,对其行为可能影响的社会和环境变化要承担责任,如保护环境、合理对待雇员、回应顾客期望等;外圈则包含企业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其他无形责任,如消除社会贫困和防止城市衰败等。
弗里曼(Freeman,1984)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对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在他看来,“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集团和个人或公司目标所影响的任何集团和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清晰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对象及相关责任,由于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管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美国权威的帮助会员公司实施社会责任战略进而实现商业成功的组织。它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通过尊崇伦理价值以及对人、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实现商业成功。
从上述诸多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工作生活质量,一般是指个人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及满足的感觉。美国工作研究所通过广泛的调查,提出了衡量工作生活质量的十一项指标,包括劳动报酬、员工福利、工作的安全性、弹性工作时间、工作紧张程度、参与有关决策的程度、工作的民主性、利益分享等。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与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1997年,长期从事社会与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经济优先委员会(CEP)成立认可委员会(CEPAA,2001年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AI]),设计了SA8000标准及其认证体系(2001年修订)。这是全球第一个有关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生产商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均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它要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社会,尤其是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也要负责任。有关专家表示,SA8000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认证标准。
很多短视企业认为,一旦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成本将大大增加,造成利润减少。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国外的许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表现(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简称CSP)与企业经济效果(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简称CF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大量的证据表明:CSP与CFP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强调社会责任往往都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而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是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内化到企业实体中去。具有这种企业文化特点的企业,其行为是企业自发表现出来的一种自律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受到外界压力即他律情况下的行为。
中国加入WTO已快五年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市场竞争必然要求国际通行的规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SA8000标准正是一个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虽然SA8000标准迄今尚未对我国企业构成特别大的影响,但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已有几千家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调查,发生了多起因企业违规而被追究的事件。2002年,美国客户对深圳某玩具厂进行调查,发现有严重加班加点和工资偏低的情况,而且厂家提供的工时工资资料是虚假的,因此取消了其供应商资格,其他客户也相继取消订单,结果这家有8000名工人的集团公司被迫关闭。2003年,福建泉州某玩具公司也是因为被发现使用童工,取消了几千万元的出口订单。2003年3月开始,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对产品销往美国的十六家中国工厂进行调查,发表了一批负面报告。2004年2月,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被揭露其在广东的供货企业违反了国际劳工标准,引起轩然大波。广东、江苏两省最近几年发生多起企业因拒绝接受SA8000认证而中止合作的事例。随着SA8000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若达不到SA8000标准就很可能失去客户和订单,这就是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
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如宝洁、强生、IBM、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索尼等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它们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目标,而且还有多种其他目标,如努力为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等。这些目标从长远来看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这些知名跨国公司既追求企业社会责任的高标准,又获得了持久的卓越业绩。中国企业如欲成为国际市场中的一员,就必须注重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文化,也就是以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构建的基点,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必经之路。